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 : 地理學教育 > 倫敦塔
目錄
No. 1
  英國古城堡。在倫敦市內泰晤士河北岸。由占地約7公頃的龐大建築群組成,中心為白塔,高約27米。四周圍繞十三座塔,外層築有護城壕。1140年起為王宮,歷時四百多年◇曾作國傢監獄。現為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
名稱
  倫敦塔
  英文名稱:The Tower of London
  官方名稱是“女王陛下的宮殿與城堡,倫敦塔”(英文: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簡介
  Tower of London (倫敦塔)
  倫敦是不列顛群島最受歡迎的歷史景點,每年接待250萬參觀者。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是珍寶館,有全套的御用珍寶在那裏展出。公元1994年3月,位於滑鐵盧區底層的一個全新的珍寶館由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宣佈開放。珠寶陳列在一係列展室的明亮的玻璃櫃中,參觀者則在自動通道上緩緩通過。設於玻璃櫃上方的巨大的屏幕顯示出這些珠寶的歷史全景,以及它們在加冕典禮中的作用。
  加冕儀式要追溯到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時代,參觀者所看到的伊麗莎白女王加冕禮上的珠寶則來自公元1660年或晚些時候查理二世復闢時期。公元1650年代奧利弗·剋倫威爾短命政體中的清教徒們蔑視君主那些閃閃發光的飾品,賣掉了中世紀的禦寶。有一些幸存下來,最終回到了王室的藏品中。
  順序展現在參觀者面前的有王室權杖、號角和禦劍;大主教贈送給君主的飾有珠寶的佩劍;王室寶器中最古老的物品,君主用來塗聖油的中世紀金質聖油瓶和油匙;加冕長袍;王冠、節杖和頂上有十字架的圓球,其中有愛德華為查理二世製作的金王冠,在授權儀式上仍然使用;覆滿貴重寶石的專為維多利亞女王製作的禦室王冠,在召開議會等場合佩戴。王冠下層的十字架上還有黑王子的大紅寶石,黑王子喜愛亨利五世在公元1415年阿金庫爾戰役中所戴的頭盔,以及斯圖亞特王室的藍寶石,頂端的十字架上則閃耀着據說來自懺悔者愛德華本人戒指上的藍寶石。在王室的節杖上,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在閃閃發光。
  緊鄰珍寶館的是宏偉的白塔,最初由徵服者威廉在11世紀末建造。這位在黑斯廷斯在大敗撒剋遜國王哈羅德的諾曼底國王在全英格蘭修築了堅固的城堡以鞏固他的勝利。他為倫敦選的地址是在泰晤河岸的前羅馬人營地,公元1078年,他將建築工程委托給羅切斯特主教貢多爾夫,這一工程被威廉·菲茨斯蒂芬在他寫於12世紀的《編年史》中描繪為"十分偉大而堅固的馬拉丁塔"。同木製的撒剋遜建築不同,倫敦塔用肯特石灰岩建成,用來自卡昂的白色花崗岩修琢。
  白色的倫敦塔的四角建有錐形塔樓,它仍然俯視着四周。附屬結構的修建持續了幾個世紀,最終包括了內場的13個塔和外場的6個塔和棱堡。
  從前,陸地上唯一的進口是一個30米寬的帶墻的堤道,通嚮獅塔的堡樓。這裏遊蕩着國王豢養的野獸,塔的總管每天可得到14便士,另外還有6便士用來購買大量生肉,喂養那些獅子、豹子、熊和狼。
  今天,獅塔已不復存在,野獸們在公元1834年被送到新建的倫敦動物園。現在的入口通過中塔大門,穿過鋪在公元1834年排幹的護城河上的另一條小一些的堤道,直達場邊塔,那裏有穿鮮紅色上衣和黑色高頂皮帽的衛兵。
  聳立在參觀者面前的形形色色的塔喚起人們種種回憶:許多個世紀的殘暴與痛苦、盛大的慶典,以及王國在這裏完成的所有偉大業績。對於倫敦塔的最初用途,沒有比約翰·斯托在公元1598年出的《倫敦巡禮》中描繪得更出色的了。
