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北京 > 人民大會堂
顯示地圖
目錄
人民大會堂簡介
  人民大會堂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西長安街南側。人民大會堂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場所。是黨、國傢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中國國傢領導人和人民群衆舉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動的場所。
  人民大會堂的建設來源於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紀念,中國共産黨、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决定興建十大建築,展現十年來的建設成就。這些建築追求建築藝術和城市規劃、人文環境相協調。人民大會堂為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完全由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自行設計、施工,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創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人民大會堂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的建築材料,建築工人加班進行建設,僅僅用了10個月就完成了從設計圖紙到從內到外所有裝修及設備的安裝調試。
  人民大會堂初建時稱“萬人禮堂”。1959年9月24日落成後,時任總理周恩來邀請一批專傢進行參觀視察,請大傢給其起個名字。著名的橋梁專傢茅以升在紙上寫下“人民大會堂”幾個字。後來“萬人禮堂”被定為“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要大。人民大會堂壯觀巍峨,建築平面呈“山”字形,兩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開門。外表為淺黃色花崗岩,上有黃緑相間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高的花崗岩基座,周圍環列有134根高大的圓形廊柱。人民大會堂正門面對天安門廣場,正門門額上鑲嵌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正門迎面有十二根淺灰色大理石門柱,正門柱直徑2米,高25米。四面門前有5米高的花崗岩臺階。人民大會堂建築風格莊嚴雄偉,壯麗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築,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莊嚴絢麗的圖畫。內部設施齊全,有聲、光、溫控製和自動消防報警、滅火等現代化設施。人民大會堂建築主要由3部分組成:進門便是簡潔典雅的中央大廳(衹是門廳不設座位)。廳後是寬達76米、深60米的萬人大會堂;大會場北翼是有五千個席位的大宴會廳;南翼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辦公樓。大會堂內還有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名稱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廳堂。
  人民大會堂每年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兩會)。以及五年一屆的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在此召開。目前,人民大會堂已嚮公衆開放。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文物局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將人民大會堂建築已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列入《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
