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 雲南 >昆明 >昆明市區 > 雲南財經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雲南財經大學聯繫方式 地址:昆明市竜泉路237號
  電話:5114879
  雲南財經大學投訴電話 昆明市旅遊投訴電話:0871-3164961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雲南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為主,哲學、文學、理學和工學協同發展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學科專業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結構合理,辦學層次完整。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為先導,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有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的完整辦學體係,是財經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學校占地面積1021畝,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教職工13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多人(教授、副教授400餘人,博士100餘人)。圖書館藏書160餘萬册。建有先進的各類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報告廳及電子閱覽室。遍布教室、辦公室及學生公寓的計算機網絡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一個“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遠程化”的嶄新環境。學校現有碩士生、本專科等全日製學生12000餘人。各類在册學生2.5萬多人。
  
  學校現設置有經濟係、財政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旅遊管理係、計算機科學係、統計與信息學院、法學院、外語係、新聞傳播係、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國際工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馬列主義課教學部(社科部)、體育課教學部等17個教學單位。學科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哲學、文學、理學和工學7個門類12個一級學科,其中,會計學、企業管理、金融學、財政學、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學、統計學、區域經濟學8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設有28個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市場營銷、金融學3個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學校面嚮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收本科生。幾十年來,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數萬名,涌現出一批社會公認的優秀人才,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幹部或業務骨幹,畢業生基本素質好、實踐能力強、發展潛能大,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近五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居雲南省各高校前列,研究生就業率達100%。
  
  學校設立了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國土資源與持續發展研究所、經濟倫理研究所、cafta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等20多個專兼職研究機構。近5年,共發表論文5212篇,出版專著、教材169部,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289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奬勵63項。《雲南財經大學學報》和《雲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面嚮全國發行,被列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和雲南省高校優秀文科學報。
  
  學校註重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1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經教育部批準,與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和美國庫剋大學合作實施了國際會計和國際商務學士學位教育項目;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合作實施了項目管理和房地産管理兩個理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2005年,學校被全國高等教育聯合會評為“全國一流中外合作辦學單位”。
  
  “十一五”期間,學校將進一步突出“立足地方,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和面嚮東南亞、南亞的學科發展特色;把學校建成在雲南有優勢、在全國有影響、在周邊國傢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現代優秀財經大學;成為雲南省經濟與管理類人才培養中心、經濟與管理理論研究中心、經濟與管理政策咨詢服務中心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基地。
名稱:雲南財經大學
  英文名: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成立時間:1951年
學校簡介
  雲南財經大學創建於1951年。建校以來,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7萬餘名專業人才。自2003年起,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高居雲南省高校前列。
  地址:昆明市竜泉路237號
  郵編:650221
