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根據契約關係進行權合併,以實現生産要素的優化組合。企業兼併不同於行政性的企業合併,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通過以現金方式購買被兼併企業或以承擔被兼併企業的全部債權債務等為前提,取得被兼併企業全部産權,剝奪被兼併企業的法人資格。企業兼併的核心問題是要確定産權價格,這是轉移被兼併企業産權的法律依據。企業兼併的主要形式有;購買兼併,即兼併方通過對被兼併方所有債權債務的清理和清産核資,協商作價,支付産權轉讓費,取得被兼併方的産權;接收兼併,這種兼併方式是以兼併方承擔被兼併方的所有債權、債務、人員安排以及退休人員的工資等為代價,全面接收被兼併企業,取得對被兼併方資産的産權;控股兼併,即兩個或兩上以上的企業在共同的生産經營過程中,某一企業以其在股份比例上的優勢,吸收其他企業的股份份額形成事實上的控製關係,從而達到兼併的目的;行政合併,即通過國傢行政幹預將經營不善、虧損嚴重的企業,劃歸為本係統內或行政地域管轄內最有經營優勢的企業,不過這種兼併形式不具備嚴格法律意義上的企業兼併。企業兼併,是企業經營管理體製改革的重大進展,對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
|
qiye jianbing
企業兼併
enterprise merger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購買其他企業的産權,使其失去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的一種經濟行為。其特點是,兼併企業可以利用被兼併企業的生産經營條件,迅速形成新的生産能力,實現規模經營,增強競爭能力。從全社會來看,企業兼併有利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産的使用效益。
原則 在中國,企業兼併遵循自願、互利、有償的原則,在競爭中實行優勝劣汰,不受地區、所有製、行業和隸屬關係的限製。企業兼併要以經濟發展戰略和産業政策為指導,使資産存量嚮需要發展的重點産業、新興産業和生産短綫産品的企業流動,實現生産要素的優化組合。
形式 企業兼併的形式主要有:①承擔債務式,即在資産與債務等價的情況下,兼併方以承擔被兼併方債務為條件接收其資産。②購買式,即兼併方出資購買被兼併方企業的資産。③吸收股份式,即被兼併企業的所有者將其淨資産作為股金投入兼併方,成為兼併方企業的一個股東。④控股式,即一個企業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股權,達到控股,實現兼併。
在中國,全民所有製企業被兼併,由各級國有資産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負責審核批準。已經實行承包或租賃的企業,在確定其被兼併時,應先按照承包或租賃條例規定,辦理中止合同手續。
程序 除控股式外,企業兼併一般須經如下程序:①通過産權交易市場或直接洽談,初步確定兼併和被兼併方企業。②對被兼併方企業現有資産進行評估,清理債權債務,確定資産轉讓底價。③以底價為基礎,通過招標、投標確定成交價,自找對象的可以協商議價。被兼併的全民所有製企業成交價,要經産權歸屬的所有者代表確認。④兼併雙方的所有者簽署協議。⑤辦理産權轉讓的清算及法律手續。
被兼併方企業的資産必須經合法評估組織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評估作價,並對全部債務予以核實。
兼併資金來源和收入處理 在中國,全民所有製企業,主要是用企業留用利潤、企業結餘的折舊基金、計劃內用於投資的銀行貸款、企業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發行債券、股票等籌集到的資金。企業兼併後的産權,原則上誰出資歸誰所有。被兼併方企業産權轉讓收入,歸該企業的産權所有者。企業産權歸屬不清的,其淨收入視同國有資産管理。
(劉國良)
|
|
|
|
企業兼併重組 | 企業兼併投資 | 允許虧損企業兼併 | 企業兼併如何進行帳務處理 | 企業兼併會計業務實例 | 企業兼併及其財務管理 | 對企業兼併審計的思考 | 企業兼併的債務承擔 | 企業兼併的債務豁免的會計處理 | 成吉思汗-從蒙古帝國的徵服神話看企業兼併之路 | 實施《全國企業兼併破産和職工再就業工作計劃》銀行呆、壞帳準備金核銷辦法 | 實施全國企業兼併破産和職工再就業工作計劃銀行呆壞帳準備金核銷辦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