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名:gloydius ussuriensis
英 名:ussuri mamushi
科 名:蝮蛇亞科(crotalinae)
分 布:布於遼寧、吉林、黑竜江、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朝鮮半島等。
生態習性:多見於平原、淺丘或低山的雜草、灌叢、林緣、田野或石堆中。每年10月入蟄鼕眠,次年5月出蟄。吃鼠、蛙及魚,偶爾也吃蜥蜴及其他蛇類。卵胎生,9月間産2~10條幼蛇,初生幼蛇全長17~21公分。
形態特徵:小型毒蛇,雄性全長 50~66 公分,雌性 51~63 公分。背面暗褐、棕褐或紅褐色,有兩行邊緣黑色、中心色淺、嚮體側開放的大圓斑縱貫全身,左右圓斑對稱排列或略有交錯,在背中綫彼此相接或幾乎相接;眼後黑色眉紋較寬,上緣平直鑲白邊,下緣略呈波紋不鑲白邊;尾尖色不淺淡,舌粉紅色。鼻間鱗外側尖細微嚮後彎。背鱗中段 21 行;腹鱗+尾下鱗 188~213,平均約 200。有一對頰窩,有前管牙。
※保育狀態:目前已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