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西 > 南昌 >南昌市區 > 佑民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佑民寺聯繫方式地址:南昌市內八一公園北面,東湖東岸。
  郵編:330000佑民寺投訴電話南昌市旅遊投訴電話:0791-8609110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佑民寺節慶活動茶館聚會
  南昌人歷史上就有在茶館聚會的習慣。據傳,南昌擺茶鋪,開茶莊也有千年的歷史。江南一帶數南昌茶館最多,規模也最大。以解放前夕的南昌為例,當時人田還不過20多萬,而茶館卻開有200多傢,遍布在全市四面八方,各個角落。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條街上,就開有寶華樓、聚賢樓、陳源發3座大茶樓,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設有400-500個座位。靠鬧市區,有德春園、春園閣大茶樓,靠東、靠北還有福裕樓、萬花樓、四海全、福興潤、杏花園等大茶樓。其中福裕春茶館,就有號稱南昌市半員外之說。每天,熙熙攘攘的人們從早上8時到12時,下午3時到晚上10時,都聚於各傢茶館,他們當中有的來商定婚喪大事,有的來調解民事糾紛,有的來洽談生意,還有的來聯繫勞工等等。為了擴大茶館的生意,茶館老闆還請來了說書、說唱藝人。有的書一說,不是一年便是半載,所以老茶客常年不斷,新茶客逐漸增多。近年來,南昌的茶館已開始逐漸恢復。目前,市區有茶館近20傢。南昌八一公園、人民公園、繩金塔、王傢巷等地段的茶館規模較大,茶客也多。現在,許多已退休的老人,各地來往的旅客,也都願意聚會在茶館,喝上一壺,敘舊、談天、下棋、聽說書、清唱。
  釣魚習俗:四季得鮮
  自古南昌人喜歡四季釣魚,四季下釣,叫做四季得鮮。民間普遍有春釣鯽魚,夏釣草魚,秋釣鯿魚的習慣。據傳古時的南昌,傢傢有網,戶戶有鈎,老少皆喜歡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釣。“萬傢燈火舞,漁船釣不收”。便是當時悠悠垂釣的寫照。千百年來,南昌人們的釣魚習俗被沿襲至今。今天的南昌,江邊湖汊到處可見垂釣者的身影。他們之中不僅有年過花甲老翁,也有着迷的青年人,甚至還有婦女。“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治心遣興也。”現在南昌市成立了不同層次的釣魚協會並且經常辦別開生面的釣魚比賽。
  鄱陽湖風土人情-鄱陽湖
  鄱陽湖區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商周時期,鄱陽湖區就已被勤勞的人們開發利用,至西漢,史書稱之為"飯稻羹雨"的富庶地;唐宋年間,湖區大規模興修水利,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同時發展紡織、造紙、造船等手工業和交通運輸,在宋代年間,湖區人口達20多萬戶;明清期間,湖區經濟達到歷史頂峰,湖區人口達624萬,僅吳城鎮人口就達7萬多人,並日益增多;鴉片戰爭後,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加上連年戰爭,湖區經濟銳減,人口下降至200萬,吳城鎮人口由7萬減至數千人。新中國誕生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湖區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興建水利、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湖區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經濟實力與農業綜合生産力得到空前發展,人口增至832萬,但同時也對湖區的生態環境産生負面的影響。