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雲夢山聯繫方式地址:鶴壁淇縣城西十五公裏的太行山東麓
電話:0392-7225787雲夢山投訴電話鶴壁旅遊投訴電話:0392-3327708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雲夢山景區榮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傢4a級旅遊風景區雲夢山門票價格40元雲夢山開放時間9:00—17:30
雲夢山,又名青岩山,在豫北淇縣於西南十五公裏。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豔,素有“青岩表仙境之勝”之稱。自古以來就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戰國時期的鬼𠔌子,唐代甄濟,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隱居多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和解放軍戰士也曾在這裏留下足跡,故聞名遐邇。
鬼𠔌子在這裏創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軍校,培養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軍事傢和縱縱傢。鬼𠔌子名王禪,又名王詡,道號鬼𠔌,戰國衛人,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術。他在雲夢聚徒講學,並著《鬼𠔌子》十三捲兵書傳世。《史記》雲:“蘇秦、張儀俱事鬼𠔌先生學術”;《東周列國志》載:“鬼𠔌子和墨子曾到雲夢山採藥”;水簾洞口明代歷癸未年洛陽通判竇文的摩崖題記曰:“鬼𠔌先生隱處。”清雍正六年重修王蟬廟碑銘記雲:“王蟬老祖隱於洞內,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在此拜王蟬為師”。民國三十一年修毛遂殿碑銘記載:“雲夢山鬼𠔌先生隱是也”。
鬼𠔌先生,何以到雲夢山隱居講學?蓋因鬼𠔌子與孫臏祖父孫武子是至交,孫武子用了多年心血,著兵書十三篇,意欲獻給齊王富國強兵,但齊景公不學無術,視兵書為糞土。後把兵書獻給吳王闔閭,自己僅存手稿。吳楚交戰,吳王依兵書作戰,大敗楚軍。楚昭王得知闔閭有此寶書,便懸賞重金搜尋,吳王把兵書藏於姑蘇臺。越兵破吳,火焚姑蘇,兵書被燒。於是楚王要挾齊王交出著書人,孫武子深恐僅存手稿落入野心勃勃的楚王之手,便拜托鬼𠔌子保管。
鬼𠔌子不負重托,帶着書稿到穎川陽城隱居,陽城臨楚,恐被昭王發現,又跋山涉水,隱於陝西扶風池陽,這裏毗鄰犬戎,屢遭戰亂,於是他東渡黃河來到衛都朝歌雲夢山定居。由於跋涉的艱辛,使鬼𠔌子認識到要求世人於水火,必須強兵富國,扶持正義,戰勝邪惡。便在雲夢山聚徒講學,並把孫武子的兵法發揚光大。
雲夢山現存名勝古跡十二處。
一、南天門
到雲夢山,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南天門。南天門在雲夢盆地埡口的南山峭壁下,就山崖的鐘乳石而建,上下兩層,由四根柱石構成,形似大門。上層是鐘乳石自然形成的一尊白衣觀音。整個門洞全由石料構成。故有這樣的歇後語:南天門的過木——幹板硬正。
南天門東側,就石鐘乳雕成的一條巨竜,翹首張目,望看觀音,似乎在聽觀音的吩咐,時刻準備把吉祥降到人間。
二、映瑞池與映瑞門
映瑞池,原名三溪池,為雲夢山水簾、青竜、竜背三溪匯流處,在雲夢山狹𠔌東段埡口,鬼𠔌先生當年常攜弟子來此習武,歷代墨士騷客進水簾洞遊覽都過此,有迎霞聚瑞之涵,故易名映瑞池,池水清澈,碧波蕩漾,朝映霞輝,暮銜星月,水色天光,魚兒嬉戲,美不勝收,池中有一井,名曰:“鬼𠔌井”,為緬懷鬼𠔌而名每年夏秋,池水從壩頂溢出,形成飛瀑,蔚為壯觀。
映瑞門臨映瑞池,因池得名。映瑞門為城堡式建築,正門為石砌圓拱形,拱上平臺,建有正背歇山重檐回廊小樓,雕飾彩繪,小巧玲瓏,登上斯樓,眺望水簾億鬼𠔌,送夕陽迎素月,乃遊者之快事。
三、水簾洞
