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西 >吉安 > 五大哨口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五大哨口投訴電話吉安市旅遊投訴電話:0796—8239622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茨坪四周,它們是五條通往井岡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峽𠔌幽深,地勢十分險要。它們分別是北面的黃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雙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衝哨口,東西的桐木嶺哨口。在這些哨口的萬丈深淵中可以看到蒼鷹在半山中盤旋,景象十分壯麗。黃洋界哨口請看專門的詳細介紹;雙馬石哨口海拔1286米,因山頂上有兩塊相疊的大石頭形似兩匹駿馬,故名雙馬石;周圍林中有很多野生桃樹,桃花盛開期遲至農歷四月;桐木嶺哨口海拔860米,桐樹成林,每年桐花盛開之時,花開漫山遍嶺;朱砂衝哨口與黃洋界互成南北對峙之勢,在它的峭壁上有一股紅色水流出,朱砂衝因此得名。五大哨口現均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No. 2
  位於茨坪四周,它們是五條通往井岡山的要道,山峰陡峭,峽𠔌幽深,地勢十分險要。它們分別是北面的黃洋界哨口,南面的八面山哨口,西南面的雙馬石哨口,南面的朱砂衝哨口,東西的桐木嶺哨口。在這些哨口的萬丈深淵中可以看到蒼鷹在半山中盤旋,景象十分壯麗。
  黃洋界哨口請看專門的詳細介紹;雙馬石哨口海拔1286米,因山頂上有兩塊相疊的大石頭形似兩匹駿馬,故名雙馬石;周圍林中有很多野生桃樹,桃花盛開期遲至農歷四月;桐木嶺哨口海拔860米,桐樹成林,每年桐花盛開之時,花開漫山遍嶺;朱砂衝哨口與黃洋界互成南北對峙之勢,在它的峭壁上有一股紅色水流出,朱砂衝因此得名。
  五大哨口現均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黃洋界哨口工事: 這個哨口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個工事和一個瞭望哨組成:右邊的兩個工事用以阻擊江西寧岡方向來的敵人;左邊的一個工事用以阻擊湖南方向來的敵人;山頂上的一個瞭望哨便於監視敵人。哨口修好後,當地軍民有一首歌謠形容這個哨口:“山連山來嶺連嶺,黃洋界上是高峰;高峰嶺上設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嶺。”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裏。當時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毛澤東同志得知這一消息後,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歌頌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1929年1月底,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發動了第三次反革命“會剿”,因敵衆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壞。1960年哨口工事遺址由當地政府重新修復。1961年,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面山哨口:位於井岡山西面,距茨坪19公裏,海拔1848米,是井岡山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與西面的雙馬石哨口、西北面的黃洋界哨口遙遙相對,這裏是井岡山連接湖南酃縣的重要通道,現有公路相通。
  八面山是五大哨口中地勢最險峻,氣勢最雄偉的一座山峰。道路崎嶇,山體凸凹不平。站在峰頂可以眺望方圓數十裏的風光勝景。
  1928年4月,井岡山軍民在這裏修築了三個工事,設有釘陣、壕溝等防綫,並築有紅軍哨棚。當年有一首民謠說:“山上溪水彎又長,八面山上放豪光,紅軍哨口在山腰,好比天然大城墻。八面山啊山連山,哨口做在山上山,反動白狗來進攻,有命來哩沒命還。”
  1922年1月底,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發動第三次反革命“會剿”,湖南方向的敵軍集中重兵對八面山發動進攻,當時堅守哨口的紅五軍第四大隊140多人,冒着嚴寒,與敵激戰三晝夜,最後彈盡糧絶,哨口工事被敵軍的迫擊炮、機關槍轟塌,全體官兵大部壯烈犧牲。
  解放後,當地政府重新修復了哨口工事。
  桐木嶺哨口:位於井岡山東面,距茨坪4公裏,海拔866米,著名的井岡山五大哨口這一。現有公路相通。
  桐山嶺的地形與山下相對高差很大,顯得高聳兀立,巍峨挺拔,在“鶴立雞群”之勢。當年的一年石板小道盤旋在深𠔌懸崖上,是井岡山通往永新的要道。這裏因滿山遍嶺桐樹成林故而得名。
  1929年1月,湘贛敵軍對井岡山發動第三次“會剿”時,紅五軍第八、九兩個大隊打退敵人三個團的進攻,使哨口一直在紅軍的守衛之下。
  解放後,當地政府對哨口工事進行了全面整修,建了紀念亭,修了簡易公路,遊人迂回而上可至總哨口舊址。
  桐木嶺哨口修築於1928年4月間。設有一個總哨口和三個分哨口。工事的外圍布有竹釘陣地,主要防止江西方向的敵人進犯。當時有一首歌謠形容這個哨口說:“高山峻嶺緊相連,桐木嶺頭尖又尖,紅軍哨口守山頂,好比鐵寨牢又堅。關北(指山下的拿山一帶)上來桐木坳,坳上哨口做得好,臨高二千六百步,打得白匪無處逃。”
  朱砂衝哨口,位於井岡山南面,距茨坪17公裏,海拔600多米,是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因為這裏的峭壁縫中流出朱砂色的泉水而得名。
  朱砂衝哨口:是五大哨口中最險要的一處。一條羊腸小道從半山腰的陡岩峭壁中鑿開,右面是懸崖聳立,左面是萬丈深𠔌,𠔌底是朱砂河,流水湍急。因此,朱砂衝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當年是井岡山通往前川的唯一通道。現在的公路衹能到達哨口腳下。若要遊覽哨口棚,從朱砂大橋沿着登山小道上山,大概要辛苦您20分外左右。
  朱砂衝哨口設有兩條防綫,在山頂的製高點上還設有瞭望哨。當年有一首民謠形容這個哨口說:“懸崖絶壁挂高山,朱砂衝來形勢險;遠看好像老虎口,近看又似狼牙關。”井岡山鬥爭時期,敵人多次妄圖從這裏進犯井岡山,均未得逞。
  雙馬石哨口:位於井岡山西面,距茨坪11公裏,海拔1286米,也是著名的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是當年井岡山通往湖南酃縣的一條主要通道,現有公路相通。
  雙馬石因道路旁有兩塊天然的麻石重疊在一起,遠望好像兩匹駿馬的馬頭,故而稱其為“雙馬石”。
  這裏峰巒峙立,山坡陡峭,斷崖裸露,難以攀登。唯一的一條小道,一旁是𠔌深壑幽,一邊是巨峰連雲,地勢極為險峻。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時,就是從這裏到達大井、茨坪的,王佐當時曾率部到這裏歡迎工農革命軍。1928年夏,紅軍對哨口進行加固修築,設了五個工事,三道防綫。現仍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