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互補品戰略
  互補品戰略
  大樓裏的設備和材料:空調、門窗、水泵、水泥、綱材、弱電設備、強電設備等都是xx的互補品,因此作為xx公司一方面在銷售xx的同時可兼銷以上互補品,但為保持所銷産品的同等檔次,銷售的上述互補品必須是高檔品牌(建議選擇幾個高檔次的品牌兼銷),另一方面公司可與上述互補品銷售機構建立合作,鼓勵他們兼銷abcxx,甚至把他們變成abc的經銷商或分公司。這種品牌戰略被稱為互補品戰略
  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畢竟是很少的,中國的企業未必都要掌握核心技術,如果能夠給擁有核心技術的廠商提供非常重要的互補品,這也是非常好的戰略。
  互補品戰略有點像傍大款。比如說汽車的配套産品非常多,金融、停車場、汽油、公路等都是汽車的配套産品。汽車剛出來賣得不是很好,因為有錢人都是坐馬車。原因是那時候汽車的技術不是很穩定,路也都是很泥濘的路,汽車在這樣的路上行駛顛簸得厲害。因此通用汽車廠和固特異輪胎聯合起來,成立了高速公路協會,建高速公路,目的讓車在上面開,使乘客感覺很刺激、體驗到擁有汽車的好處。這樣,通過提供配套産品---公路,主要産品——汽車——的價值就很好地體現了出來。消費者然後就遊說政府去修高速公路,公路修好了,汽車也好賣了。
  互補品是指它的銷售能帶動你的銷售的産品。比如說軟件賣得多,硬件也就會賣得多。軟件做得非常好,有的人為了玩這個軟件就會買一臺電腦。比如說ebay,拍賣社區建得非常好,以前不知拍賣怎麽回事的人也想把自己不用的東西拍賣出去,因此,他自己也會買一臺電腦。從這個角度講,ebay也是電腦的互補品。電信業抓得非常緊的就是增值服務,網站也是這樣,社區建得非常好,增加了網站的粘性,觀衆多,客流量大,廣告就有價值。
  但是互補品戰略,也必須講究技巧和藝術。和別人互補,如果別人出了事,會對自己造成一定的損害。
  互補品非常廣,幾乎任何産業都適合。比如說電影就是很多産業的互補品。例如新西蘭想開發旅遊業,但是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成功,後來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叫指環王,它的導演是新西蘭人,他就跑到新西蘭去拍電影,效果非常好,美國人一看新西蘭這麽漂亮,也都跑到新西蘭去旅遊。
  電影《手機》,裏面有四個贊助商,寶馬、中國電信、摩托羅拉和美通通信。美通通信是短信服務商,但是觀衆都沒有看出來,以為短信就是中國電信的,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失敗的互補品營銷的例子。提供的互補品別人要能夠看出來,要是看不出來,就沒有效果。
  互補品戰略基本上算是藉了核心技術的光了。從一個階段轉到另一個階段都需要核心能力,而這種核心能力與技術是沒有太大關聯的,如果能提供一種核心能力,就能取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