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
目錄
No. 1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liffe)
  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併,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買賣的産品包括貨幣、債券、短期利率、股票和商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剋、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歐洲貨幣單位、意大利裏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於1982年9月正式開業,是歐洲建立最早、交易最活躍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雖然該交易所的建立較美國最早的金融交易市場晚了十年之久,但對於維護倫敦這一傳統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該交易所交易的貨幣期貨有以美元結算的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剋和日元期貨以及以德國馬剋結算的美元期貨;利率期貨包括英國的各種國庫券期貨、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日本長期國庫券期貨、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以及 3個月期英鎊利率期貨等;股票指數期貨有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此外,該交易所的結算與國際貨幣市場等不同,是依靠獨立的結算公司——國際商品結算公司(icch)進行的。國際商品結算公司作為獨立的專業性結算公司,與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沒有行政隸屬關係,僅負責該交易所的日常結算。
  1982年9月30日,由於受美國金融期貨市場繁榮的刺激,英國在倫敦也設立了金融期貨市場,即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位於倫敦金融區皇傢交易所建築物之內,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經營品種主要以本地金融期貨為主,如長期政府債券,英鎊利率期貨等。
股票證券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簡介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是英國最主要的金融期貨市場,該所成立於1982年,1992年與倫敦期權交易市場合併,1996年收購倫敦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買賣的産品包括貨幣、債券、短期利率、股票和商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交易品種主要有英鎊、德國馬剋、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歐洲貨幣單位、意大利裏拉的期貨和期權合約,70種英國股票期權、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以及金融時報250種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該交易所雖然成立時間鉸晚、但發展速度驚人,截止1996年,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期貨期權交易所。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於1982年9月正式開業,是歐洲建立最早、交易最活躍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雖然該交易所的建立較美國最早的金融交易市場晚了十年之久,但對於維護倫敦這一傳統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該交易所交易的貨幣期貨有以美元結算的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剋和日元期貨以及以德國馬剋結算的美元期貨;利率期貨包括英國的各種國庫券期貨、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日本長期國庫券期貨、3個月期歐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貨以及 3個月期英鎊利率期貨等;股票指數期貨有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此外,該交易所的結算與國際貨幣市場等不同,是依靠獨立的結算公司——國際商品結算公司(ICCH)進行的。國際商品結算公司作為獨立的專業性結算公司,與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沒有行政隸屬關係,僅負責該交易所的日常結算。
    1982年9月30日,由於受美國金融期貨市場繁榮的刺激,英國在倫敦也設立了金融期貨市場,即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位於倫敦金融區皇傢交易所建築物之內,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經營品種主要以本地金融期貨為主,如長期政府債券,英鎊利率期貨等。但為了成為國際性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逐步和美國、日本等市場建立了聯繫,開設美國財政部債券和日本政府債券等業務。現在LIFFE交易的對象是3月期的英鎊定期存款,英鎊 長期庫券,3月期的歐洲美元存款的利率期貨,以及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剋、日元的外匯期貨。
    與美國相比,英國的LIFFE不是按實際需要而設立的,而是人為設立的。美國金融期貨市場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人們對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未來前景感到擔 憂,因此,倫敦主要的商品經紀人、商業銀行、外匯經紀人和證券公司一致要求英格蘭銀行設立金融期貨市場。起初,英格蘭銀行采取消極態度,後來考慮到美國以外設立金融期貨市場以及資金大量流嚮美國,終於决定設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市場。其特點是市場參加者中個人投資者較少,因此,交易的目的主要是套期保值而不 是投機。這主要是因為英國的個人所得稅,即一個期貨買賣利益如果超過6250英鎊,超出部分將要收15%的投資稅。
    在1982成立之初,它的交易合約僅限於金融期貨,1985年開始引入了期貨交易。成立至今,交易的合約種類不斷擴展,由最初的7種發展到1988年底的 21種(包括金屬期貨和期權交易在內)。與此同時,交易量也快速上升,交易所開始營業的第一年,每日成交量約為6500個合約,1984年5月平均每天交 易量開始超過1萬個合約,到1987年10月更高達7萬個契約以上。隨着交易合約種類的增多和交易量的顯著增長,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所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也越 來越引人註目。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是依據1986年金融服務法設立登記的交易所,交易所的組織采取會員製形式。截止1987年底,共有會員261位。會員包括銀行、股票及商品經紀人、自營商、貼現商號、歐元證券商品以及個人會員等。
    董事會是最高理事機構,董事由會員選舉産生,新申請的會員須得到董事會核準才能成為正式會員。交易所大廳內設有373個座位,衹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