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山杉 [杉科]
拉丁名:ascendens*mucronatum
産地分佈:
不詳
形態特徵:
樹幹挺直,樹形美觀,樹葉緑色期長,
生長習性:
耐????鹼、耐水濕,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
園林用途:
中山杉,是國傢級園林緑化良種木。不僅是農田林網、灘塗造林的優良樹種,而且在城市園林緑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緑色景觀通道、生態建設等方面呈現廣阔的發展前景。
繁殖培育:
不詳 |
|
通過大豐中山杉培育場17年的培育經驗得出以下栽培方法:
--------------------------------------------------------------------------------
中山杉扦插小苗移栽後的管理,不僅關係到移栽的成活率的高低,也關係到生長的好壞。其管理內容和方法如下:
水肥管理和除草鬆土
中山杉是速生優良無性係,喜濕耐肥,因此,良好的水肥管理是中山杉能充分發揮速生優良特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份管理除在移栽時澆足水外,在成活以後的整個生長期,如遇幹旱應及時澆水抗旱。另外,除足施基肥外,在生長期間還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時追施速效性有機肥或化肥,促進苗木旺盛生長。
在移栽苗成活生長後,適時鋤草鬆土,可促進小苗快速生長。但在移栽小苗成活初期,衹鋤鬆土。除草鬆土時切莫鬆動根係周圍的土壤,以免影響原有根係的恢復和新根的生長。當根係恢復生長後,地上部分也開始旺盛生長時,可結合鋤草進行鬆土。雨後或灌溉後進行鬆土可保摘,利於苗木生長。
整形修剪、立竿扶正
中山杉扦插生根苗,多數為一株無頂梢的小苗。一般在移栽成活後,莖上芽萌發成側枝,靠近頂的側枝由於頂端生長優勢的影響逐漸形成直立生長的苗莖。但也有一部分苗要移栽當年不易形成直立生長莖幹,出現一定的偏冠或彎斜現象,需進行整形修剪,剪除過多的側枝和彎斜的枝梢,促進頂部芽的萌發和生長,培養直立嚮上生長的萌枝作主幹。必要時也可在苗旁插竹竿或樹枝,進行處力牽引扶正,使其直立嚮上生長。如移栽當年不能形成的直立主幹的苗,第二年春可再行截幹修剪,選留直立萌條培作主幹,使其正常生長。
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中山杉苗期病蟲害一般較少,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亦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病害或蟲害。
黃化病的防治
黃化病又稱缺緑癥,為生理性病害。中山杉在鹼土和????鹼土壤上栽植,常發生枝葉失緑黃化現象。因在該類土壤中往往缺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鐵離子,當其土壤中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時,導致中山杉枝葉缺鐵而失緑,發生生理黃化病,輕者影響生長,重者甚至黃化致死。其防治方法:選擇移栽地時,尺可能選擇鹼性或????鹼較輕的地塊移栽,或在整地時增施磷酸鈣和有機基肥,以降低土壤PH值。該病發生時,可用1:80的硫酸亞鐵溶液澆灌。澆灌時防止藥液灑在枝葉上,否則應立即用清水衝洗,避免藥害。亦可用0。5%—1。0%的衡硫酸亞鐵液進行葉面噴治,促進葉面吸收外地人素,使其轉緑恢復正常生長。
主要蟲害的防治
蠐螬、地老虎是中山杉幼苗的主要害蟲,啃食或咬斷苗根苗莖。防治方法:除清除圃地雜草,消滅越鼕代成蟲産卵場所和第一代幼蟲的食料來源進行預防外,在蠐螬發生為害時,可嚮被害本報特約記者附近的土中灌註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500液,毒殺蟲體;為害嚴重時,可進行灌水淹殺(淹水24小時)。對地老虎的防治:在整地作移栽床時用5%辛硫磷顆粒劑處理土壤,每畝施藥7—8公斤。在為害發生時,日出前巡視田間,挖除躲藏於被害株附近洞穴中的地老虎,或嚮洞蟲穴中灌註90%以上敵百蟲原藥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劑1000倍液殺滅。食葉害蟲主要是袋子蛾的幼蟲(俗稱吊死鬼),多發生於7—8月。大發生時可在早晚噴90%以上敵百蟲原藥1500倍液毒殺,少量為害時也可人工摘下蟲囊殺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