水簾洞,在雲夢盆地南山陰半山崖,係鬼𠔌先生隱居之所,又是聚徒講學之地。洞高10米,寬6米,進深80餘米,是一天然洞穴。洞頂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順着鐘乳滴落石上,如墜玉盤,叮咚有聲,猶如古人撫琴開箏。串串水珠恰似一幅珠簾懸於洞口。故名水簾洞。“碧水為簾山頭挂,紅桃似錦洞口開”,就是這裏景色的寫照。洞之深處有一泉潭,水晶瑩甘冽,夏秋之季,泉水溢出洞外,形成一道飛瀑,直瀉映瑞池,群衆為之洗洞。
水簾洞口左上方刻有“鬼𠔌先生隱處”;洞口右側塑有3.5米高的鬼𠔌子站像一軀,右手持竹簡,左手放背後,恬靜安詳,雙目俯視,栩栩如生,好像在為弟子傳術。
出山門直到五裏井,這是著名的五裏鬼𠔌,兩邊壁立萬仞,荊棘叢生,除摩崖題記外,還有天書崖、孫臏墓等。
相傳𠔌先生經常乘坐牛車出入水簾洞。山門楹聯寫道:出水簾跨扶青牛,執拐杖駕起祥雲。現在洞中留有當年的兩道車轍和牛蹄痕跡。
四、洗塵洞
洗塵洞即孫臏洞,在水簾洞右側,依山鑿就,開鑿於明代,面闊三間,洞口兩側矗立石雕旗桿兩根,洞內石楹二排六柱,每根上刻有楹聯和人物故事,圖像清晰,造型生動,構圖嚴謹,刻工不遜。洞門以石雕成,雖然不大倒也古樸,內奉孫臏坐像,嚴肅莊重。
孫臏,戰國軍事傢,齊國阿(今山東陽𠔌人),孫武子之孫,與龐涓同在雲夢山拜鬼𠔌子為師,學習兵法。曾為齊威王軍師,大敗魏軍於馬陵。著有《孫臏兵法》。洞門楹聯道出了孫臏一生的功業和氣質,“道講刑名勳垂勃海,胸羅兵甲氣鎮風雲”。
五、倒坐觀音殿
倒坐觀音殿,是一座回廊式捲棚歇山飛檐建築,內奉一尊石雕南海大士,面壁而坐。這樣的石刻選像在我國還屬罕見。令人沉思回味的倒是殿門的楹聯:“問觀音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頭。”寓意深刻,鞭韃了那些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偽君子。
觀音為何倒坐?相傳,龐涓在馬陵道被孫臏打敗之後,匆忙趕回雲夢山,求鬼𠔌先生再授藝於他,鬼𠔌不予理采,並將其趕回雲夢北山。他便求助南海大士從中通融,說服鬼𠔌再收他為徒。南海大士一見是他,立刻把身轉了過去,說:“好一個不知廉恥的東西,你好話說盡壞事做絶,還有何臉面見我?趕快回洞中去吧!”從此這觀間再也沒有扭過臉來。
六、毛遂洞
水簾洞正下方,是一天然洞穴,約20平方米,洞頂全由鐘乳構成,狀如雲朵,千姿百態。洞前有抱殿三楹,捲棚歇山式建築,小巧玲瓏,雕梁畫棟,外有石欄,站在這裏可以俯視北山廟區。
洞內奉毛遂塑像一尊。手遂,戰國人,勇武有膽略,善言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外交傢,趙國平原君門下食客,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75年)秦國圍邯鄲,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薦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談判,楚王不答應救趙,平原君爭得沒法,此時,毛遂挺劍而上陳說利害,說服楚王同意發兵救趙。從而顯示了他的才能。“毛遂自薦”成語即由此而得。
毛遂洞與北山龐涓洞,遙遙相對,相傳鬼𠔌先生派其在這裏監視龐涓的行蹤。
七、龐涓洞
龐涓洞在雲夢北山半腰,高約1.5米,寬2米,進深3米。
龐涓,戰國時魏國大將,與孫臏同師鬼𠔌學兵法。此人嫉賢妒能,編造罪狀對孫臏施以臏刑。公元前344年齊以臏為軍師,攻魏求韓,龐回師迎戰,在馬陵道中孫臏計,全軍被殲,龐涓自殺。
因龐涓為人姦詐,詭計多端,鬼𠔌先生將其趕到這荒僻的山洞,並在洞前建一鎮妖塔,不許亂動。
八、捨身臺
捨身臺在雲夢盆地東側高15米,寬約80米,懸崖絶壁,形似萬切,險峻異常。相傳當年鬼𠔌在此講學時,為考驗弟子的勇氣和虔誠,讓弟子從此臺跳下去,故名。
捨身臺下北端,有一清澈見底的礦泉,甘洌可口,四季不竭,不管多少人食用,水位不減,呼之為“仙水泉”。相傳此泉是村夫隆慶和東海竜王公主,用生命換來的。
九、上聖殿
上聖殿在北山廟區。廟區建築於隋唐年代,雖然面積不大但佈局嚴謹,依山勢而建的大小十多處廟宇,鱗次櫛比,雄偉壯觀,猶如在空中懸挂。上聖殿卻是廟區中之瑰寶。此殿由大殿、抱殿組成。雕梁畫棟,飛檐凌空,蔚為大觀。內奉玉皇大帝巨型塑像,兩邊金童玉女相伴。抱殿前有一石雕牌坊,刻工精細,上書“雲夢勝境,海內奇觀”。