學科專業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學校已從單科性的財經院校發展成為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哲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等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形成了以本科培養為主,兼有碩士研究生、留學生培養和繼續教育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係。學校實行二級管理,設有19個學院和3個教學部:財政與經濟學院、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旅遊學院、信息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城市管理與資源環境學院、外語學院、法學院、傳媒學院、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國際工商學院、東盟學院、MBA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馬列部、體育部、大學外語教學部。學校占地1021畝,固定資産總值7.8億元;藏書140萬册,電子圖書52萬種,中外文期刊2186種;校園網現已覆蓋全校所有工作、學習及生活場所。
   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主動適應經濟社會需求,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努力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培養模式,始終保持經濟學、管理學等優勢專業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學校設置30個本科專業,涵蓋經、管、法、文、理、工六個學科門類,面嚮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全日製本科生10000餘人。
  學校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依托碩士點加強學科建設和本科專業建設,已建成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及4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涵蓋哲、法、經、管、工5個學科門類;有企業管理學、財政學、會計學、金融學、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學、統計學和國際貿易學8個省級重點學科,有會計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有會計學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有9個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重點教學實驗室。
師資力量
  經過多年建設,特別是“十五”期間,學校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 、引進力度。按照學校黨委確定 “提高、引進、留住、用好” 的師資隊伍建設指導思想,本 着“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則,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和具體措施,構建了新的有 利於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製,初步建設了一支學科結構、學緣結構、年齡結構合理, 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科學,專兼職有序組合,充滿創造力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2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的比例占56.74%,其中博士140餘人 ;專業技術人員中有正副高職400餘人;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傢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教 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級有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及省政府特殊津 貼專傢21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4人,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10人。
研究成果
  2000年以來,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省級教學成果奬7項,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奬1項;承擔國傢級科研項目30項,省部級課題249項;出版專著、教材301部,發表科研論文574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8篇;科研成果獲國傢級奬勵2項,省部級奬77項;主辦有《雲南財經大學學報》和《雲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兩種公開刊物。
對外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泰國、越南等10多個國傢、地區的16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交流關係。與美國庫剋大學、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合作舉辦的國際會計、國際商務學士學位教育項目已有兩屆畢業生;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合作舉辦的項目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已連續三年招生。2005年,學校被全國高等教育聯合會評為“全國一流中外合作辦學單位”。同時,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省內各級地方政府等100多個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建立了一批實質性的校際、校企合作項目及實踐基地,促進了教學、科研工作。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共産黨接管國民黨財政廳後,為適應當時急需大批財政會計管理人才的需要,建立了財政幹部訓練班,共培訓了近400名幹部。
  1951年初,財政幹部訓練班改為雲南省財政幹部學校,並正式啓用印章。同年6月,財政廳决定財政幹部學校校長由主持財政廳日常工作的副廳長翟昌宗同志兼任。 之後,相繼成立了雲南省商業幹部學校、糧食幹部學校、供銷幹部學校、銀行幹部學校,加上財政幹部學校共有五所幹校(“小幹校”)。
  1958年底,中共雲南省委同意財貿係統的五所幹部學校合併,成立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大幹校”)。 1964年3月,中共雲南省委作出“關於撤銷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恢復建立商業、合作、財政、銀行四個專業幹校”的决定,並確定四所幹校分別由省商業廳、供銷社、財政廳和人民銀行雲南省分行主管。
  “文化大革命”中,幾所幹校遭到嚴重破壞,校捨被占用,教師全部下放“五七”幹校勞動。後經有關業務部門積極努力,1973年6月重新恢復糧食幹校、商業幹校和財政金融幹校。
  1978年6月19日,中共雲南省委决定將上述三所幹校再度合併,成立雲南省財貿幹部學校,為局一級單位,由省委財貿政治部領導。
  1979年3月30日,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批準財貿幹部學校開辦財貿大專班,招收大專生(79級學製為兩年,80、81級學製為三年)。實際上是為創辦本科學院作準備。
