顯示地圖 |
|
|
何園聯繫方式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徐凝門路77號
郵編:225001
電話:0514-7223440何園投訴電話揚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4-7325601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何園景區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園門票價格淡季(12月~2月,7、8月)30元,旺季(3月~6月,9月~11月)40元。憑老年證20元,憑中、小學生學生證10元,憑殘疾證半票,憑軍人證免費;1.2米以下兒童免票,1.2~1.4米半票。
何園節慶活動每年4月18日--5月18日“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
每年9月8日--10月8日“二分明月文化節”何園開放時間7:30~18:00何園最佳旅遊時間太白有詩“煙花三月下揚州”,可見春天乃揚州景色最美的時節。揚州市會在3月~6月間舉辦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
何園導遊圖何園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273)公裏
從杭州至此(368)公裏
從南京至此(113)公裏何園住宿打車到何園東門,6元。何園門票30元。何園寄嘯山莊的建築另成體係,和個園完全不同。何園住宅全部都是二層小樓,西洋風格濃厚,屋頂飛檐尤為傳神何園交通火車站沒有直達何園的車,可坐22路到長途西站轉車。從長途汽車西站乘坐遊1、遊2均可到達。在長途東站可乘坐9路到達。
從火車站打車到何園大概20元左右,從長途車站到瘦西湖也就十幾塊錢。揚州出租車起步價7元。何園玩法遊園,休閑娛樂
原名寄嘯山莊,位於古運河畔的徐凝門街,是晚清揚州最有特色的一座名園。園主人何姓,故名何傢花園,簡稱“何園”。
何園,為清光緒年間道臺何芷於“雙槐園”舊址上所築,園內有大槐樹兩株,傳為雙槐園故物,今仍有一株。
此園由後花園、住宅院落、片石山房三部分組成。復廊把後花園分為東西兩部分,以串樓和復廊將園連成一體。
東部以廳堂為中心,構成一組院落,其中以“船廳”為佳: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
廳廊柱上的對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傢。”正是對船廳的寫照。
廳東假山沿墻而疊,水繞山行,疏林橫空,暗香浮動,假山小亭翼然,背依粉墻,旁依緑水,沿石級過小亭可登串樓。
西部,空間開闊,以串樓為主體,中設水池,池上建亭,為納涼、小息、演紅之所。
何園中的水心亭(有人稱戲臺),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園回廊的回聲,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的,以供園主人觀賞戲麯和歌舞之用。《紅樓夢》等影片的拍攝,都曾把何園的水心亭作為場景。
“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串樓是何園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串樓復廊逶迤麯折,延伸不斷。串樓長400餘米,繞園一周。
在串樓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蘇東坡、唐伯虎、鄭板橋等人詩畫,回廊墻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詩句。
回廊上的“觀園鏡”,可通觀全園景色,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觀印象,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
與何園緊相毗鄰的是“片石山房”。據史稱,“片石山房在花園巷,一名雙槐園,歙人吳傢竜別業,今粵人吳輝謨修葺之。園以湖石勝。”
(清《江都縣續志》捲十二)又據清錢泳《履園叢話》捲二十載:片石山房內“二廳之間,湫以方池。
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石濤是我國明末傑出的大畫傢,曾旅居揚州,死後葬於揚州蜀岡。
片石山房於1989年復修,門楣上的“片石山房”額係移用石濤墨跡。此園的設計,以石濤畫稿為藍本,順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現了石濤詩中“四邊水色茫無際,別有尋思不在魚。莫謂池中天地小,捲舒收放桌然廬”的意境。園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觀,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
|
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被譽為“晚清第一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由清光緒年間任湖北漢黃道臺、江漢關監督、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舠所造,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清同治年間,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占地14000餘平方米,園內有大槐樹兩株,傳為雙槐園故物,今仍有一株。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闢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稱“何園”。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園主歸隱揚州後,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擴入園林。園主將西方建築特色帶回了文明古國,並吸收中國皇傢園林和江南諸傢私宅庭園之長,又廣泛使用新材料,使該園吸取衆傢園林之經驗而有所出新。
