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麥柯肖恩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譯名:伊恩·麥柯肖恩
  英文名:Ian McShane
  性別:男
  生日:1942年9月29日
  家乡:英國蘭開夏
  星座:天秤座
  身高:175cm
人物介紹
  戲齡超過40餘年、外型非常酷的伊恩·麥柯肖恩(Ian McShane),畢業於皇傢戲劇藝術學院,極擅長舞臺劇的表演,演過的電影、電視劇不下百部。2004年,伊安麥西恩因演出HBO電視影集「Deadwood」而榮獲金球奬「最佳男演員奬」,亦獲2005年艾美奬「最佳男演員」的提名。伊安麥西恩其他知名電影作品有:《黃金羅盤》(The Golden Compass)、《光明追捕手:黑紀元》(The Dark Is Rising)、《希望不滅》(We Are Marshall)及《小鬼特務》(Agent Cody Banks)…等。
  伊恩·麥柯肖恩在《遇上塔羅牌情人》中飾演資深記者喬的「鬼魂」,生前全力追查「塔羅牌連續殺人事件」,卻因血管爆裂而無法繼續,並在死後纔發現:兇手原來是英俊貴族彼得。他决定藉由新聞係女大學生桑德拉之手繼續追查,於是將獨傢秘辛交給她,並不斷從旁提供綫索…。
參演作品
  《死亡飛車Death Race》(2008)
  《鬼媽媽 Coraline 》 (2008) ...(voice)
  《功夫熊貓 Kung Fu Panda 》 (2008) ...Tai Lung (voice)
  《第39號案件 Case 39 》 (2008) ...Detective Mike Barron
  《黃金羅盤 His Dark Materials: The Golden Compass 》 (2007) ...Ragnar Sturlusson (voice)
  《黑紀元 The Dark Is Rising 》 (2007) ...Merriman Lyon
  《飛車手羅德 Hot Rod 》 (2007) ...Frank Powell
  《怪物史萊剋3 Shrek the Third 》 (2007) ...Captain Hook (voice)
  《獨傢新聞 Scoop 》 (2006) ...Joe Strombel
  《加油!馬歇爾/後繼有人/希望不滅 We Are Marshall 》 (2006) ...Paul Griffen
  《 The 62nd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 (2005) ...Himself - Winner: Best Actor in a Television Series [Drama]
  《9條命 Nine Lives 》 (2005) ...Larry
  《 Making 'Deadwood': The Show Behind the Show 》 (2004) ...Himself
  《 "Deadwood" 》 (2004) ...Al Swearengen (36 episodes, 2004-2006)
  《少年特工科迪/間諜小哥/輔導級戰警/輔助級特警 Agent Cody Banks 》 (2003) ...Brinkman
  《復仇遊戲 Nemesis Game 》 (2003) ...Jeff Novak
  《 "Trust" 》 (2003) ...Alan Cooper-Fozzard (3 episodes, 2003)
  《 Terror in Moscow 》 (2003) ...Narrator (voice)
  《 Man and Boy 》 (2002) ...Marty Mann
  《 Bollywood Queen 》 (2002) ...Frank
  《 "In Deep" 》 (2001) ...Jamie Lamb (2 episodes, 2002)
  《性感野獸 Sexy Beast 》 (2000) ...Teddy Bass
  《 D.R.E.A.M. Team 》 (1999)
  《 Babylon 5: The River of Souls 》 (1998) ...Robert Bryson, Ph.D.
