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顱跳鼠屬 > 五趾心顱跳鼠
目錄
No. 1
  害鼠名 五趾心顱跳鼠
  害鼠學名 cardiocranius paradoxus satunin
  害鼠別名 小跳鼠
  形態特徵 體形小,體長不超過60毫米,耳小,呈圓筒狀。尾較體長稍長,尾端有稀疏長毛構成的毛束,肥育季節尾基因皮下脂肪積纍而顯著變粗。上門齒前面有一條縱溝。後足5趾,第一趾不達第2趾趾骨末端,趾端膨大,趾墊顯著,趾兩側及下方被毛,但不形成“毛刷”。體背及前肢外側呈沙黃色或灰銹色,毛基灰色,上段沙黃,毛尖黑色;體腹面自下唇至尾基概為純白色;頜下毛色白沾淡沙黃色;體背、體側分界明顯,在體背灰沙黃色與腹面白色中間有一銹紅色帶,自鼻上方向兩側經面頰直伸至尾基,耳後基部毛色較淡;觸須黑白均有;尾雙色,背面同背色,下面同腹部毛色。顱骨較短,全長約20毫米,鼻骨短狹。頂間骨甚小,略呈三角形;聽泡與乳突特別扁平,嚮後延伸,超出枕骨大孔後緣,使頭骨後緣中央有一深凹陷;顴弓中部無嚮後伸出的刀狀突起。
  生態特徵 棲息於荒漠草原,營夜間活動,洞道簡單而淺短,分支少。以植物緑色部分為食。有鼕眠習性。天敵有鼬類及小鵠等。
  分佈範圍 省內分佈於張掖及以西的祁連山地;國內分佈於內蒙古和新疆;國外分佈於內蒙古及蘇聯圖瓦自治共和國。
  防治方法 可采用化學防治和人工捕打兩種滅鼠方法。采用化學防治時,用毒餌或熏蒸的方法都可收效。人工捕打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挖洞法;二是火誘法:在其密集地區,在無月的夜晚,點燃火堆,當跳鼠發現火光後即會前來,此時,人們可手持樹枝等工具緊貼地面橫掃其足,使其腿部受傷,不能跳躍,乘機捕捉。
英文解釋
  1. lat.:  Cardiocranius paradox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