諸如,圍墾使湖區濕地面積萎縮,上遊水土流失加劇,使湖泊泥沙淤積加劇,水旱災害頻率加快,程度加重,水質污染呈升高趨勢,過度開發草洲導致珍稀鳥類、植物衰退,酷漁濫捕導致水産資源退化等。為了緩解上述各類影響湖區生態環境的不良因素,政府部門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加強鄱陽湖管理,實行"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政策,同時建立國傢級的候鳥自然保護區。鄱陽湖水面上,大大小小的船衹來來往往,為着各自的利益在忙忙碌碌地運作。漁傢船衹或在碼頭附近停泊,或停靠在圩堤岸邊,或在岸邊垂釣,或撒網鄱陽湖中,或依靠鸕鶿捕漁。大型駁輪載着石油、煤碳等貨物緩緩而行,與湖上快艇形成鮮明對比。佑民寺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節去南昌旅遊是比較適宜的。佑民寺特別提醒南昌是典型的“夏炎鼕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熱,有“火爐”之稱;鼕天又比較寒冷。
  吃當地的小吃也是旅遊南昌的一項重要節目,南昌的街頭巷尾有着石頭街麻花、風味燒烤等民間小吃,孺子路的餐館很集中,你可以空着肚子去那裏逛逛,保準你吃得盡興而歸。佑民寺美食南昌以贛菜為其主流菜係,酥爛脆嫩,鮮香可口,鹹辣適中。滕王閣上王勃欣命“洪都雞”,白居易感懷“思鄉魚”,朱元璋餓吃“流浪雞”,都是贛菜與名人的佳話。
  南昌的特色菜有“四星望月”、匡廬石雞腿、豫章酥雞、蟲草燉麻雀與五元竜鳳湯等,另外煌上煌烤鹵也不可不嘗。配上大麯酒、丁坊酒、李渡高梁酒等南昌本地産的名酒,你可以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頓。不過,現在很多特色菜已經沒有了,目前南昌是新派贛菜一統天下,其中又以民間及獨一處的幾傢連鎖店為代表。佑民寺住宿南昌的賓館酒店大多數服務水準及信譽度均較好,不少高檔賓館以一流的管理水平和先進的服務設施以及為遊客提供盡善盡美的多元化優質服務而博得遊客的贊譽,較為有名的有錦峰大酒店、凱萊大酒店等。南昌的中低檔旅館和招待所更是比比皆是,能夠滿足各種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佑民寺購物南昌有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貨源充足,品種齊全。繁華熱鬧的市區購物街仍保留着較多的舊式風格,街道兩旁櫛比鱗次地排列着各類門市部和小店面,店內商品繁多,琳琅滿目;各大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中則有着齊全的商品出售;一些老字號的特色購物街區,如萬壽宮街、花鳥蟲魚市場、夜市、舊貨市場等等。
  南昌的主要購物街道分佈在中山路、勝利路、民德路、象山路和八一大道。主要有各類服飾、眼鏡鐘錶、瓷器、品牌衆多的電器等等。
  此外,南昌還有一條著名的女人街。一提女人街人人都知道,那裏主要經營各式小商品和服裝、鞋帽等。在此經營的業主們有很多都是下崗職工,比較守法,因此來這兒購物一般不會受騙,但仍需討價還價。
  南昌旅遊特色街
  旅遊一條街福州路
  茶藝一條街民德路
  飲食一條街孺子路
  服裝一條街廣場北路佑民寺交通南昌市公共交通車27、30路可以到達。佑民寺玩法參觀、學習、旅遊、
  
  佑民寺坐落於市內八一公園北面,東湖東岸,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魚單捐獻的住宅。初名上蘭寺,又因宅傍一井時鬧蛟患,後建一大佛鎮之,故太清初(547年)改稱大佛寺。
