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伊利(英文:Ely),英國英格蘭東劍橋郡的城市、民政教區,位於劍橋市東北偏北約十四英裏(二十三公裏),為英格蘭第三小城市(僅次於薩默塞特郡韋歐斯市及大倫敦倫敦市及英國第六小城市(亦僅次於威爾士聖戴維茲市、班戈市和北愛爾蘭阿馬市),歷史可溯自600年代。該城位於大烏茲河西岸,970年始建,本屬於本篤會隱修院的伊利大教堂是伊利最著名的風景及旅遊景點。
註釋
伊利的英文名字(Ely)可分為兩部分(el)及(y),前者解鱔(eel),後者解島。有說十一世記,鎮上的修道院士利用鱔作交稅之用。 |
|
|
|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竜頭企業之一,是國傢520傢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傢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傢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之一,它與聯想電腦、貝雅詩頓化妝品、阿裏巴巴網絡、海爾電器等都是行業的頂級品牌.也是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之一。
伊利集團下設液態奶、冷飲、奶粉和原奶、酸奶五大事業部,所屬企業八十多個,生産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産品6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傢緑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緑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産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産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産銷量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
伊利於2008年的毒奶事件,聲譽受到一定影響,但是這次事件中的檢測結果顯示,伊利以其35個受檢樣品有一例檢測出了微量三聚氰胺的事實,證明了其質量的可靠,是可以依賴的國産品牌。
伊利於2009年與北京愛創簽約,成功為液態奶生産綫實施防偽防竄貨係統,讓大傢喝上放心奶 |
伊利歷史發展 Eri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
伊利集團前身為呼市回民奶食品總廠,最早係從呼市國營紅旗奶牛場發展而來。1982年4月,呼市國營紅旗奶牛場領取營業執照,主管部門為呼市牧工商聯合企業公司。1983年11月,呼市政府决定將紅旗奶掉場公為回民奶牛牧場和回民鮮奶食品加工廠。1983年12月,呼市牧工商聯合企業公司呈報市政府,將分立的兩場(廠)正式定名為回民奶掉場和回民奶食品加工廠。1984年3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正式登記註册,主管部門為呼市牧工商聯合企業公司。1988年11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更名為呼市牧工商聯合公司清真奶食品廠。1990年8月申請變更為呼和浩特市加民奶食品加工廠,1990年11月領取營業執照,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民所有製企業。1991年11月申請更名為呼市回民奶食品總廠,1992年6月領取營業執照。
1992年12月,呼市人民政府同意將呼市加民奶食品總廠改為股份製改革試點企業;1993年2月經呼市體改委批準,在對呼市加民奶食品總廠進行股份製改造的基礎上,由21傢發起人發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以定嚮募集方式設立伊利集團,並於1993年6月14日在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册。
1995年9月4日經內蒙古自治區證券管理委員會批準,1996年1月經中國證監會復審同意,本公司嚮社會首次人開發行1715萬股普通股股票。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1997年4月12日,公司名稱由“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集團是全國乳品行業竜頭企業之一,也是國傢經貿委評定的全國520傢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傢八部委確定的全國151傢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之一。伊利集團生産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産品,憑藉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服務,行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推崇。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七年産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産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産銷量居全國前三位。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傢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傢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係認證;公司生産的39類産品1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傢緑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緑色食品認證。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上市以來,一直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和“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作為全國乳品行業唯一一傢上市公司,2000年實現全國同行業利稅第一。伊利股份憑藉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2001年,伊利股份主營業務收入達27億多元,利稅總額達3.4億元。伊利股票每股收益為0.82元,在全國1175傢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位。公司連續第三年被評為“中證•亞商中國最具潛力上市公司50強”之一,並且排名由上年度第24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0億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4%,每股收益達0.48元。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竜江杜爾伯特大草原。
