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國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傢幹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的重要工具,負責製定並執行國傢貨幣信用政策,獨占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等。我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
|
也稱國傢銀行”。一國銀行體係中居於主導地位,負責製定和執行國傢的貨幣信用政策,實行金融管理和監督,控製貨幣流通與信用活動的金融中心機構。中國的中央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 |
|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
中央銀行概述 Overview of the Central Bank |
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負責控製國傢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係,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係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
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對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集中保管銀行的準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
中央銀行是“國傢的銀行”,它是國傢貨幣政策的製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傢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實現國傢宏觀經濟目標服務,這是由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决定的。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準備金、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占款和外匯占款、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
中央銀行産生的經濟背景 Central banks generate economic background |
中央銀行産生於17世紀後半期,形成於19世紀初葉,它産生的經濟背景如下:
(1)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18世紀初,西方國傢開始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産力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經濟的迅速擴大,促使貨幣經營業越來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圖,由此産生了對貨幣財富進行控製的欲望。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繁出現 資本主義經濟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導致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面對當時狀況,資産階級政府開始從貨幣制度上尋找原因,企圖通過發行銀行券來控製、避免和輓救頻繁的經濟危機。
(3)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資本主義産業革命促使生産力空前提高,生産力的提高又促使資本主義銀行信用業蓬勃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經營機構不斷增加;二是銀行業逐步走嚮聯合、集中和壟斷。 |
中央銀行産生的客觀要求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rising from the Central Bank |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銀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為中央銀行的産生奠定了經濟基礎,又為中央銀行的産生提供了客觀要求。
(1)政府對貨幣財富和銀行的控製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建立相應的貨幣制度和信用制度。資産階級政府為了開闢更廣泛的市場,也需要有巨大的貨幣財富作後盾。
(2)統一貨幣發行
在銀行業發展初期,幾乎每傢銀行都有發行銀行券的權力,但隨着經濟的發展、市場的擴大和銀行機構增多,銀行券分散發行的弊病就越來越明顯,客觀上要求有一個資力雄厚並在全國範圍內享有權威的銀行來統一發行銀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業銀行經常會發生營運資金不足、頭寸調度不靈等問題,這就從客觀上要求中央銀行的産生,它既能集中衆多銀行的存款準備,又能不失時宜地為其他商業銀行提供必要的周轉資金,為銀行充當最後的貸款人。
(4)建立票據清算中心
隨着銀行業的不斷發展,銀行每天收授票據的數量增多,各傢銀行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復雜化,由各傢銀行自行軋差進行當日清算已發生睏難。這種狀況觀上要求産生中央銀行,作為全國統一的、有權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統一金融管理
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出面進行必要的管理,這要求産生隸屬政府的中央銀行這一專門機構來實施政府對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管理。 |
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和結構 Central Bank of the natur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
(1)中央銀行的性質可以科學地表述為:中央銀行是國傢賦予其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監督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的性質集中體現在它是一個“特殊的金融機構”上面,具體來說,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業務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銀行的性質具體體現在其職能上,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銀行四大職能。
(3)中央銀行的結構即中央銀行制度的結構,它主要包括中央銀行的資本結構、資産負債結構和權力結構等方面的內容。 |
中央銀行在金融監管中的地位 Central bank's role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
(1)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傢的中央銀行是金融業或銀行的監管。
(2)現在,中央銀行作為金融監管的唯一主體,已無法適應新的金融格局。這是因為銀行在金融體係中的傳統作用正受到挑戰,金融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於是許多國傢通過另設監管機構來監管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
