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飲食 > 衆人
目錄
《衆人 multitude》
詩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衆人紛紛何足競,是非吾喜非吾病。
  頌聲交作莽豈賢,四國流言旦猶聖。
  唯聖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
  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
zhòng rén zhòng rén
  大多數人
No. 3
  衆人都感到驚奇
No. 4
  衆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No. 5
  一般人,普通人
No. 6
  今之衆人。——唐· 韓愈《師說》
No. 7
  為衆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No. 8
  衆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No. 9
  衆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No. 10
  泯然衆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商周時代的農業生産者 Zhou Dynas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s
  商 周 時代的農業生産者。《詩·周頌·臣工》:“命我衆人,庤乃錢鎛。” 高亨 註:“衆人,指農奴。”
一般人﹐群衆 Most people, the masses
  一般人,群衆。《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所為,衆人固不識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詩:“匪為衆人説,冀與智者論。” 唐 元稹 《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詩之三:“人亦有相愛,我爾殊衆人。” 明 陳繼儒 《珍珠船》捲四:“真人之心,若珠在淵;衆人之心,若瓢在水。” 清 唐甄 《潛書·虛受》:“傲者,人之恆疾;豈惟衆人,聖賢亦懼不免。”
大傢 Everyone
  大傢。指一定範圍內所有的人。《楚辭·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百喻經·乘船失釪喻》:“爾時衆人無不大笑。”《金瓶梅詞話》第二九回:“於是 李嬌兒 、 孟玉樓 、 潘金蓮 、 李瓶兒 、 孫雪娥 等衆人都跟出來。” 巴金 《父親買新皮鞋回來的時候》:“為了衆人,就顧不得我自己。”
字義簡介
  簡稱“衆”。商、西周時的下層平民。一般從事農業生産。與奴隸不同,其身份是自由的,有當兵的權利和對政的機會。西周的“衆人”大多數原來是殷商本族的成員,其中或最初即為勞動群衆,或則逐漸由貴族地位下降而來。《殷虛書契續編》捲二第二十八葉第五片:“王大令衆人曰:勰田,其受年。”“勰田”謂協力耕作。《殷虛書契前編》捲四第三十葉第二片:“貞惟小臣令衆黍。”《書.盤庚上》:“凡爾衆,其惟緻告,自今至於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乃爾身,弗可悔。”《詩.周頌.臣工》:“命我衆人,庤乃錢鎛。”
古詩簡介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體裁】:七言絶句
作者小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 東鄉縣 上池裏陽村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傢、思想傢、文學家、改革傢,唐宋古文八大傢之一。在北宋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長於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絶,亦有情韻深婉之作。著有《臨川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歷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改革傢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號“文”。其政治變法對宋初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中國最偉大改革傢”.
內容
  衆人
  宋 王安石
  衆人紛紛何足競,是非吾喜非吾病。
  頌聲交作莽豈賢,四國流言旦猶聖。
  唯聖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
  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
英文解釋
  1. n.:  multitude,  common people,  everybody,  folk
法文解釋
  1. pron.  tout le m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