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 : 電綫電纜 : 軍事 : 傳媒 : 電子學 : 電信企業 : 機電産品 : 冶金 > 交換機
目錄
No. 1
  設在各電話用戶之間,能按通話人的要求接通電話的機器。有人工的和自動的兩大類。
No. 2
  設在各電話用戶之間,能按通話人的要求來接通電話的機器。交換機有人工的和自動的兩大類。
概念和原理
  交換(switching)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統稱。廣義的交換機(switch)就是一種在通信係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在計算機網絡係統中,交換概念的提出是對於共享工作模式的改進。我們以前介紹過的hub集綫器就是一種共享設備,hub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當同一局域網內的a主機給b主機傳輸數據時,數據包在以hub為架構的網絡上是以廣播方式傳輸的,由每一臺終端通過驗證數據包頭的地址信息來確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說,在這種工作方式下,同一時刻網絡上衹能傳輸一組數據幀的通訊,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這種方式就是共享網絡帶寬。
  交換機擁有一條很高帶寬的背部總綫和內部交換矩陣。交換機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這條背部總綫上,控製電路收到數據包以後,處理端口會查找內存中的地址對照表以確定目的mac(網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網卡)挂接在哪個端口上,通過內部交換矩陣迅速將數據包傳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纔廣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應後交換機會“學習”新的地址,並把它添加入內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換機也可以把網絡“分段”,通過對照mac地址表,交換機衹允許必要的網絡流量通過交換機。通過交換機的過濾和轉發,可以有效的隔離廣播風暴,減少誤包和錯包的出現,避免共享衝突。
  交換機在同一時刻可進行多個端口對之間的數據傳輸。每一端口都可視為獨立的網段,連接在其上的網絡設備獨自享有全部的帶寬,無須同其他設備競爭使用。當節點a嚮節點d發送數據時,節點b可同時嚮節點c發送數據,而且這兩個傳輸都享有網絡的全部帶寬,都有着自己的虛擬連接。假使這裏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網交換機,那麽該交換機這時的總流通量就等於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時,一個hub的總流通量也不會超出10mbps。
  總之,交換機是一種基於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交換機分類
  從廣義上來看,交換機分為兩種:廣域網交換機和局域網交換機。廣域網交換機主要應用於電信領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礎平臺。而局域網交換機則應用於局域網絡,用於連接終端設備,如pc機及網絡打印機等。從傳輸介質和傳輸速度上可分為以太網交換機、快速以太網交換機、千兆以太網交換機、fddi交換機、atm交換機和令牌環交換機等。從規模應用上又可分為企業級交換機、部門級交換機和工作組交換機等。各廠商劃分的尺度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來講,企業級交換機都是機架式,部門級交換機可以是機架式(插槽數較少),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組級交換機為固定配置式(功能較為簡單)。另一方面,從應用的規模來看,作為骨幹交換機時,支持500個信息點以上大型企業應用的交換機為企業級交換機,支持300個信息點以下中型企業的交換機為部門級交換機,而支持100個信息點以內的交換機為工作組級交換機。本文所介紹的交換機指的是局域網交換機
交換機功能
  學習:以太網交換機瞭解每一端口相連設備的mac地址,並將地址同相應的端口映射起來存放在交換機緩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轉發/過濾:當一個數據幀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時,它被轉發到連接目的節點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該數據幀為廣播/組播幀則轉發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當交換機包括一個冗餘回路時,以太網交換機通過生成樹協議避免回路的産生,同時允許存在後備路徑。
  交換機除了能夠連接同種類型的網絡之外,還可以在不同類型的網絡(如以太網和快速以太網)之間起到互連作用。如今許多交換機都能夠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網或fddi等的高速連接端口,用於連接網絡中的其它交換機或者為帶寬占用量大的關鍵服務器提供附加帶寬。
  一般來說,交換機的每個端口都用來連接一個獨立的網段,但是有時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們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網絡計算機直接連接到交換機的端口上。這樣,網絡的關鍵服務器和重要用戶就擁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交換機方式
  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1.直通式:
  直通方式的以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端口間是縱橫交叉的綫路矩陣電話交換機。它在輸入端口檢測到一個數據包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地址,啓動內部的動態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端口,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數據包直通到相應的端口,實現交換功能。由於不需要存儲,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因為數據包內容並沒有被以太網交換機保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數據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於沒有緩存,不能將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丟包。
  2.存儲轉發: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端口的數據包先存儲起來,然後進行crc(循環冗餘碼校驗)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後纔取出數據包的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絡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間的轉換,保持高速端口與低速端口間的協同工作。
  3.碎片隔離:
  這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一種解决方案。它檢查數據包的長度是否夠64個字節,如果小於64字節,說明是假包,則丟棄該包;如果大於64字節,則發送該包。這種方式也不提供數據校驗。它的數據處理速度比存儲轉發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交換機應用
  作為局域網的主要連接設備,以太網交換機成為應用普及最快的網絡設備之一。隨着交換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太網交換機的價格急劇下降,交換到桌面已是大勢所趨。
  如果你的以太網絡上擁有大量的用戶、繁忙的應用程序和各式各樣的服務器,而且你還未對網絡結構做出任何調整,那麽整個網絡的性能可能會非常低。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網上添加一個10/100mbps的交換機,它不僅可以處理10mbps的常規以太網數據流,而且還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網連接。
  如果網絡的利用率超過了40%,並且碰撞率大於10%,交換機可以幫你解决一點問題。帶有100mbps快速以太網和10mbps以太網端口的交換機可以全雙工方式運行,可以建立起專用的20mbps到200mbps連接。
