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
|
在江西省西部,鄰接湖南省,跨井岡山市和寧岡、永新、遂川、酃縣等地。拔1000米左右。外環高山,中多盆地。風景秀麗,有小井竜潭、茨坪南山、黎坪飛竜洞、五指峰和黃洋界等五大哨口。以茨坪為中心,有大、小、上、下、中五井。1927年毛澤東在此創建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
jǐng gāng shān jǐng gāng shān |
位於江西省西南邊境的山區,全境多千米以上山峰,1927年毛澤東在此建根據地 |
|
井岡山聯繫方式地址:江西南昌安吉井岡山市茨坪梨坪村
電話:0796-6555790
郵編:343000井岡山投訴電話吉安市旅遊投訴電話:0796—8239622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井岡山景區榮譽國傢文物保護單位;國傢4a級旅遊風景區井岡山門票價格旺季:3月16日-11月15日:156元/人
淡季:11月16日-3月15日:130元/人
井岡山節慶活動(1)中國井岡山紅包旅遊文化節
(2)中國鄉村文化旅遊節井岡山開放時間8:00-16:00井岡山最佳旅遊時間每年的4-10月份,而最精彩的莫過於每年的4、5月份,十裏杜鵑傲然開放,正是遊覽井岡山的好時機。井岡山導遊圖井岡山美食地方風味菜有石耳燉雞、炒雙鼕、怪味菜、燒狗肉等
井岡山住宿如果遊客在井岡山中過夜的話,還可以選擇一些小旅館,這些地方的價格通常在四五十元;最便宜的是住在當地老鄉的傢中,價格可以商議,一般每晚在二三十元之間。井岡山購物名優特産:吉安黃牛·峽江水牛·役乳兼用牛·安福米豬·溧江豬·藤田花豬·萬安豬·冠朝豬·泰和武山雞·蓮花白鵝·遂川麻鴨·永豐竜岡鵝·萬安玻璃紅鯉魚·峽江鰣魚
井岡山交通江西省南昌、吉安、遂川等地都有長途汽車直達茨坪。茨坪也有公共汽車開往各風景點。另外,從南昌、贛州以及湖南長沙,可以分別通過泰和、遂川和寧岡等地進入井岡山玩法遊玩、攝影、旅遊、
井岡山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岡山地區包括寧岡、永新、蓮花、遂川和湖南的酃縣、茶陵等縣,周圍五百餘裏。
這裏山高林密,地勢險峻。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産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岡山被稱為“革命搖籃”。山中現存有30多處革命遺址,其中屬國傢級保護的遺址有10處。
井岡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4%,景區內擁有各種植物3800多種,其中珍稀樹種30多種,稀有動物20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國傢在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裏的自然保護區;1982年,井岡山又被列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
井岡山是我國著名的革命勝地,同時也是一個風光秀麗的遊覽勝地。
井岡山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屬江西省井岡山縣,山勢雄偉,有大小峰巒500餘座,最高峰2120米,很多座山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遊覽井岡山,既可以瞻仰革命前輩的戰鬥業跡,還可以飽覽景色綺麗的無限風光。
茨坪,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臺間的小盆地。這是遊覽井岡山到的地方。現在,這裏已建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等。從茨坪到各個紀念地及主要風景遊覽點,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絶妙之處。它們離茨坪不遠,有五哨公路通達。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遊的是黃洋界。黃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群衆稱之為摩天嶺。在這裏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層層疊疊;白雲翻騰,猶如汪洋大海。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現在這裏建有一座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碑文由朱德同志書寫。另一面鎸刻毛澤東同志的《西江月井岡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風,上有“黃洋界”三個金色大字。
除革命紀念地外,井岡山還有許多風景點,位於茨坪西北7公裏的翡翠𠔌(即竜潭風景區),以飛瀑碧潭、奇花異樹著稱,是井岡山最重要的風景區。在這個長約2公裏的山𠔌中,有好幾處雄偉的瀑布。其中最壯麗的是碧玉潭,凌空飛瀉,高達67米。與翡翠𠔌相連的景區名金獅面。這裏多奇峰怪石。有回音壁、一綫天、琴臺、金龜擊鼓等景點。雙峰夾峙的一綫天,僅有一綫天空透陽光,高約百餘米,石階梯道,寬度衹能容一人行走。這裏的瀑布也頗具特色,如白竜瀑,是一種間歇瀑,瀑布落差達82米,水量不大,但隔幾秒鐘,就會“嘩”的一聲涌起幾米高的白浪,隨即又趨平靜。茨坪東北12公裏的桐木嶺哨口附近,有一岩洞,因洞中常年棲息石燕(蝙蝠),因而名之為石燕洞。洞長達1000米,由七個大洞及一些小洞組成,最大的洞,高約60米,寬50米,洞中布滿晶瑩剔透,琳琅滿目的鐘乳石。
井岡山上林木繁茂,有各類植物3800多種,其中香果樹、銀杏、水杉、鵝掌揪、井岡杜鵑等,均屬名貴珍稀植物。一般杜鵑花都是叢生灌,這裏卻能長成直徑達2尺有餘的大樹,而且品種很多,當春夏之交,漫山遍野杜鵑花盛開,景色迷人。井岡山上動物種類也很多,主要的珍貴動物有華南虎、雲豹、短尾猴等。
井岡山的物質特産有獼猴桃、金桂、山梨、楊梅、石耳、木耳、香菇、玉蘭片、玉溪荼、黃連、邊山七、屏風、玩具、首飾盒等。地方風味菜有石耳燉雞、炒雙鼕、怪味菜、燒狗肉等。 |
