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新疆 >烏魯木齊 > 烏拉泊古城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烏拉泊古城聯繫方式地址:烏魯木齊市區南郊約十公裏處。
  郵編:830000烏拉泊古城投訴電話烏魯木齊市旅遊投訴電話:0991-4666931
  新疆旅遊投訴電話:0991—883190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烏拉泊古城景區榮譽重點保護古城遣址
  烏拉泊古城門票價格10元烏拉泊古城節慶活動烏魯木齊的主要節日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
  肉孜節又稱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是穆斯林的齋月,在此期間,他們衹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進食,白天禁止任何飲食,這種齋戒一直持續到開齋日之後,要連續慶祝三天。
  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相傳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殺兒子獻祭,忠誠的易卜拉欣聽從真主的命令準備殺子,此時真主命他以羊代子。這一天是肉孜節後的70天,即回歷12月10日,人們將這天定為宰犧節。在這些節日裏,穆斯林們都要沐浴整裝去清真寺做禮拜,還要走親訪友,殺羊烹肉款待客人,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場面十分熱鬧烏拉泊古城開放時間8:00——17:00烏拉泊古城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兩季。烏拉泊古城特別提醒夏季烏魯木齊晝夜溫差較大,需要準備一件毛衣或是外套,鼕季則需要厚呢大衣或是羽絨服。新疆美食以牛羊肉為主,不要過量食用以免傷了腸胃。在野外遊玩時嚴禁用火、亂扔垃圾。在騎馬時註意安全。烏拉泊古城美食烏魯木齊市的飲食很豐富,川菜、粵菜等菜係隨處可見,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菜餚和風味小吃也都薈萃於此,維吾爾族式的、蒙古族式的、回族清真式的,讓每一個來烏魯木齊的人垂涎欲滴。
  烏魯木齊的飲食可謂別具風味,從烤全羊到拉條子,從酸奶子到手抓飯,真是應有盡有,如果您到了這裏,不嘗一嘗這些風味食品,那真的就是不算到了新疆了。
  新疆的飲食主要以肉食為主,饢作為普通的主食已在新疆流傳了大約有二千年的歷史了,現在的饢已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現已根據製作方法不同逐漸演化成各種口味,有肉饢、芝麻饢、油饢等。
  烏魯木齊市內的各大餐館裏,風味食品品種繁多,衹羊肉一種就有數十種不同的做法,任您盡情品嚐。具有當地特色的烤全羊做工精細,味道鮮美,羊肉無膻味,而且肉嫩皮脆。手抓飯曾是當地人款待賓客的上等美食,用新鮮羊肉,鬍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製成的手抓飯實為大補之飯,不僅味道獨特,而且營養豐富,久食可增強體質。烤羊肉串,在神州大地上無人不知,在烏魯木齊能讓你品嚐到正宗的滋味。烏魯木齊人幾乎傢傢都會做酸奶子,當地人做的酸奶子有些酸,外地人可能不太習慣,不過放些糖味道就可想而知了,老年人常食酸奶子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因此有長壽的作用。
  新疆瓜果深受旅遊者青睞,全疆各地的水果都集於烏魯木齊市,為新疆美食增添絲絲甜意。另外,來到這裏一定要嘗嘗本地産的酸奶子,這是一種發酵的乳製品,很新鮮,在很多風味餐廳都能買到。
  特色美食:饢烤全羊抓飯饢坑烤肉烏拉泊古城住宿烏魯木齊酒店業近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也蓬勃發展起來,從五星級的海德酒店、銀都酒店、鴻福大飯店,四星級的新疆環球大酒店、新疆大酒店(原假日大酒店),三星級的伊斯蘭大飯店、新疆城市大酒店、博格達賓館等,到適合背包族入住的亞歐賓館,高中低檔次齊全,都能滿足遊客的需要。