全園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檐歇山式,帶回廊,面闊15.65米,進深9.50米。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嚮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傢”;廳北有假山貼墻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墻;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復道廊中的半月臺,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
西園空間開闊,中央有一個大水池,樓廳廊房環池而建。池的北樓寬七楹,屋頂高低錯落;中樓的三間稍突,兩側的兩間稍斂,屋角微翹,形若蝴蝶,故而俗稱“蝴蝶廳”。樓旁與復道廊相連,並與假山貫串分隔,廊壁間有漏窗可互見兩面的景色。池東有石橋,與水心亭貫通,亭南麯橋撫波,與平臺相連,是納涼之所。池西一組假山逶迤嚮南,峰巒疊嶂,後有挂花廳三楹,有黃石假山夾道,古木掩映,野趣橫生。 何園中的水心亭(有人稱戲臺),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園回廊的回聲,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的,以供園主人觀賞戲麯和歌舞之用。《紅樓夢》等影片的拍攝,都曾把何園的水心亭作為場景。“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串樓是何園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串樓復廊逶迤麯折,延伸不斷。串樓長400餘米,繞園一周。在串樓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蘇東坡、唐伯虎、鄭板橋等人詩畫,回廊墻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詩句。回廊上的“觀園鏡”,可通觀全園景色,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觀印象,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
何園雖是平地起築,但卻獨具特色。通過嶙峋的山石、磅礴連綿的貼壁假山,把建築群置於山麓池邊,並因地勢高低而點綴廳樓、山亭,錯落有緻,蜿蜒逶迤,山水建築渾然一體,有城市山林之譽,是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半月臺旁的梅花、桂花、白皮鬆,北山麓的牡丹、芍藥,南山的紅楓,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築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佈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變化,極盡人工雕琢之美。
何園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漫步何園,回廊麯折,復道行空,假山貼墻,鳥棲庭樹,丘壑宛然,遊魚驚水……宛若“鳥飛屏風裏,身置仙境中 。
與何園緊相毗鄰的是“片石山房”。據史稱,“片石山房在花園巷,一名雙槐園,歙人吳傢竜別業,今粵人吳輝謨修葺之。園以湖石勝。”(清《江都縣續志》捲十二)又據清錢泳《履園叢話》捲二十載:片石山房內“二廳之間,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石濤是我國明末傑出的大畫傢,曾旅居揚州,死後葬於揚州蜀岡。
片石山房於1989年復修,門楣上的“片石山房”額係移用石濤墨跡。此園的設計,以石濤畫稿為藍本,順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現了石濤詩中“四邊水色茫無際,別有尋思不在魚;莫謂池中天地小,捲舒收放桌然廬”的意境。園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觀,盈盈池水,盎然成趣。
何園裏還藴藏着四個“天下第一”,三處位於西園。“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園的復道回廊。復道回廊分上下兩層,或直或麯,貫穿全園,全長1500多米,被譽為中國立交橋雛形。而復道回廊上的花窗被稱為“天下第一窗”。造型闊大,氣宇軒昂,繞廊賞景,步移景異,是園林花窗中罕見的極品。“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中國僅有的水上戲臺。在上面輕歌曼舞,可以巧妙的藉助水面與走廊的回聲,起到增強音響的共鳴效果。位於園東南的片石山房稱為“天下第一山”,在石濤大師疊石人間孤本的腹內,藏有一座石屋。石屋有兩間,東西都有洞門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這裏便成了養心消暑的絶佳之處。
回歸何園的何傢祠堂於二OO七年四月三十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約三百平方米的祠堂位於何園西南側,緊臨何園片石山房,祠堂由東嚮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內陳設容像為原祠堂的真跡復製品,展出的是何芷舠及其上五輩人的容像。從無錫趕來參加開放儀式的何園主人何芷舠第四代曾孫何祚宏老先生作介紹。
何園地址: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徐凝門路77號
郵編:225002
景區門票:30元 一米二至一米四:15元 旺季門票:40元
預定熱綫:0514-87900345
景區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7:00-18:00
公交綫路
19路 汽車西站(公交四公司)-汽車東站
61路 汽車西站-平山堂停車場
209路 紅星美凱竜-杭集車站 |
|
何園村 何園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