  這座塔是保衛或控製全城的城堡;是舉行會議或簽訂協約的王宮;是關押最危險的敵人的國傢監獄;是當時全英國唯一的造幣場所;是儲藏武器的軍械庫;是珍藏王室飾品和珠寶的寶庫,也是保存國王在威斯敏斯特法庭大量記錄的檔案館。
  徵服者威廉巨大的白色倫敦塔在召喚着我們。公元1993年溫莎城遭到毀滅性的火災,之後管理倫敦塔的皇傢王宮管理處在第二層建了一個安全出口,可將在高峰期多達1000人的參觀者疏散到一層一個標志明顯的通道。還設置了一個火警檢測和警報係統。珍寶館有一個可控製全址的火災控製中心。
  聖約翰的小教堂占據着二層和三層的一部分,白塔則保藏着歐洲最精緻的盔甲。亨利八世巨大的盔甲可在頂層的都鐸式軍械庫中看到。文藝復興時期和中世紀的盔甲在二層展出,馬上比武用的盔甲在一層。
  白塔在左側是一片草地,稱格林塔。那裏按照維多利亞女王的命令立着一個標牌,指明斷頭臺的所在。那些覬覦王位的最高層人物在此被斬首。亨利國王兩個不幸的妻子就葬身於格林塔。她們被控犯有通姦罪,但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安妮王後很可能是無辜的。她的刑期被推遲,因為安妮要求由一名來自法國的熟練的劊子手行刑,他攜帶一把利劍。
  公元1536年5月21日,在安妮行刑這天清晨,她問塔內的軍官是否看到過那把劍,還問劍是否鋒利。軍官作了肯定的回答。“那麽”,安妮說,“我很滿意,因為我有一個纖細的脖子。”
  當塔內槍聲響起宣佈行刑時,國王佩戴十字勳章,身空象徵喜慶的黃色外套。他很快又娶了簡·西摩。安妮在鄰近的聖彼得及溫庫拉小教堂被焚化,那裏也是卡瑟琳王後長眠的地方。
  最後一個在這裏喪生的是伊麗莎白女王的風流騎士、窺視王位的埃塞剋斯伯爵。如今,豐滿壯碩、羽手光滑的渡鴉在目睹過無數鮮血與苦難的格林塔上高視闊步,風在高大的懸鈴木間嘆息。傳說那八衹受到小心保護的渡鴉一旦離去,這座塔也將倒塌。
  每晚十點舉行古老的鎖門儀式。儀式由一名看守長在一名中士和三名衛兵的護送下進行,他們身穿鮮紅上衣和黑色高頂皮帽。看守長首先將最外面的大門上鎖,然後鎖上中塔的大門,最後是邊堡的門。回到內城後,一名持劍軍官嚮他挑戰。衛兵們拿出武器;看守長則舉起他的都鐸式帽子高呼:“上帝保護伊麗莎白女王!”
  鐘聲報時了,一名號手吹響了清亮的綿長的“夜點名號”,回聲在黑夜中穿越威嚴的倫敦塔900悠遠的記憶。
  倫敦塔的歷史已近千年,它的作用卻不斷地在變化:城堡、王宮、寶庫、火藥庫、鑄幣廠、監獄、動物園直到現在倫敦觀光區。
  倫敦塔是一組塔群,其中心是一座諾曼第式建築的日塔,這是塔內最古老的建築,也稱為大塔和中央要塞,高三層,在其上端建有塔樓,除東北角塔樓為圖形外,其他三個塔群都是方形。白塔高90英尺,墻的根基部分厚15英尺,上部厚11英尺。白塔的四周有內外四層的多座防禦性建築,作為內層防禦性的是13個塔,以威剋菲塔,白塔和比徹姆塔最為有名。作為一外層防禦的有中塔,井塔等6個塔和2個棱堡,在最外層的四周還沒有護城壕作為監獄,這裏關押過英國歷史上不少王公貴族和政界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的副手魯道夫赫斯也曾通過護城壕聖托馬塔下的叛徒門進入倫敦塔而被監於此。白塔內的聖約翰教堂是現存教堂中最為古老的一座,整個教堂按典型諾曼第式結構修築,顯得宏偉肅穆。
  倫敦塔本來是為控製整個倫敦城而建,占地18英畝,因為經過兩代君主的擴建和整修所以它也反映着英國不同時代的不同風格,可以講,這座倫敦塔是英國各個時代智慧的結晶,這裏作過堡壘,王宮,監獄,皇傢鑄幣廠和倫敦檔案館。現在它似乎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而作為一個王冠、王袍、兵器和盔甲的陳列館。最有名的是塔內的皇傢珍寶館主要展出17世紀以來君主的鑲滿寶石的皇冠,王權球,權杖等國寶,兵器館展出了歷代皇族所使用的各種武器,盔甲和戰袍等。
倫敦塔歷史
  已知最早的建於此處的要塞是剋勞狄烏斯用來保護倫迪尼烏姆(Londinium)的羅馬城堡。