  唐開元年間,改稱開元寺。大歷4年(769年),禪宗高僧馬祖道一行來寺說法,四方信徒雲集洪洲,入室弟子139人,使開元寺成為江南佛學中心。
  此後該寺時毀時修,先後易稱過承天寺、能仁寺、永寧寺。相傳明初朱元璋曾微服訪此寺,被寺僧再三詢問姓名而惱火,動怒在殿壁上題詩一首:“餘盡江西數萬兵,腰間寶劍摁留腥;野僧不識山河主,衹管叨叨問姓名”。題畢擲筆而去,揚言要對寺僧嚴加問罪。僧人甚懼,恰逢一云遊僧宿此,即將原詩清掉,另題一首: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惟恐鬼神愁;好將江水頻頻洗,猶有毫光射鬥牛。朱元璋正準備對寺僧問罪時,得知壁上新詩,怒氣頓消,不但未再追究,反贊“寺內大有人在”。
  
  清朝順治年間,改名佑民寺。嘉慶年間,在後殿鑄銅接引佛一尊,高1.6丈,重3萬6千斤,南昌民諺“南昌窮是窮,還有三萬六千斤銅”即指此。1929年,寺易稱“佑民寺”。“文革”初期,寺及銅佛遭毀。1986年9月以來,逐步重建,至1991年初,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鐘樓相繼竣工,延僧開放,香火頗盛。號稱南昌“三寶”(佑民寺銅佛、鐘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幸存的銅鐘(南唐鑄,重10064斤)現置於鐘樓內。
簡介
  馬祖道一禪師像
  佑民寺,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和蘇圃路交匯處,市內八一大道公園北面,東湖東岸。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魚單捐獻的住宅。初名上蘭寺。據清乾隆年間版《南昌府志》記載,南朝梁代時,豫章王師葛鱘宅居城西端,宅東南有蛟井。天監年間( 502—519),井中“蛟鬥甚激,豫章王蕭綜造大佛一尊,以鎮蛟竜。”太清元年( 547 ),葛鱘捐宅建寺,供奉鎮蛟大佛,寺名因稱“大佛寺”。當時大佛寺開山祖師名號,現已不可考。唐開元年間,改稱開元寺。大歷4年(769年),禪宗高僧馬祖道一行來寺說法,四方信徒雲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開元寺成為江南佛學中心,洪州禪由此發源。 此後該寺時毀時修,先後易稱過承天寺、能仁寺、永寧寺、佑清寺等。民國年間,改名佑民寺,並沿用至今。
  佑民寺位於南昌市中心,八一公園北側,是南昌市唯一一座完整的寺院。
  佑民寺始建於南朝,至今有1400年的歷史了。佑民寺最早叫大佛寺,梁代的時候,豫章王(豫章就是古代南昌的別稱)的老師葛鱘傢裏有一口井,裏面住了蛟竜。豫章王特意造了一尊大佛像來鎮住蛟竜。後來,葛鱘把這所房子捐出來建寺廟,因為供奉了鎮竜的大佛像,所以就叫大佛寺了。唐朝時,大佛寺改名為“開元寺”。禪宗八祖馬祖道一擔任佑民寺住持十五年,開創了洪州宗,784年,新羅(也就是現
歷史
  銅佛殿
  進入隋唐之際,大佛寺香火很盛。到唐開元年間(713-741),大佛寺奉敕改稱“開元寺”。此時寺中香火不減當年,梵音久播,聲名遠傳, 不僅譽稱中華,而且遠至海外。據《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等記載,開元年間之初,新羅( 今韓國)僧人金大悲。住於洪州開元寺(即今南昌佑民寺)。唐大歷年間( 766—799 ), 洪州一度改名鐘陵。 大歷八年 ( 773 ),有中國禪宗八祖之尊的釋道一移錫人住鐘陵開元寺, 在此弘法長達15 年之久。釋道一(709—788),俗姓馬,漢州什邡(今四川什邡縣)人。幼年出傢於邑內羅漢寺,20歲於渝州 ( 州治在今重慶 ) 圓律師座下受具足戒後,遊學至南嶽衡山 ( 今屬湖南省 ),得釋懷讓以“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之開示,言下頓悟。而後,隨侍釋懷讓9載,得授心印。數年後,釋道一前往福建,開法於建陽佛跡嶺(今屬福建省),廣弘南宗頓悟宗風。唐天寶三年(744)前後,釋道一率衆遷錫江西。到大歷八年(773),釋道一率衆移住鐘陵開元寺。
