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烏幹達先令
目錄
No. 1
  中文全稱: 烏幹達先令
  幣值換算
  1先令=100分
  幣值: 1、2、5先令和5、10、20、50分
  文字介紹
  國徽:
  盾面下部的非洲鼓象徵烏幹達的傳統文化和悠久歷史。上部的波浪圖案象徵水域。中部的太陽表示該國處於赤道地帶。緑色高地表示烏幹達的地理位置。三道合一的藍色波紋象徵尼羅河、卡富河、卡通加河。棉桃和咖啡等象徵經濟作物。盾徽背後是兩把矛,兩側是羚羊和皇冠鶴。綬帶上用英文寫着“為了上帝和我的國傢”。
  國旗:
  黑色代表烏幹達人民,象徵黑人;紅色象徵自由;黃色象徵陽光。三色的含義是在陽光照耀下烏幹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白色圓地中有一隻烏幹達國鳥--皇冠鶴。
  輔幣名稱: 分國傢名稱
  國傢名稱: 烏幹達共和國
  國傢中文簡稱: 烏幹達
  國傢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uganda
  所屬洲: 非洲
  面積: 238461平方千米
  首都
  首都: 坎帕拉
  首都英文名稱: kamapala
  簡況及歷史
  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
  公元1000年,布幹達地區建立王國。19世紀中葉,布幹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強盛的國傢。1850年後,英、法、德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幹達。1890年,英軍侵入布幹達。同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的協定,布幹達劃為英國勢力範圍。1894年6月淪為英“保護國”。1962年10月9日宣佈獨立,仍留在英聯邦內。1967年廢除封建王國和國王,建立烏幹達共和國。
基本資料
  中文全稱:烏幹達先令
  幣值換算:1先令=100分
  幣值:1、2、5先令和5、10、20、50分
  輔幣名稱:分
  烏幹達先令:Uganda Shilling 
  原符號:U.Sh. 
  標準符號:UGS 
  ISO 4217現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碼:UGX)
貨幣歷史
  烏幹達先令由烏於達銀行(中央銀行)發行,1烏幹達先令等於100分(Cents),烏幹達原為英國“保護國”,與肯尼亞、但桑尼亞共同使用由東非貨幣局發行的貨幣——東非先令,官方匯率為1英鎊兌20東非先令,1美元兌7.14286東非先令。
  1962年10月9日,烏幹達宣佈獨立。1966年8月15日首次發行烏幹達先令,以1:1的比率取代東非先令。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1967年11月18日,英鎊貶值,烏幹達維持其貨幣的含金量,即對英鎊升值16.67%,官方匯率改為1英鎊兌17.1428烏於達先令。 1971年10月11日,烏於達先令與英鎊脫鈎,改為釘住美元,恢復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的官方匯率。1971年12月22日,隨着美元的貶值,烏於達先令的含金量減少7.89%,對美元官方匯率維持原狀。1973年2月美元再次貶值,17日堪培拉宣佈以減少含金量的形式使烏於達先令貶值 10%,但仍然維持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的官方匯率。
  1973年3月13日,烏於達暫定有效匯率為1美元兌7烏於達先令;7月2日,烏幹達先令含金量增加3.52%,由此使烏幹達先令對美元升值,烏於達規定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6.9烏幹達先令
  1974年1月14日,烏於達協同肯尼亞、但桑尼亞共同使先令的含金量降低3.4%。恢復1美元兌7.14286烏於達先令的官方匯率。
  1975年10月27日,烏幹達中斷與美元的聯繫,改與特別提款權挂鈎,製訂有效匯率為1特別提款權兌9.66烏於達先令,實際上使貨幣貶值。
  1977年7月,東非經濟共同體解散,烏幹達、但桑尼亞和肯尼亞組成的東非貨幣區隨之取消。1981年6月8日,烏幹達先令與特別提款權脫鈎,貶值 89%,1美元兌78烏於達先令。1982年8月23日,烏幹達先令形成二級市場。管理下的浮動匯率運用於出口收入、特殊進口及外債支付等方面。新的官方自由市場匯率以中央銀行每周公佈的牌價為基礎,適用於其它所有交易。