2004年,伊利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67%;資産總額達到48.5億元,同比增長19.86%;實現利潤總額3.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1%;淨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1%;實現每股收益0.61元。從2003年至今,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高居行業第一,一直以強勁的實力領跑中國乳業,並榮登2002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百強榜首。
截至2004年上半年,伊利集團連續兩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並連續六次入選“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連續兩次進入前十名;同年,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傢企業,伊利和海爾躋身中國市場人氣最旺品牌十強,並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伊利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列38位,位居中國食品業首位。
2010年上海世博會乳品高級贊助商
北京2008年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傢A股上市公司。同年七月被評為“30”指數樣本股。2002年初,被和訊網評為全國十傢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伊利股份憑藉良好的業績和高速的成長性已成為證券市場公認的藍籌績優股。
1999年,“伊利”商標被國傢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伊利集團在全國食品行業首傢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係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國傢乳品檢測中心市場抽檢中,連續多年産品的合格率為100%。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的“全國用戶滿意企業”稱號。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質量效益型企業”。2000年9月,伊利集團又被國傢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2年,伊利純牛奶在乳品行業獨傢獲得《質量安全國傢標準合格産品》證書。同年,伊利集團所屬的液態奶事業部首先通過了國際食品行業中通行的HACCP管理體係認證,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傢實現食品安全有效監控的企業。2003年初,伊利集團所屬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原奶事業部也全部通過第三方審核,在國內食品加工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2003年12月,伊利集團獲得了素有“緑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的資格認證證書,標志着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緑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為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七傢增發股票的公司之一,增發了近5000萬股A股,成功募集到資金8億元,為伊利擴大生産規模、調整産品結構,建立全國性物流配送體係和現代化營銷體係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伊利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大草原、黑竜江杜爾伯特大草原,保證了伊利産品的天然品質。伊利在奶源建設方面先後進行了一係列的創舉,率先實行“公司+農戶”的方法,建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經營模式,從而保證了優質充足的奶源。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先後為奶源基地纍计投入8億多元,建標準奶站、奶牛小區,並引進了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全自動擠奶機和原奶質量檢測分析係統,使奶源基地建設與管理嚮現代化方向邁進。伊利集團從2003年全面啓動現代化的牧場園區前期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這個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奶牛的養殖規模和品質,由現在的大群體小規模嚮小群體大規模轉變,走科學化、規範化、集約化的奶牛養殖道路,建立更加穩固的高質高産奶源基地,從而為中國乳業的奶牛養殖、優質奶源基地建設開創了全新的模式。
優質的産品,不光要有優質的奶源,更要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研發體係。1999年以來,伊利集團先後投資8個多億,全面啓動乳業技術改造工程:投資2.6億元建立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超高溫滅菌奶生産基地,全套引進了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德國GEA牛奶無菌加工設備,瑞典利樂超高溫滅菌奶包裝綫,全部生産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産;投資1.5億元在黑竜江杜爾伯特縣新建目前中國單綫生産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檔奶粉生産基地;集團研發中心和四個事業部技術中心等二級研發體係的建立,標志着伊利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研發中心。優質的奶源、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二級研發體係是伊利産品質量最堅實的保證。
