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
目錄
釋義
  1.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為人性﹑教養。十五世紀歐洲始用此詞。指有關人類利益的學問,以別於曾在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神學。後含義多次演變。現代用作"社會科學"的別稱。
  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同是以人為中心的科學,同是人類的自我認識。
  人文科學是指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的本質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目的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
  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實踐的依賴,具體體現為社會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促進和製約兩個方面。
  人文社會科學通常被說成是人文學。
  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學科中哲學的地位處於其他學科和自然科學之上。
  人文與科學的對偶分析
  簡單的,人文環境好,會影響人們對科學的重視,自然科技也就會提升,人們的素質提高了,自然會開始接受一些新興事物,電子商務也就有看頭了,舉例來說,美國在人文環境的熏陶下,自然科技得到長足發展,電子商務也就廣泛應用了,另外看回中國,呵呵,不用說你也應該知道了,不過我相信時間可以造就一切的
  其可作社會科學的別稱,但在稱謂上“人文科學”相對於“社會科學”運用的頻率更廣泛些。
  2、指一門學科、一門課程——人文科學概論,課程探討人文科學的起源與現代性發展的關係,講授人文科學的對象與方法觀等係統的學理。
  人文科學教育要求在教學中維護和發展關於人類權益的崇高目的,關註和思考其中的問題和價值,追問和尋找符合人類權益崇高目的的表達藝術和表達技巧,培養和促使個人成熟為全面發展的公民。(參見擴展閱讀:曾少波關於《人文科學概論教學大綱》》的說明)。
人文主義基本原則
  1.人類是個人的組合,我們願意探索、挑戰、懷疑和質疑每一領域
  的思想。對於每一聲明或者斷言,我們必須在做出調查之後才能决定
  自己是否同意。如果一套信條不能說服我們,我們拒絶對此表示遵循。
  我們對自己的决定和信念表示負責。這種自由探索的精神激發着新知
  識和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新態度的産生。一失去這種精神,我們將陷於
  無知,從而無法改善自己的處境。
  2.理智是决定的基礎,因為沒有理智的行為無助於實現目標,甚至
  會適得其反。我們發現,理智受到拋棄時,就無從分辨不同意見。我
  們承認,任意的信仰、權威、神諭、宗教經驗和各種另類意識狀態也
  能給予人信念,但我們發現,把理智與意識和積纍的知識相結合,可
  以為我們的認識和抉擇提供最佳指導。
  3.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基於意識所能感覺到和頭腦所能理解到的一切。
  任何有道理的事物必須能夠被人理解,否則就不能成為我們决定和行
  動的基礎。據說在人的感覺之外有着先驗性的感知或者直覺,但它們
  不能具體地被我們把握住,因此對我們沒有任何指導意義。人們往往
  通過“頓悟”和拋棄理智來接受這些先驗性或者宗教性的“知識”,
  但我們不接受這種途徑,因為這種帶有極強任意性的“頓悟”沒有任
  何事實基礎。進一步說,沒有任何合理的辦法去檢測那些先驗性或者
  宗教性的“知識”,或者去理解那些不可被理解之物。因此,我們堅
  定地認為,衹有那些能夠被人理解和證實的東西纔屬於“知識”的範
  疇。
  4.雖然我們遵循知識的嚴格定義,但並不試圖否定知識可以來自各
  種源泉。直覺、情感、預感、猜疑和靈感往往也是新途徑、新方法、
  新發現和新信息的良好來源,我們也不貶低來源於宗教經驗和其它另
  類意識狀態或者感情的思維,但我們認為事實是决定這些思維是否能
  夠成為知識的唯一途徑。
  5.人類的知識並不完善,我們承認人類意識和理智在檢驗知識方面
  也存在缺陷,所以由此而獲得的對世界的認識和相應的科學結論並不
  代表着終極真理。我們對於道德選擇和社會政策的態度也是如此。知
  識具有不完善性和非終極性,它必須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條件下受到持
  續修正。
  許多人也許認為,上述立場並不堅固,不足以成為某種哲學的基
  礎。然而,由於它誠實地面對世界,我們認為它是最堅固的基礎。有
  些人將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建築在某些超現實或者先驗性的“現實”上,
  試圖藉此來獲取更大程度的安全感,但這種努力衹會造成對世界的幻