  不僅不同網絡環境下交換機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一網絡環境下添加新的交換機和增加現有交換機的交換端口對網絡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充分瞭解和掌握網絡的流量模式是能否發揮交換機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使用交換機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和過濾網絡中的數據流量,所以如果網絡中的某臺交換機由於安裝位置設置不當,幾乎需要轉發接收到的所有數據包的話,交換機就無法發揮其優化網絡性能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數據的傳輸速度,增加了網絡延遲。
  除安裝位置之外,如果在那些負載較小,信息量較低的網絡中也盲目添加交換機的話,同樣也可能起到負面影響。受數據包的處理時間、交換機的緩衝區大小以及需要重新生成新數據包等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簡單的hub要比交換機更為理想。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認為交換機就比hub有優勢,尤其當用戶的網絡並不擁擠,尚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間時,使用hub更能夠充分利用網絡的現有資源。
交換機技術與發展史
  一、概述
  1993年,局域網交換設備出現,1994年,國內掀起了交換網絡技術的熱潮。其實,交換技術是一個具有簡化、低價、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點的交換産品,體現了橋接技術的復雜交換技術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操作。與橋接器一樣,交換機按每一個包中的mac地址相對簡單地决策信息轉發。而這種轉發决策一般不考慮包中隱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與橋接器不同的是交換機轉發延遲很小,操作接近單個局域網性能,遠遠超過了普通橋接互聯網絡之間的轉發性能。
  交換技術允許共享型和專用型的局域網段進行帶寬調整,以減輕局域網之間信息流通出現的瓶頸問題。現在已有以太網、快速以太網、fddi和atm技術的交換産品。
  類似傳統的橋接器,交換機提供了許多網絡互聯功能。交換機能經濟地將網絡分成小的衝突網域,為每個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帶寬。協議的透明性使得交換機在軟件配置簡單的情況下直接安裝在多協議網絡中;交換機使用現有的電纜、中繼器、集綫器和工作站的網卡,不必作高層的硬件升級;交換機對工作站是透明的,這樣管理開銷低廉,簡化了網絡節點的增加、移動和網絡變化的操作。
  利用專門設計的集成電路可使交換機以綫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並行轉發信息,提供了比傳統橋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論上單個以太網端口對含有64個八進製數的數據包,可提供14880bps的傳輸速率。這意味着一臺具有12個端口、支持6道並行數據流的“綫路速率”以太網交換器必須提供89280bps的總體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專用集成電路技術使得交換器在更多端口的情況下以上述性能運行,其端口造價低於傳統型橋接器。
  二、幾種交換技術
  1.端口交換
  端口交換技術最早出現在插槽式的集綫器中,這類集綫器的背板通常劃分有多條以太網段(每條網段為一個廣播域),不用網橋或路由連接,網絡之間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塊插入後通常被分配到某個背板的網段上,端口交換用於將以太模塊的端口在背板的多個網段之間進行分配、平衡。根據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換還可細分為:
  ·模塊交換:將整個模塊進行網段遷移。
  ·端口組交換:通常模塊上的端口被劃分為若幹組,每組端口允許進行網段遷移。
  ·端口級交換:支持每個端口在不同網段之間進行遷移。這種交換技術是基於osi第一層上完成的,具有靈活性和負載平衡能力等優點。如果配置得當,那麽還可以在一定程度進行客錯,但沒有改變共享傳輸介質的特點,自而未能稱之為真正的交換。
  2.幀交換
  幀交換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局域網交換技術,它通過對傳統傳輸媒介進行微分段,提供並行傳送的機製,以減小衝突域,獲得高的帶寬。一般來講每個公司的産品的實現技術均會有差異,但對網絡幀的處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直通交換:提供綫速處理能力,交換機衹讀出網絡幀的前14個字節,便將網絡幀傳送到相應的端口上。
  ·存儲轉發:通過對網絡幀的讀取進行驗錯和控製。
  前一種方法的交換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對網絡幀進行更高級的控製,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時也無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換。因此,各廠商把後一種技術作為重點。
  有的廠商甚至對網絡幀進行分解,將幀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該信元處理極易用硬件實現,處理速度快,同時能夠完成高級控製功能(如美國madge公司的let集綫器)如優先級控製。
  3.信元交換
  atm技術代表了網絡和通訊技術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是解决目前網絡通信中衆多難題的一劑“良藥”,atm采用固定長度53個字節的信元交換。由於長度固定,因而便於用硬件實現。atm采用專用的非差別連接,並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點,但並不會影響每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建立多個虛擬鏈接,以保障足夠的帶寬和容錯能力。atm采用了統計時分電路進行復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帶寬可以達到25m、155m、622m甚至數gb的傳輸能力。
網絡交換機功能
  交換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網絡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VLAN(虛擬局域網)的支持、對鏈路彙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防火墻的功能。
  學習:以太網交換機瞭解每一端口相連設備的MAC地址,並將地址同相應的端口映射起來存放在交換機緩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轉發/過濾:當一個數據幀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時,它被轉發到連接目的節點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該數據幀為廣播/組播幀則轉發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當交換機包括一個冗餘回路時,以太網交換機通過生成樹協議避免回路的産生,同時允許存在後備路徑。
  交換機除了能夠連接同種類型的網絡之外,還可以在不同類型的網絡(如以太網和快速以太網)之間起到互連作用。如今許多交換機都能夠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網或FDDI等的高速連接端口,用於連接網絡中的其它交換機或者為帶寬占用量大的關鍵服務器提供附加帶寬。
  一般來說,交換機的每個端口都用來連接一個獨立的網段,但是有時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們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網絡計算機直接連接到交換機的端口上。這樣,網絡的關鍵服務器和重要用戶就擁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網絡交換機方式
  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1) 直通式:
  直通方式的以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端口間是縱橫交叉的綫路矩陣電話交換機。它在輸入端口檢測到一個數據包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地址,啓動內部的動態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端口,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數據包直通到相應的端口,實現交換功能。由於不需要存儲,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因為數據包內容並沒有被以太網交換機保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數據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於沒有緩存,不能將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丟包。