十、太陽洞
太陽洞在水簾洞東南二裏許的手扒窩險道口,是雲夢山半山崖一個天然洞穴,直徑8米,高13米。從洞內看恰似一個蒙古包,洞的東西兩側共有四個門洞,如兩門兩窗。洞頂拱穹形由石灰溶液形成各式各樣的圖案,遙的如蒼竜,有的如飛天、長蛇等等。洞內塑太陽神一尊,面容安詳,身着文武服飾,又似睽視人間的真善、美和假、惡、醜。
站在太陽洞遠眺,朝歌大好河山盡收眼底。特別是早晨站在山巔東看,一輪紅日從地平綫冉冉升起,猶如一團火球在雲煙霧海中托出,使人心曠神怡,大有登泰山觀日出之感。
為什麽叫太陽洞呢?相傳夏代有窮國國王後羿,因十個太陽熾烤大地,大怒,一連射落九顆太陽,僅剩下的一顆太陽藏於此洞,纔免於射掉。太陽為報答山洞之恩,把自己的光芒從早到晚射進洞內,故稱太陽洞。相傳鬼𠔌子在雲夢聚徒講學時,常率弟子到此觀星象、看日出、研究天文。
十一、精湛的書法藝術
雲夢水簾,久負盛名,歷代騷客墨士慕名而至,留下不少摩崖題記與碑刻,據統計,從元代至今,現存摩崖和碑刻233方,是古人留下的書法藝術珍品。其中元代翰林學士王惲的工筆正楷、明代洛陽通判竇文的行草、御使孫徵的狂草,皆稱書林之秀。
十二、孫龐下棋處。
孫臏、龐涓下棋遺址在小峰門,這裏是通嚮雲夢山的一隘口,山勢陡峭,易守難攻。站在峰口,可北覽金牛嶺、殷紂王鹿臺,東眺古城朝歌,使人心曠神怡。峰口有塊約9平方米的青石板,上刻古棋盤一個,相傳孫、龐當年常到這裏砍柴,小憩時,兩人常在此下棋,對壘鬥智,棋盤東北側有一石砌小廟,曰將軍廟。 |
|
雲夢山聯繫方式地址:邢臺市西66公裏邢臺縣石板房村北
電話:0319-2053672雲夢山投訴電話邢臺市旅遊投訴電話:0319-5212007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雲夢山導遊圖雲夢山交通圖雲夢山購物山上的板慄、柿子、蘋果、核桃、山梨、紅果、大棗之類,都是緑色無公害,價格便宜。
雲夢山交通自駕車從京深高速公路邢臺北口下,沿迎賓大道往西空過市區至邢和公路,從北梁元店下道至石板房即可。從火車站下車,可乘3路車到邢西汽車站,轉乘邢臺至雲夢山的班車即可。雲夢山玩法登山觀瀑
雲夢山風景區位於河北省邢臺縣冀傢村鄉石板房村北。東距邢臺市66公裏,交通便利。該景區屬北方山嶽類型,主峰1300多米,為河北、山西分水嶺。面積25平方公裏,植被覆蓋率95%,珍稀動植物100餘種。8月份日平均氣溫23℃左右。風景區位於翠陽山、牛群山、轎頂山的三山環抱之中,人進入景區,恍如進入一隻大肚茶壺中,衹見四面山勢峭拔,赤壁翠崖,頭頂衹一片圓天,神秘莫測,故稱“壺天仙境”,自下而上分為4層,分別為碧溪幽𠔌“下壺天”、峭崖飛瀑“中壺天”、水簾仙洞“上壺天”、天上人間“天外天”。
雲夢山是太行山脈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沉睡在香閨深處。雲夢山山雄、水秀、𠔌幽、洞奇。整個景區山水石樹交相輝映,塘溪潭瀑錯落有緻,若白竜飛騰,如銀練飄舞,四季如畫,景色宜人,令人詩情勃發,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已開發景點80餘處,景點密集,遊程安排張弛有度,有驚無險。雲夢山以水見長,她是一個瀑的世界,潭的海洋。這些瀑潭的形成,主要源自天外天的水簾洞。水簾洞雖然高在雲天外,但卻水源充沛,洞泉常流,泉盛時,洶涌澎湃,如蛟竜出海,泉弱時噴銀吐玉,微波漪瀾。水簾洞泉自山之巔峰,匯集東西兩大竜泉,形成波光粼粼的,白竜溪一路漫翠坡,墜丹崖,繞鬆柏,漫翠坡,擠幽澗,一路形成棲鷹瀑、滾蛟瀑、竜吟瀑、曬鱗潭、浣藥潭、碧波潭……構成多姿多彩的九瀑十八潭。若白竜飛騰,如銀練飄舞,令人詩情勃發,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
還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這裏有豐厚的文化底藴。相傳戰國時期著名道傢鬼𠔌子曾隱居此山,修道授徒。叱咤風雲揚名天下的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都是在這裏拜師學道。至今,神仙道、紅碾盤、神仙腳印,講經洞等遺跡尚存……。 |
