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
目錄
《中岩 In Rock》
詩人: 晁公溯 Chao Gongsu

  我聞慈姥岩,今作岩中遊。
  驚嗟未省見,入蜀今白頭。
  鬆道夾蕭森,石門閉清比。
  蘚字崖壁古,蟲書山葉秋。
  突然起平地,劃若三神丘。
  其旁寶瓶峰,特立高岑樓。
  錯摩碧琅玕,刻削青琳球。
  周觀劍東西,孰得與此侔。
  尊者何方來,杖錫乃肯留。
  乞泉為洗心,一飲吾無求。
  尊者默然許,勿忘早歸休。
《中岩 In Rock》
詩人: 範成大 Fan Chengda

  赤岩倚竛竮,翠邏森戍削。
  岑蔚嵐氣重,稀間暑光薄。
  聊尋大士處,往扣洞門錀。
  雙撐紫玉關,中矗翠雲幄。
  應供華藏海,歸坐寶樓閣。
  無法可示人,但見雨花落。
  不知竜湫勝,何似魚潭樂?
  夜深山四來,人靜天一握。
  驚看鬆桂白,月影到林壑。
  門前六月江,世界塵漠漠。
  寶瓶有甘露,一滴洗煩濁。
  捫天援鬥杓,請為諸君酌。
《中岩 In Rock》
詩人: 馮時行 Feng Shihang

  曠絶無人境,超然乃真遊。
  如何許世俗,踏破蒼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跡蓋偶爾,雨罷雲亦收。
  層巒擁肺腑,修幹騫竜虯。
  巉岩近恐墜,窈窕翠欲流。
  標指諒非月,索劍寧刻舟。
  倚杖聽鬆風,聊為信宿留。
《中岩 In Rock》
詩人: 李壁 Li Bi

  塵土污人絶可憐,寶坊聊共炷爐煙。
  高懷已屬三峰上,舊事重尋千載前。
  暖吹靜翻花漠漠,晚雲深護竹娟娟。
  衹應難見惟神物,留取新詩結舊緣。
山岩之中 Among Rock
  山岩之中。 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嗟中巖之纖草,厠金芝於芳叢。” 唐 王績 《遊仙》詩之二:“上月芝蘭徑,中巖紫翠房。”
山岩名 Rock name
  山岩名。在 四川 眉山 。 宋 範成大 《次韻陸務觀慈姥岩酌別二絶》之一:“不辭更宿 中巖 下,投老餘年豈再來?” 宋 範成大 《中岩》詩序:“去 眉州 一程, 諾詎羅 尊者道場。相傳昔有 天台 僧,遇病僧與之木鑰匙雲:‘異時至 眉州 中巖 ,扣石筍,當再相見。’後果然。”今三石屹立如樓,觀前兩樓純紫石,中一樓蘿蔓被之,傍有 寶瓶峯 甚端正。
No. 7
  中岩其實是一座小山,唐代建,雖然山不高,也無仙,但相當幽靜,而且佛的影響很甚。而且由於中岩位於岷江東岸,山藉水勢,頗有氣勢,風景也很獨特,故有蜀中名山的稱謂。
  中岩風景區還有“西川林泉最佳處”的稱號,是佛教聖地,也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及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成都--中岩-樂山-峨眉山水陸旅遊環綫上的重點旅遊景區。
  中岩還以宋朝蘇東坡曾在此讀書、題字而留下佳話(蘇東坡的故鄉就在距此僅幾十公裏的眉山市,其嶽傢就在中岩附近)。
  中岩景區分上、中、下三岩(寺),蜿蜒起伏十餘裏,高差不中百米。景區內景點密佈,依次為臨江下寺、喚魚池、牛頭洞、千佛長廊、仙人床、玉泉岩、伏虎石、東坡讀書樓、古澗道等。
  中岩景區青峰冥壑、峻避回流、竹樹朦朧、麯徑通幽,常年氣溫溫和、鳥語花香, 是值得一遊的好地方。
  另外,遊覽了中岩風景區後,可乘船遊覽岷江上的平羌小三峽,然後直達樂山,不過要先預約纔有遊船。
  如果走陸路,也可到達樂山,途中還可遊覽當地人頗為自豪的漢陽古鎮(雖然並沒有太大的古鎮價值)。
  中岩各寺廟及佛像很多建於唐代。但景區中的佛像大多被毀壞,特別是衆多佛像都沒有頭,這也是中岩的一大景像。
近義詞
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