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 > 鄉村四月
目錄
《鄉村四月 country april》
詩人: 翁捲 Weng Juan

  緑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纔了蠶桑又插田。
原詩
  鄉村四月
  ( 宋 )翁捲
  緑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纔了蠶桑又插田。
  本首詩清楚的描寫了鄉村四月的繁忙景象,讓我們知道了鄉下人傢的辛苦.
作者介紹
  翁捲,字續古,一字靈舒,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南宋詩人,與趙師秀、徐照、徐璣並稱“永嘉四靈”。其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著有《西岩集》1,有《南宋群賢小集》本;《葦碧軒集》,有《永嘉詩人祠堂叢刻》本。二集互有出入。
註釋
  ①白滿川--指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
  ②子規——杜鵑鳥。
  ③纔了——纔料理完。
  ④山原-----山陵和原野。
  ⑤蠶桑--種桑養蠶。
  ⑥了——結束。
  ⑦如——好像。
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裏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嚮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着。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緑油油的山,白亮亮的水,杜鵑聲聲叫,細雨蒙蒙下。農村四月裏,沒有閑着的人,大傢忙完了養蠶,又趕緊去插秧。)
中心
  整首詩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緊張、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因此,翁捲有鄉村詩人之名號。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的景象,前兩句着重寫景:緑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緑的,原野是緑的,緑的樹,緑的草,緑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緑色主宰的世界。在緑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舉目望去,緑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𠔌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阔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裏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纔了蠶桑又插田。”後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采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係着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傢傢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傢傢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後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後蠶桑,有人則衹忙於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纔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傢的忙碌氣氛。至於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幾乎是沒有的。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畫面。
包含詞
鄉村四月閑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