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江門市區 : 江門公交站 [顯示全部] > 五邑大學
目錄
No. 1
  五邑大學聯繫方式地址:廣東江門市東成村22號.
  郵編:529020
  傳真:3358395校辦電話:3296113五邑大學投訴電話江門市旅遊投訴電話:0750-35155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五邑大學最佳旅遊時間每年4~9月是汛期,7~9月是臺風活動的頻發期.
  其餘時間都是不錯的旅遊季節!五邑大學美食江門地區的飲食主要是以粵菜為主,多吃海鮮、野味等特色菜餚,小吃以粥、粵式點心、田蠃最為出名,口味清淡。如果要吃當地特色的菜餚,最好選擇攤位集中的食街,尤其是夜排擋,人頭攢動,燒、炒、燴、炸聲聲入耳,很能感受到廣東人愛吃、會吃的熱鬧氛圍。
  推薦餐館
  江門白石美食街
  地址:位於市郊環市鎮白石鄉
  特色:海鮮野味餐廳聚集地,1999年江門首屆美食節曾在這裏舉行。
  鶴山飲食文化廣場
  特色: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是園林庭院式的飲食廣場,有十多傢各具風格的酒傢菜館、露天酒吧,有露天演出舞臺。
  恩平河南食街
  地址:位於恩平河長堤
  特色:攤位長3500米,通宵營業,主要是地方小食、魚仔粥、生魚片粥、坑蠃粥、水蛇粥、雞粥、糯米丸、海鮮等特色小吃。
  開平長沙光明東路食街
  地址:位於開平市中心
  特色:全長800米,以吃海鮮為主。
  臺山城西食街、臺山南門食街
  地址:位於臺山市城西、南門的環市路厐
  特色:經營海鮮為主,兼有地方小吃。
  圭峰山北坑野味食街
  地址:地處圭峰山風景名勝區
  特色:食街全長300米,主要經營家乡菜、野味。
  天沙河東路食街
  地址:位於裏村天沙河長堤路
  特色:河兩岸食鋪衆多,以地方小吃為主,主要有魚片粥、魚生粥、皮蛋瘦肉粥、水蛇粥、鯽魚粥,另有狗肉、貓肉等特色風味菜。五邑大學住宿江門各市、區的旅遊資源都非常豐富,與之配套的住宿條件也相當成熟。溫泉度假區是秋鼕季住宿的最佳選擇,市區從一星到五星的酒店能滿足不同需求的遊客,價格從幾十元至二三百元。五邑大學購物江門地區的物産豐富,得益於這裏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新會盛産有鮮美多汁的水果,恩平有傳統手工的小食,開平出味道獨特的狗肉,每到一處,都能滿載而歸。
  1985年,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內外合力,一所全日製本科綜合性大學—五邑大學在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應運而生。江門市轄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市(區)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學校由此得名。
  
  學校占地約1000畝,天沙河蜿蜒橫貫其中,一河兩區。校園內湖光斂灧,幽雅寧靜,可謂是“遠山含翠教讀勝地,近湖吐煙治學佳境”。建校以來,學校堅持“面嚮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在人才培養、科研和社會服務、對外交流與合作、內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四大辦學特色。學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現設有管理學院和信息學院2個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係、外國語言文學係、管理科學與工程係、工商管理係、公共管理係、應用經濟係、通信與電子工程係、計算機與網絡工程係、信息與控製工程係、數學物理係、化學與環境工程係、機電工程係、土木建築係、紡織服裝係、政治教育與法律係、體育部等16個教學院係部,開設文、理、工、管、經、法、教育等七大門類34個本、專科專業,另還設有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面嚮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等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本科學生,面嚮全國(含港澳)招收研究生。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4000餘人,其中全日製在校學生1萬餘人。
  
  五邑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占專任教師的6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占專任教師的77%;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任教,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廣大教師在認真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十五”期間,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300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省部級研究項目60多項,橫嚮合作研究項目200多項,已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成果。分別確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應用數學、馬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工程環境與數據庫技術、紡織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係統、機電控製及自動化、材料學等重點學科、重點扶持學科及扶持方向。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還入選了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紡織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通信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等4個專業被評為省名牌專業。
  
