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在巴西、巴拉圭兩國邊界處。1995年5月竣工。電站大壩全長7744米,高196米,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1350平方千米的人工湖。電站年發電量達750億千瓦小時,並兼有防洪、航運、漁業、旅遊等綜合效益。 伊泰普水電站 節慶活動 元旦:1月1日;狂歡節:2月中下旬;蒂拉登特斯紀念日:4月21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獨立日:9月7日;萬靈節:11月2日;共和國日:11月15日;聖靈懷孕節:12月8日;聖誕節:12月25日。基督升天節:5月28日;基督聖體節:6月18日。 伊泰普水電站 購物 cachaca酒、紫水晶、蛋白石、藍寶石、皮件、手工皮革製品、咖啡
從巴西著名旅遊城市裏約熱內盧乘飛機嚮西南飛行約三個半小時,機翼下方的熱帶叢林深處,有一個煙波浩淼的巨大湖泊,一道大壩在湖泊的一側巍峨矗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世紀工程”——伊泰普水電站 。
伊泰普水電站 位於巴西西南部與巴拉圭和阿根廷的交界處。從巴西邊境小城福斯杜伊瓜蘇驅車,用不了多久,就可隱約聽到遠處的轟鳴聲。再嚮前走,響聲逐漸擴大,震耳的轟鳴猶如千軍萬馬在馳騁。這是伊泰普水電站 溢洪道的水流在奔騰。車行半小時,聞名於世的伊泰普水電站 就展現在面前。
從近處看,全長7744米的大壩就像一座鋼筋混凝土鑄就的長城,在浪花掀起的霧氣的籠罩下,顯得雄偉壯觀。壩高196米,相當於65層樓房的高度。大壩外壁,18個巨型管道——18個發電機組的註水管一字排開,每根管道的直徑10.5米,長142米,每秒註水645立方米。從壩底仰望,它們好似18根擎天巨柱,頭擡得再高,也難望其全貌。
這座雄偉的大壩將巴拉那河攔腰截斷,形成深250米、面積達1350平方公裏、總蓄水量為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大壩的西側是水庫的溢洪道,十幾道閘門敞開,庫水能以每秒4.6萬立方米的流量傾瀉而出,飛捲的波浪高達幾十米,形成一道壯麗的人工瀑布,蔚為壯觀。
伊泰普水電站 是當之無愧的“世紀工程”。水電站18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60萬千瓦,是當今世界上已建成水電站中的巨無霸。其裝機容量相當於美國大庫力水電站的1.2倍,委內瑞拉古力水電站的1.4倍,原蘇聯剋拉斯諾雅爾斯剋水電站的2.1倍,埃及阿斯旺水電站的5.9倍。在發電量方面,其他水電站更是望塵莫及,伊泰普的發電量分別相當於古力的1.5倍,剋拉斯諾雅爾斯剋的2.5倍,大庫力的3.7倍,阿斯旺的7.7倍。
在伊泰普水電站 修建期間,開挖的土石方達6385萬立方米,是連接法國與英國的歐洲海底隧道土石方的8.5倍。如果將其用普通卡車裝運,可排成長達12.8萬公裏的漫長車隊,能繞地球赤道3周。澆築的混凝土達1257萬立方米,用這些混凝土可以再建一個人口達1700萬的裏約熱內盧城,可修建210座世界上最大的可容納20萬人的裏約熱內盧馬拉卡納足球場。所使用的鋼鐵可建380座艾菲爾鐵塔。伊泰普水電站 世界之最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修建伊泰普水電站 是上世紀巴西政府做出的最重大的戰略性决策之一。巴西自上世紀70年代經濟起飛後,先後經歷了兩次電力能源危機。出於深刻的教訓和對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對能源需求的預計,巴西政府毅然决定同巴拉圭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在成立伊泰普兩國公司的基礎上,1975年10月,伊泰普水電站 終於破土動工。在施工高潮期間,工地上的建築大軍達3萬之衆,聳立着17個臂長80米的起重機。經過10年奮戰,1984年5月,第一臺發電機組投入運轉。又經過7年的努力,1991年5月全部工程完工,最後一臺發電機組開始發電,耗資183億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終於建成,巴西和巴拉圭兩國人民創造的這一奇跡受到世界的矚目。
自建成以來,伊泰普水電站 已在巴西和巴拉圭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伊泰普水電站 不僅能滿足巴拉圭全部用電需求,而且能供應巴西全國30%以上的用電量,聖保羅、裏約熱內盧、米納斯吉拉斯等主要工業區38%的電力來自伊泰普。
伊泰普水電站 的修建也促進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特別是旅遊業的發展。記者看到,附近原來衹有四五萬人口的小鎮福斯杜伊瓜蘇已變成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市。市內道路寬闊,商店櫥窗裏商品琳琅滿目,遊人川流不息,一派繁榮景象。