  在1078年,徵服者威廉命令人建造白塔以保衛諾曼人免受那些住在倫敦市的人的襲擊並保衛倫敦免受 其他人的攻擊。較早時的要塞(包括羅馬的那個)都是用木建造的,不過, 威廉命令他的下屬用他從法國運回來的大石來重建那座塔。獅心王理查修建了圍繞城墻的護城河,並把泰晤士河水引入。護城河的修建一直不太成功,衹到亨利三世引用了一種荷蘭護城河修建技術。後來護城河水於1830年被抽幹,在河底的廢物中發現了人類骨骸。
  到英國旅行,聞名遐邇的倫敦塔是遊人必到之處。它緊靠泰晤士河北岸的塔橋附近,是一座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諾曼底式的城堡建築。
  倫敦塔是由威廉一世為鎮壓當地人和保衛倫敦城,於一〇八七年開始動工興建的,歷時二十年,堪稱英國中世紀的經典城堡。十三世紀時,後人在其外圍增建了十三座塔樓,形成一圈環拱的衛城,使倫敦塔既是一座堅固的兵營城堡,又是富麗堂皇的宮殿,裏面還有天文臺、監獄、教堂、刑場、動物園、小碼頭等小建築。
  倫敦塔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築是位於要塞中心的諾曼底塔樓,它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因其是用乳白色的石塊建成,史稱白塔。白塔係主人居住與守備部隊進駐之所,最為堅固,在某種程度上象徵着徵服者威廉日益鞏固和擴大的權力。樓高三十二點六米,共分三層,墻體厚度不一,從三至四米到四至六米,雙層墻壁,窗戶口很小,門窗之間用白石相隔,其頂部呈雉堞狀,塔樓四角聳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圓,在角隅設有蠃旋樓梯,通達頂層。
  倫敦塔在英國王宮中的意義非常重大,作為一個防衛森嚴的堡壘和宮殿,英國數代國王都在此居住,國王加冕前住倫敦塔便成了一種慣例。倫敦塔還是一座著名的監獄,英國歷史上不少王公貴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關押在這裏。此外,古老的倫敦塔在歷史上還充任過造幣館、觀象臺、動物園等。
  後來這裏成為宮廷陰謀和王室鬥爭的地方。英王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幼子,愛德華之前的國王及堂兄與弟弟,亨利八世的兩個王後,先後被囚禁在這裏並被處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倫敦塔成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獄”。
  當然,現在的倫敦塔內早已不再有不見天日的囚犯,衹有從十三世紀開始住在這裏的渡鴉還沒有搬走。傳說如果渡鴉離開這裏,塔就會倒掉,王朝就會垮臺。因此,這些渡鴉祖祖輩輩就成為最受嬌寵的常住客人了。
倫敦塔的建築特點
  英國著名古跡。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倫敦塔橋附近。1066年聖誕節後,威廉一世為保衛和控製倫敦城倫敦塔附近的塔橋開始營建。後來,歷代王朝又修建了一些建築物,使倫敦塔既有堅固的兵營要塞,又有富麗堂皇的宮殿,還有天文臺、教堂、監獄等建築。整個建築群反映了英國不同朝代的建築風格。
  白塔是倫敦塔中最古老的建築,威廉一世於1078年開始營建,1097年威廉二世時建成。為諾曼底式三層建築,東西長35.9米,南北寬32.6米,高27.4米。因亨利三世時塗成白色,故名白塔。塔四角建有塔樓,除東北角塔樓為圓形外,其餘 3個均呈方形。12~13世紀又進行擴建,以白塔為中心,四周建內外兩層城墻,設多座防禦性建築。內城墻有 13 座塔,建成於亨利三世時期,以威剋非塔、血塔、比徹姆塔最為著名。血塔建於1225年,原稱花園塔,因發生過悲慘事件,16世紀末改稱血塔。外城墻有中塔、井塔、聖托馬斯塔等 6座塔和兩座棱堡,完成於愛德華一世時期,大部分是圓筒形。最外層有護城壕。自1140年起該塔就成為英國國王的重要宮殿之一。17世紀初詹姆士一世是最後一位住在該處的國王。白塔內的聖約翰教堂是倫敦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也屬諾曼底式建築。倫敦塔現為英國著名博物館之一,陳列有英國和其他國傢的古代兵器、王冠、王袍、盔甲等。設在地下室的皇傢珍寶館,主要展出17世紀以來君主的王冠、權杖及王室的珠寶,其中有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時製作的鑲有3000多顆寶石的“帝國王冠”和嵌有 530剋拉寶石的權杖等。