  2) 存儲轉發: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端口的數據包先存儲起來,然後進行CRC(循環冗餘碼校驗)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後纔取出數據包的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絡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間的轉換,保持高速端口與低速端口間的協同工作。
  3) 碎片隔離:
  這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一種解决方案。它檢查數據包的長度是否夠64個字節,如果小於64字節,說明是假包,則丟棄該包;如果大於64字節,則發送該包。這種方式也不提供數據校驗。它的數據處理速度比存儲轉發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簡略的概括一下交換機的基本功能:
  1. 像集綫器一樣,交換機提供了大量可供綫纜連接的端口,這樣可以采用星型拓撲布綫。
  2. 像中繼器、集綫器和網橋那樣,當它轉發幀時,交換機會重新産生一個不失真的方形電信號。
  3. 像網橋那樣,交換機在每個端口上都使用相同的轉發或過濾邏輯。
  4. 像網橋那樣,交換機將局域網分為多個衝突域,每個衝突域都是有獨立的寬帶,因此大大提高了局域網的帶寬。
  5. 除了具有網橋、集綫器和中繼器的功能以外,交換機還提供了更先進的功能,如虛擬局域網(VLAN)和更高的性能。
  交換機的傳輸模式
  傳輸模式有全雙工,半雙工,全雙工/半雙工自適應
  交換機的全雙工是指交換機在發送數據的同時也能夠接收數據,兩者同步進行,這好像我們平時打電話一樣,說話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目前的交換機都支持全雙工。全雙工的好處在於遲延小,速度快。
  提到全雙工,就不能不提與之密切對應的另一個概念,那就是“半雙工”,所謂半雙工就是指一個時間段內衹有一個動作發生,舉個簡單例子,一條窄窄的馬路,同時衹能有一輛車通過,當目前有兩量車對開,這種情況下就衹能一輛先過,等到頭兒後另一輛再開,這個例子就形象的說明了半雙工的原理。早期的對講機、以及早期集綫器等設備都是實行半雙工的産品。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半雙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網絡交換機技術與發展史
  概述
  1993年,局域網交換設備出現,1994年,國內掀起了交換網絡技術的熱潮。其實,交換技術是一個具有簡化、低價、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點的交換産品,體現了橋接技術的復雜交換技術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操作。與橋接器一樣,交換機按每一個包中的MAC地址相對簡單地决策信息轉發。而這種轉發决策一般不考慮包中隱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與橋接器不同的是交換機轉發延遲很小,操作接近單個局域網性能,遠遠超過了普通橋接互聯網絡之間的轉發性能。
  交換技術允許共享型和專用型的局域網段進行帶寬調整,以減輕局域網之間信息流通出現的瓶頸問題。現在已有以太網、快速以太網、FDDI和ATM技術的交換産品。
  類似傳統的橋接器,交換機提供了許多網絡互聯功能。交換機能經濟地將網絡分成小的衝突網域,為每個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帶寬。協議的透明性使得交換機在軟件配置簡單的情況下直接安裝在多協議網絡中;交換機使用現有的電纜、中繼器、集綫器和工作站的網卡,不必作高層的硬件升級;交換機對工作站是透明的,這樣管理開銷低廉,簡化了網絡節點的增加、移動和網絡變化的操作。
  利用專門設計的集成電路可使交換機以綫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並行轉發信息,提供了比傳統橋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論上單個以太網端口對含有64個八進製數的數據包,可提供14880bps的傳輸速率。這意味着一臺具有12個端口、支持6道並行數據流的“綫路速率”以太網交換器必須提供89280bps的總體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專用集成電路技術使得交換器在更多端口的情況下以上述性能運行,其端口造價低於傳統型橋接器。
  幾種交換技術
  1. 端口交換
  端口交換技術最早出現在插槽式的集綫器中,這類集綫器的背板通常劃分有多條以太網段(每條網段為一個廣播域),不用網橋或路由連接,網絡之間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塊插入後通常被分配到某個背板的網段上,端口交換用於將以太模塊的端口在背板的多個網段之間進行分配、平衡。根據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換還可細分為:
  ·模塊交換:將整個模塊進行網段遷移。
  ·端口組交換:通常模塊上的端口被劃分為若幹組,每組端口允許進行網段遷移。
  ·端口級交換:支持每個端口在不同網段之間進行遷移。這種交換技術是基於OSI第一層上完成的,具有靈活性和負載平衡能力等優點。如果配置得當,那麽還可以在一定程度進行容錯,但沒有改變共享傳輸介質的特點,自而未能稱之為真正的交換。
  2. 幀交換
  幀交換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局域網交換技術,它通過對傳統傳輸媒介進行微分段,提供並行傳送的機製,以減小衝突域,獲得高的帶寬。一般來講每個公司的産品的實現技術均會有差異,但對網絡幀的處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直通交換:提供綫速處理能力,交換機衹讀出網絡幀的前14個字節,便將網絡幀傳送到相應的端口上。
  存儲轉發:通過對網絡幀的讀取進行驗錯和控製。
  前一種方法的交換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對網絡幀進行更高級的控製,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時也無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換。因此,各廠商把後一種技術作為重點。
  有的廠商甚至對網絡幀進行分解,將幀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該信元處理極易用硬件實現,處理速度快,同時能夠完成高級控製功能(如美國MADGE公司的LET集綫器)如優先級控製。
  3. 信元交換
  ATM技術采用固定長度53個字節的信元交換。由於長度固定,因而便於用硬件實現。ATM采用專用的非差別連接,並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點,但並不會影響每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建立多個虛擬鏈接,以保障足夠的帶寬和容錯能力。ATM采用了統計時分電路進行復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帶寬可以達到25M、155M、622M甚至數Gb的傳輸能力。但隨着萬兆以太網的出現,曾經代表網絡和通訊技術發展的未來方向的ATM技術,開始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
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及四層交換機的區別
  二層交換
  二層交換技術的發展比較成熟,二層交換機屬數據鏈路層設備,可以識別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據MAC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MAC地址與對應的端口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
  具體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當交換機從某個端口收到一個數據包,它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這樣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機器是連在哪個端口上的;
  2) 再去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並在地址表中查找相應的端口;
