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烏竜擺尾 (《湖南藥物志》)
【異名】蛇烏苞、黑烏苞、倒水蓮、烏泡(《湖南藥物志》),灰山泡、紅泡勒、大勒潭(《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葉。
【植物形態】灰白毛莓落葉蔓性灌木,高1~3米。
小枝及老葉柄具針狀刺和灰白色絨毛,雜生腺毛。
單葉互生,紙質,近圓形或廣卵形,長4.5~8釐米,寬4.5~9釐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技缺刻和不整齊的細鋸齒,上面主脈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葉柄長1.5~3釐米;托葉撕裂綫狀至三角狀.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密被絨毛;苞片2,綫狀;花萼5裂,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圓形;雄蕊多數,分離;雌蕊多數。
聚合果近圓形,紫褐色。
花期7~8月。
果期10~11月。
生長於曠野坡地、溪邊、路邊草叢中或灌木叢中。
分佈廣西、廣東、貴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蓬藁)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湖南藥物志》:酸澀,無毒。
【功用主治-烏竜擺尾的功效】①《湖南藥物志》:根:治經閉,産後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
葉:治跌打損傷,瘰癧。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痢疾。
葉:治蟲牙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外用:搗敷。
--------------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又名烏竜雙擺尾。以左手托肘,右手拿兒小指並搖動,如擺尾之狀。能開閉結。 |
|
烏竜擺尾
(《湖南藥物志》)
【異名】蛇烏苞、黑烏苞、倒水蓮、烏泡(《湖南藥物志》),灰山泡、紅泡勒、大勒潭(《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葉。
【植物形態】灰白毛莓
落葉蔓性灌木,高1~3米。小枝及老葉柄具針狀刺和灰白色絨毛,雜生腺毛。單葉互生,紙質,近圓形或廣卵形,長4.5~8釐米,寬4.5~9釐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技缺刻和不整齊的細鋸齒,上面主脈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葉柄長1.5~3釐米;托葉撕裂綫狀至三角狀.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密被絨毛;苞片2,綫狀;花萼5裂,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圓形;雄蕊多數,分離;雌蕊多數。聚合果近圓形,紫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長於曠野坡地、溪邊、路邊草叢中或灌木叢中。分佈廣西、廣東、貴州、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蓬藁)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湖南藥物志》:"酸澀,無毒。"
【功用主治】①《湖南藥物志》:"根:治經閉,産後感冒,腰腹痛,筋骨疼痛、麻木不仁。葉:治跌打損傷,瘰癧。"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痢疾。葉:治蟲牙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
|
烏竜擺尾 烏竜擺尾 小兒推拿方法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又名烏竜雙擺尾。以左手托肘,右手拿兒小指並搖動,如擺尾之狀。能開閉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