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廣東 >梅州 > 豐溪自然保護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豐溪自然保護區投訴電話梅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53-2243654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東部的大埔縣境內,地處閩奧交界處。保護區的山巒重疊,最高峰尖筆崬海拔1030米,一般山地在600——800米之間,山坡坡度約為25—60度。氣候年均溫21℃,1月均溫7.3℃,7月均溫34℃,極端低溫—4.2℃,極端高溫39℃;年均降水量1490毫米,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相對濕度79%。土壤為在砂岩基岩上發育形成的紅壤,少數為黃壤,土層厚50—100釐米,肥力較高。區內有七裏溪,暫背溪兩條河流,流入汀江。保護區維管束植物有155科74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8科62種、裸子植物4科4種被子植物133科682種。其區係組成主要為亞熱帶成分,如樟科、殼鬥科、金縷梅稈、大樓科、山茶科、薔蔽科、鼕青科、漆樹科、西草抖、桑科、鬆科、杉科等科植物,尤以木本成分豐富而復雜。雖大部分為亞熱帶成分,但有不少熱帶成分.如番荔枝科、蘇木科、棕擱科等科植物.而發現溫帶成分。頂極植被為季風常緑鬧葉林,雖遭破壞,但在七里程尚保留有原始性的次生林。其他有馬層鬆針葉林和毛竹林。植物區係分區屬ie14。屬國傢保護植物二級有觀光木、伯樂樹,三級有粘木、白桂木、巴哉天等。其他珍稀樹種有藍果樹科的紫樹、蝶形花科的小葉紅豆、金縷梅科的馬蹄荷等。經濟植物中用材樹種有刺柏、南嶺樣等,藥用植物有巴朝天、七葉一枝花等,野生果類行山荔枝、酸棗、山竹子、獼猴桃等。屬國傢保護動物一級有華南虎(偶有出現)、金錢豹、雲豹,二級有髭羚、大靈貓、小靈貓、豺、穿山甲、水獺等。經濟動物豐富,有野豬、鬆鼠、雉類、蛇類、龜類、蛙類以及石饅、石斑魚等
No. 2
  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東部的大埔縣境內,地處閩奧交界處。生物地理分區屬2.1.2和1(1)4A(3)。面積1070公頃。其地理位置在東經116°47’,北緯24°39’。
  二、自然概況
  保護區的山巒重疊,最高峰尖筆崬海拔1030米,一般山地在600——800米之間,山坡坡度約為25—60度。氣候年均溫21℃,1月均溫7.3℃,7月均溫34℃,極端低溫—4.2℃,極端高溫39℃;年均降水量1490毫米,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相對濕度79%。土壤為在砂岩基岩上發育形成的紅壤,少數為黃壤,土層厚50—100釐米,肥力較高。區內有七裏溪,暫背溪兩條河流,流入汀江。
  三、植物資源
  保護區維管束植物有155科74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8科62種、裸子植物4科4種被子植物133科682種。其區係組成主要為亞熱帶成分,如樟科、殼鬥科、金縷梅稈、大樓科、山茶科、薔蔽科、鼕青科、漆樹科、西草抖、桑科、鬆科、杉科等科植物,尤以木本成分豐富而復雜。雖大部分為亞熱帶成分,但有不少熱帶成分.如番荔枝科、蘇木科、棕擱科等科植物.而發現溫帶成分。頂極植被為季風常緑鬧葉林,雖遭破壞,但在七里程尚保留有原始性的次生林。其他有馬層鬆針葉林和毛竹林。植物區係分區屬 I E14。屬國傢保護植物二級有觀光木、伯樂樹,三級有粘木、白桂木、巴哉天等。其他珍稀樹種有藍果樹科的紫樹、蝶形花科的小葉紅豆、金縷梅科的馬蹄荷等。經濟植物中用材樹種有刺柏、南嶺樣等,藥用植物有巴朝天、七葉一枝花等,野生果類行山荔枝、酸棗、山竹子、獼猴桃等。
  四、動物資源
  保護區動物地理分區屬VIIA,,屬國傢保護動物一級有華南虎(偶有出現)、金錢豹、雲豹,二級有髭羚、大靈貓、小靈貓、豺、穿山甲、水獺等。經濟動物豐富,有野豬、鬆鼠、雉類、蛇類、龜類、蛙類以及石饅、石斑魚等。
  保護區可作為某些物種的原地保護區、網。
  五、經營管理
  保護區是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1984年批文建立的。
  1.定界與區劃 保護區東起耀子石,西至尖筆呆,南起防空哨,北至尖石米.西北與福建永定縣城關鄉毗鄰。區內區劃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核心區包括國營林場、七裏溪、涅上村,面積345公頃、屬絶對保護的部分。緩衝區包括七裏溪的其餘部分、溪上村原溪三、溪四隊的天然馬民鬆林和針闊葉混文林,面積724.8公頃,在保護區技術人員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某些經營生産活動;實驗區設在緩衝區內,而積476公頃,根據觀察研究設立固定觀測樣地。
  2.機構與編製 保護區設立了豐溪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址沒在原豐授林場場部,下設2個保護點。現有職工8人。
  3 .經營活動 在保護區中心矮葉崗山頂建防火隙望臺1座。在核心區、緩衝區周圍開闢生土帶防火綫,並在核心區周圍營造木荷防火林帶。在緩衝區人工杯內進行采伐、更新造林和育苗、林分改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