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五代十國 : 三國群英傳 : 地理學教育 : 飲食 > 雲中
目錄
No. 1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3.比喻朝廷。4.古郡名。原為戰國趙地﹐秦時置郡﹐治所在雲中縣(今內蒙古托剋托東北)。漢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5.古雲夢澤。
  古城雲中
  據《史記》等典籍記載,戰國中期,趙武靈王於其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北破林鬍、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不久趙武靈王在“雲中郡”開始興建“雲中城”,作為“雲中郡”駐地。城址在今托剋托縣(歸呼和浩特所管轄)古城鄉古城村。城垣周長8公裏,現存有南城墻、西城墻及部分東城墻。土城墻殘高8米,底寬23米,人工分層夯成。在城內西北方向,有一大土丘,當地群衆稱為“鐘樓”,瓦礫遍地,俯首即拾。 秦漢時仍為“雲中郡”的“雲中縣”。王莽更名“遠服縣”。北魏稱“雲中”、隋大業初年稱“雲中宮”,唐高宗將“雲中”改名“雲中都護府”,後又荒廢。這是呼和浩特地區最古老的一座古城址。它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特別是北方歷史和呼和浩特歷史有重要價值。
  ①郡名。(1)戰國趙武靈王置。秦代治所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剋托東北)。轄境相當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東,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黃河南岸及長城以北。西漢轄境縮小,東漢末廢。(2)唐天玉元年(公元742 年)改雲(雲)州置。治所在雲中(今山西大同市)。轄境同雲州。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夏改雲州。
  ②古縣名。(1)秦置。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剋托東北。東漢末移治今山西原平縣西南,北魏廢。(2)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 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蒙古至元二年(1265 年)廢入大同縣。
  ③府名。宋宣和四年(1122 年)改遼大同府預置。治所在今大同市,為雲中府路治所。是宋、聯合攻遼盟約中預定歸還宋人之地。其後金人失約,地遂入金,仍改名大同。
近義詞
雲中
雲中
相關詞
重點中學浙江省重點中學
包含詞
雲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