|
景區概述
雲夢山,又名青岩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南十五公裏。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77米,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花爭豔,素有“青岩表仙境之勝”之稱。自古以來就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戰國時期的鬼𠔌子,唐代甄濟,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隱居多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和解放軍戰士也曾在這裏留下足跡,故聞名遐邇。
雲夢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部,新鄉市衛輝東部交界有一云夢山,為國傢4A級景區。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均途經淇縣。北距安陽市58公裏,南距鄭州市120公裏、新鄉市42公裏。是以戰國軍事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遊區。1984年成立雲夢山景區管理處,正式對其進行開發和建設。淇縣古稱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和西周時衛國國都,有着三千多年的文化積澱,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來,文物旅遊局以“大旅遊”的工作思路開發、建設、宣傳、推介、管理淇縣的旅遊資源,形成了以戰國軍事文化為主題的雲夢山景區,以人類始祖女媧文化為靈魂的古靈山景區,以殷商文化為主綫的朝陽寺景區,其中雲夢山景區被國傢評定為4A級景區,景區先後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景區”、河南省“風景名勝區”、“十佳魅力景區”等殊榮。
雲夢山由主景區-戰國古軍庠、上聖古廟及雲夢五裏鬼𠔌大峽𠔌遊覽區、雲夢大草原遊覽區三部分組成,面積約26平方公裏。景區以景色壯美、文化內涵豐富著稱,被稱為“青岩仙境”。戰國古軍庠是縱橫傢鼻祖鬼𠔌子王詡隱居授徒之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確定為“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研究基地”,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名人志士,由此出山,叱咤風雲,演繹了一部春秋戰國史;雲夢大草原是太行山脈中極為罕見的山頂草原,起伏舒緩,空曠開闊,春季桃花爛漫,夏季緑草如茵,秋季一片金黃。
景區內山、泉、洞、𠔌渾然天成,奇山、秀泉、妙洞、幽𠔌,加之壯觀的高山草原風光,與人文景觀“中華第一古軍校”巧妙結合,形成雲夢山景區的獨特魅力。雲夢山嚮社會開放後,先後建立了電瓶車、高空吊橋、“三十六計”文化步道等遊覽設施;每年舉辦雲夢草原風情文化節,吸引了大量遊客;1994年、2001年先後舉辦了兩屆全國鬼𠔌子文化研討會,並成立了中國鬼𠔌子文化研究會,成為全國鬼𠔌子文化研究基地。主要景觀有紀念性建築鬼𠔌祠、鬼𠔌墟、捨身臺、映瑞門、水簾洞、仙牛洞、孫臏洞、龐涓洞、毛遂洞、王老聖母洞、千佛洞、九竜柏、太陽洞、月亮洞、古佛洞、觀音洞、老母洞、青竜泉、仙泉、鬼𠔌井、映瑞池、五裏井、一綫飛瀑、清溪、五裏鬼𠔌、百獸壁、天書崖、魔壁、演兵嶺、八卦陣、蟠竜陣、劍秀峰、青竜背、雲夢大草原等100餘處。有全國字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摩崖題記“鬼𠔌子”兵書。