伊利集團公司不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同時也産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奶源基地的建設帶動了100萬農民脫貧致富,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幾十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動了周邊地區農業産業化的進程,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産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方經濟的騰飛,受到社會的廣泛稱贊。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伊利集團通過收購、兼併、資産重組、托管等方式先後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北京、天津、上海、黑竜江、河北、陝西、廣東、新疆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産基地,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
在此基礎上,伊利集團還將投巨資進行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伊利新工業園區將引進國際一流的設備和技術,生産高附加值的各類奶製品。新工業園區本着奶源基地、市場建設和工業園區同步發展的原則,並在規劃設計和技術裝備上實現諸多創新和提升。新工業園區將參照GMP的工藝要求和工藝要點,使人流和物流實現有序,避免生産過程中的污染,確保産品質量的穩定性;在勞動強度較大的工序將采用機器人操作,整個生産、物流過程實行微機全自控等等。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建成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生産基地,此園區的建設將為伊利進入世界乳業20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的伊利集團,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提出“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推行“以人為本、制度為保障、團隊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業文化,以不斷創新、追求人類健康生活為己任,力爭實現2012年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宏偉目標。 |
|
2009年8月18日,伊利公司作為唯一一傢先後服務於奧運及世博的中國乳品公司與聯想、海爾、中國銀行等品牌並肩入選“60年60品牌”,成為祖國誕生6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企業之一。
2007年,“伊利營養舒化奶” 在全球首屆乳業大會上獲得“最佳創新液態奶産品高度推薦奬”,這是中國乳製品第一次在國外獲奬,實現了中國乳業創新的歷史性突破。
2007年,“伊利金典有機奶”面世,標志着伊利成為中國第一傢擁有完善有機鏈的乳品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傢能夠規模化生産有機奶的企業。
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在伊利集團挂牌。
2006年伊利集團被國傢知識産權局授予“第二批全國企事業專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這是乳品行業唯一一傢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月12日,商務部與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中國品牌之路”主題晚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晚會震撼發佈“2006年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評比結果。伊利、海爾等國內著名企業以絶對的人氣獲得該項大奬。
2006年20大人民社會責任奬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民心,獲得“人民社會責任奬”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傢獲奬企業。
人民信賴品牌奬
2月3日,人民大會堂, 來自內蒙古的伊利集團由於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品牌影響深入民心,獲得“人民信賴品牌奬”殊榮,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傢獲奬企業。
2006最佳企業公衆形象
2007年1月2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搜狐聯合主辦的 “2006企業公衆形象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伊利集團榮獲“2006最佳企業公衆形象”大奬。
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
2007年1月2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中國新聞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伊利集團、英特爾、摩托羅拉等12傢國內外著名企業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06年最具責任感企業”大奬。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竜頭企業
2007年1月23日,由中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壇” 隆重舉行,伊利集團榮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行業竜頭企業”稱號。
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
2006年12月21日,由中央電視臺、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與《環球企業傢》雜志社聯合主辦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活動中,伊利集團榮獲“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
