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 : 中亞 > 烏茲別剋斯坦
顯示地圖
目錄
國度
  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O'zbekiston Respublikasi 或 O'zbekiston Jumhuriyati,1991年-),簡稱烏茲別剋斯坦,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傢,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列支敦士登)。
  
  歷史
  
  公元前1000年,境內出現階級社會,公元9世紀到11世紀,由黑汗王朝統治。12世紀、13世紀,由西遼監督下的西黑汗王朝統治。後花剌子模在1210年代開始管理。後被蒙古徵服。分別劃歸欽察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後被帖木兒占領。16世紀,烏茲別剋人領袖昔班尼南下河中農業區。推翻帖木兒王朝。17世紀,分裂為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18世紀,浩罕獨立。
  
  19世紀,布哈拉的曼吉特王朝被沙俄吞併。1918年,劃歸突厥斯坦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4年10月27日,成立烏茲別剋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告獨立,改稱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傢聯合體。
  政治
  
  憲法上,烏茲別剋享有自由民主體製。然而,自卡裏莫夫在1991年上臺至今,他的任期已分別在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獲得延長。2002年的選舉亦同時選出上、下議院的議員,但卻是在沒有反對黨之下進行。因此,國際觀察員都一般認為是次選舉不能達到民主水平。在執政黨以外其他政黨可以成立,但卻必須政府批準。另外,傳媒亦受到政府操控,甚少報道政治有關訊息。烏茲別剋在國內基本上對所有反對派實施黨禁。國內最大反對派是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
  行政區劃
  
  烏茲別剋共分成1個直轄市、12個州和1個自治共和國。其中12個州的名稱分別是:
  Political Map of Uzbekistan
  
  註:代號1是塔什幹市
  州份名稱 首府 面積(平方公裏) 人口 代號
  安集延州 安集延 4,200 1,899,000 2
  布哈拉州 布哈拉 39,400 1,384,700 3
  費爾幹納州 費爾幹納 6,800 2,597,000 4
  吉紮剋州 吉紮剋 20,500 910,500 5
  納曼幹州 納曼幹 7,900 1,862,000 6
  納沃伊州 納沃伊 110,800 767,500 7
  卡什卡達裏亞州 卡爾希 28,400 2,029,000 8
  撒馬爾罕州 撒馬爾罕 16,400 2,322,000 9
  錫爾河州 古利斯坦 5,100 648,100 10
  蘇爾漢河州 鐵爾梅茲 20,800 1,676,000 11
  塔什幹州 塔什幹 15,300 4,450,000 12
  花拉子模州 烏爾根奇 6,300 1,200,000 13
  卡拉卡爾帕剋斯坦自治共和國 努庫斯 160,000 1,200,000 14
  
  烏茲別剋斯坦議會
  經濟市場
  
  烏茲別剋斯坦西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南部與阿富汗接壤,東部與塔吉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接壤,北部和西部與哈薩剋斯坦接壤,由於其鄰國皆為內陸國傢,因此烏茲別剋成了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北部一部分瀕臨鹹海。國土大部分位於紅沙漠中。境內最高的山是海拔4301米的阿迪隆加托吉峰。
  
  人口
  
  2556萬人,大多是烏茲別剋族,也有俄羅斯族、卡拉卡爾帕剋族、維吾爾族、柯爾剋孜族以及哈薩剋族和朝鮮人等民族的少數分佈。
  
  面積
  
   * 國土面積:447,400平方公裏(世界第55名)
  
  時區 UTC+5(無夏時製)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烏茲別剋語
  官方文字 烏茲別剋語
  人口
  
   * 總人口:25,563,441(世界第41名)
   * 人口密度:57/km2(世界第111名)
  
  傢用電源
  
   * 電壓:220 V
   * 插座:C、I
  
  民族 有129個民族
  
   * 烏茲別剋族占78.8%
   * 俄羅斯族占4.4%
   * 塔吉剋族占4.9%
   * 哈薩剋族占3.9%
   * 韃靼族占1.1%
   * 卡拉卡爾帕剋族占2.2%
   * 吉爾吉斯族占1%
   * 朝鮮族占0.7%
  
  其它民族
   * 烏剋蘭族
   * 土庫曼族
   * 白俄羅斯族
  
  主要宗教
   * 伊斯蘭教(遜尼派)
   * 東正教
  
  歷法 公歷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駛
  政治文化
  國傢結構形式 單一製
  國傢政權 資本主義國傢
  國傢領導人
   * 國傢元首(總統):伊斯蘭·卡裏莫夫
   * 政府首腦(總理):沙夫卡特·米爾茲亞耶夫
  