  3) 如表中有與這目的MAC地址對應的端口,把數據包直接復製到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應的端口則把數據包廣播到所有端口上,當目的機器對源機器回應時,交換機又可以記錄這一目的MAC地址與哪個端口對應,在下次傳送數據時就不再需要對所有端口進行廣播了。不斷的循環這個過程,對於全網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學習到,二層交換機就是這樣建立和維護它自己的地址表。
  從二層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點:
  1) 由於交換機對多數端口的數據進行同時交換,這就要求具有很寬的交換總綫帶寬,如果二層交換機有N個端口,每個端口的帶寬是M,交換機總綫帶寬超過N×M,那麽這交換機就可以實現綫速交換;
  2) 學習端口連接的機器的MAC地址,寫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兩種表示方式:一為BEFFER RAM,一為MAC表項數值),地址表大小影響交換機的接入容量;
  3) 還有一個就是二層交換機一般都含有專門用於處理數據包轉發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專用集成電路)芯片,因此轉發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於各個廠傢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響産品性能。
  以上三點也是評判二、三層交換機性能優劣的主要技術參數,這一點請大傢在考慮設備選型時註意比較。
  三層交換
  下面先來通過一個簡單的網絡來看看三層交換機的工作過程。
  使用IP的設備A------------------------三層交換機------------------------使用IP的設備B
  比如A要給B發送數據,已知目的IP,那麽A就用子網掩碼取得網絡地址,判斷目的IP是否與自己在同一網段。如果在同一網段,但不知道轉發數據所需的MAC地址,A就發送一個ARP請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裝數據包並發送給交換機交換機起用二層交換模塊,查找MAC地址表,將數據包轉發到相應的端口。
  如果目的IP地址顯示不是同一網段的,那麽A要實現和B的通訊,在流緩存條目中沒有對應MAC地址條目,就將第一個正常數據包發送嚮一個缺省網關,這個缺省網關一般在操作係統中已經設好,對應第三層路由模塊,所以可見對於不是同一子網的數據,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網關的MAC地址;然後就由三層模塊接收到此數據包,查詢路由表以確定到達B的路由,將構造一個新的幀頭,其中以缺省網關的MAC地址為源MAC地址,以主機B的MAC地址為目的MAC地址。通過一定的識別觸發機製,確立主機A與B的MAC地址及轉發端口的對應關係,並記錄進流緩存條目表,以後的A到B的數據,就直接交由二層交換模塊完成。這就通常所說的一次路由多次轉發。
  以上就是三層交換機工作過程的簡單概括,可以看出三層交換的特點:
  1)由硬件結合實現數據的高速轉發。這就不是簡單的二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疊加,三層路由模塊直接疊加在二層交換的高速背板總綫上,突破了傳統路由器的接口速率限製,速率可達幾十Gbit/s。算上背板帶寬,這些是三層交換機性能的兩個重要參數。
  2)簡潔的路由軟件使路由過程簡化。大部分的數據轉發,除了必要的路由選擇交由路由軟件處理,都是又二層模塊高速轉發,路由軟件大多都是經過處理的高效優化軟件,並不是簡單照搬路由器中的軟件。
  二層和三層交換機的選擇
  二層交換機用於小型的局域網絡。這個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網中,廣播包影響不大,二層交換機的快速交換功能、多個接入端口和低謙價格為小型網絡用戶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優點在於接口類型豐富,支持的三層功能強大,路由能力強大,適合用於大型的網絡間的路由,它的優勢在於選擇最佳路由,負荷分擔,鏈路備份及和其他網絡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網絡內部的數據的快速轉發,加入路由功能也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如果把大型網絡按照部門,地域等等因素劃分成一個個小局域網,這將導致大量的網際互訪,單純的使用二層交換機不能實現網際互訪;如單純的使用路由器,由於接口數量有限和路由轉發速度慢,將限製網絡的速度和網絡規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轉發的三層交換機就成為首選。
  一般來說,在內網數據流量大,要求快速轉發響應的網絡中,如全部由三層交換機來做這個工作,會造成三層交換機負擔過重,響應速度受影響,將網間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發揮不同設備的優點,不失為一種好的組網策略,當然,前提是客戶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讓三層交換機也兼為網際互連。
  四層交換
  第四層交換的一個簡單定義是:它是一種功能,它决定傳輸不僅僅依據MAC地址(第二層網橋)或源/目標IP地址(第三層路由),而且依據TCP/UDP(第四層) 應用端口號。第四層交換功能就象是虛IP,指嚮物理服務器。它傳輸的業務服從的協議多種多樣,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協議。這些業務在物理服務器基礎上,需要復雜的載量平衡算法。
  在IP世界,業務類型由終端TCP或UDP端口地址來决定,在第四層交換中的應用區間則由源端和終端IP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 在第四層交換中為每個供搜尋使用的服務器組設立虛IP地址(VIP),每組服務器支持某種應用。在域名服務器(DNS)中存儲的每個應用服務器地址是VIP,而不是真實的服務器地址。當某用戶申請應用時,一個帶有目標服務器組的VIP連接請求(例如一個TCP SYN包)發給服務器交換機。服務器交換機在組中選取最好的服務器,將終端地址中的VIP用實際服務器的IP取代,並將連接請求傳給服務器。這樣,同一區間所有的包由服務器交換機進行映射,在用戶和同一服務器間進行傳輸。
  第四層交換的原理
  OSI模型的第四層是傳輸層。傳輸層負責端對端通信,即在網絡源和目標係統之間協調通信。在IP協議棧中這是TCP(一種傳輸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包協議)所在的協議層。
  在第四層中,TCP和UDP標題包含端口號(port number),它們可以唯一區分每個數據包包含哪些應用協議(例如HTTP、FTP等)。端點係統利用這種信息來區分包中的數據,尤其是端口號使一個接收端計算機係統能夠確定它所收到的IP包類型,並把它交給合適的高層軟件。端口號和設備IP地址的組合通常稱作"插口(socket)"。1和255之間的端口號被保留,他們稱為"熟知"端口,也就是說,在所有主機TCP/I P協議棧實現中,這些端口號是相同的。除了"熟知"端口外,標準UNIX服務分配在256到1024端口範圍,定製的應用一般在1024以上分配端口號。分配端口號的最近清單可以在RFC1700 "Assigned Numbers"上找到。
  TCP/UDP端口號提供的附加信息可以為網絡交換機所利用,這是第四層交換的基礎。具有第四層功能的交換機能夠起到與服務器相連接的"虛擬IP"(VIP)前端的作用。每臺服務器和支持單一或通用應用的服務器組都配置一個VIP地址。這個VIP地址被發送出去並在域名係統上註册。在發出一個服務請求時,第四層交換機通過判定TCP開始,來識別一次會話的開始。然後它利用復雜的算法來確定處理這個請求的最佳服務器。一旦做出這種决定,交換機就將會話與一個具體的IP地址聯繫在一起,並用該服務器真正的IP地址來代替服務器上的VIP地址。
  每臺第四層交換機都保存一個與被選擇的服務器相配的源IP地址以及源TCP端口相關聯的連接表。然後第四層交換機嚮這臺服務器轉發連接請求。所有後續包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重新影射和轉發,直到交換機發現會話為止。在使用第四層交換的情況下,接入可以與真正的服務器連接在一起來滿足用戶製定的規則,諸如使每臺服務器上有相等數量的接入或根據不同服務器的容量來分配傳輸流。
  如何選用合適的第四層交換
  1) 速度
  為了在企業網中行之有效,第四層交換必須提供與第三層綫速路由器可比擬的性能。也就是說,第四層交換必須在所有端口以全介質速度操作,即使在多個千兆以太網連接上亦如此。千兆以太網速度等於以每秒1488000 個數據包的最大速度路由(假定最壞的情形,即所有包為以及網定義的最小尺寸,長64字節)。
  2) 服務器容量平衡算法
  依據所希望的容量平衡間隔尺寸,第四層交換機將應用分配給服務器的算法有很多種,有簡單的檢測環路最近的連接、檢測環路時延或檢測服務器本身的閉環反饋。在所有的預測中,閉環反饋提供反映服務器現有業務量的最精確的檢測。
  3) 表容量
  應註意的是,進行第四層交換的交換機需要有區分和存貯大量發送表項的能力。交換機在一個企業網的核心時尤其如此。許多第二/ 三層交換機傾嚮發送表的大小與網絡設備的數量成正比。對第四層交換機,這個數量必須乘以網絡中使用的不同應用協議和會話的數量。因而發送表的大小隨端點設備和應用類型數量的增長而迅速增長。第四層交換機設計者在設計其産品時需要考慮表的這種增長。大的表容量對製造支持綫速發送第四層流量的高性能交換機至關重要.
