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南 >商丘 > 伊尹墓
顯示地圖
目錄
《伊尹墓 Yi Yin tomb》
詩人: 範成大 Fan Chengda

  三尺黃垆直棘邊,此心終古享皇天。
  汲書猥述流傳妄,剖擊嗟無咎單篇。
No. 2
  伊尹墓投訴電話商丘旅遊投訴電話:0370-3282036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伊尹墓位於虞城縣西南22公裏魏堆村北。伊尹名摯,佐湯滅夏有功,尊為阿衡(宰相)。湯死後,歷佐外丙仲壬,曾放逐太甲。有<湯誓>、<伊訓>等遺篇。卒後以天子禮葬於此。墓地舊時占地數十畝,塚前有祠,內塑其像,歷代修葺。現塚高3米,周長46米。清代墓碑兩塊。墓周有高大古柏183棵,其中西南角一棵枝葉像鳥,俗稱”烏柏”。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周、漢代陶片。1984年墓前重修仿明建築花戲樓一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伊尹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𠔌熟鎮南三公裏處,墓塚高3米、周長50米,周圍一片古柏環繞。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最大的直徑3米多。這些古柏四季蔥蘢茂密,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伊尹生平
  伊尹名摯,據《通鑒外記》記載:生於空桑,卒葬南亳。這裏所說的空桑,據《呂氏春秋》記載:有辛氏國王的女僕冼姑,一天到伊河邊的桑園采桑喂蠶,聽到有一嬰兒啼哭,發現在空桑樹洞中放着一個被遺棄的嬰兒,於是抱回撫養,直至長大成人。這裏所說的“卒葬南亳”,即指葬在此地。伊尹初為有辛氏國王的做飯奴僕,後提為廚師。他自幼聰明好學,勤奮求知,對事物慣於分析探索,後來做了有辛氏國王女兒的教師。他在當廚師期間,看到人們醫病吃中草藥的葉、根難以下咽,就用陶器煎草藥湯液幫人治病。《中藥學》一書說:“商代伊尹始創湯液,療效顯著,服用方便,並可減低藥物毒副作用。”以後便成為常用的中藥劑型,使中藥得到了廣泛應用,並延續至今。故伊尹被尊為“烹飪鼻祖”,至今各地廚師業拜祖碑刻尚存。
  祠堂伊尹利用給商湯作廚的機會,得以親近商湯,嚮湯陳說天下大事,勸湯積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湯發現他的才幹,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說:“伊摯(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親為皰人,湯得之,舉以為相。”他多次獻計,徵伐諸侯國,
  湯伐夏,夏滅亡,湯取而代之,建立商朝。伊尹做為商朝的開國元勳,尊為阿衡(宰相)。湯去世後,歷輔外丙、仲壬,及太甲。卒後以天子禮葬於此。墓地舊時占地數十畝,塚前有祠,內塑其像,歷代修葺。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周、漢代陶片。
伊尹墓趣聞
  據說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和 “ 烹飪鼻祖 ” ,為顯示其 “ 與民相同 ” 的遺訓,伊尹的墓一直是有墓無樹。說起現在這些柏樹林,民間還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隋朝末年,瓦崗寨聚集了一支起義的隊伍,為首的是一班子結拜兄弟,老大魏徵,老二秦瓊,老三徐茂公,老四程咬金。他們南徵北戰後投奔唐王李世民。李世民禮賢下士,喜纔愛將,把魏徵當做自己的一面鏡子,把秦瓊、程咬金等封為元帥、大將。不料魏徵早亡,他死後就埋在魏堆村附近。後來羅通掃北,程咬金奉命押運糧草,路過此地,想起大哥魏徵的墳墓就在這裏,便到墳前拜祭,並從附近移來一大片柏樹,連夜栽上,足有千棵。所以後來當地流傳一句俗話“伊尹墓的柏樹數不清”。其實魏徵墓離此不遠,就在伊尹墓東百餘米處。倘若不是夜裏栽樹,程咬金也許栽不到這裏,這便是有名的羅漢柏的來歷。
旅遊相關
  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九月初九伊尹墓都有古會,古會是伊尹墓的盛事,逢古會之日,臨近的安徽、山東、江蘇的鄉民紛紛來伊尹墓踏墓拜祭。踏墓民間自古就有習俗:扒草扒根--扒根生妮,扒草生小。新婚男女都來踏墓,他們手捧黃土,撒在伊尹墓上,然後在墓邊扒草扒根。女的如扒到了草,必生小,如扒到了根,必生妮。拜墓,是當傢人的事,即一傢之主在逢會的吉日,到伊尹墓叩頭跪拜,祈禱元聖爺(伊尹)保佑全家人事平安,健健康康,年景風調雨順。
相關詞
旅遊文化魏徵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