雲夢山自古以來就遊覽勝地。歷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詩章、摩崖題記和碑刻。戰國時期的鬼𠔌子,唐代甄濟,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隱居多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和解放軍戰士也曾在這裏留下足跡,故聞名遐邇。雲夢山自然景觀優美,文化遺跡豐厚。雲夢山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優美,文化內涵豐厚。既有紂王墓、摘心臺、三仁祠、仙人梯、衛國古城墻、鬼𠔌洞、孫臏洞、捨身崖、軍壇、將壇等殷商文化和戰國文化遺跡,又有靈山寺、朝陽寺、青岩絶石窟、清涼庵、玉帝殿、三清殿等道教佛教文化古寺院,是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尋根朝拜、傳統教育為一體的旅遊好去處。
名勝景點
【南天門】到雲夢山,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南天門。南天門在雲夢盆地埡口的南山峭壁下,就山崖的鐘乳石而建,上下兩層,由四根柱石構成,形似大門。上層是鐘乳石自然形成的一尊白衣觀音。整個門洞全由石料構成。故有這樣的歇後語:南天門的過木——幹板硬正。南天門東側,就石鐘乳雕成的一條巨竜,翹首張目,望看觀音,似乎在聽觀音的吩咐,時刻準備把吉祥降到人間。
【映瑞池與映瑞門】映瑞池,原名三溪池,為雲夢山水簾、青竜、竜背三溪匯流處,在雲夢山狹𠔌東段埡口,鬼𠔌先生當年常攜弟子來此習武,歷代墨士騷客進水簾洞遊覽都過此,有迎霞聚瑞之涵,故易名映瑞池,池水清澈,碧波蕩漾,朝映霞輝,暮銜星月,水色天光,魚兒嬉戲,美不勝收,池中有一井,名曰:“鬼𠔌井”,為緬懷鬼𠔌而名每年夏秋,池水從壩頂溢出,形成飛瀑,蔚為壯觀。 映瑞門臨映瑞池,因池得名。映瑞門為城堡式建築,正門為石砌圓拱形,拱上平臺,建有正背歇山重檐回廊小樓,雕飾彩繪,小巧玲瓏,登上斯樓,眺望水簾億鬼𠔌,送夕陽迎素月,乃遊者之快事。
【水簾洞】水簾洞,在雲夢盆地南山陰半山崖,係鬼𠔌先生隱居之所,又是聚徒講學之地。洞高10米,寬6米,進深80餘米,是一天然洞穴。洞頂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順着鐘乳滴落石上,如墜玉盤,叮咚有聲,猶如古人撫琴開箏。串串水珠恰似一幅珠簾懸於洞口。故名水簾洞。“碧水為簾山頭挂,紅桃似錦洞口開”,就是這裏景色的寫照。洞之深處有一泉潭,水晶瑩甘冽,夏秋之季,泉水溢出洞外,形成一道飛瀑、直瀉映瑞池,群衆為之洗洞。
水簾洞口左上方刻有“鬼𠔌先生隱處”;洞口右側塑有3.5米高的鬼𠔌子站像一軀,右手持竹簡,左手放背後,恬靜安詳,雙目俯視,栩栩如生,好像在為弟子傳術。 出山門直到五裏井,這是著名的五裏鬼𠔌,兩邊壁立萬仞,荊棘叢生,除摩崖題記外,還有天書崖、孫臏墓等。 相傳𠔌先生經常乘坐牛車出入水簾洞。山門楹聯寫道:出水簾跨扶青牛,執拐杖駕起祥雲。現在洞中留有當年的兩道車轍和牛蹄痕跡。
【洗塵洞】洗塵洞即孫臏洞,在水簾洞右側,依山鑿就,開鑿於明代,面闊三間,洞口兩側矗立石雕旗桿兩根,洞內石楹二排六柱,每根上刻有楹聯和人物故事,圖像清晰,造型生動,構圖嚴謹,刻工不遜。洞門以石雕成,雖然不大倒也古樸,內奉孫臏坐像,嚴肅莊重。孫臏,戰國軍事傢,齊國阿(今山東陽𠔌人),孫武子之孫,與龐涓同在雲夢山拜鬼𠔌子為師,學習兵法。曾為齊威王軍師,大敗魏軍於馬陵。著有《孫臏兵法》 。洞門楹聯道出了孫臏一生的功業和氣質,“道講刑名勳垂勃海,胸羅兵甲氣鎮風雲”。
【倒坐觀音殿】倒坐觀音殿,是一座回廊式捲棚歇山飛檐建築,內奉一尊石雕南海大士,面壁而坐。這樣的石刻選像在中國還屬罕見。令人沉思回味的倒是殿門的楹聯:“問觀音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頭。”寓意深刻,鞭韃了那些口是心非、表裏不一的偽君子。觀音為何倒坐?相傳,龐涓在馬陵道被孫臏打敗之後,匆忙趕回雲夢山,求鬼𠔌先生再授藝於他,鬼𠔌不予理采,並將其趕回雲夢北山。他便求助南海大士從中通融,說服鬼𠔌再收他為徒。南海大士一見是他,立刻把身轉了過去,說:“好一個不知廉恥的東西,你好話說盡壞事做絶,還有何臉面見我?趕快回洞中去吧!”從此這觀音再也沒有扭過臉來。