  4) 冗餘
  第四層交換機內部有支持冗餘拓撲結構的功能。在具有雙鏈路的網卡容錯連接時,就可能建立從一個服務器到網卡,鏈路和服務器交換器的完全冗餘係統。
  可網管交換機的管理方式
  可網管交換機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管理:通過RS-232 串行口(或並行口)管理、通過網絡瀏覽器管理和通過網絡管理軟件管理。
  1. 通過串口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附帶了一條串口電纜,供交換機管理使用。先把串口電纜的一端插在交換機背面的串口裏,另一端插在普通電腦的串口裏。然後接通交換機和電腦電源。在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裏都提供了“超級終端”程序。打開“超級終端”,在設定好連接參數後,就可以通過串口電纜與交換機交互了,如圖1所示。這種方式並不占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外管理”(Out of band)。
  在這種管理方式下,交換機提供了一個菜單驅動的控製臺界面或命令行界面。你可以使用“Tab”鍵或箭頭鍵在菜單和子菜單裏移動,按回車鍵執行相應的命令,或者使用專用的交換機管理命令集管理交換機。不同品牌的交換機命令集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品牌的交換機,其命令也不同。使用菜單命令在操作上更加方便一些。
  2. 通過Web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可以通過Web(網絡瀏覽器)管理,但是必須給交換機指定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除了供管理交換機使用之外,並沒有其他用途。在默認狀態下,交換機沒有IP地址,必須通過串口或其他方式指定一個IP地址之後,才能啓用這種管理方式。
  使用網絡瀏覽器管理交換機時,交換機相當於一臺Web服務器,衹是網頁並不儲存在硬盤裏面,而是在交換機的NVRAM裏面,通過程序可以把NVRAM裏面的Web程序升級。當管理員在瀏覽器中輸入交換機的IP地址時,交換機就像一臺服務器一樣把網頁傳遞給電腦,此時給你的感覺就像在訪問一個網站一樣,如圖2所示。這種方式占用交換機的帶寬,因此稱為“帶內管理”(In band)。
  如果你想管理交換機,衹要點擊網頁中相應的功能項,在文本框或下拉列表中改變交換機的參數就可以了。Web管理這種方式可以在局域網上進行,所以可以實現遠程管理。
  3. 通過網管軟件管理
  可網管交換機均遵循SNMP協議(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協議是一整套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網絡設備管理規範。凡是遵循SNMP協議的設備,均可以通過網管軟件來管理。你衹需要在一臺網管工作站上安裝一套SNMP網絡管理軟件,通過局域網就可以很方便地管理網絡上的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通過SNMP網絡管理軟件的界面如圖3所示,它也是一種帶內管理方式。
  可網管交換機的管理可以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來管理。究竟采用哪一種方式呢?在交換機初始設置的時候,往往得通過帶外管理;在設定好IP地址之後,就可以使用帶內管理方式了。帶內管理因為管理數據是通過公共使用的局域網傳遞的,可以實現遠程管理,然而安全性不強。帶外管理是通過串口通信的,數據衹在交換機和管理用機之間傳遞,因此安全性很強;然而由於串口電纜長度的限製,不能實現遠程管理。所以采用哪種方式得看你對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的要求了。
  4.主要用途
  用於控製其他電腦,比如在學校,老師通過交換機控製已登錄的學生電腦。
判斷交換機好壞的五個標準
  交換機是非常的重要,他把握着一個網絡的命脈,那麽如何選購交換機?用什麽交換機?在選購交換機交換機的優劣無疑十分的重要,而交換機的優劣要從總體構架、性能和功能三方面入手。
  交換機選購時。性能方面除了要滿足RFC2544建議的基本標準,即吞吐量、時延、丟包率外,隨着用戶業務的增加和應用的深入,還要滿足了一些額外的指標,如MAC地址數、路由表容量(三層交換機)、ACL數目、LSP容量、支持VPN數量等。
  交換機功能是最直接指標
  一般的接入層交換機,簡單的QoS保證、安全機製、支持網管策略、生成樹協議和VLAN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經過仔細分析,在某些功能進行進一步的細分,而這些細分功能正是導致産品差異的主要原因,也是體現産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
  交換機的應用級QoS保證
  交換機的QoS策略支持多級別的數據包優先級設置,既可分別針對MAC地址、VLAN、IP地址、端口進行優先級設置,給網吧業主在實際應用中為用戶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如此同時,交如果換機具有良好的擁塞控製和流量限製的能力,支持Diffserv區分服務,能夠根據源/目的的MAC/IP智能的區分不同的應用流,從而滿足實時網吧網絡的多媒體應用的需求。註意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某些交換機號稱具有QoS保證,實際上衹支持單級別的優先級設置,為實際應用帶來很多不便,所有網吧業主在選購的時候需要註意。
  交換機應有VLAN支持
  VLAN即虛擬局域網,通過將局域網劃分為虛擬網絡VLAN網段,可以強化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控製不必要的數據廣播,網絡中工作組可以突破共享網絡中的地理位置限製,而根據管理功能來劃分子網。不同廠商的交換機對VLAN的支持能力不同,支持VLAN的數量也不同。
  交換機應有網管功能
  網吧交換機的網管功能可以使用管理軟件來管理、配置交換機,比如可通過Web瀏覽器、Telnet、SNMP、RMON等管理。通常,交換機廠商都提供管理軟件或第三方管理軟件遠程管理交換機。一般的交換機滿足SNMPMIBI/MIBII統計管理功能,並且支持配置管理、服務質量的管理、告警管理等策略,而復雜一些的千兆交換機會通過增加內置RMON組(mini-RMON)來支持RMON主動監視功能。
