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ophora kerrii craib
科屬:蘿藦科apocynaceae
特徵:柔弱攀援灌木;須根叢生。除花外,全株無毛。葉薄膜質,綫形或綫狀披針形,長5.5—7.5釐米,寬4—11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側脈每邊4—6條,不很明顯;葉柄長3毫米。傘房狀聚傘花序腋外生,長2—4釐米;小苞片小,卵形,有緣毛;花小,白色,長和直徑2—4毫米;花萼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萼片三角形,邊緣有緣毛;花冠輻狀,外面無毛,內面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長圓形;副花冠裂片卵形,背部隆腫或凸圓狀,頂端達花藥的基部;花藥頂端膜片圓形;花粉塊圓球狀,近直立,花粉塊柄平展;子房卵圓狀,無毛,柱頭盤狀五角形,頂端有小尖頭。蓇葖果綫狀披針形,長11釐米,直徑1釐米,無毛;種子長圓形,長8毫米,頂端種毛長2.5釐米。 花期5—8月,果期8—12月。
分佈及生境:産景東等地;生於海拔1150米山地灌木叢中。分佈於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越南、泰國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可藥用,可治肚痛。
【藥名】:人參娃兒藤
【拼音】:renshenwaerteng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人參娃兒藤的根。
【功效】:清肝明目、行氣治痛。
【主治】:治老年視物昏花,胃腹疼痛。
【性味歸經】:辛,平;入肝、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剋。
【別名】:土人參、土牛膝、山豆根(《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根含牡丹酚、b-𠔌甾醇、對-羥基苯乙酮、娃兒藤烯醇(tylolupenol),娃兒藤烯醇甲素(tylolupenol-a)和娃兒藤烯醇乙素(tylolupenol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