倫敦塔裏的“鬼影”
  在塔內被按叛國罪處死的有:
  黑斯廷斯第一任男爵威廉·黑斯廷斯(1483年)
  安妮·博林(1536年)
  索利茲伯裏第八任女伯爵瑪格麗特·波爾(1541年)
  凱瑟琳·霍華德 (1542年)
  羅奇福德子爵夫人簡·博林(1542年)
  琴·格蕾(1554年)
  埃塞剋斯第二任伯爵羅伯特·德弗羅(1601年)
  安妮·博林皇后在1536年因背叛亨利八世國王被砍頭,據稱有人看到她在腋下夾着頭顱繞着塔走動。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的兄弟剋萊倫斯公爵喬治1478年二月在塔中被(依叛國罪)處决,但並非被斬首(大概也並非如莎士比亞所寫的被溺死在一大桶馬姆齊酒裏)。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兄弟約剋公爵,也在他們的叔夫理查三世登基後死在那裏,但他們不是因任何定罪而處死的,而究竟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麽至今仍是個謎。
  倫敦塔從建立之初就有數不清的人在城堡內喪命。在它的地下土牢裏,有各種殘酷的刑具,而堡外的塔山倫敦塔二樓百年古厠,直通墻外樓下則是傢喻戶曉的斷頭臺。從此無數的鬼魅似乎就順理成章的徘徊在倫敦塔內,而更為奇特的是還有許多遊客都聲稱自己曾親眼目睹過這些遊蕩的鬼魂。這座古堡似乎至今還彌漫着濃重的血腥氣,長久以來,一直有傳聞說這裏是鬼魂出沒的地方。
  倫敦塔內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內第一個顯赫的受難者,王後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她由於被控犯有叛國罪和通姦的罪名,於1536年5月19日,在塔內緑地上被斬首。臨死前她的丈夫英王亨利八世滿足了她最後的一個願望——用劍而不是斧頭行刑,為此亨利專門從法國加萊物色了劍客充當劊子手。
  在她死後不久就有人聲稱看到她的鬼魂一襲白袍逡巡在塔內的緑地和回廊上。另一個有名的鬼魂是馬格利特女伯爵,為了掃除政敵,亨利八世以叛國罪宣佈處死她,1541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老公主被押上了刑場,但她秉性剛烈,决不肯跪伏在斷頭臺上,不僅如此,劊子手剛剛嚮她走來,她竟然撒腿就跑,但很快被劊子手一頓亂砍,頃刻殞命。於是每年的5月28日,塔內的看守都說可以聽到垂死女伯爵痛苦的呻吟聲。
  許多個夜晚,塔內的守衛報告曾在城堡西南方的"血塔"附近看到過兩個身着睡衣的小孩子的身影,更為奇怪的是他們還手牽着手!熟悉英國歷史的人明白,這正好印證了500多年前發生在這裏的一宗離奇命案:英王愛德華四世1483年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五世和弟弟約剋公爵被送到塔裏等待繼承王位。
  可最後他們卻在塔內神秘失蹤,而他們的舅舅理查成了英國國王。直到兩百年後的1674年,工人在整修塔內階梯時從磚石中發現兩具小孩的遺骸,幾乎可以確定正是當年失蹤的兩位小王子!
  來到塔內的遊客對鬧鬼的體驗並非毫無"結果",在城堡的某些通道裏,人們常常會感到莫名其妙的陰風襲來,而且還能聽到囈語般的囁嚅聲,更有甚者還曾看到過白花花的影子若隱若現……那麽這些難道真的是鬼魅作祟麽?
