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國 > 江蘇 >南京 >南京公交站 > 中山植物園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中山植物園聯繫方式地址:南京市中山門外前湖後村1號。
  電話:025—84432120
  郵編:210014中山植物園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中山植物園門票價格22元/人中山植物園節慶活動每年的二、三月間都會舉行國際梅花節。中山植物園開放時間8:00——17:00中山植物園最佳旅遊時間9-11月份。中山植物園特別提醒特産:????水鴨、雨花石、金箔、折扇、剪紙、雲錦、雨花茶、六合牛脯、南京鴨肫、南京板鴨中山植物園美食南京菜一嚮稱為京蘇大菜,以選料嚴謹、製作精細、突出主料、玲瓏細巧、色澤豔麗著稱。其風味特點主要表現在口味醇和,鹹淡適中,適應面廣。菜餚講究原汁原味,以鮮、香、酥、爛、嫩為主。其形硬而質軟,湯濃而香醇,肥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托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南京的製鴨技術久負盛名,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時期就有記載。南京的鴨餚是聞名全國的,除金陵烤鴨外,板鴨、????水鴨、燒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鹹鴨肫等也各具特色。南京的竜池鯽魚,也以它的頭小,體大背厚腹空,肉細嫩而鮮美聞名遐邇。
  此外,特色小吃還有雞湯油炸雲吞、夾心小紅糕、長生粥、冰糖球涼粉鴨油燒賣、糯米紅豆粥和桂花糖山芋等,任君隨意品嚐。中山植物園住宿南京作為旅遊城市,它的住宿業是很發達的,從富麗堂皇的星級賓館到經濟實惠的旅館、招待所,各種檔次具備,服務設施齊全。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作為一般的旅遊者選擇的大衆旅社,其價格一般為20-100元,住宿條件還是比較幹淨衛生,服務也比較周全。
  南京的豪華酒店有: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南京古南都飯店、金陵飯店、瑞迪大酒店。
  南京的中檔賓館有:金橋飯店、中央大廈、白宮大酒店等。中山植物園購物南京的繁華商業街區主要分佈在市中心的新街口、城北的湖南路、城南的太平南路和夫子廟地區。此外,珠江路電子一條街也小有名氣。
  南京的工藝品種類繁多,其中較為有名的有雲錦、江寧金箔製品、天鵝絨、仿古牙雕及木雕等,選購正宗雲錦可到江東門的南京雲錦研究所。除此之外,南京雨花臺所産的雨花石也是值得收藏的旅遊紀念品,在雨花臺、夫子廟地區和工藝美術大樓都有銷售。由雨花石引出的“南京奇石”也正在南京的市場上興旺,有興趣的人去石市場閑逛,說不定還會碰到一些有趣的名石。
  如果要想帶一些小食品給傢人,南京的香腸、香肚、真空桂花????水鴨是必不可少的,也別忘了又香又好吃的南京小粒玫瑰花生,在中央商場和各大超市都能買到。另外有雨花茶,春天的新茶品質最好。中山植物園交通乘遊3路、20路車可達。也可從頭陀嶺直下到達。中山植物園玩法參觀、學習、旅遊、
  南京中山植物園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建於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華東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園,隸屬中國科學院,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開始了植物園與植物研究所園、所一體的體製。1970年劃歸江蘇省領導,1993年實行江蘇省與中國科學院的雙重領導。
  南京中山植物園坐落於南京東郊的國傢級鐘山風景區內,占地186公頃,背倚蒼翠巍峨的鐘山,面臨波光瀲灧的前湖,傍依古老壯觀的明城墻,遙對聞名中外的中山陵。園中氣候溫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秀色天成,風光旖旎,既是一個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又是一個奧妙無窮的植物王國。