  《 Columbo: Rest in Peace, Mrs. Columbo 》 (1990) ...Leland St. John
  《 Great Escape II: The Untold Story, The 》 (1988) ...Roger Bushell
  《 "War and Remembrance" 》 (1988) ...Philip Rule
  《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The 》 (1986) ...Prefect of Police
  《 "Lovejoy" 》 (1986) ...Lovejoy (73 episodes, 1986-1994)
  《 "Lovejoy" 》 (1986) ...(4 episodes, 1992-1994)
  《 "Evergreen" 》 (1985) ...Paul Lerner
  《 "A.D." 》 (1985) ...Sejanus
  《無罪的驗證 Ordeal by Innocence 》 (1984) ...Philip Durant
  《欲海狂焰 Exposed 》 (1983) ...Greg Miller
  《 "Marco Polo" 》 (1982) ...Ali Ben Yussouf
  《歷劫山河 Fifth Musketeer, The 》 (1979) ...Fouquet
  《 "Life of Shakespeare" 》 (1978) ...Christopher Marlowe
  《 "Disraeli" 》 (1978) ...Benjamin Disraeli
  《根 "Roots" 》 (1977) ...Sir Eric Russell
  《 "Jesus of Nazareth" 》 (1977) ...Judas Iscariot
  《恐怖分子 Ransom 》 (1975) ...Ray Petrie
  《勾魂遊戲 Last of Sheila, The 》 (1973) ...Anthony
  《 Sitting Target 》 (1972) ...Birdy Williams
  《硬漢 Villain 》 (1971) ...Wolfe Lissner
  《遲暮美人心 Tam Lin 》 (1970) ...Tom Lynn
  《 If It's Tuesday, This Must Be Belgium 》 (1969) ...Charlie Cartwright
  《不列顛之戰 Battle of Britain 》 (1969) ...Sgt. Pilot Andy
  《 Sky West and Crooked 》 (1966) ...(Gypsie) Roibin
作品年表
  • 亡命賽車 Death Race (2008)
  ◎譯 名 死亡飛車/亡命賽車
  ◎片 名 Death Race
  ◎年 代 2008
  ◎國 傢 美國
  ◎類 別 動作/冒險/科幻/驚悚
  ◎語 言 英語
  ◎IMDB評分 6.4/10 (338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52608/
  ◎片 長 89 Min
  ◎導 演 保羅·安德森 Paul W.S. Anderson
  ◎主 演 傑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瓊·艾倫 Joan Allen
  伊恩·麥柯肖恩 Ian McShane
  賈剋波·瓦格斯 Jacob Vargas
  Robert LaSardo ....Grimm
  Max Ryan ....Slovo Pachenko / Angel Wings
  Janaya Stephens ....Suzy
  Natalie Martinez ....Case
  Frederick Koehler ....Lists
  Benz Antoine ....Joe's Navigator #2
  Nathalie Girard ....Boattail Navigator
  泰瑞斯·吉布森 Tyrese Gibson
  Jason Clarke
  Marcello Bezina ....Jensen
  Justin Mader ....Travis Colt
  Danny Blanco ....Joe's Navigator #2 (as Danny Blanco Hall)
  Christian Paul ....Joe's Navigator #3
  Jere Gilis ....Policeman #2
  John Fallon ....Neo Nazi
  Bruce McFee ....Old Timer
  Cory Fantie ....Disgusted Worker
  Russell Ferrier ....Angry Worker
  Anna-Marie Frances Lea ....Nasty Teller
  Dan Jeannotte ....Hennessey Tech
  仇雲波 Robin Shou
  影片簡介
  本片翻拍自1975年的那部由史泰竜主演的《死亡飛車》。
  故事發生在不遠的未來,一片後工業時代的荒涼廢墟之上,有一座裝滿了各種兇神惡煞的監獄,裏面的每一個犯人都曾犯下了窮兇極惡的罪行……這座監獄裏的犯人們有着一個非常可怕的“娛樂項目”,其實也是監獄長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那就是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殘忍恐怖的體育賽事——死亡飛車,監獄長則通過網絡視頻讓全世界都看到整個比賽過程中的血腥和暴力,以此牟取高額的利潤。由於犯人可以用各種高端武器武裝自己的賽車,所以在這樣的競技舞臺上,縱然是壯觀且引人入勝,可性命也會在瞬間隕落。
  到目前為止,已經當過三次賽車冠軍的詹森·艾姆斯,算得上是這片荒蠻之地的生存專傢了,也許這正好也應驗了詹森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話:我不相信還能出現比現在更加糟糕的狀況。確實,詹森正在為不是他所犯下的罪行坐牢,那是一起手段極其殘忍的兇殺案,而被害人則是詹森的妻子……其實,詹森還有幾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刑滿釋放了,然而他卻被迫再一次戴上了面具,偽裝成神秘的賽車手"科學怪人"——觀衆最喜愛的賽車手之一,就好像是擁有不死身的怪物一樣。詹森根本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因為“終端島嶼”的監獄長給了他一個不是選擇的選擇:要麽穿上偽裝去賽車,要麽在自己的牢房中直到腐爛。