伊泰普水電站 的建成也改變了當地的自然景觀,河道上遊的風景點七星瀑布被淹在水底,下遊魚産量減少。但新形成的巨大人工湖,可發展旅遊業並養魚。整個庫區年産魚可達40萬噸。庫區還建有6個生態保護區,總面積為9.2萬公頃。 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Itaipu Binacional)(裝機容量最大的是長江三峽水電站,目前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加上兩臺5萬千瓦的的電源電站,以及後期建設的地下電站的670萬千瓦機組投入運行,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900億度左右),位於巴拉那河流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巴拉那河發源於巴西東南部,流經3000km在阿根廷匯入拉普拉塔河註入大西洋。這裏河水流量大,水流湍急。1973年兩國政府簽訂協議,共同開發界河長200km一段水力資源,歷時16年,耗資170多億美元,1991年5月建成舉世界矚目的伊泰普水電站 ,壩址控製流域面積82萬km ,大壩全長7744米,196米,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1350平方千米、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m3 /s。壩址處常水位時河寬約400m,枯水河槽寬250m,基岩主要為堅硬完整玄武岩。電站總庫容290億立方米 ,有效庫容190億立方米 。
根據巴西和巴拉圭兩國政府在1997年初的决定,在原電站廠房的預留機坑擴建2臺機組,到2001年伊泰普電站由18臺變為2070萬kW水輪發電機組,全電站總裝機容量從1260萬kW增加到1400萬kW,可靠出力936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900億kW·h,為目前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機組,年發電量可達900億度。樞紐左岸屬巴西,右岸屬巴拉圭。主要建築物自左壩頭起有左岸土壩,左岸堆石壩,導流明渠及其控製建築物(混凝土重力壩及壩內泄水孔)、主壩、發電廠房、右岸翼壩(混凝土大頭壩)、溢流壩、右岸土壩等,樞紐全長7744m。發電廠房設在主壩和控製建築物下遊側,並在左岸堆石壩與導流明渠及其控製建築物之間預留後期擴建新發電廠房位置。主壩為雙支墩大頭壩,最大壩高196m,長1064m,是世界最高的大頭壩。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壩長390m,安裝14扇20m×20m弧形閘門,最大下泄流量62000m /s。發電廠房長968m,包括兩座裝配場。18臺機組中9臺周波60Hz,經500kV和765kV高壓綫送電入左岸開關站,以三回765kV輸電綫嚮巴西供電;另9臺周波50Hz升壓500kV後送入右岸開關站,其中一部分直接送巴拉圭,另一部分轉變為60Hz嚮巴西售電。主要工程量石方開挖3300萬m ,圍堰填築1000萬m ,混凝土澆築1100萬m 。工程於1975年開工,1979年 8月主壩混凝土澆築,1983年中第一臺機組發電,1991年全部建成。
伊泰普水電站 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裏處,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20臺發電機組(每臺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其中2008年發電948.6億度。
伊泰普是以發電為主的水電工程,水庫水位消落衹有1m,衹有在溢洪道需要維修時纔不得已將水庫水位降低3m。下遊水位隨下泄流量改變,實際上也沒有大的變化。電站水頭變幅小,水庫水位變化小,基本上是在恆定水頭下滿負荷運行,衹要價組維護好不出毛病,機組都可滿發。咱們三峽工程是以防洪為主進行規劃設計的,發電的條件完全是依附於既定的防洪規劃,造成水輪機的設計難度遠遠超過伊泰普,其復雜的運行條件也可稱常規機組之最。三峽26臺機組的年平均發電量達到847億度,衹是枯水期受來水量限製,汛期本可以多利用用之不完的滾滾江水多發電,卻因為需要防洪,將水位從175米下降到145米,導致大量的水能被放棄,因而其發電量較伊泰普電站略少。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the singing boulder)。伊泰普水電站 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水電站壩身長7.7公裏,壩高196米。壩內蓄滿水後,形成了面積達1350平方公裏、深度為250米、總蓄水量為290億立方米的伊泰普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內。工程的興建帶動了巴西、巴拉圭建築業、建築材料和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電站的建成是拉丁美洲國傢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成果。