|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裏羅霄之腹”之稱。解放前,井岡山沒有獨立的行政建製,是一個“人口不滿兩千,産𠔌不滿萬擔”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後,井岡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於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併組建新的井岡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人,總面積1297.5平方公裏。
陸定一同志說:“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這是對井岡山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井岡山既具有輝煌的歷史,又有絢麗的自然風光,革命的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是一個集觀光旅遊、傳統教育於一體的理想旅遊避暑勝地,先後獲得“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一批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傢4A級風景旅遊區”等榮譽稱號,2007年又跨入了“國傢5A級風景旅遊區”的行列。
市花:杜鵑花 (又名映山紅)市樹:紅豆杉 (又名紫杉、赤柏鬆)
氣候特點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衹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鼕長、夏短、秋早、春來晚的特點。
革命歷史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一塊“浸透着烈士鮮血的聖地”。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井岡山,建立了以寧岡縣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蘭花坪。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尤其是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江澤民同志將它概括為24字,即: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衆、勇於勝利。井岡山
自然風光
井岡山不僅有豐厚的歷史內涵,而且還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為261.43平方公裏,分為11個景區,76個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先後開發了茨坪、竜潭、主峰、黃洋界、茅坪、竜市等6大景區、30多處景點。這裏,千峰競秀,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融雄、險、秀、幽、奇為一體,峰巒、山石、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高山田園風光應有盡有。
井岡山有迄今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好的7000多公頃次原始森林,有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譽為全世界僅有的亞熱帶常緑闊葉林,森林的覆蓋率達到86%,空氣質量遠遠超過國傢一類標準,可以說井岡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國民經濟
井岡山的開發建設始於50年代末。當時的井岡山,是個不通公路、不通郵、不通電、無工業、無商業、人口僅百餘人的小山村。
1957年以後,井岡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墾殖山場,興建公路,發掘資源,建設電站,創辦工業,努力發展經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該市依托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日趨完善的區位優勢,製定了“旅遊興市”的發展戰略,並不斷加大改革開放步伐,經濟由封閉邁嚮開放,由貧乏走嚮繁榮。
2005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完成12.69億元,比2000年增長6.2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23億元,比2000年增長6000萬元,超出“十五”計劃數2300萬元,年均遞增19%;全年接待遊客達21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長21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13元,比2000年增長962元。一、二、三産業結構為18.2:30.2:51.6,“旅遊興市”發展框架已經形成。
工業從無到有,已發展工業企業80余家,並形成了造紙、瓷業、硅酸????、花崗岩、木材加工、竹製品、土特産加工等特色工業群體。
農業生産已由傳統型嚮科技型、開發型、集約型方向轉化,特種養殖、特種水産、三高旅遊農業等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生産商品化程度明顯提高。旅遊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的主體,呈蓬勃發展趨勢。
社會事業
從1959年修建第一條公路——井泰公路後,至目前境內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市鄉公路25條,交通幹綫有:井岡山至吉安、南昌綫,井岡山至遂川、贛州綫,井岡山至湖南炎陵、長沙綫,井岡山至永新、萍鄉綫。贛粵——泰井高速公路直達井岡山;正在建設中的吉井鐵路直達井岡山新城區,並在新城區設站,預計今年年底正式通車。郵電通訊實現了“兩化一網”,程控電話和“大哥大”數次擴容,保證了井岡山與世界各地的迅速溝通。