人民大會堂建造始末
  進入1956年,中國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共産黨在全國各族人民心目中有着極高的威信,廣大人民群衆渴望能直接聽到黨中央的聲音。於是,從1956年起,便醖釀在北京建設一個大型的禮堂,以供黨中央開會使用。這個呼聲到1958年時變得更加高漲。1958年7月,北京市規劃局專門去莫斯科考察,準備籌建一座能夠容納萬人的禮堂。8月,中共中央做出指示,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中央設想在北京建一批包括萬人大禮堂在內的重大建築工程,這些工程還有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傢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展覽館等。這些重大建築必須在1959年國慶節時投入使用。於是,建造萬人大禮堂的戰鬥打響了。
  1958年9月8日,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副市長萬裏在中央電影院嚮在京的設計、施工單位的專傢做動員報告。他指出,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做出了明年要大規模地慶祝建國十周年、展現中國各方面成就的决定。屆時將邀請外賓和華僑來參加國慶活動,需要建設萬人大會堂和5000人的大宴會廳以及居住的賓館等重點工程。這些工程要少而精,既實用,又美觀;既保證質量,又講究藝術,且要具有民族風格和特色。同時,萬裏還對其它幾個重大建築項目做了明確指示。 報告會結束後,根據中央指示,嚮各地的建築專傢發出了邀請信,共同進京研究相關工作事宜。由於各省、市、自治區領導對這次邀請極為重視,所以各地被邀請的建築專傢在9月10日晚就已到齊。到京後,有關方面便立即要求各路專傢在五天之內拿出第一稿方案。9月15日,第一稿方案如期完成。到9月20日,專傢組已經進行了第三稿方案的設計。面對如此快的進度,劉仁、鄭天翔、萬裏等要求專傢們再廣開思路,解放思想,不拘一格。
  應當承認,許多建築專傢在解放後確實做過不少建築設計工作,但他們從未設計過規模如此宏偉和高質量的建築物,所以,三稿所提出的方案仍屬老一套者居多。同時,由於老專傢間不好互提意見,設計方案進展不大。由於方案定不下來,一切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各方面的領導對此都很着急。
  周恩來得知這個情況後,專門指示專傢組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要廣泛發動群衆,可以讓一些優秀青年專傢參加到方案設計中來。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專傢組的青年人逐漸多了起來。由於年輕人思想解放,老框框少,與老專傢結合在一起便能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經過新老專傢的反復研究,專傢組主要在以下5個問題上存在較大爭議:一是大會堂的地基是在天安門前正陽門部位,還是在天安門廣場西側;二是大會堂的高度是否可以超過天安門;三是大會堂和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距離是350米、400米,還是500米;四是大會堂要不要大屋頂;五是紀念碑左右是擺兩個建築物還是擺四個。
  經過最後研究討論,北京市委在四稿的基礎上,就專傢組提出的問題做出如下决定:一是大會堂的位置在廣場西側,包括宴會廳、會議室等輔助設施;二是大會堂的高度可以超過天安門,但要註意協調;三是大會堂和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距離為500米;四是紀念碑左右各擺一個建築物;五是在形式上要盡量發揮大傢的創造積極性。决定最後報請總理審定。
  根據市委指示,專傢組隨即又拿出了第五稿方案。上級對專傢組提出的“大會堂正門中心是否正對紀念碑的中心”、“宴會廳的位置在大會堂南邊還是北邊”、“大會堂和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否完全對稱”三個問題給予了答復:“大會堂正門中心不要正對紀念碑,其餘問題可發動建築專傢們進一步研究。”此後,專傢組又在10月4日拿出了第六稿方案。
