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陝西 >西安 >周至縣 > 仙遊寺
顯示地圖
目錄
寺名 Temple name
  寺名。在今 陝西省 周至縣 南。 隋 代稱 仙遊宮 ,為 隋文帝 避暑行宮。 唐宣宗 時改建為寺。以 黑河 為界,分為南北兩寺。南寺稱 仙遊寺 ,北寺稱 中興寺 。兩寺之間有 仙遊潭 ,也叫 五竜潭 ,為 唐 代詩人聚遊之所。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元和 元年鼕十二月, 太原 白樂天 自校書郎尉於 盩厔 。 鴻 與 瑯琊 王質夫 傢於是邑,暇日相攜 仙遊 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 樂天 因為《長恨歌》。” 唐 白居易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詩:“曾於 太白峰 前住,數到 仙遊寺 裏來。”
No. 2
  仙遊寺投訴電話西安旅遊投訴電話:029-87296758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仙遊寺,在周至縣城南約17公裏的黑水峪口。原為隋代仙遊宮遺址,隋文帝常來此避暑。唐代鹹通元年(公元860年)改為三寺,一寺廢弛無存,現留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兩岸。
  南岸的為仙遊寺,一般通稱為南寺,明英宗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一度改為普緣禪寺,清朝重修,現存正殿五間,內有泥塑、銅鑄和木刻佛像多尊,雕塑均極精巧。殿前後有大小不同的古塔四座,最大的為法王塔,磚砌方形,上小下大,形如錐立,高約27米,底邊寬約8米,塔七層,層問有出檐鬥拱。塔建於何時,無明文考查,但就形製看是唐代建築。塔西南角有一塊黑色痕跡,人們訛傳為燈煙所熏,時暗時亮,稱為仙遊寺十景之一“寶塔放光”。
  黑水北岸的中興寺,一般通稱為北寺,有殿宇二十餘間。正殿東南面有大房三間,傳為宋朝蘇東坡讀書處,寺東有“玉女洞”,洞內飛泉,名“玉女泉”,泉水甘例,蘇東坡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時,常差人遠來取水,用竹書簽,剖分為二,一存寺內,一歸自藏,備作往來之信,戲謂“調水符”。再東邊是芒𠔌,有一石洞殘跡,為漢朝馬融讀書處,人們稱為“馬融石室”,為仙遊寺十景之一。
  南、北寺之間有潭名“黑水潭”’也叫“仙遊潭”,又號“五竜潭”,寬約二丈餘,水色黝黑,深不可涉,唐人軍參有“石潭積黛色,每歲投金竜”之詩句。潭上石壁峭絶,。形似“竜潭虎穴”,譽為仙遊寺十景之一。
  此外,這裏的勝景還有“斜陽曉照”、“獅山象嶺”、“西山登霧”、“九峰疊翠”、“仙橋古渡”、“猛孤警步”等。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在此寫出了不朽詩篇《長恨歌》。
  這裏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地勢險阻。因此,歷史上不少農民起義軍曾把這裏作為根據地,打擊封建統治階級。如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紮營於此,打敗朱玫的八萬人馬;明末農民起義軍著名領袖高迎祥屯兵這裏,多次擊潰孫傳庭、洪承疇的圍攻;清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曹沛時據守這裏,挫敗了張得祿的地主武裝進攻。
  行知提示:1、交通:周至縣城南17公裏的黑水峪口,在水司或南關長途汽車站乘座開往周至的中巴車即到。2、門票價格:10元3、開放時間:08:00--18:00(每天)
No. 3
  導 遊
  位於周至縣南約17公裏處的黑水峪中,被譽為黑河明珠。
  介 紹
  仙遊寺原為隋代的仙遊宮,隋文帝常在這裏避暑,唐鹹通元年(公元860年)改為三寺,現存二寺,分隔黑河兩岸。這裏有歷代文人墨客的軼聞遺跡,其中有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馬融、唐代王勃、岑參、李商隱、朱慶餘等,特別是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這裏一氣呵成寫下了以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長詩《長恨歌》,成為世代相傳的千古絶唱。
  門票開放時間
  15元
  交 通
  從西安乘周至縣黑水峪方向的長途車可以到達。
相關詞
周至縣馬召
包含詞
題仙遊寺過仙遊寺
仙遊寺獨宿留題仙遊寺
寄題仙遊寺獨宿仙遊寺
仙遊寺前別何日仙遊寺
仙遊寺法王塔數到仙遊寺裏來
宿仙遊寺望月生峰禁中寓直夢遊仙遊寺
仙遊寺有竜潭穴弄玉祠鼕夜宿仙遊寺南涼堂呈謙通人
仙遊寺(有竜潭穴、弄玉祠)擬白樂天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遊寺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遊寺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質夫不至獨宿仙遊寺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