  貨幣單位 蘇姆
  
  國際域名縮寫 .uz
  國際電話區號 998
  現役軍人數 53,000(第70名)


  Uzbekistan,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Uzbek: O‘zbekiston Respublikasi or 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 is a doubly landlocked country in Central Asia, formerly part of the Soviet Union. It shares borders with Kazakhstan to the west and to the north, Kyrgyzstan and Tajikistan to the east, and Afghanistan and Turkmenistan to the south.
  
  Once part of the Persian Samanid and later Timurid empires, the region was conquered 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by Uzbek nomads, who spoke an Eastern Turkic language. Most of Uzbekistan’s population today belong to the Uzbek ethnic group and speak the Uzbek language, one of the family of Turkic languages.
  
  Uzbekista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Russian Empire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in 1924 became a constituent republic of the Soviet Union, known as the Uzbek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Uzbek SSR). It has been an independent republic since December 1991.
  
  Uzbekistan's economy relies mainly on commodity production, including cotton, gold, uranium, and natural gas. Despite the declared objective of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Uzbekistan continues to maintain rigid economic controls, which often repel foreign investors. The policy of gradual, strictly controlled transition has nevertheless produced beneficial results in the form of economic recovery after 1995. Uzbekistan's domestic policies of human rights and individual freedoms are often criticised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Uzbekistan about 45% of the population live on less than US$1.25 per day.
中亞內陸國
  中亞內陸國。面積4474萬平方千米。人口2300萬(1995年)。首都塔什幹。大部分為沙漠,緑洲灌溉農業發達。世界重要産棉國之一。産名貴羊羔皮。黃金産量較大。
No. 3
  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烏茲別剋語:O‘zbekiston Respublikasi 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Узбекистан)
  國旗
  烏茲別剋斯坦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分別為淺藍、白、淺緑三色平行寬帶,在白色和淺藍、淺緑色寬帶之間為兩道紅色細條。在淺藍色寬帶左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12顆白色五角星。烏茲別剋斯坦於1924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采用的國旗與原蘇聯國旗相似,衹是旗面中間有一道藍色寬條,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條。1991年8月31日通過了烏茲別剋斯坦國傢獨立法,10月11日開始啓用上述國旗。
  烏茲別剋斯坦國旗的意義:(藍色:藍天 , 緑色:緑地 , 白色:心裏純潔、善良)藍天與緑地之間,心裏純潔、善良的烏茲別剋人民血脈相連,12顆星星和1灣新月表示信仰伊斯蘭教。
  國徽
  烏茲別剋斯坦國徽呈圓形。圓面上有一隻展翅的吉祥鳥,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陽和碧緑的原野。圓面上端為一顆八角星。星內繪有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圓周兩側為國旗顔色之飾帶捆束的棉桃和麥穗。
  國歌
  《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國歌》(National Anthem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獨立日
  9月1日(1991年)。 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認。