(3)從各國金融監管的實踐來看,監管體製可分為四類:分業經營且分業監管,如法國和中國;分業經營而混業監管,如韓國;混業經營而分業監管,如美國和香港地區;混業經營且混業監管,如英國和日本等。 是否由中央銀行擔當監管重任也有不同情形:有中央銀行仍負責全面監管的;有中央銀行衹負責對銀行業監管的;也有在中央銀行外另設新機構,專司所有金融監管的。 |
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程序和內容 Central bank financial regulatory procedures and content |
完整的金融監管是一個連續、循環的過程,它由市場準入監管、日常運營監管、風險評價、風險處置以及市場退出等相關要素和環節組成。
(1)機構功能定位 所謂功能定位,是指各類金融機構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以及運作、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該機構的服務對象、業務範圍和服務方式。
(2)市場準入廣義上的金融機構市場準入包括三個方面機構準入、業務準入和高級管理人員準入。機構準入,是指依據法定標準,批準金融機構法人或其分支機構的設立。業務準入,是指按照審慎性標準,批準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和開辦新的業務品種。高級管理人員的準入,是指對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核準和認可。
(3)業務運營監管對金融機構的業務運營監管,主要是通過監管當局(如中央銀行)的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以及藉助會計(審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外部審計,及時發現、識別、評價和糾正金融機構的業務運營風險。這是監管當局日常監管的主要內容,包括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
(4)風險評價 風險的綜合評價是金融監管人員在綜合分析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結果及來自中介機構提供信息的基礎上,對被監管機構所存在風險的性質、特徵、嚴重程度及發展趨勢做出的及時、客觀、全面的判斷和評價。
(5)風險處置 金融監管當局要針對金融機構所存在的不同風險及風險的嚴重程度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置,處置方式包括糾正、救助和市場退出。 |
中央銀行在支付體係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in the payment system |
(1)作為支付體係的使用者。中央銀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轉移資金,主要包括通過支付體係清算公開市場操作,以實施貨幣政策;進行政府債券的支付結算(包括發行和兌付)。
(2)作為支付體係的成員。中央銀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戶(如政府部門和其他國傢的中央銀行)進行收付。
(3)作為支付服務的提供者。這些服務包括為商業銀行在支付體係的運作提供結算賬戶;單獨或與其他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一起,為支付體係提供係統硬件、軟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網絡。
(4)作為公共利益的保護人。這個作用包含的內容更為廣泛支付體係管理者;支付體係的成員的監督者;為支付體係提供管理和計劃;仲裁爭議和處理賠償,提供技術標準。另外,還可以作為結算的擔保人 。 |
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服務 Central bank payment and _set_tlement services |
(1)提供賬戶服務 在各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的實踐活動中,中央銀行一般作為銀行間清算中介人,為銀行提供清算賬戶,通過清算賬戶的設置和使用來實現銀行間轉賬。
(2)運行與管理支付係統除了提供賬戶服務以外,中央銀行參與和組織行間清算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即是運行與管理重要的行間支付清算係統。一個穩定的、有效的、公衆信任的支付係統,是社會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銀行運行的支付係統通常包括賬戶體係、通訊網絡和信息處理係統。
(3)為私營清算係統提供差額清算服務很多國傢存在着多種形式的私營清算組織,而一些私營清算係統尚在實施差額清算,為了實現清算參加者間的債權債務抵消,很多清算機構樂於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差額清算服務,後者通過賬戶進行差額頭寸的轉移劃撥,即可完成最終清算。
(4)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銀行不僅運行管理整個支付係統,還以提供信貸的方式保障支付係統的平穩運行。大額支付係統是中央銀行提供信貸的重點,尤其是當大額支付係統所處理的支付指令為不可撤銷的終局性支付指令時,中央銀行的透支便利更為重要。 |
二戰後中央銀行的變化 Changes in the central bank after World War II |
(1)由一般貨幣發行嚮國傢壟斷發行轉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中央銀行的認識有所深化,從而強化了對它的控製。這大大加快了中央銀行的國有化進程,由此實現了中央銀行由一般的發行銀行嚮國傢壟斷發行即真正的發行銀行轉化。
(2)由代理政府國庫款項收支嚮政府的銀行轉化。隨着中央銀行國有化進程的加快,中央銀行對國傢負責,許多國傢的銀行法規明確規定了中央銀行作為政府代理的身份,從而實現了中央銀行嚮政府銀行的轉化。
(3)由集中保管準備金嚮銀行的銀行轉化。進入20世紀中葉,中央銀行不與普通商業銀行爭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銀行的職能並成為金融體係的中心機構,這標志着它嚮銀行的銀行轉化。
(4)由貨幣政策的一般運用嚮綜合配套運用轉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離不開一個國傢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在具體運用中大大加強並註重其綜合功能的發揮,即由過去的一般性運用嚮綜合配套運用轉化。
(5)各國中央銀行的金融合作加強。隨着各國商品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為保證各國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穩定,各國中央銀行為了共同抵禦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彼此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 |
我國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entral bank |
(1)清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戶部銀行。戶部銀行是清末官商合辦的銀行,1905年8月在北京開業,它是模仿西方國傢中央銀行而建立的我國最早的中央銀行。
②大清銀行。1908年,戶部銀行改為大清銀行。
(2)辛亥革命時期和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中國銀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復滅,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
