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目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People without faith, I do not know the can
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用法: 復句式;作分句;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例子: 列位呵,“~。”你們纔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

No. 2
  【 音】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釋 義】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可以幹嘛呢?
  【出 處】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用 法】 復句式;作分句;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示 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列位呵,'~。'你們纔說他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
  【出 處】此語出於《論語》,說明孔子對“信”的重視。在《論語》中,“信”有兩層含義: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對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體中,與人相處,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論語》記,弟子問孔子如何治國,孔子說要做到三點:要“足食”,有足夠的糧食;“足兵”,有足夠的軍隊;“足信”,還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問,如果不得已必須去掉一項,去哪一項?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問,如果還必須去掉一項,去哪一項?孔子說:“去食。民無信不立。”可見,在孔子看來,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麽都重要。治國如此,其他事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什麽事都辦不成,無論大事小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