12月20日,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層論壇暨“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頒奬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梅地亞中心盛大召開。會上,包括該公司在內的8傢企業網站榜上有名,被評為“2006中國農業網站100強”。該公司將繼續以“關註新農村建設,聚焦農業信息化”為己任,繼續在農業信息化更好的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2006年社會責任特別貢獻奬
12月17日,伊利集團榮獲了由南方報業集團頒發的“社會責任特別貢獻奬”。
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奬
12月10日,伊利榮獲由國傢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國傢機構行業協會聯合頒發的“2006年生活用品行業誠信企業大奬”。
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奬
12月6日,伊利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奬,這是伊利連續第二次獲得該奬項,這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傢入選企業。
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奬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傢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暨2006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廳隆重召開,本年度中國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各項大奬也隨之浮出水面。該公司獲得2006年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奬。
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奬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奬。
2006卓越表現奬之年度企業公民
2006年11月8日,伊利集團榮獲“2006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2006卓越表現奬之年度企業公民”兩項大奬。
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影響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成功案例發佈暨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年會”在貴陽召開,該公司榮獲“2006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優秀單位”,成為本年度中國乳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6年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9月21日,在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推廣應用組、信息化推進司和全國企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中國電子學會企業信息化專委會和每周電腦報主辦的“TOP100‘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會上,伊利集團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創新百強TOP100企業”。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2006年8月25日,伊利榮獲 由中國經營報頒發的“ 2006年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之冰淇淋品類”。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奬
2006年6月16日,在品牌研究權威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伊利集團以152.36億元的品牌價值再次蟬聯行業首位,超出第二名60多億元,進一步拉大了品牌優勢。
2005CCTV年度最佳雇主
2005年12月29日,“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榜單正式揭曉,伊利集團入選年度十大雇主,成為乳品企業中唯一的入選品牌。全球競爭力組織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乳類企業第一名。
2005年度中國營銷大奬
2005年12月7日,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人物、專傢評選”在廣州揭曉。伊利集團獨獲事件特別大奬和營銷人物兩項殊榮。
2005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奬
2005年12月1日,由21世紀報係及國內外專業機構共同評選的“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奬”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當選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中“2005年最負責任的企業”。 |
|
【1993年-1996年伊利大事記】
1993年2月18日,經呼和浩特市體改委批準,呼市回民奶食品總廠整體進行股份製改造,成立“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1月25日,伊利股票首次嚮社會公開發行成功,每股5.95元,共募集資金9690萬元。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同年7月,被上海證券交易所選定為“30”指數樣本股。
1996年7月2日,伊利公司在上海市召開“伊利走嚮奧運、世界關註伊利 ”新聞發佈會,鄭重宣佈伊利公司生産的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成為亞特蘭大百年奧運特許産品。
【1997年-2000年伊利大事記】
1997年2月5日,內蒙古伊利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集團公司。在視察期間及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朱總理就集團的發展速度、對外擴張、發揮地區優勢、加強管理、提高勞動效率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
199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在自治區、呼市兩級黨政領導陪同下,視察了伊利集團。視察期間,江澤民主席詳細詢問了集團公司的生産經營情況。江澤民主席在離開集團公司時,欣然提筆寫下了“內蒙古伊利集團”七個大字。