  英國的科學家們不肯承認真的有鬼魂,2003年,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學者們攜帶最先進的物理電磁感應儀器對倫敦塔內諸多"鬼魅"頻繁出沒的地區進行了調查,雖然調查並沒有真的捉到鬼魂的蹤跡,但是也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證據,首先,塔內某些地點磁場異常強烈,另外某些地點建築格局造成了氣流通過時速度較高,而且會發出空氣在隙穴中的嘯叫,此外,光綫的昏暗客觀上可能對遊客産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畢竟報告鬼魂事件最多的還是熟知英國歷史的本土遊客。
  於是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鬧鬼"事件都是環境造成的,所謂"鬼魂"不過是人大腦對現象的解讀,鬼魂現象應該說是磁場、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幻的光綫等造成的。科學研究還發現,那些"鬧鬼"地方常存在次聲波,次聲波會使人不安,還會使火苗搖曳不定。
  換句話說,倫敦塔內某些地點的磁場異常、空氣流動以及次聲波,加上昏暗的光綫,特別容易激發起人們內心深處對幽閉環境的恐懼感,如果再聯想到數百年前塔內發生過的種種血腥事件——包括死刑和謀殺,遊客就很容易相信自己發現了鬼魂。
倫敦塔文化
  監獄看守(beefeater)裝束的導遊
  倫敦塔古堡內除了有顯示古代刑法的地牢、寶劍、劊子手的斧鋮,還有英國最古老的建於十一世紀的小教堂。它的圓頂地下室裏,收藏有歷代國王的皇冠和寶石、珠寶,其中“帝國皇冠”上有三千顆熠熠生輝的寶石,“皇杖”中央的“非洲之星”寶石重達五百三十剋拉,更有被稱為“黑王子”的紅寶石,這些都是全球聞名的稀世珍寶。
  倫敦塔的衛兵,依然穿著傳統的製服,頭戴高高的黑色熊皮帽,不過早已經失去了他們百年前飛揚跋扈的神氣和驕狂,衹是維持秩序和供遊人參觀、攝影的對象而已。
  歲月如梭,建築依舊。這座充滿憂愁和血腥的古堡昭示世人,歷史是無情的,它是西方文明進程中的一滴浪花,卻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參觀後我們感嘆,它不愧是寶藏豐富的博物館和最富魅力的古建築旅遊景點之一,更是英國人心中的“故宮”,也是歷史文化價值的典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産。
倫敦塔旅遊
  最佳遊覽季節
  衆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島國,以大不列顛島為中心,周圍分佈着大小不等的島嶼。再加上愛爾蘭島的倫敦塔外的衛兵,背後房裏是鑲滿寶石的王冠一部分,便構成了整個國傢。國土分佈在北緯50度到北緯60度之間,倫敦位於北緯51度,相當於黑竜江北部的位置。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那裏緯度如此之高,鼕季一定很冷了。其實不然,因為從墨西哥灣有股強大的暖流對英倫三島影響很大。即使在鼕天,這裏也是溫暖多雨,特別是面對暖流的西海岸尤為明顯。
  “3月風,4月雨,帶來5月的花。” 讀一讀這句頗具詩意的話,我們便可瞭解到,每到5月,漫長的鼕季便為春天所取代,花兒也都開始露出笑臉。特別是到6月,大街小巷便會開滿了英國的國花——玫瑰。到了夏天,或許是高緯度的緣故,很少有酷暑襲來。據說拜倫曾下過這樣的結論:“英倫的鼕季,終於7月,始於8月。”鼕季到英國旅行當然要準備大衣之類的防寒物品,可夏天的時候,也最好帶上件毛衣。即使是8月,也不要認為那是盛夏而毫無準備。 由於處於高緯度,夏夜的八,九點種,天空仍然一片光明。相反,在鼕天,每到下午3點,夕陽便要西斜了。
