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佛教用語 : 邵氏電影 > 五毒
目錄
wǔ dú wǔ dú
  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
五種有毒的藥 5 kinds of toxic drugs
  五種有毒的藥。《周禮·天官·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鄭玄 註:“五毒,五藥之有毒者……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 宋 範成大 《問天醫賦》:“三建若燎,五毒若螫;入口如荼,下咽如戟。”
古代的五種酷刑 Five ancient torture
  古代的五種酷刑。《後漢書·獨行傳·陸續》:“ 續 、 宏 、 勳 掠考五毒,肌肉消爛,終無異辭。”《資治通鑒·漢明帝永平十四年》載此事, 鬍三省 註云:“五毒,四肢及身備受楚毒也。或云,鞭、箠、及灼及徽、纆為五毒。”《明史·刑法志三》:“全刑者曰械,曰鐐,曰棍,曰拶,曰夾棍。五毒備具。”
No. 4
  見“ 五毒草 ”。
五種毒蟲 5 kinds of worm
  五種毒蟲。 清 呂種玉 《言鯖·穀雨五毒》:“古者 青 齊 風俗,於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佈傢戶貼之,以禳蟲毒。”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天師符》:“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 賈祖璋 《蝎子》:“蝎子是一種有毒的動物,所以舊時把它跟蛇、壁虎、蜈蚣和蜘蛛合稱為五毒。”
指解放初期資本傢的五種違法行為,即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傢財産﹑偷工減料和盜竊經濟情報 Means the liberation of the five offenses capitalists, that is bribery ﹑ tax evasion, theft fraud and theft of state property ﹑ jerry economic intelligence
  指解放初期資本傢的五種違法行為,即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傢財産、偷工減料和盜竊經濟情報。 毛澤東 《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清除‘五毒’,消滅投機商業。”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三:“資本傢洗清五毒,改過自新,我們就要團结他們搞好生産。”
No. 7
  關於【五毒】本詞條共有六種解釋:
動物
  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它們分別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實,把這五種動物合稱為“五毒”是古人的一種誤解,因為壁虎無毒,卻被認為是劇毒物。這就像鶴頂紅是無毒的東西,卻被認為是劇毒物一樣。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闢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製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墻、炕上,或係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鬱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蘆即源於此。《夢粱錄》捲三:“士官等傢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這是宋代之俗。 《燕京歲時記》又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這是清代之俗。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挂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你為“倒災葫蘆”。至今民間仍有懸鏡於門以避邪之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闢邪之意(見《唐國史補》 )。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挂鏡驅邪。
  (圖為刻有五毒的玉石)
〖義項二〗
  【五種毒藥】
  石膽、丹砂、雄黃、慈石和礬石;
宗教
  佛教稱“貪、嗔、癡、愛、惡”這五種情緒為五毒,認為這五種情緒是衆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
電影
  片名:五毒 (1978) (five deadly venoms)
  更多外文片名:
  five venoms
  pick your poison
  wu du
  導 演:張徹cheh chang
  編 劇:倪匡張徹
  上 映:1978年08月12日
  地 區:中國香港
  語 言:國語粵語
  顔 色:彩色
  聲 音:單聲道
  時 長:96分鐘
  類 型:劇情片冒險片動作片
  分 級:美國:r
  主演:
  羅莽 meng lo
  江生 sheng chiang
  演員表:
  鹿峰
  羅莽
  江生
  郭追
  孫建
  類型:動作 / 劇情 / 冒險
  五毒 (1978)製作發行公司:
  shaw brothers [sg]
  world northal [us]
  劇情梗概:
