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 > 中流
目錄
No. 1
  【詞目】:中流
  【拼音】:zhōng líu
  【釋義】:
  (1)指半渡;在水流之中。
  《漢書·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波,船必覆矣。”
  (2)指江河的中段。
  《南齊書·州郡志上》:“江州,鎮尋陽,中流衿帶。”
  (3)指中道。
  《荀子·禮論》:“文理情用,相為內外,表裏並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
  1、中流(原名鄭存),1928年11月生,滿族,哈爾濱市生人,中共黨員,一級作傢.,黑竜江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奬獲得者。1950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政治學院。歷任《林業工人報》、《春風》文藝雜志文學編輯副主編;黑竜江省作傢協會組聯室副主任、主任、副秘書長、黑竜江省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華人遠程學院榮譽博士;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理事;菲律賓華文聯中國文學顧問。現任黑竜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黑竜江省作傢協會老作傢采訪團秘書長。
  主要成就:從事文學工作半個世紀,具有豐富的實踐和經驗,善於觀察和思考現實問題,勇於實踐,勇於創新,敢於創新。特別是在調研與决策、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樹。近年來積極深入生活,為弘揚時代主旋律,勤奮進行文學創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作品有:詩集《鬆花江短笛》、《豐收頌》、《鹿哨》、《楓葉》、《北國詩絮》、《燃燒的愛》、《凝眸》、《中流詩歌精選》、《月光與花香》、《鶴戀》、《碧還行蹤》、《麒麟山的魅力》、《金色豐碑》、《中流詩選》;散文詩集《愛的花苞》、《不死的玫瑰》;散文集《愛的微笑》、《美在藴涵》、《思念的海》等。自1946後開始發表作品以來,已有《中國新文學大係》,《當代抒情詩拔萃》等國內外共有88種選集收錄了其178首抒情詩。他的詩以小見大,平中見奇的藝術構思,清新簡潔的語言,韻律和諧、節奏明快的表現形式,構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正如著名詩人艾青所說:中流坦誠熱烈,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流的詩象他本人一樣有着鮮明的特性。他的詩集《北國詩絮》、《愛的花苞》、《燃燒的愛》、《楓葉》、《凝眸》、《愛的微笑》等分別榮獲全國首屆武警金盾文學、全國第二屆煤礦文學、中國第一屆、第二屆滿族文學等優秀作品奬及全國第三屆、
  第六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奬。他的詩被譯成日、朝、英、菲、斯等外文介紹到國外。他曾兩次參加國傢派遣的中國作傢代表團菲律賓和斯裏蘭卡進行文學創作交流活動。由於他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其傳略和作品被選入《中國作傢大辭典》、《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藝術名人錄》等89部辭書。
  2、現代文學期刊。半月刊。黎烈文主編﹐1936年9月 5日創刊於上海﹐上海雜志公司發行。1937年8月5日出版第 2捲第10期後停刊。共出22期(“八‧一三”戰爭爆發後﹐曾與《文學》﹑《譯文》﹑《文叢》聯合出版戰時文藝周報《吶喊》﹐第3期改名《烽火》)﹐是有較大影響的左翼文學刊物。
  撰稿人主要有﹕魯迅﹑茅盾﹑巴金﹑葉聖陶﹐唐弢﹑張天翼﹑姚剋﹑艾蕪﹑陸蠡﹑羅烽﹑老捨﹑鄭伯奇﹑靳以﹑蕭紅﹑蕭軍﹑宋之的﹑魯彥﹑黎烈文﹑陳子展﹑鬍風﹑舒群﹑李廣田﹑歐陽山﹑劉白羽﹑端木蕻良﹑許欽文﹑聶紺弩﹑羅叔﹑臧剋傢﹑蔣牧良﹑曹白﹑何其芳﹑謝冰瑩﹑田間﹑艾青等。
  《中流》內容廣泛﹐登載有評論﹑散文﹑小說﹑詩歌﹑戲劇﹑書評﹑遊記﹑人物印象﹑通訊﹑報告文學﹑生活記錄等各種體裁形式的作品。
  《中流》尤其側重雜文﹑隨筆﹐魯迅的《……這也是生活》﹑《死》﹑《女吊》﹑《立此存照》(七篇)等﹐都是在《中流》上發表的。茅盾﹑巴金﹑唐弢﹑靳以﹑魯彥等都在上面發表不少雜文﹑隨筆﹑散文。
  《中流》發表的作品中﹐蕭紅﹑白朗﹑端木蕻良﹑羅烽等東北作傢的以淪陷區人民的苦難與鬥爭為題材的小說﹐報告文學《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宋之的)﹑《在漢姦治下的“冀東”》(蟄寧)﹑《“穿城過”》(澎島)﹐通訊《北平素描》(張振亞)﹑《和平的古城》(王西彥)﹑《通州一瞥》(西村)﹑田間﹑王博習﹑艾青﹑鄒荻帆等人的詩等﹐都充溢着強烈的時代氣息。
  《中流》所載作品﹐大都短小精悍﹐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有些已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
  《中流》就翻譯問題﹑美學問題發表了一些討論文章。第1捲第5期(1936年11月 5日出版)為“哀悼魯迅先生專號”﹔第2捲第10期(1937年8月5日出版)為“抗敵專號”。
  ◎ 中流 zhōngliú
  (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medium]∶中等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中流】 (術語)譬煩惱也。以衆生為煩惱,在生死之中流故也。維摩經阿閦佛品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註曰:“生曰: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結使也。”
英文解釋
  1. :  middle course
  2. n.:  midstream,  medium,  part of a stream, river, etc half-way between its banks
近義詞
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