  1981年8月26日,國務院教育部下發《關於增設雲南財貿學院的通知》,批準成立雲南財貿學院,為本科高等學院,由雲南省領導。同年11月7日,省政府會議决定,財貿學院的日常工作由省教委和省委財貿辦公室(“財辦”)管理,以“財辦”管理為主。
  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79年11月的雲南省工業幹部學校。1983年8月,雲南省政府决定將其校名改為“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1998年2月,雲南省政府决定並報經教育部批準,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與雲南財貿學院合併辦學,成立新的雲南財貿學院。 1999年2月,新的雲南財貿學院成立。
   2006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雲南財貿學院更名為雲南財經大學
社會工作
  學校大力加強素質教育。1987年以來,學校14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2006年,學校獲教育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優秀奬,“藍色力量協會”被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評為“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2004年,學校女子籃球隊闖進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决賽,獲第14名;女子網球隊分獲全國大學生網球錦標賽第九屆雙打冠軍,第十屆團體季軍,第十一屆團體冠軍、雙打冠軍和單打亞軍。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黨委被雲南省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自2002年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教科文衛體係統“師德先進集體”、“雲南省民主管理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雲南省黨的思想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雲南省教育係統紀檢監察審計工作先進集體”、“雲南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雲南省職工職業道德先進單位”、“雲南省‘三八’紅旗集體”、“雲南省模範職工之傢”、“雲南省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學校”、“雲南省2005年畢業生就業工作一等奬”、“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緑化先進集體”、“全國高等院校後勤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關懷。周濟、陳小婭等教育部領導及徐榮凱、丹增、王學仁、程映萱、吳曉青、高峰等雲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
  2003年9月,學校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雲南省高等教育改革首傢試點單位,提出了有利於調動教職員工積極性、有利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有利於加快學校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改革原則,從投融資體製改革、內部體製改革和落實辦學自主權三方面入手,在探索現代大學制度、多渠道籌集辦學經費和多形式拓展辦學空間、改革內部運行機製、隊伍建設及擴大辦學自主權五方面實現了初步突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社會的廣泛贊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雲南日報》等媒體也給予了廣泛報道和積極評價。
  學校正以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現代優秀財經大學而努力奮鬥。
校訓
  好學篤行,厚德致遠
校風
  雲南財經大學的校風是“求實 創新”。這既是半個多世紀辦學歷史形成的傳統,又是財大人永恆的追求。體現為註重實幹、追求實效、內聚實力、外樹形象、搶抓機遇、超常發展。
校賦
  地連五華,坐擁拓東,平疇錦綉,玉宇徹澄。東臨盤江,騰潛蛟而躍金鯉;西倚蛇山,跨霓虹而凌碧霄;南引學府,得鐘英毓秀之神韻;北接竜潭,有宋柏唐梅之雅馨。美哉地靈纔俊,薈萃人文,我財經大學巋然雄踞其間。憶昔創建之始,篳路藍縷,奠聚薪成焰之基;衆志成城,效雷霆萬鈞之力。匯一勺以成江海,積微塵以峙峻岑。而今校名三易,宏圖大展,後來居上,唯恐慮不及遠;革故鼎新,誠貴獨闢蹊徑。造竜翔鳳翥之勢,開海闊天高之境。且看時和氣清,萬物滋榮。朱樓紅宸,書聲如珠玉玲琅;碧蔭緑樹,嘉木多桃李芬芳。仰觀俯察,清澄性理;悉往知來,啓道聰明。無臨淵而羨魚,豈窮達而異心。夙興夜勖,揮翰墨以奮藻;志高行潔,恆求實以創新。為師之道,妙度金針;導性因勢,琢玉範英。剖海蚌以顯明珠,斷昆竹以彰清音。智如泉源,行為表率;吹爇生焰,瑩拂成鑒。固根本而茂華實,探源流而泛光瀾。長如春風,慕先賢之懿範;不墜斯文,繼聖哲之前踵。壯哉,雲南財大!厚德致遠,可載千秋偉業;好學篤行,以成天下英才。遂感而成賦,以志永恆。
校歌
  我們的校園在盤竜江畔
  莘莘學子 聚集在科學殿堂
  求實創新 鑄就騰飛的翅膀
  自強不息 迎來了桃李芬芳
  啊啊啊啊啊 時代催我奮進
  啊啊啊啊啊 時代催我奮進
  我們的校園在盤竜江畔
  莘莘學子 聚集在科學殿堂
  求實創新 鑄就騰飛的翅膀
  自強不息 迎來了桃李芬芳
  啊啊啊啊啊 知識給我力量
  啊啊啊啊啊 知識給我力量
  愛國愛校 有理想
  經世濟民 做棟梁
  敢為人先 圖發展
  長風萬裏 送雲帆
包含詞
雲南財經大學西區雲南財經大學傳媒學院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投資協會雲南財經大學財稅研究所雲南財經大學商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雲南財經大學物流研究所雲南財經大學外語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信息學院雲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雲南財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雲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雲南財經大學法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旅遊學院雲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雲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國土資源所雲南財經大學城市管理與資源環境學院雲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
雲南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雲南財經大學現代設計藝術學院雲南財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