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雲安
目錄
《雲安 Cloud Security》
詩人: 李群玉 Li Qunyu

  灘惡黃牛吼,城孤白帝秋。水寒巴字急,歌迥竹枝愁。
  樹暗荊王館,雲昏蜀客舟。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No. 2
  【雲安概況】
  雲安鎮位于云陽新縣城東北42公裏的湯溪河下遊𠔌地,地跨湯溪河兩岸,四面銜山,幅員面積1.2平方公裏。地理位置:北緯31º03΄28˝,東經108º51'15˝。
  【歷史雲安
  雲安鎮是一個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工業古鎮,古名湯溪(一說永安)。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扶嘉率衆鑿井煮????,開城鎮發展之始。約在唐宋時期形成街市,有主街一條,小巷數條,除熬????廠房外,有居民近百戶,為食????生産、運銷服務的商號10余家。北宋熙寧四年(1071)為安義縣治,成為今縣北工業、商貿重鎮。明朝末年戰亂,熬????工人逃亡,商業急劇萎縮,居民避亂他鄉,城鎮瀕於消亡。
  清順治元年(1644),戰亂初平,恢復産????,逃亡????工、居民漸歸。康熙十六年(1677),城鎮恢復到唐宋時期水平。乾隆三十六年(1771)後,江西、湖北、陝西、湖南等省陶、郭、周、林等10姓人集資到雲安開發????業,工場規模擴大,成為全省有名????場。????業興起,帶動糧油、棉布、食品、百貨、屠宰、醫藥各業漸次繁榮。街道發展為黃洲、江西、陝西、公平街等11條,民居從沿河、沿????竈周圍嚮四面擴展。清朝末年,全鎮工人、居民5000餘人,商號300余家,為川東重要工商業城鎮,人口超過縣城。
  進入民國,城鎮建設進一步發展。抗日戰爭中,川????第二次濟楚,刺激????業迅猛發展,工人和居民增至近萬人,商號近500傢,公用設施有郵電所1傢,????工診療所1傢,中藥鋪7傢、西藥鋪1傢,私立中學1所,小學3所,教職工共70餘人,學生1000餘人。
  解放後,雲安由鄉級鎮發展為區級鎮,轄八個居委會,107個居民小組,無農業人口。到2000年,全鎮有中學2所,小學3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3450人,教職工322人;醫院2所,病床147張,醫護人員168人;1000座電影院1傢,說書茶社6傢,敬老院1所,工商企業100余家,行政事業單位20餘個,人口1.4萬。名勝古跡有全國第一座實驗性斜張橋、玄天宮、白兔井、宋邵雍宣講《易經》故地演易臺、學山石、紀念扶嘉的竜王廟、佛傢寺廟滴翠寺等遺跡。
  【行政機構】
  雲安設有雲安鎮黨委、鎮人大主席團和鎮人民政府為鎮級黨政機構,鎮機關工作人員26人,有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鎮長各1名,副書記2名,人大副主席1名,副鎮長3名。8個居民委員會,17名居委幹部。
  【雲安移民】
  隨着經濟體製改革、本地資源的枯竭和三峽工程搬遷的影響,到目前除雲陽縣水泥股份公司就地後靠外,其餘企業或遷往他鎮或實施改製,形成大量人員就業睏難。全鎮現在救濟人口2593人,救濟金達174.4萬元,其中低保對象2269人,補差額147.3萬元,精簡退職老職工定期救濟對象161人,救濟金15.8人。
  雲安鎮是三峽工程移民搬遷大鎮。搬遷涉及7個居委會,64個居民小組,純居民按92年庫調需搬遷2466戶8205人,房屋18.4萬平方米,將與雲陽鎮遷往42公裏以外的新縣城。鎮政府采取鼓勵移民戶自己組織到雲陽新城建房、聯建商開發建房和政府建小戶型公房的辦法,於99年開始將居民遷建到新城雲安小區。
  雲安移民小區位於新縣城中部,東臨水庫路,南接中環路,北鄰水庫公園和文化休閑長廊,北有望江路貫穿小區。現小區已建成房屋80多幢,40多萬平方米,有門市1000餘個,大型批發市場兩個,第三人民醫院、民德小學、滴翠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坐落其中。內有休閑廣場兩個,是一個以人為本,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的舒適、優美、安全、文明、休閑、商貿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小區。按縣城規劃小區主要發展汽配、汽修、旅遊和商品批發。
近義詞
雲安
雲安
雲安
相關詞
中國廣東雲浮粵西詩歌三峽美酒雲陽
包含詞
雲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