  交換機應支持鏈路聚合
  鏈路聚合可以讓交換機之間和交換機與服務器之間的鏈路帶寬有非常好的伸縮性,比如可以把2個、3個、4個千兆的鏈路綁定在一起,使鏈路的帶寬成倍增長。鏈路聚合技術可以實現不同端口的負載均衡,同時也能夠互為備份,保證鏈路的冗餘性。在一些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中,最多可以支持4組鏈路聚合,每組中最大4個端口。生成樹協議和鏈路聚合都可以保證一個網絡的冗餘性。在一個網絡中設置冗餘鏈路,並用生成樹協議讓備份鏈路阻塞,在邏輯上不形成環路,而一旦出現故障,啓用備份鏈路。
  交換機要支持VRRP協議
  VRRP(虛擬路由冗餘協議)是一種保證網絡可靠性的解决方案。在該協議中,對共享多存取訪問介質上終端IP設備的默認網關(DefaultGateway)進行冗餘備份,從而在其中一臺三層交換機設備宕機時,備份的設備會及時接管轉發工作,嚮用戶提供透明的切換,提高了網絡服務質量。VRRP協議與Cisco的HSRP協議有異麯同工之妙,衹不過HSRP是Cisco私有的。目前,主流交換機廠商均已在其産品中支持了VRRP協議,但廣泛應用還尚需時日。
交換機型號識別
  華為交換機
  LI(Lite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弱特性版本。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標準版本,包含基礎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增強版本,包含某些高級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高級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級特性
  Z,表示沒有上行接口;(新産品不允許此位)
  G,表示上行GBIC接口;
  P,表示上行SFP接口;
  T,表示上行RJ45接口;
  V,表示上行VDSL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選配;
  M,表示上行接口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為單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電接口板。主要為兼容3526F,3526EF,3552F等老産品的命名。
  當同時存在時,表示上行接口為多種接口類型復合
  註:Combo端口不在命名中顯示。
  思科交換機
  教您識別Cisco交換機型號在網絡界,美國思科公司( Cisco System Inc. )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憑藉它的 IOS ( 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 ), Cisco 公司在多協議路由器市場上處於絶對領先的地位。目前,在 Internet 中,有近 80% 的路由器來自 Cisco 。其實,除了路由器這個主打産品之外, Cisco 還有全綫的網絡設備,包括集綫器、交換機、訪問服務器、軟硬防火墻、網絡管理軟件等等。 Cisco 非常註意對新技術的跟蹤,通過一係列的合作與兼併, Cisco 成功地介入了寬帶接入、無綫通訊等新興市場。
  本文主要介紹 Cisco 的交換機産品綫和主要産品。
  一、概述
  Cisco 的交換機産品以“ Catalyst ”為商標,包含 1900 、 2800 、 2900 、 3500 、 4000 、 5000 、 5500 、 6000 、 8500 等十多個係列。總的來說,這些交換機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 固定配置交換機 ,包括 3500 及以下的大部分型號,比如 1924 是 24 口 10M 以太交換機,帶兩個 100M 上行端口。除了有限的軟件升級之外,這些交換機不能擴展;
  另一類是 模塊化交換機 ,主要指 4000 及以上的機型,網絡設計者可以根據網絡需求,選擇不同數目和型號的接口板、電源模塊及相應的軟件。
  選擇設備時,許多人對長長的産品型號十分頭疼。其實, Cisco 對産品的命名有一定之規。就 Catalyst 交換機來說,産品命名的格式如下:
  Catalyst NN XX [-C] [-M] [-A/-EN]
  其中, NN 是交換機的係列號, XX 對於固定配置的交換機來說是端口數,對於模塊化交換機來說是插槽數,有 -C 標志表明帶光纖接口, -M 表示模塊化, -A 和 -EN 分別是指交換機軟件是標準板或企業版。
  二、産品介紹
  目前,網絡集成項目中常見的 Cisco 交換機有以下幾個係列, 1900/2900 係列、 3500 係列、 6500 係列。他們分別使用在網絡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下面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係列的産品:
  1 、低端産品
  先說一下低端的産品, 1900 和 2900 是低端産品的典型。其實在低端交換機市場上, Cisco 並不占特別的優勢,因為 3Com 、 Dlink 等公司的産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價格比。
  1900 交換機適用於網絡末端的桌面計算機接入,是一款典型的低端産品。它提供 12 或 24 個 10M 端口及 2 個 100M 端口,其中 100M 端口支持全雙工通訊,可提供高達 200Mbps 的端口帶寬。機器的背板帶寬是 320Mbps 。
  帶企業版軟件的 1900 還支持 VLAN 和 ISL Trunking ,最多 4 個 VLAN ,但一般情況下,低端的産品對這項功能的要求不多。
  某些型號的 1900 帶 100BaseFX 光纖接口。如 C 1912C 、 C 1924C 帶一個百兆 Tx 口和一個百兆 Fx 口, C 1924F 帶兩個 100BaseFX 接口。 1900 係列的主要型號如下:
  C1912 : 12 口 10BaseTx , 2 口 100BaseTx , 1 個 AUI 口