  故事內容為邪派“五毒門”掌門臨終前自感本門功夫過於陰毒,於是命關門弟子鏟除為非作歹的幾位師兄。五位師兄各學一門功夫,如蝎子功、蛤蟆功等,小弟子雖然各門武功均懂一些,但必須聯合一名正直的師兄,方能分別打敗另外四名。但小弟子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容貌和身份,更不知道哪一個師兄纔是正義的,於是……
  五毒門是江湖上一個神秘而又陰毒的門派,教中的人以下毒擅長。門派發展久了,教中之人不免竜蛇混雜,教徒也並不個個都是善類,且五毒門武功陰毒,江湖上人聞風喪膽。掌門人臨終時命自己的關門弟子清理門戶。小師弟共有五位師兄,各人有一項絶技,而小師弟的任務就是聯合其中一位正直的師兄共同去對付另外四個人。因為這五門武功雖然都很高明,但卻也是門門相剋,小師弟雖然得到師傅真傳,通曉五門武功,但因為時日尚淺,確實曉而不專,因此一定要得到其中一位正直的師兄的支持。可是小師弟和五位師兄從未見過面,更不知道他們孰善孰惡。小師弟在與人交往中多次上當受騙,錯把好人當壞人,而將姦人作善者。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歷練中,小師弟終於找到了正直的大師兄,並和他一起遵從師傅遺命清理門戶。
五種酷刑
  鞭、捶、灼、徽、纆;
五種社會醜惡現象
  騙、賭、幫、煙、娼。人們通常所說的“嫖”包含在“娼”中。
〖義項一(主要的說法)〗
  五毒還有一種說法是指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五種毒物是民間盛傳的一些害蟲,以金庸的武俠小說而出名
〖義項二〗
  【五種毒藥】
  石膽、丹砂、雄黃、慈石(也就是磁石)和礬石;
  這是五種毒礦石,古人將以上礦石放入沙鍋或瓷鍋,水煎三天三夜,中間加幾次水防止幹燒。到了三天後,取出礦石。將藥水燒幹後會留下鐵銹狀的劇毒藥粉,就是“五毒粉”,中醫用於以毒攻毒,治療部分嚴重感染。
  這是“五毒”一詞的出處。
五種體內毒素
  五種體內毒素就是人的五種性格的陰面,就是陰木性、陰火性、陰土性、陰金性、陰水性,這五種性格分別産生怒、恨、怨、惱、煩這“五毒”,也就是五種能使人致病的惡劣情緒。怒傷肝,恨傷心,怨傷脾,惱傷肺,煩傷腎,人體的一切病,不外乎肝、心、脾、肺、腎這五大係統,就是由這“五毒”生出來的。
  陰木性人易怒,就是看到別人違背了自己的意思而大發脾氣,或者看到某些事情不合理而憤憤不平,不滿的情緒發泄於外,火冒三丈,暴跳如雷,這時人的理智啊什麽的全沒了,嚴重時甚至會不顧一切地做出某些蠢事。
  陰火性人易恨,就是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欲望沒能得到滿足,或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時候,耿耿於懷,沒有機會發泄憤懣,便將其藏在心裏,伺機發泄,盤算着如何報復,如何出氣。這種心情就是恨。嚴重的恨,會一刻也忘不了,時時刻刻盤算着怎麽報復,恨不能馬上食其肉而寢其皮。
  陰土性人易怨,就是當自己受到欺侮或壓抑的時候,當事情不順心的時候,或當自己吃了虧的時候,有苦難言的那種心情。怨,衹會怨別人,覺得都是別人不好,自己太委屈了,於是心裏越來越憋屈,嚴重的時候很容易宜忌他人。怨人不會傷人,衹會傷到自己。
  陰金性人易惱,就是在對待自己不喜歡又不能擺脫的人和事的時候的那種心理狀態。惱人往往出於嫉妒,總覺得事情不順心,說不出,道不明;有時做一點小動作,或表現出虛偽,又被人發現了,於是更加懊惱不已。
  陰水性人易煩,煩是一種窩囊、自卑的苦悶心境。自己無能,做事緩慢,卻總是嫌別人不合自己的心意;遇事不果决,好猶豫,好後悔;嚴重的就是總在自我封閉中生悶氣。
  這五種情緒都是由心産生的。心是皇帝,其他四個髒器是朝廷重臣,心的一舉一動,與這四個大臣息息相關。心一怒,産生的一切後果由肝承擔;心有怨氣,造成的一切影響由脾負責;心惱了,肺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心煩了,腎就得為它買單;心中有恨,那壞了,沒人擔待得起,它衹好自己負責。五髒本來都是有自己的本職工作的,現在要它們伺候君主,為君主産生的這些惡劣情緒負責,是額外安排的擦屁股的活兒,人傢能樂意幹麽?五髒一不樂意,毒素就存下了;當五髒不堪重負的時候,那可不就傷了嗎?
  於是,心怒了,毒氣就入肝了,入肝後最終存在筋裏頭;心裏有恨,毒氣入心,最終藏在心血管裏頭;心中有怨,毒氣入脾,最終分佈在肉裏頭;心裏惱了,毒氣入肺,終於在肺管裏頭安傢了;心煩了,毒氣入深,最終藏進骨頭裏。五毒是攻伐五髒的元兇,而這些元兇是皇帝自己派出來的,這樣的皇帝豈不是恨糊塗?所以罪魁禍首是心本身。
  〖義項八〗
  在金山劍俠情緣1、劍俠情緣2、劍俠世界網絡遊戲中,五毒是其中一項職業。
  五毒分三條路綫:刀毒、掌毒、詛咒毒。
  〖義項九〗
  “炒五毒”,江蘇中部以韭菜、茭草(或金針菜)、木耳、銀魚、蝦米等同炒,大約是以這幾種菜象徵蟾蜍、蝎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備菜餚,現在少見,衹有粽子和雄黃酒是必備。但是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以辣椒 蔥 蒜 香菜五種有刺激的東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館都可以點到此菜,因為食材比較常見。
民俗與節日
  蟾蜍 蛇 蝎壁虎 蜈蚣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闢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製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圖像(即剪紙),或貼在門、窗、墻、炕上,或係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英文解釋
  1. n.:  the five poisonous creatures of 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 lizard and t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