  被這樣一個金屬面具遮去了真實面容,詹森以一個囚犯的身份加入到這場驚心動魄、為期三天的競賽當中,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在一大群最邪惡的罪犯的交叉火力攻擊之下尋找突破口以求生存,因為這次比賽的勝者將獲得"自由之身"的奬勵。與“科學怪人”的外形相匹配的是詹森所駕駛的那輛怪物車,車身上則配備着機關槍、噴火器和槍榴彈發射器,這個絶望的男人,發誓要摧毀一切阻擋他贏得這場地球上最可怕的賽事的障礙。
  •速度與激情
  幕後製作
  影片翻拍自1975年由羅傑·科曼製片、西爾維斯特·史泰竜出演的邪典電影《奪命狂奔2000》……因《生化危機》而一炮走紅的保羅·安德森,自從執導了2004年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之後,就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編劇上,而這部《死亡飛車》,則算得上是安德森經歷了4年導演方面的空窗期之後,首次回歸的作品。安德森回憶,自己與《死亡飛車》不解之緣,開始於孩提時代,當他第一次看到《奪命狂奔2000》時,就已經預料到自己遲早會重新將這個故事帶上大銀幕,安德森說:“在英國,像《奪命狂奔2000》這樣的影片是會被歸類到‘恐怖錄像帶’的範圍內的,也就是那種你的父母不想讓你看到的片子……而我們一幫小夥伴,卻又都對它着迷的要命,偷偷地聚在一起看了一遍又一遍,完全是以一種充滿了敬畏的心情在膜拜,因為在我們的心中,它真的是一部瘋狂且冷酷到底的動作片。當然,這衹是那個時候的感覺而已,如果你現在再去重溫這部影片,就會發現裏面的故事不但做作而且不太自然,但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對《奪命狂奔2000》惟一的感覺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作品’,包括毫無道理可言的暴力場面在內的所有一切,都能無條件地引起我的嚮往,再加上後來我喜歡的作品也多多少少受到了這部影片的一些影響,比如說喬治·米勒,他就曾親口承認《瘋狂的麥剋斯》和《瘋狂麥剋斯2》確實是在《奪命狂奔2000》的帶動下製作出來的。1995年,我執導了《魔鬼帝國》,影片在美國上映後,反響不錯,首周票房還拿到了榜首,這樣的成功給了我信心,隨即我就約了科曼共進午餐,他對我說,‘孩子,幹得不錯,北美票房第一?有沒有想好下一部作品的方向?’我回答,‘好吧,科曼先生,既然你問到了,我其實想翻拍一部你曾經做製片的影片。’科曼想都沒想就說,‘好啊,那我們還等什麽?’所以,差不多過去了13年,我們終於達成所願。”
  近幾年來,兩部《非常人販》係列加上一部極具另類風格的《爆脾氣》,已經讓傑森·斯坦森一躍成為動作電影必選的硬派男人的代表,不僅如此,他還曾在蓋·裏奇自編自導的《偷拐搶騙》中小試身手——這部影片被譽為近年來電影業中最通俗流行的一次嘗試,同時你還會從F·加裏·格雷執導的《偷天換日》和今年被電影評論界評為最大膽的動作片《銀行搶劫案》中找到他的身影。大器晚成的斯坦森已經把電影當成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在拍攝《死亡飛車》的時候,他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就算沒有戲也要待在片場,來回遊蕩、閑逛,即使衹是看着其他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也會産生一種由內而外的滿足感,斯坦森說:“其實影片在多倫多拍攝的時候,我的戲份並不是很多,但我就是喜歡去現場,看着其他人開車馳騁,那種速度感還是非常地震撼的。雖然我出演的動作片很多都能和車聯繫到一起,但真正開着車較量,還是在2003年的《偷天換日》中呢。不過這部影片中不會再出現小迷你了,因為這種太小的車在速度上是有限製的,沒辦法提升到我們需要的那個速值……要知道我們在影片中使用的都是一些經過改裝的賽車,每一臺的功能都被我們發揮到極緻。”
  而且,傑森·斯坦森對於能夠真正駕駛一輛“死亡飛車”裏的賽車,也覺得興奮異常,並坦承這絶對是生命中一次與衆不同的體驗:“由於車裏安裝了氮氣加速係統,那種感覺就好像額外又增加了250匹馬所産生的動力……當然,我們所關心的,可不僅僅是汽車的動力問題,我保證,你以前從沒有駕駛過類似的東西。另外,我們還在車上安裝了‘米尼岡’航空機槍,它的彈夾每分鐘能旋轉4000圈,幾分鐘之內,就能用連發的子彈打碎一輛車--估計這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最酷的一種摧毀車的方式了。”
  關於影片
  在影片中飾演“科學怪人”的傑森·斯坦森本身也是老式動作片的忠實擁躉,所以他對於自己能出現在這樣一部重拍片中,早就開始躍躍欲試了,但編劇兼導演保羅·安德森卻在正式開拍之前就告誡他,不要過多地關註原著,斯坦森說:“翻拍版本從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對原著的敬意,但安德森同時也對我們說,我們在製作的不是一個單純的復製品,而是要善用和延伸豐富的想象力以及時代特色,在這個基礎上,拍攝一部看似一樣、實則完全不同的全新故事。”
  這一次,傑森·斯坦森的角色仍然屬於那種強硬的“孤膽英雄”,他接着說:“雖然對這個角色我不能透露太多的信息,但還是可以稍微介紹一下的:我在影片中飾演詹森·艾姆斯,一個被誤判為殺死自己妻子的兇手,不但進了監獄,連女兒也進了孤兒院。坐牢的詹森一直沒有放棄希望,想要洗清自己的罪名,可惜的是到了那裏,沒有人願意聆聽他的故事。而他惟一能夠擺脫這個地方的機會,就是連續贏得五次‘死亡飛車’的冠軍。其實詹森即使不用賽車,也就快出獄了,然而監獄長為了吸引更多的觀衆,牟取更多的錢財,強迫他打扮成‘科學怪人’參加比賽,因為之前的那個‘科學怪人’,已經死了……不過請大傢放心,我是不會真的戴着面具去開那輛野馬車的,車的窗戶玻璃本來就是防彈的,有如鏡面似的可以反光,從外面是看不到裏面的,所以我開車的時候,完全可以摘掉那個該死的面具。”