旅遊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全市共有各類賓館110多傢,床位萬餘張。其中四星級賓館3傢,三星級賓館7傢,二星級賓館和相當於二星級的賓館近20傢,有1個網球場、4個保齡球館(其中井秀山莊的保齡球場設備、場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各項社會事業正在走嚮繁榮。1998年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市”,並被國傢體委列為“全國體育夏訓基地”。
井岡山市曾經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先進單位”、“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先進單位”、“全國園林緑化先進市”、“全國造林緑化百佳縣(市)、“全國衛生城”、“全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省文明城”等三十餘項國傢級、省級榮譽稱號。
發展藍圖
在新的世紀裏,將繼續實施“科教立市、旅遊興市、依法治市”的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小康井岡、和諧井岡、魅力井岡為目標。在培植壯大旅遊竜頭支柱産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農業,做優做強為旅遊業配套的工業經濟,加速民營經濟發展,加快新市址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一城帶兩區,旅遊牽百業”的佈局,把井岡山建設成為功能齊全,形象獨特,集傳統教育、觀光避暑、度假休閑、會議中心為一體的國內知名、國際影響的旅遊勝地,使井岡山成為新時期農村吸引城市的“根據地”,成為全國的旅遊名城。力爭到2010年,實現全市生産總值達20億元,財政收入達2.3億元,上山遊客達550萬人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600元。
井岡山的建設和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將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下,弘揚井岡山精神,實踐“三個代表”,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加速井岡山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井岡山新城區
井岡山市新城區位於井岡山市的東北面,距茨坪中心29公裏,距井岡山機場50公裏,距京九鐵路吉安站130公裏,泰井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北大門。
井岡山市新城區的建設按照“國際水準、國內一流,花園式生態旅遊城市”的規劃設計要求,首期開發建設4平方公裏,人口規模3萬以上。5-10年內建成10平方公裏,人口規模8萬人以上獨特的生態旅遊型城市。
井岡山市新城區建設總體規劃空間由4個單元構成,即:市民中心、行政中心、遊客中心和1個“Y”字型緑廊,形成以中心公園為核心、環形緑帶為紐帶的網狀緑地係統,形成山、水、城一體的城市空間格局特色,營造出獨特的“山水城市”景觀。
井岡山市新城區建設概算投資約30億元。在國傢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井岡山市人民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優秀傳統,堅持“基礎先行、配套建設、分塊實施、形成規模”的思路,以招商引資為主渠道,通過爭資立項,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不久的將來,一幅“山水園林在城中,城在山水園林中”的宏偉藍圖會展現在世人眼前。 |
|
【黃洋界】
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裏,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裏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着茫茫的雲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裏,至今保留着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黃洋界,十裏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裏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
【十裏杜鵑天然長廊】
提到井岡山就不能不說杜鵑花,井岡山有着著名的“十裏杜鵑天然長廊”,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開的杜鵑花密密匝匝地伸嚮藍天,映紅了五百裏井岡山。 別處的杜鵑是灌木,而井岡山的杜鵑卻是喬木型的,它們每棵都高達十五米以上,幹圍一米左右,開出的花朵呈五角形,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紐扣,有的一棵樹上竟開着幾種顔色的花。
【五指峰】
主峰景區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和荊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岡山主峰,山峰並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裏,海拔1586米,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景區內山巒疊峰,溝壑縱橫,飛瀑展鏈,動植物物種特別豐富,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的原始深秀的旅遊景區。 水口在五指峰左側,距茨坪九公裏。這裏風光極美,尤以麯溪幽𠔌、碧潭峰巒和杜鵑林為勝。主要景點有水口河𠔌、金牛戲水、百疊泉、彩虹瀑(飛竜瀑)、鎖竜潭、藏星岩、竜門等。當今,《人民文學》副主編崔道怡,1968年夏遊覽水口景區後,寫詩《井岡風光》贊美水口: 水口別開一片情,劍𠔌琴溪伴我行。 深山含笑迎遠客,石門壁立鎖飛竜。 藏星崖下接火種,將軍頂上沐雄風。 幽到心頭人欲醉,不忘昔日喊殺聲。