1999年11月,集團公司被國傢經貿委列入“全國520傢重點企業”之一。
1999年12月,集團公司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
1999年12月29日,“伊利”商標被國傢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0年4月,“伊利”品牌被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認定為“世紀中國最佳品牌”。
2000年9月1日,集團公司被國傢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0年10月,集團公司被國傢農業部等八部委確定為全國151傢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
【 2001年-2004年伊利大事記】
2001年2月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者指導委員會確定集團公司生産的“伊利牌”液態奶係列産品允許使用“3·15標志”。這也是我國液態奶係列産品中首傢使用“3·15標志”的企業。
2002年3月23日,伊利嬰幼兒奶粉獲國傢免檢産品證書。
2002年7月15日,經澳門衛生局進出口商品免疫機關批準,伊利雪糕、冰淇淋首批共13個品種首次進入澳門。
2002年9月,伊利奶粉、液態奶産品經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價,獲國傢質量監督檢疫局頒發的“中國名牌産品”榮譽證書。
2002年9月中旬,集團公司作為國內乳品行業大型企業首傢通過國際HACCP認證。
2003年12月4日,經國傢“學生飲用奶計劃”辦公室研究决定,選擇定點企業為“學生奶奶源升級計劃”第一批試點單位伊利集團成為第一批試點單位的首選企業。
2003年12月15日,伊利集團順利獲得了素有“緑色壁壘通行證”之稱的ISO14000環境管理體係的資格認證證書,此項資格證書的獲得代表着伊利集團已經成功得到進軍國際市場的“緑色通行證”,為實現進入世界乳業20強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4月6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對外公佈了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度報告,伊利集團2003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99億元,同比增長57.09%,繼續領先國內同行業名列第一。
2004年7月 伊利股份憑藉良好的業績和高速成長性,連續第六次入選“中證·亞商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
2004年7月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主辦的2004年中國品牌價值評估中,伊利品牌以127.87億元的品牌價值榮列38位,是中國食品行業唯一進入前50名的企業。
2004年9月 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伊利集團榮獲2004中國上市公司 10大行業企業競爭力10強稱號。
2004年9月 在2004年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伊利集團榮獲“2004年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10強稱號”。
2004年10月 伊利集團再度榮獲國傢重點竜頭企業殊榮。
2004年11月 伊利股份入選“2004中國證券市場年度成長奬”
2004年11月 伊利集團榮獲呼和浩特市“納稅狀元企業”稱號,公司在1999年至2004年。纍计為呼市地區繳納稅金13億多元。
【2005年伊利大事記】
1月4日,在伊利集團二樓會議室舉行“國際救援——伊利集團心係海嘯災區”救災活動,率自治區企業之先,首傢通過自治區紅十字會嚮受災國捐款、捐物70萬元。
3月16日,伊利利樂包裝産品突破 100億包。
4月,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品牌中國》“我最喜愛的中國品牌”評選活動中,“伊利”高居食品業品牌榜首。
8月,伊利集團以品牌價值136.12億元再度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位列乳品和食品行業第一。
8月28日,在自治區政府禮堂舉行的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成立十周年慶 典暨第十一次年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正式授予 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國乳都”稱號,伊利集團為此做出巨大大貢獻。
9月,伊利集團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製造業500強。
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自治區 主席楊晶和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韓志然等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伊利集團並做重要指示。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周永康在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自治區主席楊晶,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陳光林,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任亞平,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韓志然,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羅嘯天,呼和浩特市市長湯愛軍,自治區公安廳廳長趙黎平等領導同志的陪同下專程視察伊利集團新工業園。
11月6日,伊利集團董事長、總裁潘剛當選誠信企業傢十大新聞人物,伊利集團等300多傢企業獲得2005中國企業誠信經營示範單位稱號。
11月16日下午4時,伊利集團與北京奧組委在呼和浩特市維力斯酒店正式簽約,伊利集團正式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獨傢乳製品贊助商,這是歷史上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成為奧運贊助商的品牌。
11月,國傢商務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衛生部、工商 總局、環保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傢認監委、國傢標準委等13個部委在 北京聯合召開了“全國三緑工程工作會議”。會上公佈了“全國三緑工程 ”實施以來的樣板、達標和爭創單位名單,伊利集團乳品加工生産綫被列入 全國緑色加工生産綫樣板單位。