②交通銀行。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標榜為“純屬商業銀行性質”。但事實上,它後來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1913年,交通銀行取得了與中國銀行同等地位的發行權。1914年,交通銀行改定章程,已經具備了中央銀行的職能。
以上兩行,共同作為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
(3)孫中山創立的中央銀行
1924年8月,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立中央銀行。1926年7月,國府移遷武漢,同年12月在漢口設中央銀行。原廣州的中央銀行改組為廣東省銀行。1928年,漢口中央銀行停業。
(4)國民黨時期的中央銀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央銀行,總行設在當時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法定中央銀行為國傢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責。
②1949年12月,中央銀行隨國民黨政府撤往臺灣。
(5)革命根據地的中央銀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共産黨在建立根據地以後,就成立了人民的銀行,發行貨幣。如1927年鼕,閩西上杭縣蚊洋區農民協會創辦了農民銀行等。
②1932年2月1日,蘇维埃國傢銀行正式成立,蘇维埃國傢銀行還在各地設分支機構,以帶動根據地銀行走嚮集中和統一。
③1934年10月,蘇维埃國傢銀行跟隨紅軍長徵轉移,1935年11月,它改組為中華蘇维埃共和國國傢銀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國傢銀行西北分行改組為陝甘寧邊區銀行,總行設在延安。
④隨着解放戰爭的勝利,解放區迅速擴大並逐漸連成一片,整個金融事業趨於統一和穩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
(6)新中國的中央銀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國人民銀行。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傢莊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隨軍遷入北京,以後按行政區設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辦事處),支行以下設營業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國統一的金融體係。
這一時期的中國人民銀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國農業、工業、商業短期信貸業務和城鄉人民儲蓄業務;同時,既發行全國唯一合法的人民幣,又代理國傢財政金庫,並管理金融行政,這就是所謂的“大一統”的中央銀行體製。
②1979~1983年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繼恢復和建立,對過去"大一統"的銀行體製有所改良。但從根本上說,在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宏觀調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並無實質性進展。同時,隨着各專業銀行的相繼恢復和建立,“群竜無首”的問題也亟待解决。
③1984~1998年的中國人民銀行。1983年9月,國務院决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不再兼辦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專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金融事業。
1984年1月1日,中國工商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來,正式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
④1998年以後的中國人民銀行。1998年10月始,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改組,撤銷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在全國設立9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級分行,重點加強對轄區內金融業的監督管理。一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以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體係已經形成。 |
世界主要的中央銀行 The world's major central banks |
亞洲
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除了10元紙鈔的發行由它負責外,發鈔權由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負責)
蒙古銀行(蒙古)
韓國銀行(大韓民國)
日本銀行(boj)
歐洲
歐洲中央銀行(ecb)
英格蘭銀行(boe)
瑞士中央銀行(snb)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rb)
加拿大中央銀行 (boc) |
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和結構 Central Bank of the natur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
(1)中央銀行的性質可以科學地表述為:中央銀行是國傢賦予其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監督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的性質集中體現在它是一個“特殊的金融機構”上面,具體來說,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業務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銀行的性質具體體現在其職能上,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銀行四大職能。
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它壟斷貨幣的發行權,是全國唯一的現鈔發行機構。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這一職能最能體現中央銀行的特殊金融機構性質。辦理“存、放、匯”,仍是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內容,但業務對象不是一般企業和個人,而是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作為金融管理的機構,這一職能具體表現在集中存款準備、最終貸款人、組織全國的清算三個方面。
中央銀行是國傢的銀行。這一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代理國庫;代理國傢債券的發行;嚮國傢給予信貸支持;保管外匯和黃金準備;製訂並監督招待有關金融管理法規。此外,中央銀行還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出席各種國際會議,從事國際金融活動以及代表政府簽訂國際金融協定;在國內外經濟金融活動中,充當政府的顧問,提供經濟、金融情報和决策建議。
(3)中央銀行的結構即中央銀行制度的結構,它主要包括中央銀行的資本結構、資産負債結構和權力結構等方面的內容。 |
|
亞洲