  10月6日,國慶工程設計總指揮部將大會堂、革命歷史博物館和國傢劇院的第六稿方案送到中南海總理辦公室,請周恩來審定方案。周恩來聽了匯報後,又認真地看了各個方案,然後指着北京建築設計院的方案,用商量的口氣說:“大會堂是不是這個方案比較好一些?”同時又指着一個設計有大屋頂的方案說:“這個可以作美術館的建築形式。”接着又說:“革命歷史博物館可以和大會堂基本對稱,但建築面積要小一些,做成一實一虛。”關於萬人大會堂內部的形式,設計方案已有圓形、方形、六角形、扇形和橢圓形等幾種形狀。周恩來審視了一會兒又說:“大會堂要看得好,聽得好,是不是可以采用這種形式?”說着,他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個近似的馬蹄形,又補充說:“你們研究一下,是不是這樣好一些?”
  從中南海回來後,專傢組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又做出了第七稿方案。10月9日,當第七稿方案送交總理同意後,選取七稿中較有特點的八個方案,製成照片,嚮全國27個省及一些大城市進一步徵求意見。
  經過前7稿方案的探討,專傢組共做出84個平面圖,189個立體圖。之後又請清華大學、北京建築設計院和北京市規劃局分別組織少數有經驗的建築師,在發往全國的8個方案的基礎上各做一個綜合方案,以便最後提請總理審定。至此,外地來京參加國慶工程設計的專傢陸續離京。10月14日,周恩來審查了專傢組送交的由清華大學、北京建築設計院和北京市規劃局設計的3套方案。他首先詳細地看了3套方案的平面圖和立體圖,同時,還反復查看了規劃局的設計方案,從遠及近,又由近及遠,並一再徵求在場同志的意見,最後决定采用北京市規劃局的設計方案。
中央大廳與萬人大禮堂
  東門是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也是萬人大禮堂的入口處。在5樘金黃色大銅門上方懸挂着巨大國徽。門前有開闊的廣場,也是舉行歡迎國賓儀式、檢閱三軍儀仗隊的地方。
  從東門進入人民大會堂,經風門廳、過廳到中央大廳。中央大廳面積3600平方米,護墻和地面用彩色大理石鋪砌,周圍有20根漢白玉明柱,中層有12米寬的回廊,有6座正門通往萬人大禮堂。
  萬人大禮堂南北寬76米,東西進深60米,高33米;位於大會堂中心區域。其穹窿頂、大跨度、無立柱結構。三層座椅,層層梯升。禮堂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個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臺。一層設座位3693個,二層3515個,三層2518個,主席臺可設座300-500個,總計可容納1萬人。主席臺臺面寬32米,高18米;共分3層,設有近萬個軟席座位。禮堂一層的每個席位前都裝有會議代表電子服務單位,可進行12種語言的同聲傳譯和議案表决即時統計。二、三層的每個座位中則裝有喇叭,均可清晰聽到主席臺的聲音。主席臺兩側設有會議信息大屏幕顯示係統。禮堂頂棚呈穹隆形與墻壁圓麯相接,體現出"水天一色"的設計思想。頂部中央是紅寶石般的巨大紅色五角星燈,周圍有鎦金的70道光芒綫和40個葵花瓣,三環水波式暗燈槽,一環大於一環,與頂棚500盞滿天星燈交相輝映。
迎賓廳與宴會廳
  從北門進入,經風門廳、過廳到交誼大廳。交誼大廳面積為4500平方米,大理石鋪地,四周的明柱和壁柱用桃紅色大理石鑲砌。東側有國賓會談廳,西側有國賓宴會廳,宴會廳位於人民大會堂的北墻。分別是國傢黨政領導人與來賓舉行會談和歡迎宴會的地方。南端有8米寬、62級的漢白玉大樓梯通往二層宴會廳。大樓梯頂端有迎賓廳,是黨政領導人在宴會前歡迎貴賓及賓主合影留念之處。迎賓廳置有人民大會堂內最大的一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畫心高5.65米,寬9米,由著名畫傢傅抱石和關山月以毛澤東《沁圓春·雪》詞意為題材創作,畫題為毛澤東所書。這裏鋪有人民大會堂最大的一塊地毯,寬16米,長23米,重3噸多。
  宴會廳位於二層。東西長102米,南北寬76米,高15米,面積7000多平方米。可以舉行5000的宴會或1萬人的酒會。周圍28根瀝粉貼金廊柱,柱高11米,直徑為1米。廳內東、西、北環繞寬敞的二層休息廊,奶黃色的墻壁和巨大的圓形廊柱裝飾着瀝粉貼金花飾。南面有供賓主講話,和文藝演出用的主席臺。宴會廳頂天花中央鑲嵌着由水晶玻璃組成的吸頂大花燈,周圍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點金石膏雕塑和棋盤式的彩色藻井。整個大廳金碧輝煌,是舉行盛大國宴和國慶招待會的地方。