【筆架山】
筆架山景區包括:筆架山、朱砂衝、黃坳三個組成部分。
筆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裏,海拔1357米。筆架山主要由中峰 (揚眉峰)、西峰(望指峰)、東峰(觀島峰)三大峰組成,一個“山”字形。遠望猶如古代的筆架,故名筆架山。整個筆架山景區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但筆架山是自然壯觀。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鬆島等十餘處景點。
朱砂衝哨口位於茨坪南面,海拔635米。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朱砂水溢出。朱砂衝由此而得名。
黃坳,素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大門而著稱。井岡山鬥爭時期,毛澤東、朱德及紅軍常在這裏開展革命活動。
【井岡山茅坪】
位於黃洋界西面,面積40平方公裏,人口4000人,距茨坪32公裏,距竜市16公理,是井岡山鬥爭時期黨、政、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
茅坪景區以茅坪鄉政府駐地(茅坪村)為中心,面積約9平方公理。四周群山環抱、樹木茂密。發源於黃洋界西麓的茅坪河流貫全境。該景區充分體現了革命勝跡與田園風光、小橋流水、古樸民居相交融的意境流。景區內四季氣候溫和,風效指數和舒適指數均達到適應旅遊要求標準。
茅坪景區包括:茅坪、步雲山白雲寺、大隴、桃寮四個組成部分。
茅坪景區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以人文景觀為主。井岡山鬥爭時期,湘贛邊界黨、政、軍領導機關和紅軍後勤機關都曾設在這裏。現保存的革命舊址2領袖峰0多處,其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處,屬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8處。主要有八角樓毛澤東和朱德、陳毅舊居,中共井岡山前委和湘贛邊界特委舊址、湘贛邊界黨的“一大”和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舊址、紅四軍士兵委員會舊址等。
其它景點有:慎公祠、步雲山“白雲寺 ”、象山庵等。
【井岡山領袖峰】
井岡山領袖峰景區地處革命搖籃、旅遊勝地井岡山,占地近萬畝,融紅色、緑色、風情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景區,已於2005年4月 28 日嚮中外遊客隆重開放,領袖峰景區位於井岡山大井,離茨坪七公裏,乘車衹有10分鐘的路程。與黃洋界、竜潭、水口、大井毛澤東舊居等著名景區、景點相距很近,交通十分便利,旅遊區位優勢明顯。是您旅遊、休閑的理想去處。景區資源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紅色、緑色、風情、食宿、餐飲五大類。 |
|
【毛澤東舊居】
毛澤東舊居原是一棟農民住房。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常住在這棟民房的中廳和右後間。當時紅軍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毛澤東和紅軍戰士一樣,穿單衣,睡稻草,晚上點一根燈芯的油燈,寫下了《井岡山的鬥爭》這篇著作。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當年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中心的茨坪。磚瓦結構、飛檐挑角,整個建築既有秀麗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風格。它建成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地方性革命博物館,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一個全面陳列和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歷史的綜合館。館內基本陳列共有七個展室,分為序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堅持井岡山的鬥爭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等部分。在這裏,您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瞭解到那段艱苦卓絶的井岡山鬥爭歷史: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中國革命重心從城市轉嚮農村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隨後朱德、陳毅和彭德懷等人先後率領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勝利會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根據地的軍事“會剿”和經濟封鎖,取得了井岡山鬥爭的勝利。
在井岡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産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鬥爭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它不朽的功績也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册。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人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