  七十年來,經過植物園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園已成為一座享譽中外,集科研、科普和遊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植物園。作為我國中、北亞熱帶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園保存植物3000種以上;建成專類園(區)10個;擁有館藏標本70萬份;設有觀賞植物中心、藥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遷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和華東地區最大的植物標本館。自八十年代以來,植物園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上60多個國傢600多個單位保持着種苗、標本和圖書資料的交換關係;與美國密蘇裏植物園建立了我國第一對國際友好姊妹植物園,該園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為南京中山植物園名譽主任;還與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園、日本東京大學植物園等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是中國最早加入“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植物園,為iucn瀕危植物委員會成員;成功地主辦了亞洲史上第一次國際植物園學術討論會及第十一屆國際植物園協會大會。
  既有園林外貌,又有科學內涵南京中山植物園,是我國四大植物園之一,國傢級科普教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為“植物閬苑”,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遊覽者30萬人次以上。
No. 2
  南京旅遊景點
  南京中山植物園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建於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華東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園,隸屬中國科學院,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開始了植物園與植物研究所園、所一體的體製。1970年劃歸江蘇省領導,1993年實行江蘇省與中國科學院的雙重領導。
  南京中山植物園坐落於南京東郊的國傢級鐘山風景區內,占地186公頃,背倚蒼翠巍峨的鐘山,面臨波光瀲灧的前湖,傍依古老壯觀的明城墻,遙對聞名中外的中山陵。園中氣候溫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秀色天成,風光旖旎,既是一個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又是一個奧妙無窮的植物王國。
  七十年來,經過植物園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園已成為一座享譽中外,集科研、科普和遊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植物園。作為我國中、北亞熱帶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園保存植物3000種以上;建成專類園(區)10個;擁有館藏標本70萬份;設有觀賞植物中心、藥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遷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和華東地區最大的植物標本館。自八十年代以來,植物園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上60多個國傢600多個單位保持着種苗、標本和圖書資料的交換關係;與美國密蘇裏植物園建立了我國第一對國際友好姊妹植物園,該園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為南京中山植物園名譽主任;還與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園、日本東京大學植物園等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是中國最早加入“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植物園,為iucn瀕危植物委員會成員;成功地主辦了亞洲史上第一次國際植物園學術討論會及第十一屆國際植物園協會大會。
  既有園林外貌,又有科學內涵南京中山植物園,是我國四大植物園之一,國傢級科普教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為“植物閬苑”,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遊覽者30萬人次以上。
  交通:乘遊3路、20路車可達。也可從頭陀嶺直下到達。
No. 3
  南京旅遊景點