景點旅遊提示
交通:伊泰普水電站 設有遊園公車。
解說:伊泰普水電站 有免費的英、西、葡3語影片解說。
基本數據
大壩長度:7744米
大壩高度:176米
水庫蓄水深度:250米
水庫蓄水面積:1350平方公裏
水庫總蓄水量:290億立方米
水庫産魚量:40萬噸每年
泄洪道泄洪能力:4.6萬立方米每秒
發電機組數量:20
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
每臺發電機組引水管道:直徑10.5米,長142米,流量645立方米每秒
最大年發電量:946.8億度(2008年)
年發電量:(資料不全)
1997:892億度
2000:934億度
2001:934億度
2006:927億度
2008:946億度
塞特凱達斯瀑布
塞特凱達斯瀑布又名瓜伊拉瀑布(一譯塞特剋達斯),屬南美洲巴西與巴拉圭邊界的瀑布群。位於上巴拉那河峽𠔌內。世界水量最大瀑布群之一。實際由18個瀑布組成,平均流量達13 200米/秒,洪峰期可四倍於此,水力極為豐富。瀑布總寬90米,總落差114米,跌落聲遠至40公裏。景色優美,為瀏覽勝地。瀑布以下建有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 ,所形成的人工湖使瀑布消失。伊泰普水電站 世界迄今已建成的最大的水電站。位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經巴西、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塞特凱達斯瀑布以下170公裏處。由巴西、巴拉圭兩國共同建造。1975年10月20日正式動工,1991年5月竣工。大壩全長7 744米,高196米,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為1 350平方公裏、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安裝18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 26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50億千瓦時,1996年達816億千瓦時,可滿足巴拉圭的全部用電和巴西用電量的25%。兼有防洪、航運、漁業、旅遊及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 現在幾乎斷流。 1986年9月下旬,許多世界有名的自然學家來參加塞特凱達斯瀑布的葬禮,巴西總統菲格雷特也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 穿上葬禮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特殊的葬禮。
伊泰普之爭
始建於1973年的伊泰普水電站 位於巴拉那河流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為兩國共同擁有。1984年,水電站正式開始發電。從發電量來說,它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當初兩國規定,雙方各付50%的啓動資金,將來的發電量也由兩國平分。但由於當時巴拉圭經濟睏難,一時拿不出這麽多錢來,就嚮巴西方面貸款。因此,不光是啓動資金,巴拉圭後來建設和運營水電站的資金,均來自巴西方面的貸款,總計180億美元。根據雙方的規定,到2023年,巴拉圭須還清這筆貸款。
換句話說,“打造”伊泰普水電站 所有的經費都出自巴西。因此,在最終利益分配上巴西自然希望得到一些實惠。實際上,對於人口不足600萬的巴拉圭來說,根本用不完這50%的電。巴拉圭每年實際使用的電量僅僅是伊泰普總發電量的5%。雙方於是規定,剩下的45%電量,巴拉圭要以成本價賣給巴西,而且衹能賣給巴西電力公司。巴西付給巴拉圭的價錢是每百萬瓦/時大約45美元,而實際上巴拉圭衹能得到大約3美元,剩下的42美元用以還當初藉巴西的債。
時間一長,巴拉圭發現並不划算。因為,錢雖是巴西出的,可巴拉圭還一直還着貸款。這等於2023年以後,巴西不僅拿回成本,而且還以十分低廉的價格一直使用着能源。此外,南美很多國傢都想以市場價購買巴拉圭多餘的電。但受當初的規定所限,巴拉圭無法自由支配多餘的電力資源。因此巴拉圭希望能夠自由賣出多餘的電力,而不是衹能賣給巴西,另外巴西也應該提高購買的價格。
在巴西人看來,目前伊泰普水電站 帶給巴拉圭的收入超過了其國民生産總值的4%,巴拉圭全國90%的用電都來自該水電站。巴拉圭不僅通過水電站解决了國內的能源問題,還有巨額的收入,是“空手套白狼”。而現在巴拉圭又想把水電站的收益進一步擴大化,提高供電價格,用巴西人的錢賺巴西人的錢,巴西人自然不樂意。這就是雙方爭執的始末緣由。
爭執畫句號?
