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yang Geming Genjudi
中央革命根據地
Cent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位於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亦稱中央蘇區。
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中國共産黨領導贛西、贛南和閩西地區的農民先後舉行起義,組成紅軍獨立團和遊擊隊,開創了東固、橋頭和溪南革命根據地。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嚮贛南、閩西挺進,3月由贛南東進入閩,占領長汀城。4月,紅4軍又進入贛南,打擊國民黨地方武裝和地主武裝,先後占領瑞金、於都、興國、寧都等縣城,成立了興國、於都、寧都等縣革命委員會,贛南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5月,紅4軍再次入閩,至6月,先後攻占竜岩、永定縣城,成立了以張鼎丞為主席的永定縣革命委員會和以鄧子恢為主席的竜岩縣革命委員會,閩西革命根據地基本建立了起來。
1930年2月7日,中共贛西南特別委員會、贛南特別委員會和紅 4軍、紅5軍、紅6軍軍委組成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共同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贛西、贛南和湘贛邊三特委合併為中共贛西南特委,劉士奇為書記。3月,贛西南蘇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閩西蘇维埃政府成立,鄧子恢任主席。6月,紅軍第4、第6、第12軍組成第1軍團。8月,紅軍第1軍團與紅軍第3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同時組成中國共産黨紅軍第一方面軍前敵委員會和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和主席。隨後,贛南、閩西兩革命根據地統稱中央革命根據地。1931年 1月,根據中共中央决定,組成了由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周恩來未到任前,由項英、毛澤東先後代理書記。
1931年 9月,中央革命根據地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後,贛南、閩西兩區連成一片,革命根據地擴展到30多個縣境,在24個縣建立了縣蘇维埃政府。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维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臨時中央政府頒布《中華蘇维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土地法》、《關於紅軍問題决議案》等决議。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7月,臨時中央政府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成立江西、福建、粵贛、閩贛 4省。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和單純防禦的錯誤戰略指導,未能粉碎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被迫於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徵。留下一部紅軍和地方武裝由項英、陳毅等領導,在當地繼續堅持遊擊戰爭。
(瀋澄 仲兆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