  語言
  烏茲別剋語 (O'zbek tili )
  貨幣
  蘇姆(Uzbekistan som,UZS)
  時間
  UZT(UTC+5)
  同北京時差
  -3.00
  國際電話碼
  998
  國土面積
  447,400平方公裏(世界第56名)。水域面積占4.9%。
  坐標
  北緯41°,東經64°
  國界
  烏茲別剋斯坦是一個內陸國傢,與阿富汗、哈薩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接壤。
  首都
  塔什幹 (Tashkent) 。位於錫爾河支流奇爾奇剋河𠔌的緑洲中心,是古代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衝,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裏。它是中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人口213.57萬(2004年12月)。1月平均氣溫-1.1℃,7月平均氣溫27.5℃。
  政體
  共和製
  法律體係
  基於民法體係;尚不接受國際法院的強製管轄。
  國慶日
  9月1日
  憲法
  1992年12月8日起實施。
  國傢政要
  總統伊斯蘭·卡裏莫夫(Islam Karimov ),1991年12月當選,2000年1月連選連任,2007年12月再次當選。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個自治共和國(卡拉卡爾帕剋斯坦自治共和國)、1個直轄市(塔什幹)和12個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紮剋州、卡什卡達裏亞州、納沃伊州、納曼幹州、撒馬爾罕州、蘇爾漢河州、錫爾河州、塔什幹州、費爾幹納州、花拉子模州。
  自然地理
  烏茲別剋斯坦是中亞中部的內陸國傢,西北瀕臨鹹海,與哈薩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鄰。總面積為44.74萬平方公裏。全境地勢東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積的80%,大部分位於西北部的剋孜勒庫姆沙漠。東部和南部屬天山山係和吉薩爾-阿賴山係的西緣,內有著名的費爾幹納盆地和澤拉夫尚盆地。境內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肥沃𠔌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和澤拉夫尚河。屬嚴重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夏季漫長、炎熱,7月平均氣溫為26~32℃,南部白天氣溫經常高達40℃;鼕季短促、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6~-3℃,北部絶對最低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為80~200毫米,山區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鼕春兩季。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連結東西方和南北方的中歐中亞交通要衝的十字路口,古代曾是重要的商隊之路的匯合點,是對外聯繫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的活躍之地。烏茲別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着悠久的聯繫。
  新聞出版
  全國出版515種報紙、167種雜志。主要有:《人民論壇報》,最高會議和內閣機關報;《東方真理報》,內閣機關報。烏茲別剋斯坦通訊社是國傢通訊社,始建於1924年,前身為“塔斯社”分社。駐外記者主要在獨聯體國傢。烏茲別剋斯坦電視臺是國傢電視臺。始建於1956年。以烏茲別剋語、俄語播出節目。塔什幹廣播電臺是國傢廣播電臺。建於1921年。1992年1月開始對外廣播,廣播用語有烏茲別剋、英、漢、俄、阿拉伯、維吾爾等。
  國際域名縮寫
  .uz
  長途電話代碼
  +998
  二、簡史
  公元11—12世紀形成烏茲別剋部族。13—15世紀受蒙古韃靼人帖木兒王朝統治。15世紀時建立了昔班尼王麾下的烏茲別剋國。19世紀60—70年代,烏茲別剋部分領土並入俄國。1917年11月建立蘇维埃政權,1924年10月27日成立烏茲別剋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佈獨立,改國名為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
  三、政治
  1992年12月8日,烏茲別剋斯坦最高蘇维埃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烏是民主的主權國傢;全體公民亨有同樣的權利和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國傢政權體製建立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基礎上。共和國總統既是國傢元首,同時也是內閣主席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任職期滿後,終身為憲法法院成員。內閣成員由總統提出,經議會批準。議會稱最高會議,是行使立法權的國傢最高權力代表機關。共有250個代表席位,按選區選舉産生,任期5年。
  2002年1月27日,烏舉行全民公决,决定將烏議會改為兩院製。12月12日,烏議會二屆十次會議通過有關建立兩院製議會的法律文件,其中規定,烏未來議會將由參議院(上院)和立法委員會(下院)組成,總統的部分權限將轉歸參議院。屆時,政府總理和副總理人選將由總統嚮議會提名,議會討論後批準。此外,烏國傢安全委員會成員、烏駐外大使的任免也將改由參議院負責。議會下院的基本職能是立法,由地方代表組成,定期召開例會和各委員會會議。烏議會將在2004年從目前的一院製議會改變成兩院製議會,烏本屆一院製議會的任期將到2004年12月屆滿。
  四、經濟