  C 1912C : 12 口 10BaseTx , 1 口 100BaseTx , 1 個 AUI 口, 1 個 100BaseFx 口
  C1924 : 24 口 10BaseTx , 2 口 100BaseTx , 1 個 AUI 口
  C 1924C : 24 口 10BaseTx , 1 口 100BaseTx , 1 個 AUI 口, 1 個 100BaseFx 口
  C 1924F : 24 口 10BaseTx , 1 個 AUI 口, 1 個 100BaseFx 口
  如果在你的網絡中,有些桌面計算機是 100M 的,那麽 2900 係列可能更加適合。與 1900 相比, 2900 最大的特點是速度增加,它的背板速度最高達 3.2G ,最多 24 個 10/ 100M 自適應端口,所有端口均支持全雙工通訊,使桌面接入的速度大大提高。除了端口的速率之外, 2900 的其他許多性能也比 1900 係列有了顯著的提高。比如, 2900 的 MAC 地址表容量是 16K ,可以劃分 1024 個 VLAN ,支持 ISL Trunking 協議等等。
  2900 係列的産品綫很長。其中,有些是普通 10/100BaseTx 交換機,如 C2912 、 C2924 等;有些是帶光纖接口的,如 C 2924C 帶兩個 100BaseFx 口;有些是模塊化的,如 C 2924M 帶兩個擴展槽。擴展槽的插卡可以放置 100BaseTx 模塊、 100baseFx 模塊,甚至可以插 ATM 模塊和千兆以太接口卡 (GBIC) 。詳細情況如下:
  C2912-XL : 12 口 10/100BaseTx 自適應
  C2912MF-XL : 2 個擴展槽, 12 口 100BaseFX
  C2924-XL : 24 口 10/100BaseTX 自適應
  C 2924C -XL : 22 口 10/100BaseTX 自適應, 2 口 100BaseFX
  C 2924M -XL : 2 個擴展槽, 24 口 10/100BaseTx 自適應
  在 2900 係列中,有兩款産品比較獨特,一是 C 2948G ,二是 C 2948G -L3 。 2948G 的性能價格比還不錯,它使用的軟件和 Catalyst 5000/5500 一樣,有 48 個 10/100Mbps 自適應以太網端口和 2 個千兆以太網端口, 24G 背板帶寬,帶可熱插拔的冗餘電源,有一係列容錯特徵和網管特性。 C 2948G -L3 在 C 2948G 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層交換的能力,最大三層數據包吞吐量可達 10Mpps 。不過,總的來說, 2900 係列交換機一般用在網絡的低端,千兆和路由的能力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兩款 2948 在實際項目中使用得不多。
  2 、中端産品
  再來看中端産品,中端産品中 3500 係列使用廣泛,很有代表性。
  C3500 係列交換機的基本特性包括背板帶寬高達 10Gbps ,轉發速率 7.5Mpps ,它支持 250 個 VLAN ,支持 IEEE 802.1Q 和 ISL Trunking, 支持 CGMP 網 / 千兆以太網交換機 , 可選冗餘電源等等。不過 C3500 的最大特性在於管理和千兆。
  管理特性方面, C3500 實現了 Cisco 的交換集群技術,可以將 16 個 C3500 , C2900 , C1900 係列的交換機互聯,並通過一個 IP 地址進行管理。利用 C3500 內的 Cisco Visual Switch Manager ( CVSM )軟件還可以方便地通過瀏覽器對交換機進行設置和管理。
  千兆特性方面, C3500 全面支持千兆接口卡( GBIC )。目前 GBIC 有三種 1000BaseSx ,適用於多模光纖,最長距離 550m ; 1000BaseLX/LH ,多模 / 單模光纖都適用,最長距離 10km ; 1000BaseZX 適用於單模光纖,最長距離 100km 。
  C3500 主要有 4 種型號:
  Catalyst 3508G XL : 8 口 GBIC 插槽
  Catalyst 3512 XL : 12 口 10/100M 自適應, 2 口 GBIC 插槽
  Catalyst 3524 XL : 24 口 10/100M 自適應, 2 口 GBIC 插槽
  Catalyst 3548 XL : 48 口 10/100M 自適應, 2 口 GBIC 插槽
  3 、高端産品
  最後,介紹一下高端的産品。對於企業數據網來說, C6000 係列替代了原有的 C5000 係列,是最常用的産品。
  Catalyst 6000 係列交換機為園區網提供了高性能、多層交換的解决方案,專門為需要千兆擴展、可用性高、多層交換的應用環境設計,主要面嚮園區骨幹連接等場合。
  Catalyst 6000 係列是由 Catalyst 6000 和 Catalyst 6500 兩種型號的交換機構成,都包含 6 個或 9 個插槽型號,分別為 6006 、 6009 、 6506 和 6509 ,其中,尤以 6509 使用最為廣泛。所有型號支持相同的超級引擎、相同的接口模塊,保護了用戶的投資。這一係列的特性主要包括:
  端口密度大 。支持多達 384 個 10/100BaseTx 自適應以太網口, 192 個 100BaseFX 光纖快速以太網口,以及 130 個千兆以太網端口( GBIC 插槽)。
  速度快 。 C6500 的交換背板可擴展到 256 Gbps ,多層交換速度可擴展到 150 Mpps 。 C6000 的交換背板帶寬 32 Gbps ,多層交換速率 30 Mpps 。支持多達 8 個快速 / 千兆以太網口利用以太網通道技術( Fast EtherChannel , FEC 或 Gigabit EtherChannel , GEC )連接 , 在邏輯上實現了 16 Gbps 的端口速率,還可以跨模塊進行端口聚合實現。
  多層交換 。 C6000 係列的多層交換模塊可以進行綫速的 IP , IPX 和 and IP-multicast 路由。
  容錯性能好 。 C6000 係列帶有冗餘超級引擎,冗餘負載均衡電源,冗餘風扇,冗餘係統時鐘,冗餘上連,冗餘的交換背板(僅對 C6500 係列),實現了係統的高可用性。
  豐富的軟件特性 。 C6000 軟件支持豐富的協議,包括 NetFlow 、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 VQP(VLAN Query Protocol) 、 ISL Trunking 、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 Port Security 、 TACACS 、 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 IGMP 等等。