12月1日,由《乳品與人類》雜志和人民網聯合主辦的調查中,根據消 費者投票,由資深專傢委員會評審“十大受消費者信賴的中國嬰幼兒奶粉品 牌”調查新聞發佈會上,伊利奶粉榜上有名。
12月1日,“第二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評選”揭曉,衹有20傢在國 內外已經享有盛譽的公司入選,包括巴斯夫中國、可口可樂中國、中國惠普 BP中國、福特中國、伊利集團、萬科集團等中外企業;其中,伊利和可口可 樂成為兩屆評選以來首度入選的食品公司。
12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中國青年企業傢協會成立20周年慶典上,伊利集團董事長總裁潘剛、神州數碼首席執行官郭為等十人榮獲了 “中國青年企業傢管理創新奬”的金奬,這是共青團中央有史以來首次評選並頒布“中國青年企業傢管理創新奬”。
12月17日,在由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聯合主辦的“2005中國十大營銷事件和十大營銷人物”評選活動中,伊利集團董事長、總裁潘剛榮獲“2005中國十大營銷人物”稱號。
12月23日,伊利集團“中外乳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正式開通,這是中國乳業領域目前為止的第一個專利信息平臺。
12月,全球競爭力組織《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發佈儀式在北京舉行, 會上發佈2005年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排行榜,伊利集團位居乳品行業第一位 。
12月28日,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奬典禮在北京飯店金色大廳舉行。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當“2005CCTV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5CCTV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活動中,伊利集團名列前茅也是國內乳品行業唯一的入選企業。
【2006年伊利大事記】
2月21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中國食品業領袖,首次亮相達沃斯出席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
2月27日,北京飯店,伊利集團與飛人劉翔簽約,宣佈劉翔從即日起成為伊利集團形象代言人,在未來的幾年中,雙方將共同詮釋伊利“為夢想創 造可能”的品牌主張。
3月16日,伊利集團舉行LGG益生菌酸牛奶新品發佈會暨簽約郭晶晶成為企業形象代言人。
4月17日,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傢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簽約,成為2005-2008年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乳製品合作夥伴。
4月22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人物首次亮相博鰲亞洲論壇,在此期間,潘剛受到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6月初,溫傢寶總理視察內蒙,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企業代表第一個嚮總理做了當面工作匯報。溫總理對伊利集團予以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對伊利集團從源頭抓質量,嚴把産品質量關予以了很高的評價。
6月18日,由權威品牌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2006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以高達152.36億元品牌價值繼續蟬聯行業首位。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等領導同志聽取了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的當面工作匯報並視察伊利集團。並對伊利集團堅持自主創新的精神和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責任感,給予了充分肯定 。
7月21日晚,中國呼和浩特第七屆昭君文化節在大型文藝晚會《天堂草原伊利情》的精彩演出中拉開帷幕。
8月8日,品牌中國總評榜在北京舉行,伊利集團榮獲“中國25大典範品牌企業”稱號。
8月25日,2006年度“中國大學生至愛品牌”評選結果公佈,其中,伊利一舉獲得“中國大學生至愛牛奶、冰淇淋品牌”兩項大奬,這是乳製品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這不僅是大學生群體對伊利穩健品牌策略的認可,這也同時標志着一些企業所追求的“註意力”品牌策略已經無法引起大學生群體的“註意”。
9月2日,由國傢稅務總局公佈的2005年度中國納稅500強排行榜正式公佈,伊利集團成為乳品行業內唯一榮登納稅500強的企業,榜單的公佈受到了各界廣泛關註。
9月2日至3日,2006中國企業500強發佈會在河南鄭州召開,該公司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由去年的289位升至248位,位列 中國乳品行業第一位。
9月16日,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 發佈了“2006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十強企業”、“2006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十大人物”。伊利集團獲得“2006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十強企業”稱號,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食品安全十大人物”。
10月19日,“2006中國品牌建設年度十大案例評選頒奬典禮”在上海舉行。伊利集團利用劉翔打破世界紀錄這一事件進行全方位的體育營銷,並以“劉翔速度”在與國際巨頭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入選“2006中國最佳品牌建設年度十大案例”。
10月20日,第27屆IDF世界乳業大會在中國上海召開。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代表中國乳業發表主題演講:《下一個十年,我們將怎樣為世界承擔責任》。
11月2日 ,快樂工作聯盟成立,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聯盟代表在中央電視臺發表了快樂工作聯盟成立宣言。
