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中醫藥 : 中藥 > 九竜根
  九竜根
  (《爐川本草》)
  【別名】竜須藤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九竜藤根(《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竜須藤的根。
  【採集】秋後采收。
  【性味】甘苦,溫。
  ①《本草求原》:"甘辛,微溫。"
  ②《陸川本草》:"苦,微溫。"
  ③《廣西中草藥》:"味甘微苦,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濕,行血氣。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心胃氣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濕,壯筋骨,理跌打傷。又能行氣,治痰火。"
  ②《本草求原》:"解鬱積,除疳疔、內外痔。"
  ③《陸川本草》:"行氣止痛,治心胃氣痛,風濕骨痛,腰痛。"
  ④《廣西中草藥》:"補脾理氣。治病後虛弱,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選方】①治關節風痛:竜須藤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偏癱:竜須藤根一兩。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③治小兒疳積:㈠竜須藤根三至五錢。水煎服。(①方以下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㈡幹九竜藤根三錢,人字草二錢。水煎當茶飲,或研末同豬肝、雞肝蒸吃。(《廣西中草藥》)
  ④治心胃氣痛:幹九竜蘑根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