為紀念偉大的井岡山革命鬥爭,緬懷在井岡山鬥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原遂川縣井岡山區人民政府於1950年在茨坪的東北邊山崗上建造一座純木質結構、正面書有“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的紀念塔;1951年將木質塔拆除改建成磚木結構的紀念塔,在塔頂立一泥塑紅軍戰士雕像,但外型比較粗糙;1956年,井岡山區人民政府又在遂川縣政府的支持下,將紀念塔的磚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塔頂重塑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手持鋼槍的紅軍戰士雕像;塔頂的正面是原遂川中學王教導員手書的“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從五十年代開始,這座塔就成了嚮國內外宣傳井岡山的主要形象標志。
1972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組織井岡山建築隊工人拆除塔頂紅軍戰士雕像,並將塔底擴建為5.5米X5.5米的正方形,塔高11米,塔的四面均鑲刻有凹形“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十個大字。整座塔基占地103平方米,塔前與紅軍烈士墓相連,鋪有水泥地面和水泥臺階,四周鬆柏常青、莊嚴肅穆。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為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築保護單位,以供人們參觀、瞻仰。 |
相關介紹 Related presentations |
1、井岡山精神
千年的歷史變遷,不變的青山秀水,積澱下來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後,井岡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構成了井岡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岡山的“紅色文化”的形成得益於它的光榮歷史。秋收起義失敗之後,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情勢,决定放棄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長沙原定計劃,改嚮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放棄了“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於是經過三灣改編等一係列措施,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除了位於農村,農産品豐富,解决了部隊的糧草問題,群衆基礎好,更重要是它位於湘贛邊界,在當時是“兩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轄)地帶,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便於保存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巧妙結合起來,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各地共産黨人也領導了武裝起義,紛紛建立革命根據地,形成了燎原之勢。雖然革命的時代已經遠走,但是我們依舊要傳承和發揚革命時期艱苦奮鬥的精神。
井岡山傳說
井岡杜鵑
描述:從前,有一對從安徽逃難的兄妹來到井岡山山黃傢村乞討,被黃開明夫婦收養下來,一起共同生活。這時因家乡山洪爆發、父母全被淹死的逃難兄妹,哥哥叫杜吉,12歲,妹妹叫杜蓮,3歲。。黃開明的兒子叫黃來,正巧與杜吉同年同月同日生,兩人性格又很合得來,就結為同年老庚,幾乎形影不離;黃開明還有個女兒叫黃媛,性格溫柔,長相俊美。黃開明夫婦把杜吉兄妹視為自己的親生骨,一傢六口人,過得和和美美。
井岡蘭花
描述:井岡蘭花,清香馥鬱,沁人肺腑。朱德同志1962年重上井岡山,為井岡蘭花寫下了一首《詠蘭》詩:“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衆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說起這井岡蘭花,有這麽一個故事。
山水傳說 茨坪
描述:相傳,古代的女媧是個很愛幹淨,又善於保養的女皇。她每天要洗三次臉,早、中、晚各一次。為此,她召集天上所有的能工巧匠,花了不知多少年,製作了三個臉盆:金盆、銀盆、玉盆,又叫頭盆、次盆、末盆。早上用頭盆洗臉,中午用次盆,晚上用末盆。
山水傳說 黃坳
描述:不知哪朝哪代,有一對夫妻開了一傢豆腐店。老夫妻做的豆腐雪白細嫩,味道鮮美,很受大傢的歡迎。加上他們待人熱情,心腸慈善,老幼無欺,如果碰上生活拮据的人傢來買豆腐,還會相送幾塊,所以,店裏的生意一年四季非常興旺,老夫妻也就存了一筆可觀的錢。
2、井岡山美食
紅薯絲飯 石雞兩吃 萵麻炒蟮片 茅坪粉蒸鵝 竹筒石雞 脆皮南瓜
蓮花血鴨 紅米飯 南瓜餅 三味椰球 全副鑾駕 錦綉雞絲
3、詞名《西江月·井岡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贛軍乘虛進攻井岡山。8月30日,四個團的敵軍攻打黃洋界。當時山上衹有紅三十一團一營的兩個連。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靠石塊禦敵。在此關鍵時刻,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前二發都是啞炮,第三發炮彈瞄準敵人山下的指揮部,隨着一聲口令,衹聽“轟”的一聲,炮彈不僅響了,而且正中敵人指揮部。剎時間,黃洋界上歡呼聲、號角聲、鑼鼓聲連成一片。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勢嚇壞了,竟誤以為主力紅軍殺上山來,於是連滾帶爬收兵下山。在這次漂亮的黃洋界保衛戰的關鍵時刻,我軍僅有的一門迫擊炮和一發炮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後,毛澤東率領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回到井岡山,當他聽了陳毅安營長的匯報後,得知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十分高興,當夜便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以歌頌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西江月•井岡山