  南京中山植物園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建於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華東工作站接管和重建南京中山植物園,隸屬中國科學院,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開始了植物園與植物研究所園、所一體的體製。1970年劃歸江蘇省領導,1993年實行江蘇省與中國科學院的雙重領導。
  南京中山植物園坐落於南京東郊的國傢級鐘山風景區內,占地186公頃,背倚蒼翠巍峨的鐘山,面臨波光瀲灧的前湖,傍依古老壯觀的明城墻,遙對聞名中外的中山陵。園中氣候溫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秀色天成,風光旖旎,既是一個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又是一個奧妙無窮的植物王國。
  八十年來,經過植物園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園已成為一座享譽中外,集科研、科普和遊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植物園。作為我國中、北亞熱帶的植物研究中心,植物園保存植物3000種以上;建成專類園(區)10個;擁有館藏標本70萬份;設有觀賞植物中心、藥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遷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和華東地區最大的植物標本館。自八十年代以來,植物園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上60多個國傢600多個單位保持着種苗、標本和圖書資料的交換關係;與美國密蘇裏植物園建立了我國第一對國際友好姊妹植物園,該園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雷文博士被聘為南京中山植物園名譽主任;還與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園、日本東京大學植物園等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是中國最早加入“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植物園,為IUCN瀕危植物委員會成員;成功地主辦了亞洲史上第一次國際植物園學術討論會及第十一屆國際植物園協會大會。
  既有園林外貌,又有科學內涵南京中山植物園,是我國四大植物園之一,國傢級科普教育基地,亦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名為“植物閬苑”,每年接待國內外參觀遊覽者30萬人次以上。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建設,南京中山植物園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在我國植物物種保護、科普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國中、北亞熱帶植物的研究中心,也是南京市環境優美的風景點之一。。通過省市各有關方面的多方協助與支持以及植物園本身的不懈努力,南京中山植物園南園建設項目從1999年起開展。 南京中山植物園南園按照景觀側重點分為11個區域:展覽溫室、禾草園、水生園、城市景觀植物區、岩石園、森林休閑區、孢子植物區、竹園、經濟植物展示區、植物迷宮和原有的盲人植物園,收集活植物共3000餘種。這11個區域均以展示植物景觀為主,兼顧科學普及和休閑遊覽的功能。南園於2007年國慶對外開放,南園項目已經正式命名為“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博覽園”。
  (一)展覽溫室
  位於前湖西北部,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其造型似三片晶瑩的緑葉飄落在紫金山下、前湖之畔。溫室內主要收集熱帶地區植物2000餘種,按照植物的原産地、生態習性及營造景觀的需要,分為Ⅰ區、Ⅱ區和Ⅲ區。Ⅰ區收集和展示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的熱帶果樹、、熱帶觀賞植物400餘種;Ⅱ區收集展示熱帶潮濕地區植物近千種,遊客在這裏可看到藤蔓懸垂纏繞和附生植物形成的等熱帶雨林中的奇特景觀;Ⅲ區保存引自美洲、非洲和澳洲幹旱半幹旱地區的植物600餘種,收集有澳洲特有的植物瓶幹樹 (Brachychiton rupestris),原産南非的珍稀植物龜甲竜 (Discoria elephantipes) 和擬態植物生石花 (Lithops) 等。同時,結合植物的種植,在溫室內部通過地形塑造、小品建築等手段營造具有植物原産地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充分展現地球上廣大熱帶地區的美麗風情。
