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間偃麥草
  thinopyrum intermedium (hest) barkwoth and dewey
  中間偃麥草亦稱天蘭冰草、中間冰草,(agropyroninterm edium,以前稱agropyronglaucum,最近dewey又建議改稱其學名為elytrigia intermedia(hest)nevski)
  為禾本科偃麥草屬(elytrigia intermidla nevski)多年生牧草,具橫走根狀莖,莖直立粗壯,高70-130釐米,葉片質地較硬。抗逆性強,在東北大部分地區可安全越鼕;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地區可良好生長;在中度????漬化土壤上也可種植;侵占性強,耐踐踏,可通過匍匐根莖擴展蔓延;對土壤要求不嚴,並且由於根群密集,還可有效改善土壤結構。葉量豐富,適口性好,消化率高。可放牧也可調製幹草,每年可刈割2-4次,年幹草産量為650-800公斤/畝,刈割以抽穗期為宜。經在我國青海、內蒙古、北京及東北等地試種,普遍表現出抗寒、抗旱、生長勢強、再生性好、植株高大、莖葉繁茂等優良特性,是我國高寒、幹旱及半幹旱草原廣泛適用的草種。
  中間偃麥草較易種植,溫度為5-7℃時即可發芽,寒冷地區可春播,亦可在夏季雨季播種,華北地區宜秋播,播前要翻耕土地,施入底肥。播種量為1-1.5公斤/畝,多采用條播,行距30-40釐米,播種深度3-4釐米,播後鎮壓。出苗迅速,但苗期生長緩慢,需進行雜草防除。對水分和氮肥敏感,生長期間、刈割或放牧後適當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産量和質量。可以與苜蓿、紅豆草、無芒雀麥、鵝觀草等牧草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