1928年秋 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衆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1965·5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裏來尋故地,舊貌換新顔。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衹要肯登攀。 |
|
車次 始發站—終點站 發車 到站 歷時 硬座 軟座 硬臥 軟臥
時間 時間 票價 票價 上中下 上下
N532次 井岡山—南 昌 09:03 12:29 03:26 47 無 93/98/101 141/147
N531次 南 昌—井岡山 17:33 20:55 03:22 47 無 93/98/101 141/147
N526次 井岡山—九 江 14:57 20:03 05:06 無 101 無 無
N525次 九 江—井岡山 09:32 14:31 04:59 無 101 無 無
N514/N513次 井岡山—竜 岩 05:04 12:36 07:32 79 無 140/145/149 215/224
N504/N503次 贛 州—井岡山 16:01 19:34 03:33 42 64 88/93/96 無
K442/K439次 深圳西—井岡山 18:35 06:03 11:28 106 無 185/191/197 286/298
K440/K441次 井岡山—深圳西 21:14 08:02 10:48 106 無 185/191/197 286/298
K272次 井岡山—上海南 19:58 09:29 13:31 140 無 240/248/257 374/390
K271次 上海南—井岡山 14:40 04:44 14:04 140 無 240/248/257 374/390
K134次 井岡山—北京西 09:56 06:20 20:24 203 無 345/357/369 544/568
K133次 北京西—井岡山 12:34 08:43 20:09 203 無 345/357/369 544/568 |
|
劇名:井岡山
時間:2007年開機
製作人員
導演:金 韜
出品人:趙化勇
總策劃:汪守德 範耀庚 朱永和 朱彤
總顧問:劉峰岩 吳昌德 李長纔 劉上洋
總監製:張西南 李本剛 張海鴿 張華山 鬍恩
演員名單
王 霙 飾 毛澤東
王伍福 飾 朱德
潘雨辰 飾 賀子珍
黃 鵬 飾 陳 毅
宋佳倫 飾 王 佐
劉 鑒 飾 袁文才
李 梁 飾 宛希先
故事梗概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到失敗。面臨着生死存亡嚴峻考驗的中國共産黨人為輓救危局,發動了八一南昌起義,蘭花革命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七天後,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會後,毛澤東組織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打出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革命武裝的第一面軍旗。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失利。
為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毛澤東當機立斷,放棄攻打長沙退守文傢市,率部轉嚮敵人控製比較薄弱的井岡山尋求立足。途經三灣時,毛澤東在與餘灑度等人的鬥爭中,將隊伍進行了改編,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員會等重要的建軍原則,使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在賀子珍等人的幫助下,毛澤東得到了井岡山“緑林”首領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義部隊在井岡山立住了腳。
在開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毛澤東倡導實踐調查研究,先後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紀律和八項註意”、“三大任務”等人民軍隊等建軍原則;在通過“水口建黨”等措施加強軍隊內部黨的建設的同時,抓緊恢復和發展地方黨組織;建立了遂川等三個縣的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取得蓬勃發展之時,陳浩的叛變使毛澤東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員周魯貫徹中央“左”傾盲動政策,把毛澤東開除出黨,使之迫走湘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由此遭受巨大損失,史稱“三月失敗”。
南昌起義部隊在三河壩一戰中傷亡慘重,朱德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拔起殘破的軍旗,發誓一定要把這面軍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陳毅的支持,兩人率領起義部隊餘部始終堅持艱苦卓絶地鬥爭,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湘南暴動,歷經周折和磨難,與毛澤東在井岡山礱市勝利會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後,在朱毛的領導下,采取靈活的“十六字訣”作戰方針,分兵以發動群衆,集中以打擊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數次“會剿”,接連取得了五鬥江、草市坳和竜源口大捷,使根據地的建設擴大到了六個縣的區域,成立了湘贛邊界人民政府。