  說起瓊·艾倫飾演的大反派監獄長,傑森·斯坦森突然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哆嗦,他說:“艾倫真的非常酷,我一直疑惑她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有拿到奧斯卡,衹是獲得了三次提名而已?能夠和她演對手戲,對於我和我的事業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有的時候,我甚至覺得她不僅僅做好了自己應該做的,還幫你做了一半。”
  至於泰瑞斯·吉布森,則影片中飾演了另外一位囚犯“機關槍”喬,對於這位“獄友”,傑森·斯坦森表示兩人真正接觸的機會其實並不多:“雖然我們同為犯人,卻一直處在一種競爭的環境當中,‘機關槍’喬也想通過他的方式贏得比賽、獲得自由,所以我們兩個人在影片中笑顔以對的時候基本沒有。而且這個角色也有點邪惡,所以總的來說,我們是敵人。”
  作為一個動作明星,傑森·斯坦森每每一有新作品推出,最受關註的自然也就是他將在影片中采用哪一種武鬥風格。由於保羅·安德森嚮斯坦森保證會讓他經歷一次完全不同於《非常人販》係列的對决體驗,所以斯坦森還是充滿了期待的,他說:“要知道,沒有人願意不停地重複自己,即使你是一名打星……可以說,詹森·艾姆斯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類型,曾經有點壞男孩的不羈,卻因為坐牢被消磨殆盡了。其實這個角色根本不具備那種可以稱得上是‘武打技巧’的能力,所以我們衹能讓他做出那種最隨意也是最直接的打擊動作。另外,詹森生性還是有點殘忍的因子的,風格與街頭格鬥比較相近,因此我們選擇了幾款適合他的武器,而觀衆也不用去期待他會做出那種類似於迴旋踢的高難動作了。”
  對於影片的編劇兼導演保羅·安德森,傑森·斯坦森更是難掩一臉的崇敬之情,他表示:“我以前從未和像安德森這種如此有遊戲天賦的導演級人物合作過,他那種事無巨細的作風已經達到了一種讓人驚嘆的地步了。可以說,在一切開始之前,他就已經在自己的腦海中完整地預先‘拍攝’好了整部影片,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對於他來說,任何一種改變都有着積極嚮上的一面,我實在是太崇拜他了,沒有人能夠比他做得更好,我知道他肯定能拍出一部讓人啞口無言的好作品,對此我一點都不擔心。”
  • 功夫熊貓 Kung Fu Panda (2008)【影片名稱】Kung Fu Panda
  【更多外文片名】Panda do Kung Fu, O.....Portugal
  Gongfu xiongmao.....China (Mandarin title) / Taiwan
  【國傢地區】美國
  【影片類型】喜劇 動作 動畫
  【影片語言】英語 ,中文
  【影片導演】馬剋·奧斯本 Mark Osborne
  約翰·斯蒂文森 John Stevenson
  【影片編劇】喬納森·阿貝爾 Jonathan Aibel
  格倫·伯傑 Glenn Berger
  【動作指導】魯道夫 Rodolphe Guenoden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 夢工廠動畫室 DreamWorks Animation
  【影片級別】美國PG
  【影片片長】96 分鐘
  【影片色彩】彩色
  【製作成本】1.3億美元
  【宣傳成本】1.25億至1.5億美元
  【拍攝日期】2005年9月24日 -
  【製作周期】2005年9月20日 -
  【攝製格式】Digital
  【洗印格式】
  70 mm.....(horizontal) (IMAX DMR blow-up) (Kodak)
  35 mm.....(anamorphic) (Kodak)
  【官方網站】http://www.kungfupanda.com/
  【上映日期】
  國傢/地區 上映時間
  俄羅斯|Russia --------------5 日,6月, 2008
  新加坡|Singapore----------5 日,6月, 2008
  愛沙尼亞|Estonia ----------6 日,6月, 2008
  美國|USA--------------------6 日,6月, 2008
  中國|China ------------------20日,6月,2008
  墨西哥|Mexico -------------20 日,6月, 2008
  中國香港|HongKong ------20 日,6月, 2008
  澳大利亞|Australia --------26 日,6月, 2008
  中國臺灣|TaiWan ----------28日,6月, 2008
  阿根廷|Argentina ----------3 日,7月, 2008
  德國|Germany -------------3 日,7月, 2008
  巴西|Brazil -----------------4 日,7月, 2008
  冰島|Iceland ---------------4 日,7月, 2008
  土耳其|Turkey ------------4 日,7月, 2008
  英國|UK --------------------4 日,7月, 2008
  比利時|Belgium -----------9 日,7月, 2008
  法國|France --------------9 日,7月, 2008
  新西蘭|Netherlands -----9 日,7月, 2008
  西班牙|Spain -------------11 日,7月, 2008
  委內瑞拉|Venezuela ----11 日,7月, 2008
  丹麥|Denmark ------------18 日,7月, 2008
  挪威|Norway --------------18 日,7月, 2008
  瑞典|Sweden -------------18 日,7月, 2008
  日本|Japan ---------------26 日,7月, 2008
  芬蘭|Finland -------------1 日,7月, 2008
  意大利|Italy --------------29 日,7月, 2008
  香港Hong Kong------------25日,5月,2008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約翰·史蒂芬森 John Stevenson
  馬剋·奧斯本 Mark Osborne
  編劇 Writer:
  Jonathan Aibel
  Glenn Berger
  英語版配音名單:
  傑剋·布萊剋 Jack Black .....阿寶(Po)
  成竜 Jackie Chan .....靈猴(Monkey)