  “晴時多雲偶陣雨,瞬即陽光普照。” 確實,英國的天氣可以用“難以預測”乃至“瘋狂”來形容。“陣雨”和“晴”常在一天的預報中攪成一團麻。 一年中英國最美的時間是5月和6月,萬紫千紅的各種花朵一齊開放,十分適合旅行。當然,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這是毋庸置疑的。
   飲食
  十分遺憾,一提到英國菜,好像大傢的評價都不太高。確實,英國菜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Simple”(即太簡單)。簡而言之,其製作方式衹有兩種:放火烤箱烤,或者放火鍋裏煮。做菜時什麽調味品都不放,吃的時候再依個人愛好放些????、鬍椒或芥茉、辣醬油之類。說起來是尊重各人的好惡,卻也難免有偷工減料之嫌。不過,既然來到了英國,權且體會一下英國菜的魅力吧。
  英式早餐 首先,以切成一半的葡萄粒或橙汁(定是100%的純果汁)開場,加上玉米片,澆上牛奶和砂糖,然後食用。以下是主菜,一般是成肉。香腸和煎雞蛋配以煎蘑菇或西紅柿(煎西紅柿相當好吃)。當然還有烤同包。最後是咖啡或紅茶,也有英國傳統的奶茶。這便是英式早餐了。
  英國人稱小酒館為“帕布”(Pub),即 Public House的簡稱,這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倫敦城工作的商人們,也常在帕布解决午餐。不過在住宅的酒館中,多為當地居民,外人很難融入那裏的氣氛之中,遊客就更被看作是“陌生人”(stranger)了。因此,英國的酒館分為面嚮遊客的和面嚮居民的兩種。但是,您也可以下定决心,到那些居民型的酒館去坐一坐。
  酒館裏可供選擇的啤酒有很多,其主要種類現介紹如下,大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Bitter 苦啤酒——顔色較濃,帶苦味。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啤酒。
  Mild 青啤酒——苦味與酒度比苦啤酒低,顔色比普啤酒深的一種深褐色。
  Pale Ale 淡色啤酒——瓶裝的苦啤酒,酒精濃度高,碳酸氣足,顔色很淺。
  Strong Ale 烈啤酒——有生啤,瓶啤兩種。發酵時間長,酒精度較高。
  Stout 黑啤酒——最黑最烈的一種啤酒,在賣芽中加入大量的酒花製成。
  Lager 淡啤酒——即一般我們喝的啤酒,在英國各個酒館均有售。
  住宿
  英國的飯店種類繁多。有排滿雙層床的宿舍式旅店(如青年旅店係列),也有以前僅供阿拉伯王公使用的超高檔飯店的總統套間,遊客可任意挑選。其實,英倫全島的飯店亦是星羅棋布,數目衆多,足夠遊客投宿。
  在住宿方面有幾點是必須引起註意的:
  一、關於預訂房間。在英國,一般不需要提前數目預訂房間,當然,藝術節期間的愛丁堡及一些古城堡飯店例外。在自己想遊覽的城鎮中,找到適合自己愛好的旅店,支付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便可住宿。
  二、關於住宿費。遊人可以自己交涉,也可以請咨詢處幫忙,但一定要在入住之前確實解决好這個問題。首先,要嚮對方講清楚自己要住哪類房型;知道房價後還要詢問此價格中是否含有早餐費(B&B除外)。此外,特別是在都市飯店中結賬時,對方常會要求另付 VAT(即17.5%的消費稅),所以入住時還要核實住宿費中是否含有VAT。還有,一般飯店不會另收諸如淋浴、電視、供暖等額外的費用,但以詢問清楚為妙。
  在倫敦等大城市,辦理入住手續、訂下房間後常常需要先付房費。而在鄉下則一般在退房結賬時支付。似乎大城市更不相信人。註意,入住付賬時勿忘索取收據!