  本市主要的特色賓館有:
  環球大酒店:該酒店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和中國新疆合資興建的一傢四星級豪華旅遊涉外賓館。其擁有舒適典雅的豪華套房、豪華商務層、標準客房等各種房間400餘間。酒店有民族風味餐廳、中餐廳、旋轉餐廳,客房會議室、多功能貴賓廳,康樂中心設施齊全。
  銀都大酒店:酒店實行國際化專業管理,商務會議及康樂設施齊全高檔,交通便利,酒店有3個宴會廳合併而成的大型華麗宴會廳。可接待多達500位賓客,氣派非同凡響,另備有其他的6間不同面積的會議廳,盡應所需。酒店特設康樂宮,備有一應具全的康樂及休閑設備:衝浪浴、器械齊全的健身室、桑拿、按摩、蒸氣浴、室內泳池網球場、棋牌室、保齡球及射箭場
  國際公寓:其座落於烏魯木齊鐵路局辦公樓西側,是一座具有九十年代水平的現代化涉外賓館。賓館設有高級套間、標準間、普通間。餐廳中西風格兼備,大小各異。館內還設有鋼琴酒吧、咖啡屋、商務中心、卡拉ok歌舞廳、美容美發廳。
  鴻春園飯店:飯店位於烏魯木齊繁華的商業中心小十字,交通便利。是烏魯木齊的老字號飯店,已形成了有中餐、自助餐、快餐等高中低檔配套經營的規模。設有標準間156套,豪華套間13套。並分有園中園餐廳、西餐自助餐廳、快餐廳、金鼎牛肉面館、西餅屋、鮮花店、夜總會。
  伊斯蘭大飯店:該店是新疆唯一的大型綜合性涉外清真飯店。座落在烏魯木齊市中心人民廣場西側繁華的中山路上,交通便利。其擁有豪華、典雅的套間、標準間110套,房間內各種設備一應俱全。並設有風味廳、宴會廳、貴賓廳和大堂吧。另附設各種娛樂、健身設施。
  光明路新疆教育學院內的賓館,設施幹淨,標準間110,送早餐;離它不遠的地方有果品招待所。
  還可以坐公交車到黃河路的中國聯通站下,稍微走幾步就是巴音郭楞州駐烏魯木齊辦事處的賓館,兩人標間100元,房子是老的,但是幹淨寬敞,而且比較安靜。烏拉泊古城購物烏魯木齊最大的商業中心位於解放路與民主路、中山路相交的大小十字一帶。這裏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場,商品琳琅滿目,行人來往如潮。
  而最具民族特色的商業街,還得數二道橋一帶,這一帶不僅是維吾爾族市民的居住區,還是新疆著名的大巴紮(巴紮,維吾爾語bazar的音譯,“集市”、“市場”之意)。一般遊客來到烏魯木齊,都會到二道橋逛逛,一來領略新疆的民族風情,二來品嚐這裏的風味小吃,三來選購一些特産。
  這裏有維吾爾族商人開設的店鋪、餐館和清真寺,在街道的兩側還有各種民族特産出售,主要有維吾爾族花帽、手工刺綉、金銀首飾、玉雕製品、地毯、木雕、羊角鞭、錫伯族煙袋、皮靴、艾得裏斯綢、英吉沙小刀、和田地毯等,都是手工製作的,可以買些作為留念。土特産有鹿茸、阿膠、鹿血酒、伊犁特麯、葡萄酒等。最吸引人的,還是各種新鮮的水果,如葡萄、哈蜜瓜、石榴、巴旦杏、無花果、蟠桃、伊犁蘋果以及各種各樣的水果幹。
  特別值得推薦的還有奧斯曼草汁,這種草汁有使眉毛變黑的功效,是天然的美容品。維吾爾族的女孩子從小就用它畫眉,因而維族姑娘的眉毛都是又黑又濃的。烏拉泊古城交通市內有到達烏拉泊古城景區的旅遊綫路。烏拉泊古城玩法參觀、考察、旅遊、
  烏拉泊古城位於烏魯木齊市區南郊約十公裏處,為現今烏魯木齊市已發現的一座年代最早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池,距今已達千年左右。
  
  古城頗具規模,氣勢不凡。它南背倚天山,東扼通吐魯番和南疆的必經要道天山白楊溝口,位居要衝。古城略呈方形,周長逾兩公裏。城墻為土城夯築,現殘高達七米左右。四個城角處尚存有方形角樓遺跡。每面城墻都分佈有較密集的凸出墻身的馬面,城墻中部則開有甕城門(北墻甕門稍偏西)。
  
  這些都表明了這座古城當年所具有的軍事職能。在古城內,又以三道夯築土墻將古城分為3個部分,隔成東北、西北和南面3個小子城。有的子城也開有甕城和角樓。在南子城內,還保留着一處已被破壞夯築土臺,可能是當年一座重要基址。
  古城內到處散布着大致為唐、宋時期的陶片,也曾出土過少量元代瓷片。附近的農民還從古城內拾到過許多清朝各代的圓形方孔銅錢。通過這些不同時代的遺物,可以想見這座古城曾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滄桑。
  