  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師傅(Shifu)
  劉玉玲 Lucy Liu .....竹葉青蛇(Master Viper)
  伊恩·麥柯肖恩 Ian McShane .....雪豹太郎(Tai Lung)
  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飛虎女(Master Tigress)
  塞斯·羅根 Seth Rogen .....猛螳螂(Master Mantis)
  邁剋·剋拉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Commander Vachir
  大衛·剋羅斯 David Cross .....仙鶴(Master Crane)
  丹·福勒 Dan Fogler .....Zeng
  詹姆斯·洪 James Hong .....Mr. Ping
  蘭德爾·杜剋·金 Randall Duk Kim .....Oogway
  中文版配音名單:
  阿寶:劉風 (上譯廠長)
  小熊貓師傅:王肖兵
  烏龜大師:吳文倫 (上譯元老)
  飛虎女:狄菲菲
  雪豹太郎:程玉珠
  竹葉青蛇:詹佳
  螳螂:吳磊
  仙鶴:海帆
  金猴:王東
  阿寶的鵝爸爸:劉欽
  鴨子小善:翟巍
  犀牛看守:殷雷
  中文翻譯:顧奇勇
  製作人 Produced by:
  Jonathan Aibel
  Glenn Berger
  Melissa Cobb .....produc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Yong Duk Jhun
  剪輯 Film Editing:
  C.K. Horness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Raymond Zibach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Tang Kheng Heng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Markus Manninen
  動作指導 Action guide:
  魯道夫(Rodolphe Guenoden),夢工廠的資深動畫師,20年的業餘武術高手,練過空手道、跆拳道、以色列軍用搏擊術,可惜就沒練過中國功夫,他關於中國功夫的知識基本上來源於李小竜、成竜、周星馳的電影。他為《功夫熊貓》設計動作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不以西方式的魔法來“神話”中國功夫,也不以華麗的慢鏡頭敷衍,角色們的一招一式必須是寫實的,力求真實感、重量感,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格鬥技巧必須回歸到動物的原始本能,比如鶴的輕盈優雅、猴的敏捷靈活(雜技味)、虎的剛猛穩健、螳螂的剛毅機智,以及蛇的速度、流動性和爆發力。
  【製作發行公司】
  製作公司:
  夢工廠動畫 DreamWorks Animation [美國]
  Pacific Data Images (PDI) [美國]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國]
  夢工廠動畫 DreamWorks Animation [美國] ..... (2008) (USA) (theatrical)
  Paramount Pictures [法國] ..... (2008) (France)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 (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 黑紀元
   The Seeker: The Dark Is Rising (2007)
  
  片名:黑紀元
  英文名:The Dark Is Rising
  導演:大衛·L·坎寧安
  主演:剋勒斯托弗·埃剋裏斯頓 喬納森·傑剋遜 弗朗西斯·康羅伊 詹姆斯·卡沙莫 溫迪·古遜
  類型:劇情 冒險 動作 奇幻
  上映:2007年10月05日
  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顔色:彩色
  劇情介紹:
  "蘇珊古柏"同名暢銷奇幻係列小說搬上大屏幕首部麯。威爾11歲生日的鼕夜發現自己原來是不朽族的傳人,該族長久保衛世界不受黑暗勢力奴役…就在12天後的聖誕節,黑暗勢力將全面反撲,威爾將及時重啓六個光的封印,才能阻止黑暗降臨大地。
  演員表:
  剋勒斯托弗·埃剋裏斯頓 .... The Rider
  伊恩·麥剋什 .... Merriman Lyon
  溫迪·古遜 .... Mary Stanton
  Gregory Smith .... Max
  喬納森·傑剋遜 .... The Walker
  詹姆斯·卡沙莫 .... Dawson
  阿梅麗婭·華納 .... Maggie Barnes
  弗朗西斯·康羅伊 .... Miss Greythorne
  約翰·本傑明·西基 .... John Stanton
  Jim Piddock .... George
  Drew Tyler Bell .... James
  Alexander Ludwig .... Will Stanton
  Mark Donovan .... Fight Promoter
  Emma Lockhart .... Gwen
  Gary Entin .... Robin Stanton
  • 後繼有人 We Are Marshall (2006)後繼有人 We Are Marshall (2006)
  導演:McG
  主演: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布萊恩·格拉提 Brian Geraghty/安東尼·麥肯 Anthony Mackie
  類型:劇情 / 運動
  更多中文片名:加油!馬歇爾
  更多外文片名:Untitled Marshall University Football Project
  片長:119分鐘
  國傢/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上映日期:2006年12月22日 美國
  官方網站:Warner Bros.