國傢接待廳
  人民大會堂南端主要部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辦公樓。一層中央設有國傢接待廳,是國傢領導人接待貴賓和國傢主席接受外國新任駐華使節呈遞國書的地方,面積為550平方米。設計富有民族傳統風格。頂部造型是瀝粉貼金棋盤式藻井,懸挂4盞宮燈式水晶吊燈。四周墻壁飾織錦軟包。主墻面上是象徵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巨幅國畫《大河上下·浩浩長春》。
代表廳
  根據省、區、市、特別行政區命名,富有特色。
  北京廳
  北京廳位於人民大會堂二層宴會廳入口處,包括會議廳、休息廳、過廳、工作間、衛生間。總面積548平方米。會議廳頂棚中間設有直徑4米的圓形水晶吸頂燈,由直徑為4米的水晶球組成。燈周圍設計新式瀝粉貼金彩畫與木雕組成的八角形藻井,藻井周圍由筒燈環抱。墻面采用細木工板,外貼櫞木夾板罩亞光漆,並在墻面上設計有大面積木雕與總體建築風格相諧。東側主墻面鑲嵌大型毛綉挂毯《長城秋色》。西面大門兩側裝飾巨型玉石挂屏,一為北京的歷史建築,以天安門為代表,有故宮、天壇、白塔等;一為北京的現代建築,以人民大會堂為代表,有國貿中心、電視塔、亞運村等,表現了北京作為歷代古都輝煌的歷史文化和新中國首都的雄偉英姿。地面選用駝色純毛地毯,配以圓形花團圖案,“天圓地方”之意。大門入口處設有景泰藍落地燈,增添了廳內殿堂氣氛。南北兩側入口處各立有一木製亞光漆大屏風,上有紅色雕漆畫北京市花(菊花和月季)和市樹(國槐)。過廳靠墻設有半圓形木桌,擺放有1.2米紅色雕漆象牙工藝品。休息廳頂棚有方形藻井和方形燈具。主墻面采用淺色櫞木罩亞光漆,中間挂國畫《梅花》。兩旁多寶格陳列多種有北京特點的工藝品。兩側墻壁飾織物軟包,挂書法作品《毛澤東詩詞》。
  湖南廳
  湖南廳總面積495平方米,裝修風格莊重典雅,雄偉高大,具有殿堂氣派。廳內矗立8根大柱,用湖南桃源縣出産的木紋黃大理石鑲砌。廳內陳設以湘綉、瓷器為主。北面正中墻面上鑲嵌寬8.2米,高3.5米的巨幅絨綉畫《毛主席與各族人民在一起》。南面陳設着素瓷雕塑工藝品《毛澤東故居》。東側有雙面綉屏《荷塘野鴨》,展示洞庭湖的美麗和出水芙蓉的高潔。南側大屏風上為湘綉,《屏開花豔舞東風》,畫面上有5衹孔雀,牡丹似錦,碧草如茵。
  上海廳
  上海廳總面積540平方米。1999年2月重新裝修完成。以中外建築與上海地域互相融合的藝術風格,反映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成就和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時代風貌。組合大理石、木料、青銅、玻璃、織物等多種材質,形成中性偏暖的色調。大廳天頂上均勻分佈着35個藻井,每個藻井內都有一盞白玉蘭花形燈。花燈的8個花瓣由玻璃鋼製作,花蕊用水晶玻璃雕刻而成。西面主墻面的《浦江兩岸盡朝暉》壁畫,寬7.9米,高3.05米,以獨特的點彩技法,集40萬個小塊面鑲嵌出浦東新區的宏偉畫捲。畫面兩側小門上方的石雕“沙船”圖案是上海開埠的重要標志。南北兩座屏風以上海市花白玉蘭造型裝飾,配以32幅圖案,體現科技興國的方針。東墻壁龕裝飾“春、夏、秋、鼕”花卉透雕,寓意百花齊放,繁榮昌盛。小廳的《上海夜景》長捲絨綉,寬10.5米,高1.5米,描繪出流光溢彩的夜外灘建築群,與大廳的《浦東朝暉》相呼應。
  廣東廳
  廣東廳位於萬人大禮堂二層北側,面積495平方米。廳四周墻面和8根圓柱由微晶玻璃鑲砌。墻裙為珍珠大理石。頂棚中部為懸浮式吊頂,3盞水晶大吊燈上部飾有瀝粉貼金彩繪,四周圍方形小藻井,內置反光暗燈槽。廳內南墻鑲嵌鍛銅浮雕壁畫《竜舟競渡》。竜舟競賽是廣東古越民族的民間習俗,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懷石投江的大詩人屈原。竜舟的形象既突出了廣東的地域文化傳統與現代生活的關係,也強調了廣東人民團结拼博、力爭上遊的開拓進取精神。燈影文飾的中心部門以花木為主體形象,四周以波浪紋揭示廣東地處沿海的特點。吊燈燈罩的造型成木棉花狀。地毯的圖案均由木棉花及海浪波紋構成。
  四川廳