   交通
  航空─前往英國各地,快速而便捷
  火車─鐵路係統非常完善,設備也佳,有幾種常用的火車優待票,英國國鐵聯票(/britrail Pass)、倫敦大都會火車票(London Extra Railpass)、歐洲之星(EUROSTAR)、鐵路漫遊票(Rail Rovers)等,前三者為外國籍旅客專屬,需在各該國購買。若持青年及老人火車卡(Railcard)購票可享三分之一折扣,卡片在各大車站皆可申辦。
  長程巴士─英國有相當便利的巴士服務網,亦提供數種交通套票,快車通行證(Britespress Card)、巴士折扣卡(Discount Coach Card)、巴士旅遊證(Tourist Trail Pass)等。
  地鐵─世界第1條地鐵即設在倫敦,共有11條路綫,最低票價£1.2,各車站皆可拿到免費的地鐵圖。
  市區巴士─有單層及雙層巴士,最低票價60p,並有來回票、日票、周票等發售,全區使用的日票價格為£2.7。
  出租車─黑色出租車是倫敦的標志,起跳£2,另一種小型各種顔色的出租車(minicab)則較便宜,唯需議價。
  腳踏車─可在各地旅遊中心詢問單車租賃處,一天約£5。
  水運:渡輪的碼頭在Westminster 及Charing Cross,沿泰晤士河,每15分鐘1班,票價£2,5月至9月11am至5pm。
  租車─若習慣左邊行車,英國開車旅遊相當舒適。
  其他提示
  旅行信息
  英國有句諺語,“It is better to travel hopefully than to arrive.”意思是“滿懷希望的旅途要比到達目的地更快樂”。確實,在未到達目的地之前的旅程充滿了暇想與期待,是旅遊的一大樂趣。收集旅行信息也是非常有意思。有關旅行的信息越多,您的不安也就越易消除,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英國真不愧是世界旅遊大國,可以說在全英各地,有多少個城鎮就有多少個咨詢處。這些咨詢處備有各種手册,旅遊指南。在倫敦,您就可以全面細緻地瞭解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的情況。
  名稱 地址 電話 備註
  英國旅遊中心 12 Lower Regent St. London SW1 (0171)7303400 備有全國各地的信息.並有BR的接洽處。
  國傢旅遊信息中心 Victoria Station Forecourt,London SW1 (0171)7303488 以倫敦、英格蘭等地的信息為主。
  蘇格蘭旅遊管理局 19 Cocksqur St. London SW1 (0171)9308661 以蘇格蘭的有關信息為主,可預訂房間。
  貨幣 單位為英鎊Pound(£)及便士Pence(P)。£1=100P。紙幣的種類為£5、£10、£20、£50。硬幣的種類為1P、2P、3P、10P、20P、50OP、。
  兌換 不管您是衹去英國旅遊還是要遍覽歐洲各國,推薦您使用英鎊的T/C(即旅行支票,用它兌換現金最為方便,而且在大多數飯店和B&B中都可以代替現金用於支付(可找零錢)。 在城市中,常可以見到“兌換處”(Burea ne cnange)。在這些兌換處及一部分銀行中,若將£20的T/C兌成現金,對方會收取相應的手續費。不過整個英國沒有一個城市不設有銀行或兌換處的,您一分現金不拿,衹帶T/C保管沒有問題。
  電話 公用電話有些已壞,拿下聽筒後既無聲音,又無顯示。所以,您最好準備好零錢和電話卡。
  普通公用電話 按鍵式話機,使用10P以上的硬幣。機上會不斷表示餘額。退回的零錢衹是多投了的硬幣。有時,也有一些話機是對方拿起聽筒後纔投幣的。
  磁卡電話 同我國國內的磁卡電話的使用方法相同。磁卡分為£2,£5,£10,£20, 4(BT用)。1分鐘10P。在“兌換處”以及咨詢處,郵局等貼有緑色招貼畫的地方出售。
  信用卡電話 在旅遊城市的中心地區大體都設有此種電話,最近在地鐵站內也開始出現。此機可使作VISA、JCB等信用卡。藍色電話亭中的‘如星”電話也可使用這些信用卡,十分方便。
  要打國際長途,可在街頭的公用電話、磁卡電話、信用卡電話上直接撥打,價格便宜,也相當便利。
  英國的匪警、火警、急救電話均為999。查號臺為192,英語服務。您若查號,用英語告知對方地址和名字(商店要說明行業)即可。
  郵政 郵局的營業時間平日為9:00-17:30。周六為9:00-12:00。有的郵局中設有兌換處。小包裹可走船運或航空。船運需1個月以上。航空分3-4天到達和一星期到達兩種。自己打好包裹(郵局中有箱子和打包帶出售),在窗口辦理手續即可。
世界遺産——倫敦塔
  1988年根據文化遺産評選標準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産目錄》。
  編號:561-013
  世界遺産委員會評價:
  具有羅馬人建築風格特點的白塔,是影響整個英國建築風格的巨大建築物。倫敦塔是威廉沿泰晤士河建造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倫敦,並宣稱此地是他的領土。倫敦塔是圍繞白塔建造的一個十分有歷史意義的城堡,也是王室權力的象徵。
英文解釋
  1. n.:  tower,  the Tower of London
相關詞
英國傳說斷頭臺鬼影
包含詞
倫敦塔橋倫敦塔衛兵倫敦塔哨兵
倫敦塔鬼影英國倫敦塔倫敦塔的衛兵
倫敦塔守衛者倫敦塔的哨兵倫敦塔裏珍藏傳世
守衛倫敦塔的儀仗衛士倫敦塔:一段留學英國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