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金融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使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除了10元紙鈔的發行由它負責外,發鈔權由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及中國銀行負責)
澳門金融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1989年6月12日成立, 行使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發鈔權由大西洋銀行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負責)
蒙古銀行(蒙古)
韓國銀行(大韓民國)
日本銀行+(BOJ)
中央銀行(中國臺灣)
歐洲
歐洲中央銀行(ECB)
英格蘭銀行(BOE)
瑞士中央銀行(SNB)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FRB)
加拿大中央銀行 (BOC)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Zhongyang Yinhang
中央銀行
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資本銀行之一。1928年10月,國民政府公佈《中央銀行條例》,11月 1日正式成立,資本額兩千萬元,以金融公債款充之。特命財政部長宋子文兼任總裁,陳行任副總裁。總行設於上海,全國各省市設有分支機構。它擁有發行紙幣、代理國庫、經辦公債、管理外匯和黃金等特權,在全國銀行界形成了獨占的優勢。1933年 4月,宋子文辭去總裁之職,由孔祥熙接任。翌年1月成立國庫局;4月利用發行公債增資為一億元。1935年頒布《中央銀行法》,並增設副總裁一人,簡任張嘉□為副總裁(未就任)。同年 8月增設中央信托局,專辦購料、儲蓄、保險等業務,11月實行“法幣政策”,該行奉準發行法幣。到1937年,中央銀行在全國各地設有分行達四十七處。抗日戰爭爆發後,該行先遷南京、武漢,後於1938年8月遷至重慶。1939年10月被委代理國庫,又握國庫經管權。1942年 7月,該行奉命接收中國、交通、農業三行鈔票及準備金,並集中辦理法幣之發行,所有外匯、黃金均集中於中央銀行。戰時各地分行達一百一十餘處。1945年7月,孔祥熙辭職,由俞鴻鈞接任總裁。抗戰勝利後,總行遷回上海。1946年 2月,俞鴻鈞辭職,由貝祖詒接任總裁。戰後各地分支行有九十餘處。從1946~1949年三年間,該行無限製地濫發紙幣,至1948年 8月發行法幣達六百六十三萬億元;至1949年 5月發行金圓券六十七萬九千多億元,對於業務的經營、資金的調撥、外匯的統籌、金融市場的管理與調劑,該行均窮於應付,日趨沒落。繼貝祖詒任總裁的有張嘉□、俞鴻鈞、劉攻蕓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總行及各地分支行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結束。
(熊尚厚)
|
|
- : national bank that does busines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banks, and issues currency, Central Bank
|
|
金融 | 銀行 | 財政 | 英格蘭 | 歐元 | 金融機構 | 馬斯特裏赫特條約 | 國際組織 | 財經 | 經濟 | 國傢 | 政府 | 會計百科 | 百科大全 | 存款 | 準備金比例 | 金融傢 | 總裁 | 銀行傢 | 外匯 | 貨幣 | 儲備 | 經濟金融 | 紙幣收藏 | 美國 | 金融係統 | 美聯儲 | 政府實體 | 利率 | 同業拆藉 | 更多結果... |
|
|
中央銀行法 | 中央銀行學 | 準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概論 | 荷蘭中央銀行 | 臺灣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職能 | 朝鮮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債券 | 埃及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大樓 | 歐洲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票據 | 美洲中央銀行 | 準中央銀行製 | 德國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負債 | 中央銀行舊址 | 中央銀行貸款 | 滿洲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概述 | 中央銀行業務 | 中央銀行係統 | 加拿大中央銀行 | 愛爾蘭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貼現率 | 復合式中央銀行 | 偽滿洲中央銀行 | 跨國中央銀行製 | 單一中央銀行製 | 準中央銀行制度 | 中央銀行獨立性 | 二元中央銀行製 | 一元中央銀行製 | 復合中央銀行製 | 嚮中央銀行藉款 | 滿洲國中央銀行 | 歐洲中央銀行係統 |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 | 東加勒比中央銀行 |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 復合中央銀行制度 | 中央銀行專項票據 |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 | 中央銀行票據概述 | 歐洲中央銀行管理委員會 | 中央銀行通論學習指導 | 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研究 | 中央銀行的屬性與功能 | 阿根廷共和國中央銀行 | 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 中央銀行宏觀調控機製 | 中央銀行各局處室組織規程 | 中央銀行理事會會議規則 | 中央銀行監事會會議規則 | 中央銀行資産負債表 | 一元式中央銀行制度 | 中央銀行學學習指導 | 民國時期中央銀行鈔幣圖錄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中央銀行 | 單一型中央銀行制度 | 二元式中央銀行制度 | CentralBank中央銀行 | 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 | 中央銀行錢幣博物院 | 世界主要的中央銀行 | 二戰後中央銀行的變化 | 中央銀行理論與實物 | 中央銀行理論與實務 | 嚮中央銀行藉款銀行專用 | 中央銀行票據業務展望 | 中國人民銀行五十年:中央銀行制度的發展歷程 | 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專項中央銀行票據兌付考核操作程序 | 中央銀行不良再貸款實證研究 | 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 | 中央銀行農民銀行舊紙幣圖錄 | 歐洲中央銀行體係及政策研究 | 中央銀行管理票據交換業務辦法 | 巴布亞新幾內亞國傢中央銀行 | 關於中央銀行財務審計實施辦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産司法強製措施豁免法 | 基層中央銀行會計監管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 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係統的風險控製 | 談中央銀行內審的現狀及發展取嚮 | 中央銀行産生的客觀要求 | 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服務 | 我國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 中央銀行票據的市場影響 | 各國中央銀行比較論孫祖蔭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 | 外國中央銀行財産司法強製措施豁免法 | 中央銀行産生的經濟背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