  四川廳總面積495平方米,陳設以竹器為主,配以蜀綉、漆器和白銀製品。廳內東側是雙面綉屏《芙蓉鯉魚》,西側有竹製的大屏兩面,分別是用桂花木雕刻的《竹報平安》和《喜鵲登梅》。北墻上4個圓挂盤用白銀製作,下面有兩個多寶櫃裏陳列着用銀絲和竹絲編製的工藝品。南墻正中是巨幅蜀綉作品《飛奪瀘定橋》,描繪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中飛奪大渡河鐵索橋的場面。兩側大幅國畫分別是,《峨眉山金頂雲海》和《長江三峽》。西墻上懸挂的大幅綉品為國寶熊貓和金絲猴。廳內8根大柱的外表用紅椆木、白樺木、黃梨木、烏木、青皮木5種名貴木材鑲拼而成。
  遼寧廳
  遼寧廳總面積495平方米。通過粗壯有力、造型冼練的8根金麻石大柱,簡潔的米黃色大理石墻面,挺拔的門區表現出宏大的氣勢。東墻壁畫《昌盛圖》集中反映鬆遼大地風物人情,畫面下部為海浪,中部半圓造型概括了今日遼寧的繁榮景象,上部飛舞的金鳳象徵遼寧這片老工業基地將重現輝煌。西側屏風正面漆板銅嵌畫《盛京頌》,展現瀋陽故宮大正殿的風貌,左右的圖案顯示遼寧西為山區、東為渤海的地理特徵。屏風背面是鑄銅浮雕《虎嘯雄風圖》,寓意遼寧將重振雄風。廳內陳設的仿古藝術品《女神像》、《豬首玉竜》、《人面銅飾》、《魚竜青瓷水盂》,代表遼寧不同歷史時期的文明,還陳設有現代藝術品《序的永恆》、《地平綫》、《生命》等。
  安徽廳
  安徽廳位於大會堂南大門一層東側,與香港廳對應,建築面積640平米。整體風格莊重、典雅、簡潔、明快,既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又非常具有現代感。
  在安徽廳的整體立意中,最具有文學藝術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庭院“四水歸明堂”創造出似內似外的獨特室內環境。用抽象手法設計出四周屋檐的S型軒梁反光燈,通過一根根椽子和椽頭,生動地再現出來,成為點腈之筆。天棚中央24K白金燈飾配合水晶反射出來的光彩,尤如無影燈下的珠寶,妙不可言。
  主賓席墻面純羊毛手工編織挂毯《黃山雲海》懸空而挂,氣勢磅礴。地面設計成17米 X 5米人民大會堂最大手工編織羊毛地毯,整個墻面有六副石材電腦綫刻裝飾畫,組成“江淮大地”。徽州民居中的微型小窗處理成燈洞,成為裝飾點綴在大墻之上。木質屏風一面為“文房四寶”淺浮雕,另一面是毛主席題字。屏風兩側木紋樣為傳統的繩紋放大,取意“福壽錦長”的吉祥圖案。造型頂、墻面、地面三者的有機結合,配以各種燈光效果,使整個廳室成為一個非常溫馨、和諧的議政場所。
  休息廳的主要功能是休息,以木裝為主,不但更能體現安徽民居的特點,同時表現出親切、安祥、舒適、靜謐的氣氛。
  福建廳
  福建廳正面墻上挂着《武夷之春》日光岩巨畫。福建廳是人民大會堂中出鏡率最高的一個廳室。因為它恰好位於迎賓的主要場所北大廳的後面,所以通常領導人之間的會談選在福建廳。
  福建廳是一個歷史沉澱頗深的地方。197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曾在這裏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指揮處理林彪叛逃這一突發事件。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這裏會見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了討論。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鬍錦濤在這裏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舉行國共兩黨歷史性會談。
  臺灣廳
  臺灣廳總面積548平方米。將閩南地方建築特色與現代建築藝術相融合,表現了閩臺一傢的歷史淵源關係。色彩以藍色為基調,象徵着寶島鑲嵌在碧海之中。大廳天花吊頂為“日”“月”形象組成的藻井,四周燈光槽下配以多彩的垂花吊柱,寓意“日月同輝”。西側主墻面上一幅寬8.7米,高3.7米的大型漆畫《雙潭映月》,描繪臺灣日月潭美麗的夜晚。東側墻上的圓形漆畫《蠃女》、《蝶姬》,藝術的再現閩、臺地區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南面和北面墻上各挂着兩幅漆畫,分別是《媽祖情緣》、《高山風情》、《銀裹玉山》和《霧漫清泉》。廳內南、北兩側入口處各擺放着一幅蝴蝶狀的漆器大屏風,表示臺灣是世界著名的“蝴蝶王國”。
  香港廳