正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生機勃勃地進入全盛時期時,湖南省委巡視員杜修經貫徹分兵嚮湘南進軍的盲動政策,使紅29團全軍覆沒,加之袁崇全的叛變,隊伍幾乎瀕臨絶境,根據地再次慘遭浩劫,史稱“八月失敗”。毛澤東臨危不亂、立持異議,日夜兼程,親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岡山的何挺穎、朱雲卿等帶領軍民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彭德懷等率領在平江起義中創建的紅五軍也來到井岡山,使井岡山的武裝鬥爭力量得以進一步加強。
對“朱毛紅軍”起初不以為然的蔣介石終於親自披挂上陣,接連不斷地調動重兵從“進剿”到“會剿”。面對強敵,朱毛决定留彭德懷守山,自領主力轉戰贛南,以求“圍魏救趙”。但終因敵強我寡,井岡山失守。在轉戰贛南閩西的過程中,部隊中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出現了分歧,加之留蘇歸來的劉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論”,攻擊毛澤東,致使毛澤東在“七大”上落選,被迫離開紅四軍。
中央的“九月來信”糾正了紅四軍內部的“非無産階級思想”。陳毅親往閩西請毛澤東回到紅四軍的領導崗位上。紅四軍“九大”即古田會議上,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紅軍兩年多來在井岡山鬥爭中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設無産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一根本性問題。會後,針對林彪在新年賀信中提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問題,又洋洋灑灑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已初現雛形。
春天將至,毛澤東和賀子珍並肩登上井岡之巔,望着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滿懷豪情地朗誦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井岡山朱砂衝 EXECUTIVE cinnabar red |
朱砂衝位於井岡山市茨坪鎮南面17公裏處,因懸崖峭壁中流出的朱砂色的泉水而得名。當年,紅軍在此設立哨口。朱砂衝哨口是井岡山五大哨口中最險要之處,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山水畫傢雁廷繪《井岡山朱砂衝》開”之稱。它一側是峭壁陡立,一側是萬丈深淵,一條羊腸小道從半山腰鑿開,是井岡山通往遂川的要道,民謠曰:“懸崖絶壁挂高山,朱砂衝來形勢險,遠看好象老虎口,近看又似狼牙關”。 |
|
Jinggang Shan
井岡山
Jinggang Shan
見井岡山市。
|
|
- : Jing Gangshan, Jing Gangshan
- n.: Jinggangshan
|
|
井岡山市 |
|
江西 | 吉安 | 烏雞 | 中國泰和信息網 | 革命 | 政治 | 茶 | 江西特産 | 翠緑茶 | 飲食 | 烹飪 | 美食 | 食品 | 延安 | 簡介 | 共産黨 | 紅色政權 | 五指峰 | 廬山 | 江西旅遊 | 旅遊 | 紀念 | 景點 | 文物 | 人物 | 革命烈士 | 黨史 | 八一起義 | 軍事 | 元帥 | 地理 | 風景名勝 | 革命根據地 | 更多結果... |
|
|
井岡山市 | 井岡山報 | 井岡山站 | 井岡山客 | 井岡山大 | 井岡山飯 | 井岡山麗 | 井岡山館 | 井岡山老 | 井岡山橋 | 井岡山路 | 井岡山學校 | 井岡山大橋 | 井岡山會師 | 井岡山學院 | 井岡山紅米 | 井岡山杜鵑 | 井岡山大學 | 井岡山精神 | 井岡山傳奇 | 井岡山機場 | 井岡山竜潭 | 井岡山水口 | 井岡山賓館 | 江西井岡山 | 井岡山住宿 | 井岡山酒店 | 井岡山道路 | 井岡山飯莊 | 井岡山麗麗 | 井岡山衛矛 | 重上井岡山 | 井岡山脊蛇 | 歌唱井岡山 | 井岡山捲煙廠 | 井岡山的鬥爭 | 井岡山旅行社 | 井岡山厚皮香 | 井岡山風景區 | 井岡山五指峰 | 井岡山土地法 | 井岡山八角樓 | 井岡山翠緑茶 | 井岡山黴豆腐 | 井岡山百竹園 | 井岡山石燕洞 | 念奴嬌·井岡山 | 西江月井岡山 | 井岡山雕塑園 | 井岡山大碗菜 | 井岡山客傢王 | 井岡山老菜館 | 念奴嬌井岡山 | 井岡山綉綫梅 | 井岡山鳳仙花 | 井岡山獼猴桃 | 井岡山長青酒店 | 井岡山井新賓館 | 井岡山科苑賓館 | 井岡山金葉大廈 | 井岡山市????務局 | 井岡山警衛基地 | 井岡山井秀山莊 | 井岡山長青賓館 | 井岡山經貿大廈 | 井岡山景泰賓館 | 井岡山大學附院 | 井岡山大學論壇 | 井岡山中煤賓館 | 井岡山實驗學校 | 井岡山大學團委 | 井岡山大學學報 | 井岡山紅薯絲飯 | 井岡山煙筍燒肉 | 井岡山烈士陵園 | 井岡山革命遺址 | 華能井岡山電廠 | 井岡山南瓜醇酒 | 井岡山附屬醫院 | 井岡山師院附中 | 井岡山上太陽紅 | 井岡山酒店預定 | 井岡山酒店預訂 | 吉安井岡山賓館 | 井岡山路瑞光裏 | 井岡山路瑞金裏 | 井岡山棉紡織廠 | 井岡山的紅色傳說 | 井岡山大學商學院 | 井岡山大學工學院 | 井岡山大學檔案館 | 井岡山大學圖書館 | 井岡山錦江大酒店 | 井岡山星期大酒店 | 井岡山市中煤賓館 | 井岡山天樂府酒店 | 井岡山銀星大酒店 | 井岡山黃洋界賓館 | 井岡山景園大酒店 | 井岡山映山紅賓館 | 蘇區井岡山造銀幣 | 井岡山大學學生會 | 井岡山良景大酒店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 | 井岡山大學醫學院 | 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 