11月3日,2006全球企業信譽測評中國100榜中,伊利超越摩托羅拉、雀巢等全球品牌巨頭進入前20名,並且與海爾和青啤構成本土品牌全球企業信譽前三甲。
11月8日,由社科院舉辦的第四屆企業競爭力年會在北京飯店隆重開幕。伊利集團一舉奪得“最佳企業公民”和“最具競爭力上市公司”兩項大奬;董事長潘剛代表中國企業傢發表主題演講,成為此次盛會的最大贏傢。
11月18日,經過激烈角逐,爭奪最為激烈的“奧運聖火耀星途”特別節目的獨傢冠名權被伊利集團獲得,這表明伊利集團在超越與國內其它乳品企業競爭層次上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與更多國際巨頭展開更深入的同臺競技 。
11月22日,《福布斯》評出了2006年度“全球最受尊敬企業200強”。伊利超越摩托羅拉、微軟等國際著名企業,成功入100強,一舉打破了“全球最受尊敬企業”由國外企業壟斷的狀況。
12月2日,在《英才》雜志社、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等全國各省市16傢主流媒體共同推出的“十位聚人氣企業傢、十位具價值經理人”評選活動中,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高票當選“雙十”年度人物。
12月6日,第三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奬》在北京揭榜,伊利集團榮獲2006年“最佳企業公民”大奬,這是伊利第二次獲得該奬項,也是中國乳業中唯一一傢入選企業。
12月16日,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等著名學府聯合主辦的“2006中國營銷領袖年會”在京隆重舉行,伊利集團入選“2006年度中國營銷標桿企業”,並獲得最佳創新營銷大奬。
12月19日,來自自治區各盟市的10名優秀人才榮膺烏蘭夫基金奬。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將自己所獲得的10萬元奬金全部捐贈到烏蘭夫的母校——土默特學校。
12月21日,首個面嚮全國中外資企業開展的社會責任理念與實踐的大型調查——《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結果公佈,伊利入選中國最具責任感企業20強。
【2008年大事記】
伊利奶粉和液態奶多個批次均被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
9月19日,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網站上顯示,蒙牛、伊利和光明被撤銷中國名牌稱號。 |
|
周傑倫,張韶涵,趙晨浩,熱力兄弟
雀巢代言熱力兄弟
伊利代言人,堪稱“百年不遇,自成一派”的海豚王子趙晨浩所組建的超級人氣明星天體環球熱力兄弟,推出華語第一嘻哈舞麯天團的創作專輯,其中主打歌《我的感覺》轟動全亞洲,震撼網絡,搜狗突破20億大關,創造華語樂壇新奇跡! |
|
【價值】
>>伊利願景 引領中國乳業 打造世界品牌
>>伊利使命 不斷創新 追求人類健康生活
>>伊利核心價值觀
Health——健康興旺 基業長青
伊利人(Human)、效率(Efficiency)、創新(Alteration)、責任(Liability)、
團隊(Team)、誠信(Honesty)
【風格】
>> 伊利企業風格
Active——積極主動,勤勉進取
進取(Aggressive)、協作(Cooperative)、務實(True)、高效(Immediate)、敬業(Votive)、嚴謹(Elaborate)
>> 伊利風格三字經:
勤進取、齊協作
講務實、求高效
共敬業、重嚴謹
【戰略】
>> 伊利核心經營思想
1、客戶至上
消費者是伊利的衣食父母
社會是伊利生存發展的平臺
股東是伊利事業的堅實後盾
合作者是伊利的事業夥伴
員工是伊利基業長青的根本保障
2、品質為本
奉獻“精良品質”,共享健康生活
為消費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優質産品
>> 伊利戰略定位
專註乳業,做乳品專傢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 伊利發展觀
做長青企業
先做強,再做大
創新鑄就成功
學習贏得明天
>> 伊利市場競爭觀
“直面競爭”是活力,“領先一步”是法寶,“共同成長”是主題
【管理】
>>管理思想
精確管理:規範、精確、嚴格、高效
管理到方方面面 精確到每個細節
>> 伊利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一總則”:以德取纔,以能用纔,以需育纔,以信留纔
“二基點”: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三部麯”:信任、約束、成長
>> 産品理念
伊利嚮消費者奉獻“精良産品”
精良産品=人本化+精品化+天然性+健康性+創新性
>> 品牌理念
1、品牌就是價值
2、伊利品牌建設目標:“三度+三性”(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獲利性、拓展性、持續性)
3、伊利品牌建設路綫:由産品品牌到企業品牌,由行業品牌到社會品牌,由中國品牌到世界品牌
4、伊利品牌建設法則:
一個中心: 伊利品牌精髓——幫你實現夢想
兩個基本點:品牌基礎建設和品牌推廣
三大紀律:堅守誠信、確保質量、形象一致
四項基本原則:消費者導嚮原則、個性化原則、分品牌原則、延伸有度原則
>> 質量管理理念
為消費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優質産品
>> 服務理念
行行都是服務業,環環都是服務鏈,人人都是服務者
誠心、貼心、細心、耐心、舒心
>> 生産管理理念
嚴格、規範、節儉、安全
【行為】
>> 管理者職業規範
1、塑好人品——“六字箴言”:信、正、廉、敬、嚴、行
2、練好本事——四“力”並重:思考力、决策力、執行力、感召力
3、帶好隊伍——六“要”六“不要”:要把握方向,不要陷入瑣碎事務;要善於合理授權,不要大權獨攬;要明確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要敢於承擔,不要推脫責任;要公正嚴明,不要感情用事;要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不要妒賢嫉能、任人唯親。
>> 員工職業規範
1、道德品質
伊利人的道德宣言:先做伊利人,後做伊利事
欲出好産品,先塑好人品
伊利人做人的四項“基本原則”:忠、誠、勤、儉
2、人際交往
“十二點法”:儀表雅一點,微笑多一點
傾聽多一點,空話少一點
贊美多一點,猜疑少一點
度量大一點,脾氣小一點
承諾慢一點,行動快一點
自省多一點,指責少一點
3、人生哲學
⑴ 一顆感恩的心: 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情,你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會看到無數缺點。謹記:你選擇了什麽樣的心態,就選擇了什麽樣的生活;
⑵ 命運就是你的自我意象:思想决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運。命運就是你的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志在成功。謹記:改變命運從改變意念開始;