【毛遂洞】水簾洞正下方,是一天然洞穴,約20平方米,洞頂全由鐘乳構成,狀如雲朵,千姿百態。洞前有抱殿三楹,捲棚歇山式建築,小巧玲瓏,雕梁畫棟,外有石欄,站在這裏可以俯視北山廟區。洞內奉毛遂塑像一尊。毛遂戰國人,勇武有膽略,善言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外交傢,趙國平原君門下食客,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75年)秦國圍邯鄲,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薦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談判,楚王不答應救趙,平原君爭得沒法,此時,毛遂挺劍而上陳說利害,說服楚王同意發兵救 趙。從而顯示了他的才能。“毛遂自薦”成語即由此而得。毛遂洞與北山龐涓洞,遙遙相對,相傳鬼𠔌先生派其在這裏監視龐涓的行蹤。
【龐涓洞】 龐涓洞在雲夢北山半腰,高約1.5米,寬2米,進深3米。龐涓,戰國時魏國大將,與孫臏同師鬼𠔌學兵法。此人嫉賢妒能,編造罪狀對孫臏施以臏刑。公元前344年齊以臏為軍師,攻魏求韓,龐回師迎戰,在馬陵道中孫臏計,全軍被殲,龐涓自殺。因龐涓為人姦詐,詭計多端,鬼𠔌先生將其趕到這荒僻的山洞,並在洞前建一鎮妖塔,不許亂動。
【捨身臺】捨身臺在雲夢盆地東側高15米,寬約80米,懸崖絶壁,形似萬切,險峻異常。相傳當年鬼𠔌在此講學時,為考驗弟子的勇氣和虔誠,讓弟子從此臺跳下去,故名。捨身臺下北端,有一清澈見底的礦泉,甘洌可口,四季不竭,不管多少人食用,水位不減,呼之為“仙水泉”。相傳此泉是村夫隆慶和東海竜王公主,用生命換來的。
【上聖殿】上聖殿在北山廟區。廟區建築於隋唐年代,雖然面積不大但佈局嚴謹,依山勢而建的大小十多處廟宇,鱗次櫛比,雄偉壯觀,猶如在空中懸挂。上聖殿卻是廟區中之瑰寶。此殿由大殿、抱殿組成。雕梁畫棟,飛檐凌空,蔚為大觀。內奉玉皇大帝巨型塑像,兩邊金童玉女相伴。抱殿前有一石雕牌坊,刻工精細,上書“雲夢勝境,海內奇觀”。
【太陽洞】太陽洞在水簾洞東南二裏許的手扒窩險道口,是雲夢山半山崖一個天然洞穴,直徑8米,高13米。從洞內看恰似一個蒙古包,洞的東西兩側共有四個門洞,如兩門兩窗。洞頂拱穹形由石灰溶液形成各式各樣的圖案,遙的如蒼竜,有的如飛天、長蛇等等。洞內塑太陽神一尊,面容安詳,身着文武服飾,又似睽視人間的真善、美和假、惡、醜。站在太陽洞遠眺,朝歌大好河山盡收眼底。特別是早晨站在山巔東看,一輪紅日從地平綫冉冉升起,猶如一團火球在雲煙霧海中托出,使人心曠神怡,大有登泰山觀日出之感。
為什麽叫太陽洞呢?相傳夏代有窮國國王後羿,因十個太陽熾烤大地,大怒,一連射落九顆太陽,僅剩下的一顆太陽藏於此洞,纔免於射掉。太陽為報答山洞之恩,把自己的光芒從早到晚射進洞內,故稱太陽洞。相傳鬼𠔌子在雲夢聚徒講學時,常率弟子到此觀星象、看日出、研究天文。
【精湛的書法藝術】 雲夢水簾,久負盛名,歷代騷客墨士慕名而至,留下不少摩崖題記與碑刻,據統計,從元代至今,現存摩崖和碑刻233方,是古人留下的書法藝術珍品。其中元代翰林學士王惲的工筆正楷、明代洛陽通判竇文的行草、御使孫徵的狂草,皆稱書林之秀。
【孫龐下棋處】 孫臏、龐涓下棋遺址在小峰門,這裏是通嚮雲夢山的一隘口,山勢陡峭,易守難攻。站在峰口,可北覽金牛嶺、殷紂王鹿臺,東眺古城朝歌,使人心曠神怡。峰口有塊約9平方米的青石板,上刻古棋盤一個,相傳孫、龐當年常到這裏砍柴,小憩時,兩人常在此下棋,對壘鬥智,棋盤東北側有一石砌小廟,曰將軍廟。
【雲夢大草原】 位於淇縣西南15公裏雲夢山群峰之巔,海拔近600米,面積約16平方公裏。夏秋之季,茂草齊胸,一望無際,一派塞外風光。
【五裏鬼𠔌】是一道綿延五裏的山𠔌,兩側山勢陡峭,峰巒峙立,春夏之季,灌木郁郁葱葱,野卉芬芳,蟬鳴蝶舞,山泉瀑布飛濺;一到秋季,山色俊俏,滿山的野菊花競相開放,一片金黃,簇簇的山榆樹,紅葉片片。𠔌內現有孫臏墓、一綫飛瀑、魔壁、天書崖、五裏井等景點。當年王禪因在此隱居,而自號鬼𠔌子。
【中華第一古軍校】 位于云夢山主景區,內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戰國時期兵傢、縱橫傢的紀念性構築物和演兵嶺、八卦陣、蟠竜陣等古代兵陣遺址,是中國最古老的古代軍校遺址。