  劇情介紹:
  本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西弗吉尼亞亨廷頓小鎮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小鎮上橄欖球傳統歷史悠久。幾十年來,運動員、教練員、 球迷們和他們的傢人們一起為馬歇爾大學的球隊加油助威。在當地,橄欖球已經不僅僅是一項運動,而為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加油已經成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1970年發生的那場事故改變了這一切。11月14日夜晚,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的教練和隊員們從北卡羅來那比賽後乘機返回亨廷頓,結果飛機失事,75人全部罹難。這一重大損失給所有人的打擊是無法彌補的。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悲傷之中而一蹶不振的時候,馬歇爾大學Thundering Herd橄欖球隊的年輕教練Jack Lengyel(Matthew McConaughey)卻决定重新建立球隊。雖然起初不被人看好,也經歷了四處尋找球員的波折,但是在球隊幸存者Red Dawson(Matthew Fox)的幫助下,一切似乎也並非不可能。漸漸地,小鎮居民的態度也有所轉變……
  一句話評論:
  From the ashes we rose.我們從灰燼中重生。
  —— 電影副標題
幕後製作
  本片是熱播電視劇集《迷失》的男主角Matthew Fox參與拍攝的第三部電影,也是首部脫離竜套角色的電影。而作為狂熱的橄欖球迷來說(Matthew本人在大學時候就是校橄欖球隊隊員,也是費城老鷹隊的球迷),第一部影片就是以橄欖球為主題,想來也是Matthew Fox自己的圓夢之選。
  Matthew Fox在拍攝本片前與他所飾演的人物原型Red Dawson曾經深入交談以便理解角色。而因為忙於《迷失》的拍攝,Matthew不得不邀請Red到《迷失》的拍攝地夏威夷島見面。Red對於二十幾年前的那場飛機失事仍然心有餘悸,但最後還是剋服心理障礙飛往夏威夷了。
  這部影片是導演McG的轉型之作。在經歷了指導Mtv若幹年以及諸如《查理的天使》之類的好萊塢商業片之後,McG冀望與以這部運動題材的電影脫離他在公衆心目中的固有形象。“這部片子將有《畢業生》或《教父》一樣的感覺。”片子的導演說。
幕後花絮
  ·男主角Matthew McConaughey有飛行恐懼癥。這也可能是他接拍這部由飛機失事而生的電影的原因之一。
  ·顯示“我們是馬歇爾”口號的會議室場景是分開拍攝的。會議室場景在一天拍攝,而口號是在第二天拍攝的。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我們是馬歇爾”(We are Marshall)並不是當時馬歇爾大學橄欖球隊的口號。
  • 獨傢新聞 Scoop (2006)
  導演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編劇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written by)
  演員
  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伊恩·麥柯肖恩 Ian McShane
  Jim Dunk .....Orator
  蘿瑪拉·嘉瑞 Romola Garai
  Jody Halse .....Bouncer
  休·傑剋曼 Hugh Jackman
  Robyn Kerr
  Suzy Kewer .....Splendinis assistant
  Kevin McNally .....Mike Tinsley
  James Nesbitt
  科林·塞爾蒙Colin Salmon
  羅莫拉·蓋瑞 Romola Garai ....