  覺,而當這些幻覺成為行為和社會政策的基礎時,錯誤隨之而生。人
  文主義者希望避免這些不良後果,因此我們必須面對生活,勇於承擔
  這種誠實途徑所伴隨的艱苦工作。為了建立對世界的理解,為瞭解决
  一直睏擾着人類的種種問題,我們放棄簡單化的思維體係所提供的種
  種便利,選擇了艱苦的探索。
  6.我們堅持認為,人的價值體現在生活中,不相信所謂的靈魂不死。
  我們的倫理觀念、目標和追求衹與我們所處和所感知的現實世界有關,
  現實世界也决定了我們價值觀的範疇。如果我們不采取這種態度,即
  如果把價值觀放入一個超出現實的期望性範疇裏,我們就會喪失真正
  的追求,或者將人類的需求和與此大不相同的非人類需求聯繫起來。
  我們决不放棄現實世界裏合乎倫理的美好生活,除非有事實證據表明:
  在其它地方存在着一種可以令我們轉移註意力的“另一種生活”,而
  這“另一種生活”與現世有着某種聯繫和共同點。
  7.我們的倫理和理想基於人的需求,而非所謂的神或者先驗性實體
  或力量的需求。我們以行為對人的影響來判定其價值,而人包括本人、
  家庭、社會和世界。即使發現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而我們必須對這
  種力量做出反應時,我們也以它與人類的關係來决定自己該做出何種
  反應。我們之所以持這種態度,是因為任何哲學和宗教都是人為創造
  的産物,不可避免地帶有人類目光的偏性。人類目光使我們在瞭解世
  界時,總局限於人的方法中,把動力局限於人的欲望和追求。
  8.我們的倫理處於一種現實的範圍內,而非理想的範圍內。雖然倫
  理本身是一種理想,但理想衹能作為生活的指導。這就是我們反對將
  道理體係絶對化,而無視世界的非理想化。我們反對將理想化的道德
  價值強加給世界。我們承認,衝突與道德睏境經常産生,而且不可能
  用簡單的辦法來加以解决。我們需要努力搜集和思考所能夠得到的信
  息,審時度勢,權衡各種途徑的利弊,才能夠做出合乎道義的决定。
  力圖在生活中提倡美好,或者知道那些選擇是美好的,並非易事,因
  此當我們宣稱以人文主義為倫理基礎時,我們就表示願意在一個復雜
  的世界裏,承擔起有道義的生活所必需的艱苦思考與工作。
  ◆
人文主義對世界的初步認識
  1.人類生活的地球圍繞着一顆中型的星球(即太陽)旋轉,而太陽
  位於一個中型的銀河係的邊緣。這個銀河係和其它十九個銀河係一起,
  構成了一個大銀河係。這個大銀河係是不斷擴展的宇宙的一部分。宇
  宙主要是寒冷黑暗的空間,包括與我們所在的銀河係相仿的其它幾千
  億個星係。地球上的生命種類衹存在了很短的時間,而地球在我們整
  個銀河係裏也衹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因此,人類的存在衹是一幅大圖
  景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鑒於以上認識,我們不贊同宗教人士在缺乏直接證據下所持有的
  看法,即認為宇宙或者某種創世力量關註着我們的生活或未來。從各
  方面來說,似乎更有理由說明,衹有人類關註着自身的利益。
  2.人類與其它生物體並非完全不同,也不是某種既定計劃下發展的
  終極産物。已經有證據表明,人與其它生物都是由同樣的成份組成,
  而且受製於同樣的自然壓力。所有生物和其它非生物一樣,由同樣的
  基本要素和原子組成,原子由更小的微粒組成,而這些微粒在成為世
  界組成部分之前,已經在其它場合有過無數次經歷。人類是漫長的自
  然演變的産物之一,但並非唯一産物。持續的變化影響着我們和其它
  生物體,影響着宇宙,這一切無始無終。
  3.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人的精神能夠與人腦分開,人腦是人體的
  一部分。有關個性的知識表明,個性會隨着疾病、體傷和死亡而發生
  變化。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使我們相信,人體死亡後還會有“靈魂”
  存在。
  4.决定我們價值觀的基本動力來自我們的生物因素以及早期經歷,
  因為我們的價值觀為自己的需求、興趣和欲望所决定,而這些需求、
  興趣與欲望與我們生物體的生存有關。由於人類生活在同一星球上,
  有着同樣的需求、興趣和欲望,因此我們能夠在基本價值觀上達成共
  識。
  人類一旦對基本需求、動力和特性取得足夠瞭解,理智一旦被用
  來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和發展人的能力以後,就有可能建立起一套科學
  的倫理體係。但在目前,人類的倫理、法律、社會體製和宗教衹是摸
  索更美好生活的嘗試性努力。
  5.當人們能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目標,能夠自由地思想,自
  由地發言,自由地各盡其能,自由地在提倡自由的社會環境下行事時,
  就能夠帶來很多有益的發現,從而增進人類的自我瞭解,建立更好的
  法律和社會體係,也就是說嚮美好生活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
人文主義對於社會政策的基本立場