  烏茲別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是獨聯體中亞五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傢,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經濟結構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後。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發達,棉花産量占前蘇聯的2/3,生絲産量占前蘇聯生絲産量的49%,洋麻産量占前蘇聯的90%以上,羊羔皮、蠶繭和黃金産量分別占前蘇聯的2/3、1/2和1/3。輕工業不發達,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礦産資源豐富,礦産資源儲量總價值約3.5萬億美元。現探明有近100種礦産品。主要有天然氣、煤炭、石油、有色金屬、黃金、銅、鉛、鋅和稀有金屬等,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年開採量80噸左右,在獨聯體居第二位。銅和鎢的儲量在獨聯體國傢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銀、白金、鋅、鋁礬土等金屬礦藏也非常豐富。鈾開採量占前蘇聯的25%。煤儲量為20億噸,鈾儲量約占世界第七、八位。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12%。天然氣資源主要分佈在卡拉庫盆地東北部邊緣的查爾米和布哈拉臺階地區,其中最大的加茲裏氣田儲量達4193立方米。石油資源多集中在東部天山褶皺帶的費爾幹納盆地,已探明儲量為5.84億噸。天然氣的産量僅次於土庫曼斯坦,居中亞第二位、獨聯體第三位,年産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烏茲別剋斯坦工業在中亞地區舉足輕重,天然氣、機械製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輕紡和絲綢等工業都比較發達。所處氣候帶有利於廣泛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特點是灌溉農業的水利基礎設施非常發達,灌溉地面積達425萬公頃。農業支柱産業是棉花種植業,桑蠶業、畜牧業、蔬菜瓜果種植業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産量占前蘇聯棉花産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譽為“白金之國”。畜牧業較發達,以養羊為主,養蠶業也較發達。烏茲別剋斯坦是古“絲綢之路”所經地區,全國有400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主要集中在塔什幹、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烏主要出口棉花、石油、天然氣、電力、有色金屬及農産品,進口機械設備、食品、工業原料等。
  失業率:據勞動部的官方統計,失業率為0.8%,未充分就業率為20%(2007年統計)。
  貧睏人口比例:33%(2004年統計)
  出口:天然氣、油類、電力、棉花、黃金、能源産品、礦物肥料、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紡織品、食品、機械、汽車。
  進口:油類、電力、機器及設備、食品、化學製品、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五、外交
  與中國關係
  1992年1月2日,烏茲別剋斯坦同中國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高層互訪不斷,經濟合作得到不斷加強。1996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烏茲別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中烏聯合聲明。1999年11月,卡裏莫夫總統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4年6月,鬍錦濤主席對烏茲別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塔什幹峰會,雙方簽署聯合聲明。2005年5月,烏茲別剋斯坦總統卡裏莫夫訪華,兩國元首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2007年11月,溫傢寶總理對烏茲別剋斯坦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發表聯合公報。
  2006年,中烏兩國貿易總額達9.72億美元,同比增長42.8%。
  商務簽證所需材料
  1. 護照正本(6個月以上有效期)
  2.2張2寸彩照
  3.身份證復印件
  4.2張中方公司空白蓋章擡頭信紙
  5.中方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蓋公章)
  6.外方邀請函(有電傳號碼的傳真件,同時發到大使館一份)
  六.烏茲別剋斯坦風俗習慣和禮儀知識 喜慶禮儀、主要習俗、禁忌
  1、婚喪喜慶禮儀
  烏茲別剋斯坦人婚姻關係宗教色彩較濃,規定男女雙方都是信奉伊蘭教的信徒。不能與其他民族、宗教的人有婚姻關係。他們的習慣是在親戚之間通婚,如姑表、姨表、堂兄妹之間均可結成婚姻關係。親事一般都是包辦性質,先由男方父母規定對象。再請媒人正式提親。然後舉行訂婚儀式。商定彩禮及其他婚典費用、一切都决定好之後再給媒人送禮。以示感謝。傳統婚禮要舉行四天,第一天到女方傢慶賀,費用由男方支付,晚上二阿訇誦瀆《古蘭經》,新娘打扮好以後,由女親戚陪伴去婆傢。第二天在男方傢慶賀。慶賀次序是:第一天在女方傢以女客為主。第二天在男方傢以男客為主。特別是第二天晚上要揭面紗。由新娘傢的女性親戚進行。一旦新娘的真面目顯露於廣衆面前。歡樂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第三天。由新娘的父母招待客人。以示慶賀和感謝。第心天。由新郎父母款待賓客。贈送禮品。以示婚禮告罄。