  華三交換機
  SI (Standard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標準版本,包含基礎特性。
  EI(Enhanced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增強版本,包含某些高級特性。
  HI(Hyper software Image)表示設備為高級版本,包含某些更高級特性
  Z,表示沒有上行接口;(新産品不允許此位)
  G,表示上行GBIC接口;
  P,表示上行SFP接口;
  T,表示上行RJ45接口;
  V,表示上行VDSL接口;
  W,表示上行可配置WAN接口;
  C,表示上行接口可選配;
  M,表示上行接口為多模光口;
  S,表示上行接口為單模光口;
  F,表示下行接口為模板板,可插光接口板或電接口板。主要為兼容3526F,3526EF,3552F等老産品的命名。
  當同時存在時,表示上行接口為多種接口類型復合
  註:Combo端口不在命名中顯示。
百科辭典
  交換機
  reversing machine
    jiaohuanji
  交換機(reversing machine)帶動焦爐加熱
  係統中的交換裝置進行煤氣、空氣和廢氣定時換嚮的
  焦護機械。交換機分機械傳動和液壓傳動兩類。機械
  傳動交換機又有臥式、立式和桃形三種。
  臥式交換機采用擺綫圓柱間歇機構傳動,由電動
  機通過減速機和開式齒輪,驅動主軸上的大擺綫輪做
  順時針和反時針旋轉,依次使各被動軸上的圓柱輪作
  間歇運動,從而帶動鏈輪牽引拉條,實現加熱係統的
  交換裝置定時換嚮。停電時,用與電氣傳動係統連鎖
  的手動傳動機構進行換嚮。液壓交換機由液壓站、雙
  嚮往復油缸和電氣控製係統組成。由液壓站供給油缸
  壓力油,驅動活塞桿兩端連接的拉條,進行換嚮。各
  油缸的動作程序由電液換嚮閥和電氣控製係統控製並
  相互連鎖。液壓站通常用兩臺電機驅動兩臺油泵,其
  中一臺備用。另備有一臺手動油泵,以便停電時進行
  人工換嚮。液壓交換機的結構簡單,製造方便,隨着
  液壓技術的完善,液壓交換機有逐步取代機械交換機
  的趨勢。
  (劉傢吱陶益新)
    
英文解釋
  1. :  Exchange (EX)
  2. n.:  switchboard,  board,  switch (telecommunications)
相關詞
編程程序管理工具PROE網絡交換技術局域網網絡設備
學者路由器網絡工程師mac地址表泛洪計算機信息STP
計算機技術更多結果...
包含詞
光交換機3層交換機
交換機製小交換機
軟交換機華為交換機
交換機環路交換機組網
工業交換機分組交換機
電報交換機交換機堆疊
主幹交換機核心交換機
煤氣交換機片上交換機
思科交換機節點交換機
交換機集群熱交換機組
二層交換機程控交換機
電話交換機三層交換機
網絡交換機四層交換機
光纖交換機千兆交換機
智能交換機交換機原理
自動交換機交換機接口
交換機命令應用交換機
係列交換機語音交換機
空調交換機交換機協議
網吧交換機華碩交換機
數據交換機交換機內存
四類交換機用戶交換機
串聯交換機中心交換機
專用交換機縱橫交換機
交換機應用交換機功能
交換機方式人工交換機
事件交換機交換機電鍵
撥號交換機交換機電纜
本地交換機數字交換機
幹綫交換機交換機分類
可堆疊交換機局域網交換機
接入層交換機堆疊式交換機
路由器交換機可網管交換機
部門級交換機以太網交換機
工作組交換機網管型交換機
阿爾法交換機逆流交換機製
反流交換機製港灣6802交換機
固定式交換機交換機及模塊
數據包交換機專用小交換機
旋轉製交換機用戶小交換機
光纖通道交換機人工電話交換機
磁石電話交換機交換機接口類型
1光7電光纖交換機交換機背板帶寬
用戶電話交換機共電電話交換機
集團電話交換機交換機基本原理
自動電話交換機程控電話交換機
虛擬用戶交換機無綫專用交換機
工業網絡交換機三層管理交換機
移動衛星交換機數字程控交換機
世紀飛揚交換機固定端口交換機
自動幹綫交換機專用自動交換機
終端中轉交換機用戶自動交換機
軍用程控交換機氣體冷卻交換機
氣體加熱交換機專用小型交換機
信號交換機電纜交換機塞子軟綫
與交換機的區別縱橫製電話交換機
步進製電話交換機工業以太網交換機
網絡交換機防雷器光纖以太網交換機
快速以太網交換機機電式電報交換機
千兆以太網交換機計算機化小交換機
專用自動小交換機交換機間係統接口
電話交換機用電纜AspilaEX電話交換機
SV8100電話交換機AS係列交換機
HiPath1150電話交換機S9303以太網交換機
F5NetworksIP應用交換機KX-TDA200CN電話交換機
KX-TDA600CN電話交換機KX-TDA100CN電話交換機
HiPath1190電話交換機OnAccess光纖交換機
H3CS5100-SI係列交換機H3C交換機
Skype交換機交換機項目實訓教程
POE交換機千兆光纖以太網交換機
交換機/路由器及其配置存儲程序控製電子交換機
半電子製電話交換機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
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H3CS1526交換機
10千兆以太網交換機ATM交換機
FDDI交換機VP交換機
VP-VC交換機VC交換機
CISCO交換機1190電話交換機
TDA100CN電話交換機TDA200CN電話交換機
TDA600CN電話交換機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册
工業級以太網交換機IP應用交換機
NEC電話交換機EDIMAX交換機
Extreme交換機LINKSYS交換機
基於交換機式呼叫中心電子交換機構架內配綫電纜
異步傳遞方式交換機交換機技術與發展史
長途電話自動交換機電話電報交換機務員
專用自動電話交換機局內交換機連接電纜
路由器/交換機應用案例教程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完全手册
路由器與交換機實用配置教程交換機/路由器的配置與管理
西門子工業網絡交換機應用指南電話機和交換機用聚氯乙烯絶緣及護套軟電纜
局用數字程控交換機開通測試記錄局用數字程控交換機安裝驗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