  香港廳總面積1728平方米,是人民大會堂內以地區名命的面積最大的廳室,分主會議廳和多功能廳兩部分,有小休息廳、廚房、衛生間、室外花園等配套設施。在與人民大會堂整體建築相協調的基礎上,體現香港地區文化多元化和中西交融的特色。主會議廳有700多平方米迎門是1樘長7米、高3.4米的由花梨木和石材結合製作的大屏風。屏風正面中心是江澤民的題詞“執行一國兩製方針,保持香港繁榮穩定”。題詞用中國傳統木雕貼金箔的工藝精心製作,兩側是象徵中華燦爛文明的木浮雕《華夏頌》。屏風背面巨幅彩墨畫《荷塘香遠》,反映親緣團聚的一片祥和景象,又寓意炎黃子孫同根相連,源遠流長。主會議廳墻面和地板以西班牙淺米黃大理石鑲貼。頂部懸挂着奧地利水晶石組裝的大吊燈和環行燈。墻面正中是巨幅絨綉壁畫《維多利亞港夜景》,寬8.6米,高3.6米,是將1000多種單色的純毛絨綫劈開,按不同色調拼合,由9名工人飛針走綫216萬針手工綉製而成。南面墻壁上並列着3座漢白玉雕鏤的壁龕。多功能廳面積674平方米,廳內北面的影壁上是一幅鍛銅浮雕組合壁畫,記錄香港150多年的滄桑歷史。南面墻壁上的抽象壁畫,表達香港和內地同心同德、共創美好明天的祝願。屋頂中央的吸頂燈,以光點、光暈和光綫的多重組合,變幻出宇宙蒼穹般的神奇效果。
  澳門廳
  澳門廳位於人民大會堂3樓小禮堂北側。分主會議廳和四季廳兩部分,總面積1300平方米。兩廳一西一中的建築風格,反映了澳門地區中西文化融合的特點。主會議廳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由前廳、過廳和會室組成,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築藝術手法。廳內佈局起伏有緻,豐富多變。會議廳主墻面上鑲嵌着寬7米,高2.7米巨幅絨綉壁畫《濠江景色》,描繪在藍天白雲和寧靜的海水之間的澳門島景色,畫中建築參差錯落,跨海大橋輕舒兩臂。東墻鑲嵌着一幅由紅色和牙白色木雕組成的抽象壁畫,反映太陽光芒普照萬物的影象,表達人們對光明和溫暖的追求。四季廳面積800平方米,采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廳內有蓮池玉階、亭臺園榭,雕梁畫棟,竹翠樹緑,既有南方庭院飛檐高翹、莊院小墻的造型,又有北方宮殿中和璽彩畫、錦字枋心的裝飾紋樣。在南墻深紅色的花崗岩上,鎸刻着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先生的詩作《澳門廳頌》。
人民大會堂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
  1月、2月、3月、12月: 9:00至14:00
  4月、5月、6月: 8:15至15:00
  7月、8月: 7:30至16:00
  9月、10月、11月: 8:30至15:00
  法定節日延長開放時間。
  票價:成人30元、學生15元
  參觀提示:1、憑有效證件購票,按順序從東門入場。 2、請勿帶包,(大會堂南門東側設有存包處) 嚴禁攜帶槍支彈藥、危險品。 3、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 4、遇有大型政治活動及人代會、政協會、黨代會等停止參觀。
  乘車路綫:
  公共汽車:1、2、4、5、7、9、10、20、22、37、52、44、48、53、59、54、110、120、337、特1、特2、特4、特7、703、728、726、729、803、808、821;
  地鐵:1號綫天安門西、2號綫前門
香煙品牌
  "人民大會堂"牌香煙是營口捲煙廠1960年註册的捲煙牌號,市場銷售40多年。1999年工廠總結90年的捲煙傳統工藝,博採衆傢之長,隆重推出了改造提升的精品硬包"人民大會堂"牌香煙。同時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先後又推出了高檔軟包和中檔"人民大會堂"香煙。 "人民大會堂"香煙選用津巴布韋及雲南、貴州優質醇化烤煙,輔以進口天然香精香料,以國際一流設備專人專機專檢精製而成。它具有煙絲金黃、香氣清雅、吸味醇正、餘味舒適、裝潢華貴典雅的特點。而軟包"人民大會堂"香煙是全部選用頂級醇化烤煙,采用手工選葉,精工製作而成的高檔形象産品。1999年硬包 "人民大會堂"香煙在全國捲煙産品質量統檢中位列第七,2001年一季度軟包"人民大會堂"榮獲全國捲煙質量統檢感官評吸第一名,先後榮獲遼寧省名牌産品、遼寧省著名商標等稱號,被指定為遼寧省人民政府禮儀招待用煙。
《人民大會堂》郵票
  2009年7月18日國傢郵政局發行《人民大會堂》特種郵票1套2枚, 小本票1本。詳情如下:
  志號:2009-15 人民大會堂 東門 特種郵票2009
  圖 序 圖 名  值
  (2-1)T 東 門 1.20元
  (2-2)T 萬人大禮堂 1.20元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16枚