  學校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治教,重視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質量就是生命”。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全國、全省組織的各類統考和比賽中,五邑大學學生均取得較好成績。2000、2001、和2002年連續三年,專業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在91%以上,比全國平均通過率高出21個百分點,2004年通過率更是高達96.9%,比全國高出34個百分點。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2003年獲2個全國二等奬,廣東賽區2個一等奬,4個二等奬。2004年又獲得全國1個一等奬,2個二等奬,廣東賽區4個一等奬,9個三等奬。2000年教務處分別獲得全國和全省高等院校先進教務處的稱號。學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迄今為止,已嚮社會各界輸送各類本、專科畢業生2萬多人,各類短訓生3萬多人。
  建校以來,五邑大學得到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他們共捐建樓宇近50座,還捐贈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並設立多項奬學金。學校充分發揮僑鄉的優勢,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傢和地區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係,每年都選派20多名優秀教師赴英美進修和交流,10多名學生以各種形式出國進行長、短期學習,100多名外國師生到我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傢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留學生單位之一,已先後招收來自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剋羅地亞等國傢的長、短期留學生600多人。
  
  五邑大學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早。1987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3年,廣東省教育廳又批準了五邑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已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係統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係統、通信與信息係統、交通信息工程與控製、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應用化學、應用數學和紡織工程等13個碩士授予點,其中紡織工程碩士點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碩士點。現在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通信與信息係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專業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現有在校博士後、博士生(聯合培養)、碩士生300多人。
  
  經過20年的建設,學校的設施日臻完善,總建築面積已達4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70多萬册,還有500多臺計算機的電子圖書館。擁有12個設備先進的實驗中心、實驗室、計算中心和電教中心,是國傢三維cad教育培訓基地、廣東省省級企業信息化培訓基地。全校有教學科研儀器6800多臺套,教學、科研計算機2000多臺。1996年1月,學校校園網與國傢教育科研網(cernet)、國際互聯網(internet)聯通並覆蓋全校,並在2003年建成1000m主幹、100m到樓宇的寬帶校園網。
  
  進入新世紀,我們將秉承既定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針,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的自身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具有地方特色與僑鄉特色,在同類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綜合性大學。
No. 2
  五邑大學建於1985年,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江門市轄恩平、新會、臺山、開平、鶴山五市(區),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學校由此命名。1990年,經廣東省高教局批準,五邑大學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國傢教委批準接收外國留學生;1996年,經國傢教委評估,成為本科教學合格單位;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五邑大學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 學校占地1000餘畝,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115萬册,電子圖書50餘萬册,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現設有管理學院、信息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係、外國語言文學係、數學物理係、化學與環境工程係、機電工程係、土木建築係、紡織服裝係、政治教育與法律係、藝術設計係、體育部等12個教學院係部,開設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6個學科門類34個本科專業。學校面嚮全國14個省市、港澳招收本科學生,面嚮全國(含港澳)招收研究生,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5000餘人,其中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萬餘人。
  學校現有13個碩士點,4個廣東省名牌專業,3個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門廣東省級優質課程,2門廣東省級精品課程,2個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1個廣東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擁有全國科教興國示範基地、廣東省僑鄉文化研究基地、中華文華傳承基地等。
  學校有教職工740多人,專任教師中40%具有高級職稱,80%具有研究生學歷;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任教,一批院士、長江學者、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來,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和優秀教師3人,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等20人,江門市十大傑出青年4人,江門市優秀教師和優秀工作者20人。
  “十一五”以來,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0多篇,被SCI、EI、SITP收錄23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80多部;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70項,橫嚮合作研究項目200多項,獲得省級科學技術奬6項,通過省級鑒定項目4項,已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成果,特別是為開平碉樓與村落2007年申遺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以培養品德高尚、視野開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在全國、全省組織的各類統考和競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近三年來,專業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6%以上,專業英語八級統考通過率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15%以上。2004以來,學生參加國際、國傢和廣東省各種競賽獲得270多個奬項。建校以來,五邑大學得到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同胞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他們共捐建樓宇近50多座,還捐贈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並設立多項奬學金。學校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分別與12個國傢和地區的26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都選派20多名優秀教師赴英美進修和交流和10多名學生以各種形式出國進行長、短期學習,100多名外國師生到我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傢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留學生單位之一,已先後招收來自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剋羅地亞等國傢的長、短期留學生700多人。
  建校24年來,五邑大學培養了畢業生2萬多人,使江門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比全省平均值高出5個百分點。作為五邑僑鄉的最高學府,學校堅持“根植僑鄉、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遵循“內外合力,特色發展,面嚮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以人才戰略為強校之基,以創新精神為建校之魂,以服務地方為興校之路,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全力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全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正在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廣東省同類院校中處於先進行列,在港澳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華人華僑社會有廣泛影響力,僑鄉人民滿意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學校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王剋 黨委副書記、校長:鬍社軍
相關詞
廣東教育大學高等教育江門紡織針織紡織服裝實驗室
包含詞
五邑大學學報五邑大學圖書館五邑大學管理學院
五邑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