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寺院 : 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江蘇 >揚州 >揚州市區 > 仙鶴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仙鶴寺投訴電話 揚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4-7325601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仙鶴寺,伊斯蘭教建築,又名禮拜寺。位於市區南門街,背靠汶河南路,該寺為南宋德佑元年(1275)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孫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募款所建。它與廣州懷仁寺、泉州麒麟寺、杭州鳳凰寺同為東南沿海地區伊斯蘭教的四大名寺,明洪武二十三年(1380)重建。嘉靖二年(1523)商人馬道同、住持哈銘重修。清代亦有修建。
  在興建此清真寺時就按鶴的形體從“嘴”到“尾”佈局。大門對面原有照壁墻為“鶴嘴”(1958年拆毀);寺門是仿唐建築,翹角牌樓,猶如鶴首昂起;從寺門至大殿,是一條狹長彎麯的甬道,形似鶴頸;大殿相當於鶴身;大殿南北兩側有飛檐起翹的半亭,如同鶴翼(南側半亭即望月亭,北側半亭已圮);大殿後左右兩側庭院,有古柏兩株,謂之鶴足;殿後原臨河,遍植竹篁,形如鶴尾(填汶河築路後竹篁不存);大殿前,左右兩側各有水井一眼視為鶴目。
  這座禮拜寺的總體佈局,無論是平面佈置或立體空間,均似鶴形,且運用中國傳統設計手法,形成幾個封閉的院落,綴以花木,山石,使寺院環境更為生色。建築組合主次分明,協調對稱,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的禮儀制度,設計構思十分巧妙。
  仙鶴寺的建築外形是按照仙鶴體形佈局。寺的門廳,猶如鶴頭;從寺門到大殿,為一條狹長而變麯的通道,形似鶴頭;禮拜殿為鶴身,南北兩“窯”為鶴翅,左右兩井為鶴眼,兩棵柏樹為鶴腿。仙鶴寺的整體佈局主次分明、協調對稱,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制度設計,構思十分巧妙。
  仙鶴寺現已整修如故。每逢伊斯蘭教節日,中外信仰者往往在這裏聚禮,今日仙鶴寺已成為揚州和阿拉伯友好交往的一座標志。
仙鶴寺 Crane Temple
  簡介
  俗據史籍載,揚州仙鶴寺與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杭州鳳凰寺齊名,同為我國伊斯蘭教著名的四大清真寺。其中杭州鳳凰寺狀如鳳凰,可惜屢廢屢修,已看不出鳳凰的形貌。揚州仙鶴寺形如仙鶴,並且保存完整,是中阿建築風格的巧妙揉合,一直為海內外珍視。
  建築特色
  門廳即為鶴首:水磨磚砌,重檐飛椽,鬥拱如蜘蛛結網,復雜奇巧,屋脊兩端各有一隻黃銅麒麟,凝視着伫立於當中的一隻仙鶴。嚮北的甬道,麯折蜿蜒,高低有緻,這就是鶴頸。寺內的主建築禮拜殿,高大巍峨,它由兩部分組成,前部為單檐硬山頂,後部為重檐歇山頂,二頂勾連搭成。前部的朱紅橫匾上刻着金色的阿拉伯文——太斯米(大慈大悲),後殿正中窯門的橫匾上刻着一百個圓圈,每個圓圈內都刻着描金的阿拉伯文,這就是有名的“百字贊”——稱贊真主的盛德。在下是窯門,傳說由窯門可直通西方極樂世界,窯門四周是四排文字,皆是描金的阿拉伯文,這是《古蘭經》中的精華,儘管內容都是“世上除了安拉再別無一主”,“天與地的寶座由真主掌握”,但書法味極濃。窯門和百字贊的橫匾布滿一壁,紅底上鎸刻金字,刀法嚴整有序,佈局疏密和諧,極富書法意味。裝飾在大殿之中,頓使四壁生輝。當虔誠的穆斯林匍匐在宣諭臺前口誦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欽差”的經文,你定會感到這聲音是那樣的悅耳,那樣的和諧,那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餘音繞梁不絶。
  歷史沿革
  《嘉靖維揚志》和《江都縣志》都曾記述:“清真寺在南門大街,宋西域普哈丁建。”他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孫,宋朝時從本國(古稱大食國),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古老文化藝術,傳播伊斯蘭教。從當時都城洛陽出發,途徑武昌沿長江到宋時阿拉伯人聚集較多的城市揚州傳教。武昌停留期間,他對黃鶴樓的古老建築風格極感興趣,更對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贊嘆不已,不由激起他對仙鶴的遐想,認為如果百年之後,進入天堂,與真主同在固然不錯,假如死後,或到麥加聖地能乘黃鶴而走,不是更佳嗎?就這樣,他帶着這一想法來到揚州,在構寺時既符合伊斯蘭教寺院的要求,又突破阿拉伯圓形穹頂尖拱門等建築特點,大膽地采用中國大屋頂殿宇的建築形式,成為中阿人民友好的象徵。
  交通
  公交站點:仙鶴寺
  途徑該站點的公交:
  29路、32路、55路(晚)、307路、313路、315路
包含詞
仙鶴寺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