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主峰。在中國新疆和剋什米爾(巴基斯坦實際控製區)邊界上。拔8611米。北坡的音蘇蓋堤冰川長415千米,面積約330平方千米,為中國境內最大的冰川。 |
|
喬戈裏峰投訴電話拉薩市旅遊投訴電話:0891-66508080891-6324691
西藏旅遊投訴電話:0891-68341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喬戈裏峰,海拔8611米,人們常說的k2,真正的第一。好萊塢大片《垂直極限》的故事發生地。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難度最大的一個,也可以說是全球最難徵服的山峰。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到4700米,中國人至今仍然無法徵服它。它的純攀登難度要高過珠峰,攀登者的死亡比率高達3∶1。 |
|
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千公裏,呈西北---東南走嚮,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裏峰在內,這裏緊密相連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 高峰:喬戈裏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 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II峰,海拔8035米。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裏就 占了近三分之一。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 多座,北側的斯剋洋坎力峰,海拔7545米, 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7385米;往下還有皇冠峰,海拔7295米。因此,這裏就成了 世界登山傢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喬戈裏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 為喀喇昆山脈主脊綫。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綫。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峰巔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 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嚮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 削斧劈,平均坡度達45度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竟達4700米,是世 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裏冰川,地形復雜多 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𠔌為陡峭岩壁,滾石、冰崩、 雪崩頻繁。喬戈裏峰兩側,就是長達44公裏的音蘇蓋提冰川。 |
|
喬戈裏峰地區不僅地形險惡,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 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 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鼕。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度,最大風速可達到5米/秒 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往往造成河𠔌水 位猛漲,進山睏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其時河 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
|
喬戈裏峰進山路綫是我國目前開放山峰中最長的路綫。從南疆重鎮葉城趁乘汽車沿 新藏公路到麻紮,再沿簡易公路行25公裏到達麻紮達拉。從這裏開始步行6天,行程90公裏方能到達喬戈裏峰登山大本營(海拔3924米的音紅灘)。這段路要翻過海拔4800米的阿格勒達板進入剋勒青河𠔌,要避免7、8月剋勒青河河水的暴漲,此時人畜均無法通過。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攀登喬戈裏峰以失敗告終。以後的50多年裏,人類多次嘗試也未能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隊的日勒·拉切捷利和阿·康比奧氏2人,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脊纔開創首次登頂的記錄,費時將近100天。1976年和1977年,中國登山協會曾兩次組隊進入喬戈裏峰北側進行路綫偵察。1982 年8月4日,日本山嶽協會喬戈裏峰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沿北山脊登頂。之後,又有意大利隊、日本橫濱山嶽協會登山隊、美國登山隊等,先後從中國一側成功地徵服了喬戈裏峰。
旅遊小貼士
登山提醒: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𠔌水位猛漲,進山睏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
|
Qiaogeli Feng
喬戈裏峰
Qogir Feng
喀□昆侖山脈最高峰。海拔8611米,為僅次於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 2高峰。喀□昆侖山脈位於中國西部邊陲,是世界上最高峻的山係之一。大體作北西—南東方向延伸,由3~4條平行山脈組成,平均海拔6000米。海拔超過8000米高峰有4座,其中喬戈裏峰是主峰,居喀□昆侖山脈中段,中國與剋什米爾(巴基斯坦實際控製區)交界處。位於北緯35°9′,東經76°5′。此外有加舒爾布魯木Ⅰ峰(8068米)、布洛阿特峰(8047米)、加舒爾布魯木Ⅱ峰(8034米)。喀□昆侖山脈由深變質花崗岩、片麻岩、結晶灰岩、片岩等組成,褶皺作用主要完成於中生代,經喜馬拉雅運動後再次隆升,形成現今高峰林立,山勢巍峨的面貌。由於山體高大,每當夏季接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南坡較豐富的降水,年降水量可達800~2400毫米,森林衍生高度達海拔3500米左右,草場繁盛,低處並可農作;北坡因其北支山脈高大,特別是4座高峰阻隔了印度洋濕汽,形成了“雨影”區。且受西風環流影響,降水顯著較南坡少而較乾燥,山坡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僅河旁稍有灌叢,在3700~3900米處葉爾羌河上遊的剋勒青河𠔌地,發育有草場。但就總體而言,由於山區海拔較高,故以寒漠占優勢。而山原地區除個別山峰外,幾全為冰雪覆蓋,現代冰川發育。世界幾條長達40公裏的著名大冰川多集中於此,冰川匯合後形成復雜的冰川網絡。喬戈裏峰南坡發育有巴爾托羅冰川,長66公裏,廈呈冰川長75公裏;此外還有功多可洛冰川、卡白呂冰川等;北坡雖較乾燥,喬弋裏冰川仍長達22.5公裏,還有長41.5公裏、面積329.83平方公裏的音蘇蓋提冰川,是中國境內最大的冰川。南坡現代冰川平均下限達3050米,粒雪綫高度在4700~5490米;北坡冰川平均下限4000~4700米,粒雪綫高度為5000~5700米。總的來說,北坡高於南坡,西部低於東部。喬戈裏峰北坡的喬戈裏冰川、斯坎揚冰川、木斯塔冰川和音蘇蓋提冰川等幾條大冰川有以下特點:主支冰川逐漸分離,表磧上限上移──雪綫升高,表明冰川普遍退縮,氣候有變幹的趨勢,僅個別冰川因局部條件而前進。
(袁方策) |
|
- n.: Mt. Qogi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