  烏茲別剋斯坦人過去有一夫多妻的傳統,早婚現象也很普遍,丈夫要想離婚無須任何根據。衹要說一聲就可以了。婦女沒有離婚自由權。現在,男女在婚姻上自由權很大了,可以自由戀愛,男女雙方的權利平等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特別要指出的一點是:在迎親、送親過程中,常常遇到攔路,嬉戲者,這時不得生氣,要用糖果食品,手帕等禮物化解、勸說。凡是來到女方傢或男方傢的客人,不論男女老幼。一律當作貴客招待,不得輕視、慢待。
  2、主要習俗
  烏茲別剋斯坦人有兩大專長和兩大特點。兩大專長是能歌善舞和刺綉工藝。每逢節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體的、有個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他們用的床單、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綉花,一般都很精美,還有最具盛名的綉花盤,工藝精巧。
  兩大特點是:一是取暖的坑爐特別,有叫火塘,即在屋中央挖一大坑,裏面放爐生火,又做飯。又取暖。取暖不是一般取暖,而且坑沿上搭上木板,人可以睡在木板上,像是木頭的炕一樣,十分別緻。另一個特點:孩子多。每傢多到幾十個,少則幾個。由於沒有生育政策,人們的觀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傢傢放開生育,孩子都很多,所以是世界上年輕人占比例很高的國傢。
  他們每年的宗教節日主要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屆時張燈結彩,講經、贊揚穆罕默德的功績,特別是清真寺裏熱鬧非凡,有的清真寺裏炸油香、宰羊、宰牛,有的聚餐。有的分成等份,來者每人一份,或每傢一份。因此地盛産棉花,所以每年還有棉花節、歌詠節。此外,還有慶祝獨立日,是政府組織的官方紀念性活動。還有一個特別的儀式叫蘇麥剋萊儀式,傢傢都要做甜粥,載歌載舞分送各傢,人們視為上品。
  3、主要禁忌
  由於他們信奉伊斯蘭教,所以忌吃豬、狗、驢肉和一切動物的血。吃飯時不能脫帽。對食物不能挑來挑去、嗅聞摸擦。飯前必洗手,洗手後禁止亂甩。要用毛巾擦幹手。吃饢時不能拿整個饢往嘴裏放。傢裏有少婦時。禁止外人進入。新婚夫妻的房子也禁止外人進入。
  六、旅遊
  氣候:主要為中緯度沙漠氣候;漫長的夏季酷熱乾燥;鼕季氣候溫和;東部為半幹旱草原地區。
  主要景點:塔什幹、朱瑪清真寺(Mosque of Juma)、比比汗姆大清真寺(Bibi Khanum Mosque)、希瓦古城(Khiva)。
  入境需接種的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傷寒疫苗、狂犬病疫苗。
  與中國的距離:4,536.34公裏
  七、人口
  人口總數:28,500,000(2008年,9月)。出生率:26.45‰(2008年統計),死亡率:7.62‰(2008年統計)。人口密度59人/平方公裏(世界第136名)烏茲別剋斯坦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傢。有129個民族,烏茲別剋族占(80%)、俄羅斯族占(4.4%)、塔吉剋族占(4.9%)、哈薩剋族占(3.9%)、韃靼族占(1.1%)、卡拉卡爾帕剋族占(2.2%)、吉爾吉斯族占1%、朝鮮族占0.7%。其它民族還有烏剋蘭族、土庫曼族和白俄羅斯族等。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剋語(屬阿爾泰語係突厥語族),俄語為通用語。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其次為東正教。教育普及度:99.3%(2003年統計)
  八、環境
  森林覆蓋率:8%(2005年統計)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137,907.1222千公噸(2004年統計)
  使用改良水資源的人口比例:88%(2006年統計)
  使用改良衛生設施的人口比例:96%(2006年統計)
  人類發展指數:0.702
  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113位
英文解釋
  1. lat.:  Uzbekistan
法文解釋
  1. n.  Ouzbékistan
近義詞
烏茲別剋, 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
相關詞
行政區劃地理城市百科大全歷史文化世界歷史遺産
建築世界文化遺産古城中國語言烏孜別剋族烏孜別剋語中亞
自治共和國費爾幹納盆地跨境村吉爾吉斯斯坦河流水域地名地方
更多結果...
包含詞
烏茲別剋斯坦索姆烏茲別剋斯坦國徽
烏茲別剋斯坦總統烏茲別剋斯坦聯賽
烏茲別剋斯坦國旗烏茲別剋斯坦的地獄之門
烏茲別剋斯坦國傢足球隊烏茲別剋斯坦人民民主黨
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國旗烏茲別剋斯坦地獄之門
烏茲別剋斯坦伊斯蘭教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
烏茲別剋斯坦撒馬爾罕關於相互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高等院校及其科研機構頒發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及學位的協議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烏茲別剋斯坦國傢館俄羅斯與烏茲別剋斯坦舉行聯合反恐演習
烏茲別剋斯坦國立阿利捨爾·納沃伊圖書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烏茲別剋斯坦共和國建交十五周年紀念封
分類詳情
張開撒馬爾罕州張開安集延州張開布哈拉州
張開費爾幹納州張開吉紮剋州張開納曼幹州
張開錫爾河州張開蘇爾漢河州張開卡拉卡爾帕剋斯坦自治共和國
張開納沃伊州張開卡什卡塔爾裏亞州張開塔什幹州
張開花拉子模州塔什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