⑶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殘酷的競爭無處不在;勇者直面危機,強者享受競爭。謹記:在戰戰兢兢中兢兢業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⑷ 優秀是一種習慣,自信是一種養成:任何的限製,都自內心開始。平凡首先不是因為能力欠缺,而是因為你有一顆平凡的心,沒有把每件事都做到優秀的習慣。強者源自內心,自信要靠養成。相信就是強大,懷疑衹會限製能力,而自信就是力量。沒有天生的自信,衹有不斷培養的信心。謹記: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說“我不行”,換成“我試試”。
⑸ 永遠不要說放棄:一個人最大的破産是絶望,最大的資産是希望。因此,成功與堅韌者同在,強者與壓力同行,永遠不言放棄。
4、工作作風
停止一切空談
馬上采取行動
做好每一細節
信賴你的團隊
不斷重塑自我 |
|
伊利人力資源管理“一總則”:以德取纔,以能用纔,以需育纔,以信留纔;
伊利人力資源管理“二基點”:既要用人之力,更要用人之智;
伊利人力資源管理“三部麯”:信任、約束、成長。信任是前提,約束是保障,成長是歸宿。
選人:以德為先,以纔為上
用人:汰弱留強,以能用人;發現人才、知人善用、人盡其纔、纔盡其用;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育人:內修外補,以需育纔;人人受培訓,人人培訓人
績效考核:以績論效,公平透明
薪酬激勵:以崗定薪,激發潛能 |
伊利董事長兼總裁——潘剛 Erie, Chairman and CEO - Pan Gang |
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潘剛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1992年7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伊利集團;2002年7月任職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傢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6月股東大會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當選為董事,進而全票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任總裁。
在潘剛率領下,伊利集團創造了持續進步的出色經營業績,已經成為中國食品業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下轄原奶、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五大事業部,液態奶、冷飲與奶粉等主營産品都名列全行業第一。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87.35億元,2005年前9個月就突破了90億元,全面超越2004全年水平,穩居全行業首位。
潘剛1999年起任職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被業內外譽為“中國液態奶第一人”,隨着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和竜頭企業産品結構的調整,液態奶已經取代奶粉成為目前中國乳業最重要的産品。在潘剛主導下,伊利集團率先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將液態奶的保質期延長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衹能囿於本地的銷售半徑,從而改變了行業遊戲規則,引發了全行業的跟進,現在液態奶事業部每年給伊利集團貢獻65%以上的銷售收入,中國液態奶産銷量占到了行業總量的50%以上。
潘剛就任總裁主抓公司經營後,體現了卓越的經營領導能力,伊利集團進入一個加速度發展的黃金時代。2002年銷售收入40.10億元,比2001年的27.02億元增加51.2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6.57%;2003、2004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62.99億元、87.3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7.09%、38.67%;2005年銷售收入將輕鬆突破百億元。
伊利集團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睏難和挑戰,公司接連發生“獨董風波”與“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五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審查,震驚全國,引發了部分流通股東的不安和動搖。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了極大威望的潘剛此時臨危受命,被寄以率領公司化危為機的厚望。潘剛以其特有的穩健縝密風格,全面推行精確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視贏利能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迅速增強了公司員工、投資者與輿論的嚮心力,率領伊利集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連續創造了中國乳業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已經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贏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使得伊利“牛奶專傢”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過的一攬子十多億元的投資計劃更是令業內外驚嘆不已,被形象地稱為“將會釋放核彈一般的産銷能量”,他領導公司進入了又一輪發展的黃金時代。
潘剛還是中國“五四”青年奬章與內蒙古十大傑出青年的獲得者,剛剛成為全球最富盛譽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並且當選為“2005年中國十大優秀品牌領袖”、“2005年度中國十大營銷人物”、 “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
地名——伊利 Place names - Erie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北部城市和港口,臨伊利湖岸。人口11.7萬(1984),大市區27.9萬(1980)。1753年法國人建要塞,1795年為美領有後建鎮。現為漁業基地。木材、煤、石油、鐵礦等的輸出港。以機械(鍋爐、引擎)、電力機車、化學、造紙、食品加工等工業為盛。 |
|
- n.: Erie, El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