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丹迪丁蒙梗
  品種名稱:丹迪丁蒙梗
  英文名稱:dandie dinmant terrier
  體型分類:小型
  犬種分類:梗犬
  歷史:
  原産地英國,起源於17世紀。
  最古雅別緻的寵物犬之一。許多寵物都是因飼養地或繁衍發展的地方而得名,丹第丁蒙更犬卻是以著名作傢瓦爾德·斯科特爵士(alter scott)的作品中的主角名字來命名的。早在1700年代,蘇格蘭和英格蘭的交界地區飼養的丹第丁蒙梗犬,就因為它能夠捕食水獺和獾而名聲在外,從而成為獨特的一個品種。據信是蘇格蘭梗和斯凱梗交配産生的品種。
  外觀:
  丹第丁蒙梗犬體態特異,特別是特別是頭頂上的發髻和全身不同尋常的毛發紋理引人註目。它體長而重心偏低,背部從肩開始比後腿臀部還要低,胸部卻顯得寬厚有力。它頭大,眼睛黑亮,耳朵下垂快要帖到了面頰上,邊上的毛發足有兩英寸長。丹第丁蒙梗犬的被毛非常豐厚,貼身的毛如絮般柔軟,表層的毛很硬像是隨時能被折斷,頭上的毛卻像絲樣飄逸。丹第丁蒙梗犬有各種顔色,大部分是灰褐或深黃色。灰褐色犬的毛色包括從深藍黑漸漸過度到淺銀灰,深黃色犬毛色包括從偏紅的褐色漸變到暗黃褐色。這兩種毛色的狗在頭頂都有一抹白色,腿和腳則是深色覆蓋。
  體型:
  身高 20-28釐米
  體重 8-11公斤
  性情:
  丹第丁蒙梗犬是稱職的看傢狗,它聰明智慧,對主人感情真摯,但是,像所有梗犬 一樣, 丹第丁蒙梗犬非常固執、自我。丹第丁蒙梗犬的理想體形,使它生活在鄉村和城市都挺合適。它的被毛需要經常梳理,對於那些脫落的死毛每年要清理幾次。
  ---------------------------------------------------------------------------------------------------------
  丹迪丁蒙梗(dandie dinmont terrier)
  丹迪丁蒙梗是從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切維厄特丘陵地區的邊境獵犬的衆多本土梗中選育出的品種,約在1700年首次被認作一種不同的品種。以其出色的獵水獺和獾的能力而聞名,這種犬在泰沃德勒 (teviotdele)丘陵地區直係傳下來,當瓦特·斯考特(walter scott)先生旅行經過此地時發現了該品種,並通過其1814年出版的《guy mennering》一書使其聞名於世。有關於丹迪丁蒙梗的記載為:一位叫jams davidson的先生,保留了最初的6衹犬:“auld pepper”、“auld mustard”、“young pepper“young mustard”、“little pepper,和“little mustard”。瓦特先生在其作品中對其勇氣進行了極好的描述,隨着《guy mannering》流傳至今,該品種作為“丹迪丁蒙梗”聞名於世。
  公認的丹迪丁蒙梗出現於ansdell和landseer 1850年前的美術作品中。1845年,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louis philippe)有一對丹迪丁蒙梗
  今天,丹迪丁蒙梗已經不再有狩措的價值了,但它所具有的其他優秀品質使其成為優秀的看傢犬。它聰明,喜歡接近兒童,具有優秀的守衛能力等特點。它有自己的主見並且有時不願服從命令,給人一副“我會去作,但不要強迫我”的樣子。
  丹迪丁蒙梗與一般的梗犬不同的是它不具有直的綫條。頭大,呈完全半球形;眼大而明亮,呈深褐色,較好者為黑色;下頜長,深而且顯得很笨重,軀幹長,肩部較低,依次嚮腰和尾根部有一緩和的斜度,胸寬,深而有力,前腿短,稍嚮外彎而利於其挖掘,後腿長而顯得不很笨重;尾低垂並且上呈45·彎麯,呈彎刀狀。有兩種不同的顔色;鬍椒色——藍灰至亮銀色帶有黑褐色或銀色斑點,亮灰色或白色的冠毛;芥末色——暗土黃色至奶油色帶有
  白色的斑點和冠毛。在每種顔色之間有暗影更好。丹迪丁蒙梗具有粗糙的雙重被毛。由成比例的粗毛和絨毛構成。這種組成的被毛摸上去可感到明顯的分界。不像硬毛犬摸上去感到粗糙。頭部覆蓋有柔軟的絲狀被毛,這種被毛不僅限於冠毛。經過整潔機適當的美容,這一形態是丹迪丁蒙梗的典型特徵之一。
  丹迪丁蒙梗需進行正規的皮毛護理。經常的拔毛有助於改善毛質和毛色。應摘除最長的被毛,以保持其雙重的被毛和有明顯綫條的外觀。如果長時間不對被毛進行護理,可能就得緊貼皮膚將其剪掉。這樣因為僅剩底毛而呈現白色。剪掉的被毛要經過幾個月才能長到合適的長度和毛質。
