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九竜盤
目錄
No. 1
  種中文名:九竜盤
  種拉丁名: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
  種別名: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屬中文名:蜘蛛抱蛋屬
  屬拉丁名:aspidistra
  九竜盤 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
  百合科;根狀莖圓柱形,直徑4—10毫米,具節及鱗片。葉單生,葉片深緑色,有時多少具黃白色斑塊,近革質,橢圓形,倒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長漸狹,長20—50釐米,寬2.5—7釐米,不等側。邊緣軟骨質,有極疏的細齒;葉柄明顯,堅挺,緑色,圓柱形,長18—30釐米,上面具縱槽,花單生根狀莖節上,花梗長2.5—5釐米,埋藏土中,白色,苞片3—6枚,其中1—3枚位於花梗基部,寬卵形,嚮上漸大,長7—9毫米,寬6.5—8毫米,有時帶褐色。花被近鐘狀,長8—15毫米,直徑10—15毫米;花被筒長5—8毫米,內面褐紫色,上部6—8裂,裂片矩圓狀三角形,長5—7毫米,基部寬2—4毫米,先端鈍,嚮外擴展,內面淡橙緑色或帶紫色,具2—4條不明顯或明顯的脊狀隆起和多數小乳突;雄蕊6—8枚,生於花被筒基部,花絲不明顯;花藥卵形,長2毫米,寬1.5毫米;雌蕊長9毫米,高於雄蕊;子房基部膨大;花柱無關節;柱頭盾狀膨大,圓形,直徑4—9毫米,中部微凸,上面通常有3—4條微凸的棱,邊緣薄,波狀淺裂,果枝長達7釐米,果球形,徑約2釐米,裂片邊緣不嚮上反捲。 果5月成熟。
  産雲南河口,生於海拔260—700米;分佈於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臺灣、福建、廣東。
  根狀莖供藥用,有祛風解毒、散瘀止痛功能。
簡介
  九竜盤(學名:Aspidistra lurida)是天門鼕科蜘蛛抱蛋屬的植物。分佈在臺灣以及中國的湖北、四川、廣東、福建、貴州、湖南、浙江、廣西、江西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至1,7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林下以及溝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別名
  竹葉盤(四川),青蛇蓮、蛇蓮、接骨丹、蜈蚣草(四川成都),盤竜七、走石馬、寸八節(重慶),趕山鞭(江西),蜈蚣草、地蜈蚣、趕山鞭(湖南),竹葉根(浙江)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鼕目 Asparagales
  科: 天門鼕科 Asparagaceae
  屬: 蜘蛛抱蛋屬 Aspidistra
  種: 九竜盤 A. lurida
二名法
  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
概述
  百合科;根狀莖圓柱形,直徑4—10毫米,具節及鱗片。葉單生,葉片深緑色,有時多少具黃白色斑塊,近革質,橢圓形,倒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長漸狹,長20—50釐米,寬2.5—7釐米,不等側。邊緣軟骨質,有極疏的細齒;葉柄明顯,堅挺,緑色,圓柱形,長18—30釐米,上面具縱槽,花單生根狀莖節上,花梗長2.5—5釐米,埋藏土中,白色,苞片3—6枚,其中1—3枚位於花梗基部,寬卵形,嚮上漸大,長7—9毫米,寬6.5—8毫米,有時帶褐色。花被近鐘狀,長8—15毫米,直徑10—15毫米;花被筒長5—8毫米,內面褐紫色,上部6—8裂,裂片矩圓狀三角形,長5—7毫米,基部寬2—4毫米,先端鈍,嚮外擴展,內面淡橙緑色或帶紫色,具2—4條不明顯或明顯的脊狀隆起和多數小乳突;雄蕊6—8枚,生於花被筒基部,花絲不明顯;花藥卵形,長2毫米,寬1.5毫米;雌蕊長9毫米,高於雄蕊;子房基部膨大;花柱無關節;柱頭盾狀膨大,圓形,直徑4—9毫米,中部微凸,上面通常有3—4條微凸的棱,邊緣薄,波狀淺裂,果枝長達7釐米,果球形,徑約2釐米,裂片邊緣不嚮上反捲。 果5月成熟。
  根狀莖供藥用,有祛風解毒、散瘀止痛功能。
包含詞
派作九竜盤“儲秀宮製”紅彩九竜盤儲秀宮製紅彩九竜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