  1.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力主自由探索,承認和提倡自由社會體係
  所具有的價值,我們鼓勵給予每個人最大限度的個人自治權。我們支
  持宗教自由、政教分離、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和結合自由(包
  括性生活方式的自由,結婚和離婚自由,以及建立另類家庭結構的自
  由)、生育權和流産權,以及安樂死的權利。
  2.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認識到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有效的社會
  機構提供保護和限製,我們支持那些保護無辜者、懲罰有罪者和為貧
  睏者提供生存條件的法律。我們希望司法制度迅速而公平,即具有威
  懾性,又註意到懲罰衹是促人改良。然而,並非所有的犯罪和爭執必
  須通過法庭解决,各方都能夠接受的調停已經顯示出良好的前景,我
  們對此表示支持。
  3.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認為一個人不管處於何種社會階層,都能
  夠有所作為,因此我們鼓勵參政民主的擴大,以使權力分散,使更多
  的人參與决策。我們希望人們在家庭、學校、工作單位、機關和政府
  部門有更多的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反對任何以種族、國籍、
  膚色、性別、性傾嚮、年齡、政見、宗教和哲學為由而引起的歧視。
  我們全力支持經濟生活中的機會平等,支持大衆教育。
  4.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看到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星球上,我們堅
  持當今有關全球意識的趨勢。我們意識到,有效的生態項目必須基於
  國際合作。我們認為衹有通過國際談判才能達成裁軍協議,才能使全
  球避免核戰爭與生物戰爭。我們認為有必要在全球進行人口控製教育,
  衹有這樣才能使每人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承認國際交流和信息
  交流的重要性,而這種交流可以涉及到政治意見、意識形態或者有關
  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等各方面。
  5.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珍視人的創造力和理智,也目睹了科學技
  術的造益,我們願意全力投入周圍的科技發展中。對於生物技術、能
  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革命,我們非但不感到恐懼,而且為之歡
  欣鼓舞。我們認為,試圖阻止這些技術的發展並不能對它們起任何阻
  礙作用,因為這種努力衹會使那些掌握了這些技術的國傢為自己圖謀。
  為了在道義上行使我們對於新技術的影響,我們必須參與這場已經到
  來的革命。
  6.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將生命和人類歷史看成是某種探險,我們
  不停地探索新世界,發現新事物,創造新的藝術,尋求解决老問題的
  新辦法,經歷新的感受。我們有時感覺到自己受到這種追求的驅使,
  而參與這種追求不僅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而且使有益的新發現成為
  可能。我們總是心懷目標,永無止境地進行追求。
英文解釋
  1. n.:  human studies
近義詞
社會科學, 社會, 社會學, 團體, 集體, 社區,
相關詞
國際金融離岸金融市場經濟學股票證券百科大全國際資産組合投資外匯衍生産品市場基金
外匯市場項目評估理論與方法資金時間價值與資金等值更多結果...
包含詞
人文科學的人文科學類人文科學部
人文科學教育人文科學基礎人文科學概論
人文科學人物人文科學學院人文科學試驗班
人文科學認識論人文科學心理學解釋學與人文科學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青少年必知的人文科學經典武漢大學人文科學館
吉林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華南農業大學人文科學學院西京學院人文科學係
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高等人文科學師範學校建築設計與人文科學
人文科學榮譽學位考試名單上的最後一名黑竜江農墾職業學院人文科學新餘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科學
襄樊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人文科學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