  展覽溫室嚮遊客們展示了自然界中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市民和青少年在遊覽中瞭解植物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強化“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環保意識,它不僅是江蘇省物種資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實驗中心,也是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禾草園
  南京中山植物園在草坪和地被植物種質資源及育種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南京中山植物園禾草園是國內第一傢以收集展示禾本科植物的專類園。 禾草園將以草坪和觀賞草為主進行整體造景,並對糧食作物、牧草、草坪草、觀賞草以及其他禾本科植物種類等進行集中展示。計劃搜集禾本科植物100餘屬400餘種(品種)。建成後的“禾草園”不僅作為該所研究成果的展示基地,也將成為南京及周邊地區中小學的科普基地和大專院校的實習基地。
  禾草園位於南京中山植物園南園東側三角地位於新的主入口東側,地勢平坦,略具起伏,非常適合建設以草坪、觀賞草和地被植物為特色的專類園區。在這裏,可以展示中國東部獨一無二的“四季常緑、四季花開”的草坪及地被植物景觀。
  禾草園分為矮墻小院區、草坪休閑區和品種展示區三個主要部分。
  1、矮墻小院區
  由南園主入口進入並右拐,可以看到一組由石砌矮墻與緑籬圍合而成的小院落,其間並有木板平臺與水池等,各種觀賞草和地被植物以矮墻為背景、以花鏡的形式佈置在院中,嚮遊客們展示多姿多彩的觀賞草世界,也為人們在生活中佈置自家庭院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範例。
  2、草坪休閑區
  位於禾草園的中部區域,盲人植物園東側。以大面積較為完整的草坪和樹姿優美的散置的喬木形成寧靜、安逸的疏林草地景觀,充分發揮草坪、觀賞草及地被植物的觀賞特性。大草坪周圍安排較為密集的喬、灌、草立體配置樹叢及花鏡,把園外道路上的喧鬧隔開,為休息的人們創造更為幽靜的氛圍,同時也豐富了草地景觀。
  3、品種展示區
  禾草園的北部,集中展示國內外禾草植物100餘種,以自然彎麯的小徑把展示區分為若幹小區,把草坪、牧草、經濟作物等不同種類的禾草植物分門別類予以安排,同時兼顧觀賞性及科學性。
  (三)水生園
  中山植物園多年來一直對水生觀賞植物、水生經濟植物、自然濕地係統以及水生和濕地人工生態工程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推廣運用,取得優異的研究成果,在南園中建設水生植物園,不僅可以利用前湖廣阔的水面和周圍良好的自然環境創造以水生植物為中心的優美的休閑、遊憩場所,還可以建成全國獨具特色的水生觀賞植物和水生經濟植物研究中心。
  水生植物園位於前湖及周邊的月牙池和溪流等區域,按照植物的生長習性和應用特點分為自然水生植物區、水生花卉區、水生經濟植物區、濕生植物區和人工濕地生態工程展示區,面積為2公頃。
  1、自然水生植物區
  利用前湖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近10公頃的水面和麯折多變的湖岸綫,形成景觀豐富、充滿野趣的自然植物觀賞區。主要安排在前湖的南側,在沿湖的淺水區佈置蘆葦、茭草、菖蒲、香蒲、水蔥等挺水植物及萍蓬草、水浮蓮等漂浮植物,在較深的水區植苦草、狐尾藻、眼子菜、金魚藻等沉水植物。自然水生植物區佈置錯落有緻,疏密的當,力求自然天成,着重表現水生植物的自然野趣。
  2、水生花卉區
  在月牙池內及兩側湖岸,重點展示植物園已收集的260種荷花、16種睡蓮以及有“蓮中之王”美譽的剋魯茲王蓮 (Victoria cruziana) 和亞馬遜王蓮 (Victoria amazonica) 。王蓮原産南美亞馬遜流域,不能在南京露地過鼕,植物園科技人員早春在繁殖溫室裏育苗,當室外溫度達到其生長要求時才能把王蓮種植到露天的王蓮池裏。王蓮具有碩大的緑葉、雍容華貴的花姿,被稱為水生花卉中的王者,待到夏季花繁葉茂時,王蓮池中百株王蓮競相開放的壯觀場面,可謂全國之最。荷花的風姿綽約,睡蓮的楚楚動人,加上各種浮水水生花卉在水面形成一片片亮色,區內沿湖岸、堤岸佈置黃菖蒲、馬藺、溪蓀等水生花卉,還有王蓮巨大的盤形葉片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承載能力讓遊客大開眼界。水生花卉區是水生植物園的觀景重點,同時也為毗鄰的大型展覽溫室增色不少。
  3、水生經濟植物區
  位於月牙池的東南,成片有序地佈置水生經濟植物如菱、茭白、席草、慈姑、荷藕、芡實等30餘種,可讓遊客瞭解形形色色的水生經濟植物。
  4、濕生植物區