  丹迪丁蒙梗適合於生活在任何地方,在室外或城市內的樓房均有。它們具有理想的形態,體重8.16~10.89千克,大小也適合小的房間飼養。
  品種標準
  【整體外貌】丹迪丁蒙梗最原始的種族可追溯到一種具有流綫型體形,地位低下的工作梗。戴有絲狀冠毛的大而明顯的頭與其體形成比例。黑眼睛大而微圓,機靈。強壯而柔韌的軀體和彎刀狀的尾巴均覆以相當明顯的雙重被毛,各種犬均如此。
  【大小,比例和結構】身高20.3~27.9釐米。體長比身高少2.5~5.1釐米。作為犬的良好工作條件之一,體重8.16~10.89千克。骨骼強壯,肌肉發育良好,但不粗糙。整體的勻稱較單一的指標更重要。
  【頭部】頭大而強壯,但與其體形相稱。肌肉發育良好,特別是面部前部的肌肉。表情剛毅,聰明而高貴。眼睛大而圓,明亮,充實,但不嚮外突出。眼睛睜大,直視前方,呈深褐色。黑眼圈。兩耳位於顱骨後下方,間距較寬,下垂貼於兩頰,皺褶旁有一輕微的投影。耳與基部同寬,下垂。前緣直綫下垂後緣嚮下與前緣的間距逐漸變窄。耳的軟骨和皮膚相當薄。耳長7.6—10.2釐米。兩耳之間的顱骨寬闊,逐漸嚮眼變窄,後腦部也如此。前額呈半圓形。與顱骨相一致的是其頰部,也從耳嚮嘴逐漸變窄。嘴長而強壯。其長度約占顱骨的3/5。鼻子中等大小,呈黑色。唇和口內呈黑色。牙齒呈剪狀咬合,而且強壯有力。幼犬的犬齒長。這類犬相互之間能夠密切配合而使其具有強大的捕捉能力。上下頜備有6顆切齒,均勻分佈。
  【頸部,背綫和軀幹】頸部肌肉發達,強壯有力,發育良好,反抗有力,長度適中。肩胛部相當低,腰部微嚮下彎麯呈一適當弧度,從腰部的最高點嚮尾根部逐漸降低。脊柱兩側的肌肉發達。從頸後部到尾根部從外觀上呈現出緩慢的下降。軀幹長,強壯,柔韌性好。肋骨外展呈圓桶狀,胸部發育健全。腹側的麯綫與背側的相對應。尾長20.3~25.4釐米,根部及前10.2釐米相當粗,以後逐漸變細。尾巴微翹,呈彎刀狀。衹有興奮時,尾巴纔上翹與
  身體呈直角。
  【前軀】肩部的活動範圍較大,便於身體前展,與後部軀幹自然成角。臂部的長度約與肩的長度相等,肘部緊貼肋骨,可自由活動,前肢短小,肌肉發達,骨骼強壯,間距較寬。腳尖嚮前或稍嚮外展。從側面看可見掌骨直立。羅圈腿和腿彎者次之。
  【後軀】後肢稍長於前肢,間距更寬,自然分開站立。大腿和小腿均呈圓桶狀,肌肉發達,長度相當,膝部與體前軀成角。蹠部自然降低,很少有掌骨與地面相垂直。
  【腳】腳圓,富有彈性。前臂的懸趾最後摘掉。後面的腳較前腳小且沒有懸趾。趾甲黑且強壯,趾甲的顔色也可能根據其毛色而改變。趾甲為白色也可以。平足的犬較差。
  【被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被毛比約5.1釐米(2英寸);身體的被毛中有2/3為硬毛,1/3是軟毛,表現出其微呈波浪樣的紋理。犬的被毛不是很硬。身體的被毛可通過修剪變短,由於軀體的被毛是由兩種不同的被毛共同混合,所以像有淡淡的鉛筆綫一樣的條紋。腹部被毛要較背部的柔軟。
  頭部覆有非常柔軟,像絲一般的毛發,越像絲者越佳。這樣的毛發不僅局限於頭頂,而且在耳背部、頭部的皺褶、眼眶部也有。耳根位於距頭頂5.1釐米處,細長的毛與頂部飾毛的顔色和紋理幾近相問,使得耳表現出一個明顯的耳尖。耳部的毛發短而柔軟,如鵝絨般。周圍的毛發與前肢的質地相同,嘴上方的毛發較短。鼻後部分的毛發較稀,長約2.5釐米。前肢的飾毛約5.1釐米長,與嘴邊的質地相同。後腿的毛發也有相同的質地但叢毛相當少。尾部背側的毛較軀幹的毛為硬,腹部柔軟的飾毛約為5.1釐米長,嚮背部逐漸變短,呈彎刀狀。修剪過的毛發最好體現出整體的自然性,過度誇張的造型要差一些。
  【顔色】以紅黃色和土黃色為主。紅黃色的犬毛邊有深青黑色或淡的銀灰色的邊紋,中等程度的暗影更好。頭頂和耳部的飾毛為銀白色顔色越亮越好,腿和腳的毛發以黑褐色為主,但因其體色為深黑褐色到淡黃褐色而多變。暗黃色的從紅褐色到淡黃褐色程度不同。頂部和耳部的飾毛為黃白色。腿和腳上的飾毛較頭頂的深一些。
  以上兩種主要的顔色自肩部和臀部至腳逐漸變淡。腹部的被毛顔色較背側淡。鬍須的顔色較頭頂的飾毛顔色深。耳部飾毛的顔色與軀幹部的顔色一致。尾部背側的毛較軀幹部顔色深,但其腹側的顔色卻較淺,像腳上的顔色一樣。胸部有白色的常見。
  【步態】恰當的運步方式為飛奔樣前進,後肢發力前肢着地。奔跑的時候腿與身體處於同一水平綫上。運步為僵硬的、誇張的、跳躍式的或波動樣運步,以及缺乏後肢的推動是不完美的。
  【性情】獨立、堅定、沉默、聰明。丹迪丁蒙梗是感情與高貴的結合,工作時執著而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