  1985年,烏幹達先令多次貶值,到年底時,1美元兌1401.4烏於達先令。1986年5月28日,烏幹達實行雙重匯率體係,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 1400烏幹達先令,用於重要的進口和外債支付。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5000烏於達先令,適用於其它所有交易。1986年8月23日,烏幹達廢除雙重匯率製,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1400烏於達先令。
  1987年5月15日,烏於達發行新先令,以1:100的比例收回舊先令。新的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60烏幹達先令(即6000舊烏幹達先令),使貨幣貶值76.6%。1988年7月1日,烏幹達先令再次貶值60%,1美元兌150烏於達先令。
  2009年5月烏先令兌美元匯率相對於2008年8月貶值25%。自今年6月以來,烏先令企穩回升,達到1960-1980烏先令兌一美元。由於美元需求下降,流入量增加,外匯交易員認為未來幾個月烏先令兌美元匯率將保持在1950-2050之間。
幣值換算
  目前流通的紙幣有5、10、20、50、100、200、500、 1000先令
  鑄幣有:: 1、2、5、10先令和5、10、20、50分
  1UGS=100 cents(分)
股票證券
  烏幹達先令簡介
    烏幹達先令由烏於達銀行(中央銀行)發行,1烏幹達先令等於100分(Cents),烏幹達原為英國“保護國”,與肯尼亞、但桑尼亞共同使用由東非貨幣局發行的貨幣——東非先令,官方匯率為1英鎊兌20東非先令,1美元兌7.14286東非先令。
    1962年10月9日,烏幹達宣佈獨立。1966年8月15日首次發行烏幹達先令,以1:1的比率取代東非先令。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1967年11月18日,英鎊貶值,烏幹達維持其貨幣的含金量,即對英鎊升值16.67%,官方匯率改為1英鎊兌17.1428烏於達先令。 1971年10月11日,烏於達先令與英鎊脫鈎,改為釘住美元,恢復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的官方匯率。1971年12月22日,隨着美元的貶值,烏於達先令的含金量減少7.89%,對美元官方匯率維持原狀。1973年2月美元再次貶值,17日坎培拉宣佈以減少含金量的形式使烏於達先令貶值 10%,但仍然維持1美元兌7.14286烏幹達先令的官方匯率。
    1973年3月13日,烏於達暫定有效匯率為1美元兌7烏於達先令;7月2日,烏幹達先令含金量增加3.52%,由此使烏幹達先令對美元升值,烏於達規定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6.9烏幹達先令
    1974年1月14日,烏於達協同肯尼亞、但桑尼亞共同使先令的含金量降低3.4%。恢復1美元兌7.14286烏於達先令的官方匯率。
    1975年10月27日,烏幹達中斷與美元的聯繫,改與特別提款權挂鈎,製訂有效匯率為1特別提款權兌9.66烏於達先令,實際上使貨幣貶值。
    1977年7月,東非經濟共同體解散,烏幹達、但桑尼亞和肯尼亞組成的東非貨幣區隨之取消。1981年6月8日,烏幹達先令與特別提款權脫鈎,貶值 89%,1美元兌78烏於達先令。1982年8月23日,烏幹達先令形成二級市場。管理下的浮動匯率運用於出口收入、特殊進口及外債支付等方面。新的官方自由市場匯率以中央銀行每周公佈的牌價為基礎,適用於其它所有交易。
    1985年,烏幹達先令多次貶值,到年底時,1美元兌1401.4烏於達先令。1986年5月28日,烏幹達實行雙重匯率體係,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 1400烏幹達先令,用於重要的進口和外債支付。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5000烏於達先令,適用於其它所有交易。1986年8月23日,烏幹達廢除雙重匯率製,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1400烏於達先令。
    1987年5月15日,烏於達發行新先令,以1:100的比例收回舊先令。新的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60烏幹達先令(即6000舊烏幹達先令),使貨幣貶值76.6%。1988年7月1日,烏幹達先令再次貶值60%,1美元兌150烏於達先令。 烏幹達先令幣值與進位換算
    目前流通的紙幣有5、10、20、50、100、200、500、 1000先令
    鑄幣有:: 1、2、5、10先令和5、10、20、50分
    1UGS=100 cents(分) 烏幹達先令樣幣 烏幹達先令100正反面 烏幹達先令20000正反面 烏幹達先令5正反面 烏幹達先令鑄幣 烏幹達先令鑄幣 烏幹達先令鑄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