  民國之初,北洋軍閥即強占佑清寺為營房。此後,國民黨軍隊竟將寺宇殿堂作為軍火庫,劃為禁區,僧人全被驅出, 香火中斷。而且,駐在寺中軍隊多次在寺內造成火藥爆炸,殿堂寺宇遭到嚴重破壞。1927年“八一起義”戰鬥中, 起義軍攻打了國民黨軍隊彈藥庫——南昌佑清寺。1929 年,南昌居士姚國美、 曾非歟等和南海行宮住持恆定和尚共同發起修復佑清寺。 姚國美帶頭捐出診金數萬元, 並聯絡衆同參募集淨資,重修大雄寶殿,改建山門,復建念佛堂,重塑佛像。 姚國美主持在山門右側房開設中醫診所,施醫捨藥,以藥金所得,供寺中香火油金。山門左側房闢為佛經流通處。在寺西側興建花崗岩結構四層四角形鐘樓一座 ( 址在今環湖路四號 ), 移原普賢寺銅鐘於其上。修復竣工之後,姚國美等共議將寺名改為“佑民寺”。接着姚國美等又聯絡同參於佑民寺念佛堂成立南昌居士林 ( 又名“覺集念佛林”)。在此前後,釋慈舟、釋印光和居士梅光羲等相繼到佑民寺講經說法。西藏諾那呼圖剋圖及其弟子貢噶上師也先後在佑民寺啓壇,灌頂傳道。
  重建時將殘存的山門改建而成的天王殿
  1966 年6月,“文化大革命 ”開始後,佑民寺慘遭破壞,殿堂建築及諸殿佛、菩薩像和法器等毀壞殆盡,僧人被驅出山門,3 萬斤大銅佛像遭鋸毀,除頭部外,悉被熔化。寺宇院落全遭其他單位與個人占有。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6年中共南昌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作出修復佑民寺决定,撥出專款將寺內占用單位與住戶遷出。次年春,鐘樓和藥師佛殿修復告竣。4 月, 省佛協常務理事釋戒全應請入住,出任住持。 寺內中斷20多年的香火得以復燃。接着,省佛協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釋達定應請為監院。得海內外四衆弟子相助, 特別是香港寶蓮寺方丈釋聖一多次捐款,佑民寺修復工程進展很快。1991年元月2日(農歷11月2日),佑民寺隆重舉行大鐘大鼓開響儀式,中斷20 餘年的鐘鼓得以復響。與此同時,南昌市佛教協會在佑民寺恢復活動,釋戒全當選為會長。
建築
  佑民寺殿堂雄偉,前殿有衆多佛像和千佛缸,缸外裝飾九十餘個佛像,神態各異,古樸端莊。在缸上飾佛像衆多,國內罕見。後殿有巨型銅佛像,佛像莊肅穆,較為珍貴。佑民寺右側,一座四層角形的鐘樓挺然護在佑民寺旁。鐘樓內懸有大銅鐘一口,為十世紀南唐時鑄,重五千多公斤,高二點三米,周長四點七米。鐘樓為一九二九年用花崗石修築的。
銅佛
  重鑄的接引銅佛
  嘉慶年間,在後殿鑄銅接引佛一尊,高1.6 丈,重3萬6千斤。民國年間,南昌民諺“江西窮是窮, 還有三萬六千銅 ”即指此。
逸聞
  傳說朱元璋曾微服佑民寺,寺僧再三追問其姓名,朱元璋大為惱火,便題詩一首於殿壁上,曰:“餘盡江西數萬兵,腰間寶劍摁留腥。野僧不識山河主,衹管叨叨問姓名。”題罷便擲筆而去,並說要嚴懲寺僧。寺僧甚懼,正好一云遊僧夜宿於此,其將壁上的原詩抹掉,另題一首,曰:“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惟恐鬼神愁;好將江水頻頻洗,猶有毫光射鬥牛。”而後當朱元璋準備問罪之時,閱過新詩後便不再追究了,並贊“寺內大有人在”。
交通
  市內公交車27、30路可以到達。門票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