  Suzy Kewer .... Splendinis assistant
  Vivek Sharma .... Anglo-Indian Realtor
  製作發行
  
  洗印廠
  Technicolor
  攝製格式
  Spherical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係統
  製作公司
  BBC Films [英國]
  Ingenious Film Partners [英國]
  Ingenious Media [英國]
  Perdido Productions [美國]
  發行公司
  焦點電影公司 Focus Fea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其它公司
  ARRI Lighting Rental Limited [英國] ..... lighting supplied by
  ARRI Media [英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Casting Collective [英國] ..... extras casting
  Reel Meals [英國] ..... catering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2006年7月28日
  法國
  France
  2006年9月2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6年10月19日
  意大利
  Italy
  2006年10月27日
  法國
  France
  2006年11月1日
  臺灣
  Taiwan
  2007年10月26日
  劇情介紹
  一個美國女大學生,為了替學校報紙尋找獨傢新聞,來到英國倫敦采訪自己的好友。在調查和采訪的過程中,她經歷了魔力、發現了謀殺、更陷入步步為營的懸疑,更讓她毫無準備的是,她愛上了一位風度翩翩的英國貴族。
  在找到了自己的新靈感女神斯佳麗·約翰遜後,小個子、幽默而神經質的導演伍迪·艾倫仿佛也再次得到了上帝的啓示,2005年末的《賽末點》充滿了讓人驚喜的元素:非伍迪·艾倫主演,非紐約拍攝的影片再度宣告了伍迪大導的回歸。之後,美麗女孩斯佳麗繼續答應了伍迪的新片邀請,依然全程在倫敦拍攝,女主角依然是他的靈感女神,衹是這一次忍不住戲癮的他將要重新上鏡,而嚴肅的面孔會再次變化為伍迪式標志喜劇。
  電影的開頭很精彩,一個關於著名新聞記者喬的葬禮儀式,通過喬生前的幾個同事的對話,使觀衆瞭解到喬是一個為拿到獨傢新聞無所不用其極的傢夥。同事之間的幾句玩笑,也能看出導演對記者群體的揶揄和諷刺。場景一轉,一艘死神的船上,已死的喬的靈魂出現了,同時,他得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消息,即一個顯赫的傢族的繼承人竟然是著名的塔羅牌連環殺手,這是一條獨傢新聞,而且很有爆炸性,無奈自己已經死了,無法親自報道這條新聞,但她他憑藉多年養成的記者本性,和對獨傢新聞的熱衷,他的靈魂回到陽界,並巧遇斯嘉麗·約翰森扮演的一個毛頭新聞係學生,喬要求斯嘉麗幫自己報道這條新聞,一了夙願。
  相關評論
  一部集性、懸疑和謀殺於一體的輕鬆喜劇片。
  ——《每日銀幕》
  《獨傢新聞》可能是我的最後一部喜劇,我希望能加入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東西。
  ——伍迪·艾倫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獨傢新聞》由焦點公司負責其發行。該公司還將負責該片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發行。
  《獨傢新聞》於2005年夏天在倫敦拍攝,製片人為Letty Aronson 和Gareth Wiley,該片由BBC電視臺、愛爾蘭銀行和Ingenious電影公司共同投資。
  《每日銀幕》對《獨傢新聞》的評論是:“一部集性、懸疑和謀殺於一體的輕鬆喜劇片。”而用伍迪·艾倫自己的話來說是:“我是個幸運的人。近些年我拍電影時總能同很棒的人進行合作,《獨傢新聞》也不例外。休·傑剋曼和伊恩·麥剋什都是極具幽默感的人,斯佳麗·瓊安森比我預料的更為聰明性感,她學得很快,並且十分有趣。”在《獨傢新聞》中,伍迪·艾倫無一例外地給自己安排了一個角色,他笑着說:“在這部影片中,我將扮演一個低俗的美國藝人,這個角色非常適合我,因為我本來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焦點公司的董事長詹姆斯·夏姆士說道:“伍迪·艾倫不僅是個極具天賦的喜劇演員,還是個了不起的電影製作者。每個人都願意同他一起工作,同他合作真是一次愉快的經歷,《獨傢新聞》真得棒極了。”
  【關於導演】
  天生是怪纔的伍迪·艾倫15歲開始寫專欄,此後一直是《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報刊撰稿人,隨筆、小說、劇本,幾乎每一篇都出人意料。雖然在電影中永遠自大愛表現,伍迪·艾倫在現實生活卻內嚮退縮。伍迪·艾倫可謂一個習慣的動物。十多年來,他每周都會在曼哈頓一個搖擺爵士樂隊吹單簧管,同時還是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紐約尼剋隊籃球賽的固定觀衆。在與前妻的韓裔養女鬧出不倫之戀後成為全世界茶餘飯後的談資,這位老兄仍不改行徑,每周提着他的小黑管到爵士俱樂部表演。
  這位從爆笑諧星轉為嚴肅導演的傳奇性人物每年必拍一部電影,三十年不歇。曾獲得奧斯卡這一盛大娛樂篝火晚會的17次提名,3次抱得小金人。他改變了美國影史,1976年的《安妮霍爾》成為自《一夜風流》以來最大的奧斯卡贏傢,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大奬,改變了人們對喜劇片不登大雅之堂的偏見。
  雖然伍迪·艾倫在喜劇上極具天分,但他最大的夢想卻是成為一個像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那樣偉大的悲劇作傢,因為“喜劇永遠不可能像悲劇一樣帶給人們強烈的情感衝擊力”,“我希望我是一個悲劇詩人,而不是一個單綫條的衹會掙錢的人”,因此在新片《雙生梅琳達》中,伍迪·艾倫嘗試了新的元素:將悲劇和喜劇捆綁到同一部影片裏,為觀衆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劇場體驗。而後,在《賽末點》中他繼續這一路綫,《獨傢新聞》亦不單單是部喜劇。已70歲的伍迪·艾倫對自己有着清醒的認識:“在我和偉大導演之間橫着一個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我自己,所以我永遠也無法跨過它。”