  該城離烏魯木齊極近,因而對研究新疆烏魯木齊城市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價值
No. 2
  烏拉泊古城位於新疆 烏魯木齊市市西南郊約10公裏處的烏拉泊湖畔,遺址海拔1100米,略呈方形,南北長550米,東西寬450米,城周長逾為2公裏,城垣高大寬厚,殘高達4米,底基寬5米,城墻的四角及城門均嚮外突出。
  城門均在每邊的中央部分,城區分三部分:東北、西北、西南三個小城。該城的甕門,城樓,角樓等都格外宏大,城垣中部還有對外瞭望的孔道,從其浩大的工程建築及軍事設施來看,它顯然是具有重大軍事意義的設置,軍級建製的屯兵駐地。
  古城距今已逾千年。有人認為,它就是唐代的輪臺城,城內地面上曾發現遼,元時期的文化遺物,如陶罐,陶盆,蓮紋方磚,古錢幣及玉器等,現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落在烏魯木齊市區南郊約10公裏處的烏拉泊古城,是烏魯木齊的古老歷史的一大實物見證。這是現今烏魯木齊市已發現的—座時代最早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池,距今至少已達千年左右。古城頗具規模,氣勢不凡。其南背倚天山,東扼通往吐魯番和南疆的必經要道天山白楊溝口,位居要衝。古城略呈方形,周長逾2公裏。城墻為土城夯築,現留殘高尚達7米左右。四個城角處尚存方形角樓遺跡。每面城墻都分佈有較密集的凸出墻身的馬面,城墻中都則開有甕城門(北墻甕門稍偏西)。這些都表明了這座古城當年所具有的軍事職能。在古城內,又以三道夯築土墻將古城一分為三,隔成東北、西北和南面三個子城。有的子城也開有甕城和角樓。在南子城內,還保留着一處已被破壞的夯築土臺,可能是當年一座重要基址。古城內到處散布着大致為唐、宋時期的陶片,也曾出土過少量元代瓷片。附近的農民還從古城內拾到過許多清代各朝的圓形方孔銅錢,其中乾隆到光緒各代都有。通過這些不同時代的遺物,可以想見這座古城曾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滄桑。有人認為它應當就是唐代絲綢之路北道重鎮輪臺城,但也有人持否定意見。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烏拉泊古城是現已發現的烏魯木齊市轄境內時代最早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而它離市區又如此之近,可以說是烏魯木齊市的濫觴,因而對研究烏魯木齊城市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價值,也是人們在烏魯木齊訪古中不虛一行的重要古跡。
  烏拉泊古城的發現,固然是研究當地歷史的重要依據,然而要說到烏魯木齊近郊區範圍以內的開發和發展史,則遠遠不能到此為止。近年來在它附近的烏拉泊水庫區的古墓葬的發掘,以最新的考古資料表明,早在古城活動期以前千年左右,即相當我國戰國時期,這一帶就已經居住着較多的人群,有了較為發展的社會經濟活動了。這些人群是根據現有考古資料所能肯定的烏魯木齊近郊區範圍內最早的先民。遺憾的是,由於水庫的興建,他們的居住遺跡已沉淪於水庫之底而難以尋覓了。幸而至今仍保存在附近較高臺地上(這些臺地在蓄水盛期也難逃覆沒的厄運)的墳塋仍能給人們以歷史的信息,使我們可以確信在離這片墓地不遠的平坦低窪地區,曾經有過人類的定居點,有着村落和房捨。
  根據考古工作者已發掘到的實物判斷,當時這裏的先民們從事以畜牧業為主的生産活動,但也有了比較發展的糧食種植業。陶器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器皿,同時也發現了金耳環、銅鏡、小鐵器等,說明當時除製陶業外,還有金、銅、鐵器的簡單手工製作業。墓葬中出土的兩面銅鏡,一完整一殘存。完整的一面,形製與伊犁河流域同一時期的古墓葬出土銅鏡相似;殘存的一面,從形製判斷,很可能為內地輸入的漢式鏡。這些現象表明2000年前的烏魯木齊和內地、伊犁等地,確已存在着經濟文化的聯繫。烏拉泊古墓群的發現,把烏魯木齊近郊區範圍內的歷史,確鑿地引嚮了2000多年前的古代,給人們提供了當時社會經濟狀況和意識形態方面的一些嶄新的物證,誠為研究新疆歷史的又一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