雙方因此爭執了很多年,為什麽最近加快了談判和解决的步伐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巴拉圭總統盧戈上任之初,對巴拉圭人民最大的承諾就是要更合理地分配伊泰普水電站 的收益。這也是他能當選的最大的資本。因此,為了“兌現承諾”,盧戈從上任之始,就着手推動同巴西方面的談判,並且稱這是其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巴西總統盧拉一直希望巴西能夠加強在拉美諸國的領導地位,樹立自己大國的形象。因此,巴西願意在同鄰國的一些利益衝突上做出讓步。
根據兩國的最新協議,巴西承諾今後以目前三倍的價格購買巴拉圭的電。同時,巴西方面還答應巴拉圭可以嚮除巴西電力公司以外的巴西企業出售電力。但巴西並沒有答應巴拉圭可以嚮第三國售電的強烈要求。
2009年7月25日巴西總統盧拉和巴拉圭總統盧戈,在巴拉圭首都亞鬆森就兩國共同擁有的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 達成一項新協議。根據該協議,巴西將大幅度提高從巴拉圭購買電力的價格,並且逐步允許巴拉圭嚮巴西自由賣出電能而不受巴西電力公司的干涉。至此,長期影響兩國關係的伊泰普水電站 之爭暫時畫上了句號。
國際合作的典範
伊泰普電站自建成以來,經過幾次的修繕,不僅有本國人民的努力,也凝聚了世界人民的智慧,我國也為伊泰普水電站 的建設貢獻了力量,提供了技術物質支持,中國一些公司的發電設備和防水技術材料在伊泰普水電站 得到了使用,受到了好評。 Yitaipu Shuidianzhan
伊泰普水電站
Itaipu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世界已建最大的水電站(見彩圖巴西、巴拉圭伊泰普水電站 ,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1260萬kW,1991年竣工)。位於巴西和巴拉圭兩國界河巴拉那河上。巴拉那河發源於巴西東南部,流經3000km在阿根廷匯入拉普拉塔河註入大西洋。1973年兩國政府簽訂協議,共同開發界河長200km一段水力資源,修建伊泰普水電站 。壩址控製流域面積82萬km□,多年平均流量8500m□/s。壩址處常水位時河寬約400m,枯水河槽寬250m,基岩主要為堅硬完整玄武岩。電站總庫容290億m□,有效庫容190億m□。廠房內安裝1870萬k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為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機組,總裝機1260萬kW,可靠出力936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790億kW·h。水電站樞紐左岸屬巴西,右岸屬巴拉圭。主要建築物自左壩頭起有左岸土壩,左岸堆石壩,導流明渠及其控製建築物(混凝土重力壩及壩內泄水孔)、主壩、發電廠房、右岸翼壩(混凝土大頭壩)、溢流壩、右岸土壩等,樞紐全長7744m。發電廠房設在主壩和控製建築物下遊側,並在左岸堆石壩與導流明渠及其控製建築物之間預留後期擴建新發電廠房位置。主壩為雙支墩大頭壩,最大壩高196m,長1064m,是世界最高的大頭壩。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壩長390m,安裝14扇20m×20m弧形閘門,最大下泄流量62000m□/s。發電廠房長968m,包括兩座裝配場。18臺機組中9臺周波60Hz,經500kV和765kV高壓綫送電入左岸開關站,以三回765kV輸電綫嚮巴西供電;另9臺周波50Hz升壓500kV後送入右岸開關站,其中一部分直接送巴拉圭,另一部分轉變為60Hz嚮巴西售電。主要工程量石方開挖3300萬m□,圍堰填築1000萬m□,混凝土澆築1100萬m□。工程於1975年開工,1979年 8月主壩混凝土澆築,1983年中第一臺機組發電,1991年全部建成。
(鄒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