  整張規格:240×150毫米
  小本票編號:(38)2009
  小本票成品規格:140×80毫米
  小本票售價:12元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設 計 者:王虎鳴
  攝 影 者:張肇基、塗前順
  資料提供:人民大會堂管理局
  責任編輯:秦巍
  印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百科辭典
  Renmin Dahuitang
  人民大會堂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會址。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8月竣工。整個建築由萬人大會禮堂、五千人國宴大廳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址三部分組成。三者各有其獨立的功能,又是相互聯繫、可共同使用的整體。總建築面積 17.18萬米□,總體積150萬米□,面寬336米,最高點56.5米,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會堂建築。
    會堂正門東嚮,面廣場,氣勢雄偉,開闊壯麗。入口臺階總高 5米,全寬83米,分為37級。入口11間柱廊,廊深 9米。步入門廳、過廳、中央大廳,達萬人大會堂,共深79米。其中中央大廳深48米,寬75米。大會禮堂寬76米,深60米,面積4560米□,容代表座席3674個,附兩層挑臺,分別設3468和2628個座席。主席臺口寬36米,高18米。臺上可容主席團座席 500個。會場上空是象徵“天水一色”的天花板,鑲有紅色五星和金色葵花。會場四周設分組會議廳60餘組,其中包括以29個省、市、自治區命名的會議廳。
    國宴大廳北嚮,面長安街。入門廳前進是迎賓大廳,面積2500米□,過迎賓廳步入潔白的漢白玉大樓梯,寬8米、高8.5米。登樓北折進入可容 5000人的國宴大廳。大廳的平面是十字型,中間無柱。透窗北望,是一覽無遺的三海、瀛臺、白塔、故宮、景山,彩色交映,錯落有緻;東望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和廣阔的天安門廣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址南嚮,設有常委會議廳、國賓接待廳、宴會廳、委員長辦公廳等。
    人民大會堂規模之大,功能要求之多,是中國建築歷史上所少有。其結構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結構,基本為6米柱網,兩個大屋面為大跨鋼結構。結構按7~8度設防。大會堂屋面跨度為60米,並有兩層大型鋼板梁挑臺,各挑出16米和15米。宴會廳由2榀48米跨主鋼屋架、7榀56米跨次鋼屋架以及2榀56米跨次主鋼屋架支撐。基礎采用條形加圈梁的剛性基礎墻,部分采用獨立柱基。對結構、電訊、機電、市政管綫等的專業要求十分復雜,且工種繁多,僅以萬人大會堂為例:兩層挑臺分別挑出15、16米的懸臂;60米鋼屋架的吊裝;34米長、9米高的臺口承托梁;承重3500噸的臺口柱子,以及其他大量混凝土主體結構,均在短期內完成。會場裝修工程采用空中懸吊腳手,騰出地面,為在同一立面上容8個人層同時進場操作創造條件,以10個月的工期建成了全部工程。
     (趙鼕日)
    
人民大會堂
  地址:人民大會堂西路
  國傢:中國 城市:北京市
  電話:010-66081188
  經度: 116.393848 緯度: 39.903308
英文解釋
  1. 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at Tiananmen Square
相關詞
設備會議會議表决保利劇院北展劇場國傢大劇院中山音樂堂國宴
四菜一湯釣魚臺國事訪問首都劇場北京音樂廳圭亞那大使館賈格德奧
包含詞
特41人民大會堂廣西人民大會堂南京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賓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溫州市人民大會堂
無錫市人民大會堂北京人民大會堂賓館人民大會堂的聲學構造
人民大會堂電子會議表决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