歷史痕跡
鬼𠔌子在這裏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軍校,培養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軍事傢。鬼𠔌子名王禪,又名王詡,道號鬼𠔌,戰國衛人,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術。他在雲夢聚徒講學,並著《鬼𠔌子》十三捲兵書傳世。 《史記》雲:“蘇秦、張儀俱事鬼𠔌先生學術”; 《東周列國志》載:“鬼𠔌子和墨子曾到雲夢山採藥”;水簾洞口明代歷癸未年洛陽通判竇文的摩崖題記曰:“鬼𠔌先生隱處。”清雍正六年重修王蟬廟碑銘記雲:“王蟬老祖隱於洞內,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在此拜王蟬為師”。民國三十一年修毛遂殿碑銘記載:“雲夢山鬼𠔌先生隱是也”。
鬼𠔌先生,何以到雲夢山隱居講學?蓋因鬼𠔌子與孫臏祖父孫武子是至交,孫武子用了多年心血,著兵書十三篇,意欲獻給齊王富國強兵,但齊景公不學無術,視兵書為糞土。後把兵書獻給吳王闔閭,自己僅存手稿。吳楚交戰,吳王依兵書作戰,大敗楚軍。楚昭王得知闔閭有此寶書,便懸賞重金搜尋,吳王把兵書藏於姑蘇臺。越兵破吳,火焚姑蘇,兵書被燒。於是楚王要挾齊王交出著書人,孫武子深恐僅存手稿落入野心勃勃的楚王之手,便拜托鬼𠔌子保管。 鬼𠔌子不負重托,帶着書稿到穎川陽城隱居,陽城臨楚,恐被昭王發現,又跋山涉水,隱於陝西扶風池陽,這裏毗鄰犬戎,屢遭戰亂,於是他東渡黃河來到衛都朝歌雲夢山定居。由於跋涉的艱辛,使鬼𠔌子認識到要求世人於水火,必須強兵富國,扶持正義,戰勝邪惡。便在雲夢山聚徒講學,並把孫武子的兵法發揚光大。 |
|
“誰雲名勝僅天台,此地簾岩曙色開。洞裏無天雲自靄,峰頭有日雨時摧。野僧採藥沿崖走,好鳥銜花傍水來。乘興登臨遙極目,恍似二島一蓬萊。”這首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古詩,營造出一個如夢幻般的人間仙境,讀來另人神往。這是古人對交口縣雲夢山的稱頌。衹聽雲夢山這個名字,就有了一種詩畫般的感覺,再讀這首詩,雲夢山便仿佛呼之欲出就在眼前了。
這樣一個好去處,在交口縣城西15公裏的石口鄉橋上村。雲夢山海拔1800米,地處一地質斷裂帶上,裸露的懸崖石壁高數十丈,呈彎麯條帶狀分佈,構成雲夢山的主體。雲夢山林木茂盛,𠔌深幽靜,山峰雲環霧繞,有雲山夢境的味道、故名。這裏最值得稱道的是絶壁廟宇、天然岩洞、峭壁懸棺和懸崖飛瀑,這一切都撩撥起遊人探險的好奇心。
雲夢山的廟宇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現在的碑碣記載,可知漢唐以來即有修建,但年代久遠無文字記載,唯明嘉靖年間,始有碑記,碑曰係皇慶元年所築。查“皇慶”至今,亦已670餘年。在70多米高的絶壁之上,天王殿、三清觀、玉皇廟、財神廟、水母娘娘廟等一字排開,左右約百餘米,各處廟宇都依山勢就石窟而修築,內側利用石壁,外側則砌以磚石,采用單檐歇山磚木結構,樣式大小各異,高低錯落,更顯奇巧。遠遠望去廟宇巍峨,疏密有緻,點綴於崇林幽壑、蒼鬆翠柏之間,別具特色。在清代,此地遊人如雲,近代戰爭頻繁,屢遭破壞,坍塌不堪。1980年,交口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去,要去看雲夢山的天然岩洞,路徑衹有一條,就是鑿刻於懸崖峭壁上的石階,石階非常陡峭,衹能容納一個人艱難地攀爬。現在為了方便遊人參觀就修建了一條木棧道,此道是在峭壁上鑿孔打樁,縛以木椽而成,雖然壁上有一條手扶鐵鏈供遊人維係安全,可是走在上面,依然顫顫悠悠。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正是因為腳下有這種顫巍巍的感覺,纔更觸發了他們獵奇探險的興致。
雲夢山最著名的岩洞,要數竜泉洞、鬼𠔌洞、孫臏洞和龐涓洞。竜泉洞在大雄寶殿的北面,《隰州志》記載說:“探奇者窮數日之力,莫測其遠近也”。交口縣建立後,曾有不少人結伴前往探險,發現洞內通道分岔較多,高低寬窄不等,有時僅容匍匐前進,洞內涼氣逼人,有水流之聲,斷道深澗難於跨越,終難尋得洞底,至今仍是一個迷團。
