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 流行歌麯 : 歌麯音樂 > 亞細亞的孤兒
目錄
《亞細亞的孤兒》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書籍
  吳濁流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1943——1945年用日文寫成,1946年最先在日本出版,書名《鬍太明》,後以《亞細亞的孤兒》、《被弄歪了的島》等書名在日本再版。後被譯成中文,以《孤帆》、《孤帆小影》、《亞細亞的孤兒》等為書名在臺灣發行。本書在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中排第23名。
基本信息
  作者: 吳濁流
  ISBN: 9789573901419
  頁數: 282
  定價: 180元
  出版社: 遠景(臺灣)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1993年9月10日
圖書簡介
  《亞細亞的孤兒》這本長篇小說,被公認為臺灣文學的代表作。它使我們重新對這個島嶼上所發生的人類紀錄,再做了一次檢討。
  吳濁流運用純樸生動的筆法,以小說體裁描述臺灣日據時期一段辛酸的史實,寫出他在「祖國」來臨之後,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變化。村上知行曾評論這本書說:「《亞細亞的孤兒》是在日本據臺時期,生於臺灣、長於斯土的臺灣人所描寫的紀錄性濃厚的創作。世界上沒有所謂臺灣人,假如有的話,那是住在深山裏的番社的人吧。普通被稱為臺灣人的,實在完完全全是中國人。……事實雖如此,可是當時,不但日本人,連中國方面也稱他們為臺灣人,而加以歧視。這篇是在此時此地的臺灣青年所述的自傳式小說……。」
  讀完這本書,使人對於統治者的猙獰面目,以及處於殖民地人民的痛苦情形,獲得更深切地瞭解。
作者簡介
  臺灣近代文學史上,最有力的歷史見證者,同時也是四百年來,有良知的臺灣知識分子的代表性人物,他使臺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文藝刊物「臺灣文藝」在戰後復活,他把一生所有的心血與財富都奉獻於臺灣文學的播種上。
  吳濁流先生的一生可說是「鐵和血淚鑄成的」,「他在風雨中厲聲呼喚,把百年來臺灣的歷史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問題──日本帝國主義之凌辱搶掠──做了擲地有聲的記錄和見證。」
  在濁流先生的奮鬥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前行一代的文學家,以利筆做刀劍、用文字做武器,雖奮死亦無悔的悲壯情操。濁流先生堪稱是沿門托鉢的文化人,他不貪心也不欺世盜名。他不歌功頌德,更不拍馬屁。深具正義凜然之氣!
歌麯
  《亞細亞的孤兒》(日文名:アジアの孤兒)是臺灣作傢吳濁流成名的長篇日文小說,成書於日治時期,於1943年起稿,至1945年脫稿。羅大佑於1983年創作了本書的衍生作品——同名歌麯《亞細亞的孤兒》。歌麯收錄在羅大佑《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這張專輯在臺灣百佳專輯排第九名。
專輯介紹
  這張專輯花了九個月纔錄製完成,《之乎者也》的成功帶來了無數的爭議和期許,使羅大佑在這段時間遭遇到了極大的壓力。“這其實是最慘痛的一張唱片,碰到的挫折,失敗的感覺是最多的。”《未來的主人翁》從頭到尾彌散着一種抑鬱蒼涼的情緒,相信和作者當時內在面臨的矛盾,以及外界充滿無力感的時代氣氛都有關係。
  “一定是第二張唱片最難做。因為第一張你可以慢慢做,完全沒有前面的負擔,所有前面的年輕生命的積纍都可以放在第一張。如果第一張不幸成功,人傢會要求第二張也成功,而且要變...又要有成長,又要有磨練,又要有新的東西,新的看法,新的音樂方向,然後在音樂上必須誠實,因為新的方向必須是來自你自己人生觀,音樂觀的徹底改變。”羅大佑這番話對《未來的主人翁》裏面的種種改變作了最好的註解。
歌詞
  《亞細亞的孤兒》羅大佑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西風在東方唱着悲傷的歌麯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地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麽道理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麽真理
英文解釋
  1. :  Yaxiyade orp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