  【關於演員】
  影片中斯佳麗扮演的角色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女孩,為了挖到獨傢頭條不惜冒生命危險。在現實中她同樣擁有這樣倔強的性格 。斯佳麗·瓊安森年僅21歲便已躍身為同代女星中的領軍人物,並長於扮演各種角色。作為一個演員,斯佳麗·瓊安森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早熟。1998年,她同羅伯特·雷德福合作了《馬語者》,當時她年僅14歲,並因此而引人註目;3年後,她同古怪而極具才華的柯恩兄弟合作了黑白片The Man Who Wasn't There;兩年後,她出現在《迷失東京》中,此片使導演索非亞·科波拉獲得兩項奧斯卡大奬,而她自己也成為一躍為一綫女星。
  現在,斯佳麗·瓊安森似乎已成為伍迪·艾倫的御用女主角。她同伍迪·艾倫的合作始於《賽末點》。當時,斯佳麗·瓊安森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問她願不願意立即趕往倫敦?《賽末點》的第一號的女候選人凱特·溫絲萊特考慮到過於忙碌的拍片會讓她失去陪伴傢人的時間,因此拒絶了片約。斯佳麗·瓊安森遂成為此片的不二人選,並且她立即抓住了這一機會。伍迪·艾倫對斯佳麗·瓊安森在片中的精彩表現贊不絶口,並馬上邀請她加盟自己的下一部影片——《獨傢新聞》。看來好萊塢影評所說的“斯嘉麗一定會在30歲之前拿到自己第一座奧斯卡影後小金人”的預言很可能將在捧紅過黛安·基頓、米雅·法魯等女影星的伍迪·艾倫的幫助之下實現。
  自稱是伍迪·艾倫的超級粉絲的斯佳麗·瓊安森10歲就已看過偶像的片子,一直夢想着能同進行合作。“他是我渴望與之合作的導演之一,”斯佳麗·瓊安森如是說,“我不相信我有如此好的機會。”關於《獨傢新聞》,斯佳麗·瓊安森說:“我帶着好奇心讀了劇本,這是個難於歸類的故事。”
  【花絮】
  ·《獨傢新聞》是繼《賽末點》之後,伍迪·艾倫的第二部在倫敦拍攝的片子。對於再次選擇倫敦作為影片拍攝地點的原因,伍迪解釋說:“那裏的天氣多雲、多雨,因此讓我感覺像到了天堂。”
  ·拍攝期間,斯佳麗·瓊安森在伍迪·艾倫面前總是感到不自然,因為伍迪·艾倫對她的穿着總是吹毛求疵。斯佳麗說:“伍迪對事物有着一種特殊的看法。他對我的穿着總是不滿。他實際非常前衛,所以我問他能不能為我設計一件長袍,或是為我的角色設計造型。我永遠都不想同他逛街,他太挑剔了。”
  精彩對白
  Sondra Pransky: [to Sidney] If you put our heads together, you'll hear a hollow noise.
  Sondra Pransky:(對西德尼說)如果你把我們的頭靠在一起,就會聽到一種山𠔌的回音。
  --------------------------------------------------------------------------------
  [repeated line] (重複地說着)
  Sid Waterman: I love you, really. With all due respect, you're a beautiful person. You're a credit to your race.
  Sid Waterman:我愛你,真的。值得稱贊的是,你是一個最美的人。你沒有給你們的種族丟臉。
  --------------------------------------------------------------------------------
  Sid Waterman: I was born of the Hebrew persuasion, but I converted to narcissism.
  Sid Waterman:我天生具有希伯來人的說服才能,但我把它轉換成了自我陶醉。
  --------------------------------------------------------------------------------
  [first lines] (第一句臺詞)
  Funeral Speaker: Don't mourn Joe Strumble.
  葬禮司儀:不要為喬·斯圖伯感到悲傷。
  --------------------------------------------------------------------------------
  [last lines] (最後一句臺詞)
  Sid Waterman: Go ahead, sweetheart. I love you, sweetheart.
  Sid Waterman:走吧,甜心。我愛你,甜心。
  --------------------------------------------------------------------------------
  Sid Waterman: I don't need to work out. My anxiety acts as aerobics.
  Sid Waterman:我不需要精疲力盡。我的焦慮不安就像是有氧運動一樣。
  --------------------------------------------------------------------------------
  [From trailer]
  Sondra Pransky: What are you going to tell the police? "The guy owns a deck of tarot cards..." that's not a crime!
  Sondra Pransky: 你打算怎麽告訴警察?那個人有一大堆塔羅牌...那就不是犯罪!
  --------------------------------------------------------------------------------
  [From trailer]
  Sondra Pransky: I'm a would-be investigative reporter who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the object of her investigation.
  Sondra Pransky: 我將像一名新聞調查員一樣,愛上了自己調查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