雲夢山的左上方,有一大壑口,古稱竜泉。泉水從石壁上飛瀉而下,形成瀑布,直衝𠔌底深潭,猶如水珠簾挂在天然石窟門上,甚為壯觀。古碑文稱其為“水簾洞”。到了嚴鼕,滴瀑成冰,水落冰增,冰堆成塔,人稱“冰瀑”。“冰瀑”或丈許,或兩三丈,最高時達七十多米,玲瓏剔透,晶瑩奇妙,恰似冰雕玉琢,景色奇特而壯觀。
雲夢山風景區山奇水秀,麯徑通幽,景色迷人。整個峰崖為密林所覆蓋,每當春日,山花撲鼻,蜂飛碟舞。深秋季節,楓葉滿崗,可與北京西山的紅葉相媲美。更有各種珍禽異獸不時地出沒於林間,讓遊人流連忘返。 |
|
邢臺雲夢山雲夢山風景區位於河北省邢臺縣冀傢村鄉石板房村北。東距邢臺市66公裏,交通便利。該景區屬北方山嶽類型,主峰1300多米,為河北、山西分水嶺。面積25平方公裏,植被覆蓋率95%,珍稀動植物100餘種。8月份日平均氣溫23℃左右。這裏地貌奇特,自下而上分為4層,分別為“下壺天”、“中壺天”、“上壺天”、“天外天”。人進入景區,恍如進入一隻大肚茶壺中,衹見四面山勢峭拔,赤壁翠崖,頭頂衹一片圓天,神秘莫測,故稱“壺天仙境”。
雲夢山山雄、水秀、𠔌幽、洞奇。四季如畫,景色宜人。已開發景點80餘處,景點密集,遊程安排張弛有度,有驚無險。尤其是白竜溪,從山頂的水簾洞及東、西白竜泉噴涌而出,墜丹崖,漫翠坡,繞檜柏,擠幽澗,一路形成棲鷹瀑、滾蛟瀑、竜吟瀑、曬鱗潭、浣藥潭、碧波潭……九瀑十八潭,若白竜飛騰,如銀練飄舞,令人詩情勃發,被譽為“北方的九寨溝”(最奇之處在於它的九潭十八瀑)。
總之,雲夢山是華北不可多得的一處勝境。
雲夢仙境
邢臺雲夢山進入景區後,我們舉目可見“雲夢仙境”四個大字,頓時把人帶到一種超塵脫俗,與世無爭的境界。左手邊這條清緑見底的河流就是貫穿整個景區的白竜溪。左前方(用手指)就是雲夢山主峰,海拔1300多米,是河北省與山西省的交界處。山那邊是山西省的和順縣、昔陽縣,山這邊是河北省的邢臺縣。所以當地有句民謠“一腳踏兩省,雞叫三縣明”。
棲鷹瀑
這是邢臺雲夢山景區最大的瀑布!從上到下,落差達105米。它像一隻巨大的山鷹,剛剛從遠處歸來,兩旁山壁就是它還沒有收攏的翅膀,中間那塊多棱的石頭就是鷹頭。它想必是被這飛瀑吸引,想飽飲山泉吧?鷹頭兩旁,白竜溪從窄縫裏摔下來,飄飄灑灑,還沒落到底,早被斜坡接住,形成百條銀蛇,順坡漫爬!你看那水花飛濺,像珍珠,像寶玉,像白粉,像煙霧,像銀末,像雪粒,太壯觀了!太神奇了!會 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那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講經洞
這個洞就是需要雲夢山代表性景點之一“鬼𠔌子講經洞”,又叫“王禪老祖講經洞”。這個洞大約有400平方米,
洞庭寬敞,可以同時容納二三百人。居中端坐,鶴發童顔,一派仙風道骨的,就是鬼𠔌子。他正在給弟子們講經說道呢!“鬼𠔌子”不是真名,是道號。因為他在雲夢山背後鬼𠔌溝隱居修煉 ,纔自居鬼𠔌子,人稱“鬼𠔌先生”。傳說他是春秋末年晉平公時的人,姓王名栩 ,單號一個禪字。他與宋國人墨翟(di迪),就是“墨子”在這座山一同採藥修道。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種學問,無所不會。是個“雜傢”。他有四傢學問:一“數學”,就是算卦;二“兵學”,就是排兵布陣;三“遊學”,就是口才辯論;四“出世學”,就是飛升導引成仙術。他在這裏隱居,不為別的,就為了日後教幾位天下聞名,能幹出轟轟烈烈大事情的學生。因為他道行太高了,方圓幾百裏都尊敬他,所以又尊稱“王禪老祖”。站在我們遊客的方位,面對塑像,從右到左,四個人分別是:蘇秦(紅衣)、張儀(藍衣)、孫臏(紅衣)、龐涓(黑衣)。一邊文,一邊武。其實還應該多塑一尊像,那就是毛遂。
大傢可能知道:這幾個人物在中國歷史上可是大名鼎鼎!蘇秦張儀是戰國時代的縱橫傢。孫臏龐涓的故事在中國更是傢喻戶曉了。毛遂就是“毛遂自薦”中的毛遂。成語“脫穎而出”也是由毛遂的故事留下的。 |
|
雲夢山社區, 雲夢山居委會 |
|
雲夢山組 | 邢臺雲夢山 | 雲夢山旅遊區 | 雲夢山風景區 | 雲夢山居委會 | 雲夢山自然風景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