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目錄
No. 1
  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1927年10月,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井岡山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在寧岡礱市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後,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同年5月成立了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和湘贛邊界蘇维埃政府。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主力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井岡山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多次會剿”。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嚮贛南、閩西進軍後,留下的紅五軍和紅四軍三十二團在井岡山堅持鬥爭。
No. 2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Jinggang Sha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的創建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江西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恢復和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開展遊擊戰爭,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創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會師後,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1928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寧岡茅坪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産黨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的湘贛邊界特委。隨後,湘贛邊界工農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10月,毛澤東在寧岡茅坪主持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决議,《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麽能夠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國紅色政權發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實行這種"工農武裝割據"的意義和經驗,回答了黨內和紅軍內部有人提出的"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來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此後,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剿”,隨後根據地不斷擴大,全盛時期,包括寧岡、永新、蓮花三個縣,吉安、安福兩縣一部分,遂川縣北部等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開闢了新的道路。
百科辭典
  Jinggangshan Geming Genjudi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Jinggang Sha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遊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産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结、教育、改造工作,將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軍編入工農革命軍。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由湘南到達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後改稱紅軍第4軍。5月,組成了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维埃政府。紅軍在赤衛隊和人民群衆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至6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擁有寧岡、永新、蓮花3個縣,和遂川、酃縣、吉安、安福等縣的部分地區。之後,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嚮贛南、閩西挺進後,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鬥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各地武裝鬥爭樹立了榜樣,成為中國革命走上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的開端。
     (劉孚)
    
相關詞
地理萍鄉市江西省蓮花人
包含詞
井岡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郵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進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進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進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會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進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會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會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會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進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進剿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進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史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政權建設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文化建設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經濟建設史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會剿”親歷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大事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