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中文名:烏鴉果(原變種)
種拉丁名:vaccinium fragile franch. var. fragile
種別名:
國內分佈:産四川、貴州、西藏(察隅)及雲南大部分地區。生於海拔1100--3400米的鬆林、山 坡灌叢或草坡,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模式標本采自云南鶴慶大坪子。
海拔:1100-3400
中國植物志:57(3):119
組中文名:壇花組
組拉丁名:sect.eococcus sleumer
屬中文名:越橘屬
屬拉丁名:vaccinium
亞科中文名:越桔亞科
亞科拉丁名:vaccini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常緑矮小灌木,高20--50釐米,有時高1米以上;地下有木質粗根,有時粗大成疙瘩 狀。莖多分枝,有時叢生,枝條疏被或密被具腺長剛毛和短柔毛。葉密生,葉片革質,長圓 形或橢圓形,長1.2—3.5釐米,寬0.7—2.5釐米,頂端銳尖,漸尖或鈍圓,基部鈍圓或楔形 漸狹,邊緣有細鋸齒,齒尖銳尖或針芒狀,兩面被剛毛和短柔毛,或僅有少數剛毛,或僅有 短柔毛,或兩面近於無毛,除中脈在兩面略突起外,側脈均不明顯;葉柄短,長1—1.5毫 米。總狀花序生枝條下部葉腋和生枝頂葉腋而呈假頂生,長1.5—6釐米,有多數花,偏嚮 花序一側着生;序軸被具腺長剛毛和短柔毛,有時僅有短柔毛;苞片葉狀,有時帶紅色,長 4—9毫米,兩面被糙伏毛,邊緣有齒或有剛毛,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5—4毫米,着生 花梗中、下部,毛被同苞片;花梗長1—2毫米,被毛;花萼通常緑色帶暗紅色,萼筒被毛或 無毛,萼齒三角形,長約1毫米,密被短毛或有時近無毛;花冠白色至淡紅色,有5條紅色 脈紋,長5—6毫米,口部縊縮,外面無毛或有時有短柔毛,內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裂齒短 小,三角形,直立或略嚮外反折;雄蕊內藏,短於花冠,藥室背部有2上舉的距,藥管與藥室 近等長,花絲長2毫米,被疏柔毛;花柱內藏。漿果球形,緑色變紅色,成熟時紫黑色,外面 被毛或無毛,直徑4—5毫米。 花期:春夏以至秋季,果期7--10月。
用途:果實成熟時味酸甜,可食;全株藥用,有舒筋絡、祛風濕、鎮痛作用。
産地分佈:産四川、貴州、西藏(察隅)及雲南大部分地區。生於海拔1100--3400米的鬆林、山 坡灌叢或草坡,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模式標本采自云南鶴慶大坪子。
本種提示:本種植株各部分毛被的疏密程度大致由西嚮東、由北嚮南漸變疏、變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