  位於月牙池的北部,現有部分沼澤地,模擬自然濕地植物群落佈置池杉、垂柳、河柳、楓楊、兩棲蓼、水蓼、苔草、芒葦、海芋、蘆竹、毛茛等濕地植物50餘種,形成十分自然的濕地植物群落和景觀效果。濕地係統是人類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各種水生濕生植物和鳥類、魚類以及其它水生和濕生生物的生活和棲息地。在濕生植物區以木棧道和汀步的形式,使遊客可以近距離地觀察濕生植物的板狀根、膝狀根等等特殊的生態特徵,從而領略到自然界的奇妙。
  (四)城市景觀植物區
  作為植物科學研究領域的權威機構,中山植物園多年來一直從事着植物的引種馴化和培育新品種的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於適合江蘇乃至華東地區在城市園林緑化當中推廣及應用的植物種類的研究。
  城市景觀植物區位於展覽溫室西北部空間開敞的位置,主要嚮廣大遊客及城市園林緑化工作者展示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園林緑化適生植物種類,比如七葉樹、銀鵲樹、紫莖、樂東、擬單性木蘭、美國山核桃、連香樹、秤錘樹、南方紅豆杉、粗榧、山茱萸、綉球莢蒾、火炬花、石蒜等等,其中一些植物種類目前在城市園林緑化當中應用不多甚至還未得到應用。通過采取城市園林緑化時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及造景手段,運用獨具特色的植物種類,給遊客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為城市園林緑化工作者拓寬了思路,從而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更多更好的植物種類應用到實際當中去,美化我們的生活。
  (五)岩石園
  位於展覽溫室北部,因有自然高差的存在並且在修建展覽溫室的時候又加開挖,這裏形成高達4米的土坎,在景觀設計時將護坡以自然置石的方式進行搭建,避免了面目呆板的擋土墻的出現,同時也為各種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提供了棲息的場所。自然塊石之間留有種植空間,種上藿香薊、匍匐婆婆納、老鸛草、白芨、石蒜、桔梗、沙參、淫羊藿、酢漿草、水仙、各種石竹、景天類等植物,為光禿的石間帶來勃勃生機,石臺階穿過其間,遊客能夠近距離觀賞這些形態小巧而又造型奇特的植物種類。
  (六)森林休閑區
  位於南園北部,太平門路南側。這一片區域原本就有繁茂的植被,幽靜的氛圍,所以規劃為森林休閑區。對林下原有的雜亂植物進行適當清理,以組團的種植方式配置林下灌木和耐陰地被,如八仙花、八角金盤、灑金東瀛珊瑚、厚皮香、石蒜、蝴蝶花、連錢草、吉祥草、沿階草、諸葛菜等,重點區域適當豐富植物種類,同時,修建木棧道穿林而過,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木平臺,遊客的活動路徑遵循木棧道的導嚮,遊玩之餘還可在木平臺上小憩片刻,這樣既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又能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大自然的保護。
  (七)孢子植物區
  孢子植物是一大類特殊的植物的總稱,它們以孢子而不是種子的形式進行繁衍。孢子植物主要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五類。
  大多數孢子植物需要庇蔭並且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因此孢子植物區也選址在展覽溫室與明城墻之間的密林中。這裏的林下光照較少,並有形成多年的小溪流穿過,經過適當的小幅度改造,增加一些林中小徑,在林間增加霧噴設施,既增加了植物所需的空氣濕度,同時也具有很好的景觀效果,以各種方式種植和培養本地區適生的孢子植物,主要是蕨類和苔蘚植物,如鱗毛蕨、星蕨、鳳丫蕨、蹄蓋蕨、仙鶴蘚、絹蘚、青蘚、灰蘚等,將遊客引入到又一個奇妙多姿的孢子植物世界。
  (八)竹園
  南京中山植物園有多年研究竹類的歷史,獲得多項研究成果,利用中山植物園在竹類研究中的優勢,在前湖西側新建一個竹專類園,展示華東地區的觀賞竹類,如毛竹、金鑲玉竹、桂竹、烏哺雞竹、茶桿竹、紫竹、淡竹、苦竹、孝順竹、鵝毛竹、菲白竹、菲黃竹等,竹林間環繞小徑,營造出安靜清幽的氛圍。
  (九)經濟植物展示區
  位於南園西部角落,主要收集和展示南京中山植物園有研究基礎的十字花科、傘形科、薯蕷科植物等有重大經濟利用價值的植物。
  (十)植物迷宮
  用修剪緑籬分隔開的小徑構成植物迷宮,在植物迷宮的周圍佈置兒童遊戲器具,作為兒童的活動場地。
  (十一)盲人植物園
  按照盲人的需求進行無障礙設計,設置盲道、護欄,並選擇葉形奇特、質感鮮明、具有香氣、樹幹和枝條光滑無刺的植物,使盲人可以通過觸覺、嗅覺來認識植物,再結合盲文和語音介紹使盲人能夠學習和瞭解植物。
  展覽溫室交通:乘遊3路、20路、315路車可達。
包含詞
南京中山植物園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植物園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