牡丹江井岡山小學 | 井岡山自然博物館 | 井岡山主峰五指峰 | 井岡山領袖峰景區 | 井岡山竜源口石橋 | 井岡山市井峰賓館 | 井岡山市工業園區 | 井岡山竹木工藝廠 | 井岡山白蟻防治所 | 井岡山中心旅行社 | 吉安井岡山旅行社 | 井岡山青年旅行社 | 井岡山康輝旅行社 | 井岡山大學三農學社 | 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 | 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井岡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 井岡山大學數理學院 | 井岡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 | 井岡山大學護理學院 | 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 | 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 | 井岡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井岡山大學人文學院 | 井岡山大學政法學院 | 親歷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 | 井岡山紅杉樹假日酒店 | 井岡山弘揚教育訓練學校 | 青島錦江之星井岡山開發區 | 井岡山天樂府大酒店 | 井岡山大學網絡工作室 | 井岡山大學社團聯合會 | 西江月·井岡山 |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 | 井岡山珍稀動物觀賞園 | 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 | 江西省井岡山經貿學校 | 特73革命搖籃-井岡山 | 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 |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區 | 15西江月井岡山 | 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 | 念奴嬌.井岡山 |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 井岡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 井岡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吉安市井岡山春秋旅行社 | 井岡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 井岡山心連心旅行社 | 井岡山文武專修學院 | 井岡山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省井岡山恆欣服裝廠 | 井岡山市羽絨服裝廠 | 江西省總工會井岡山賓館 | 井岡山市中旅假日旅行社 | 吉安地區井岡山旅行社 | 吉安地區井岡山海外旅行社 | 井岡山紅杜鵑旅行社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史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政權建設史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文化建設史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經濟建設史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會剿” | 井岡山雲深處緑色有機生態農莊 | 中共井岡山市委黨校對外培訓中心 | 井岡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傳媒學院 | 錦江之星(青島井岡山開發區)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大事紀實 | 井岡山專傢樓賓館(井岡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關於共同重點支持井岡山大學建設的意見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進剿" |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0周年”郵票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進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進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進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會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會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會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會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進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進剿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進剿 | 東方紅 毛主席詩詞歌麯西江月·井岡山 | 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 毛主席 朗誦:方明 | 東方紅毛主席詩詞歌麯西江月井岡山 |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毛主席朗誦方明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