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著作 : 百科書名 : 文學寫作 : 影視歌麯 > 中國青年
目錄
《中國青年》傳奇
  毛澤東三次為她題寫刊名;周恩來對她有求必應;惲代英、蕭楚女、鄧中夏、張太雷這些每一個名字如同一支火把的先驅是她的編輯……三次停刊三次復刊;推出雷鋒、王傑、張海迪這些影響了幾代人的平凡英雄;最早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在思想解放初期掀起一場攪動全國的“潘曉討論”;中國共産黨主要領導幾乎都在這本雜志上留下傳世之作;“機關刊走市場”苦思冥想,破解“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辦好機關刊”這一中國期刊業的“歌德巴赫猜想”;“奮鬥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衆不同”,就是說:《中國青年》找到了新定位:中國勵志第一刊!
  ·1923年至1927年·激情似火的紅色時尚
  “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敗了,衰老沉寂的中國像是不可救藥了,但是我們常聽見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見青年界的活動。許多人都相信中國的惟一希望,便要靠這些還勃勃有生氣的青年……”這是《中國青年》1923年的發刊詞的開首語。時隔80年,當我們在陽光下再次大聲誦讀這些文字時,仍能迫切地感受到一股熱浪嚮我們撲來,這些年輕熱情的文字穿過時空的隧道,依然能讓我們熱血沸騰,心跳不止。
  1923年10月20日,《中國青年》誕生在上海淡水路66弄4號。從一開始,《中國青年》就具有鮮明的紅色背景,她所提倡和鼓動的“紅色時尚”引領了無數革命青年投身革命的洪流。《中國青年》的誕生絶對是創造了一種特立獨行的輝煌,它震耳欲聾的呼叫讓無數顆年輕的心怦然而動。在這輝煌和一呼百應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惲代英、蕭楚女、鄧中夏、張太雷、李求實、林育南等等,這些名字無一不浸染着鮮血,成為中國革命史上一支支跳躍着紅色的火把。這些《中國青年》早期編輯們的為人、為文、為思,為這本雜志在中國現代思想史、革命史和傳媒史上贏得了豐碑般的地位。
  從1923年10月到1927年10月,四年中,《中國青年》隨着革命的浪潮而起伏,出刊170期。《中國青年》以其無懼無畏的戰鬥激情度過了她最初的四年燦爛歷程,沉靜於黑暗中。
  ·延安時期·一份值得驕傲的作者名單
  1927年至1934年,《中國青年》先後改名為《無産青年》《列寧青年》《青年實話》。但她們的出版一直處在一種非正常狀態,在根據地時,不僅出版周期經常變動,到後來衹能以油印的形式刊發,更像是一份內部資料。
  1939年4月,《中國青年》在延安復刊。毛澤東第一次為她題寫刊名。雖然當時《中國青年》處在紅色政權的中心地帶,但經濟的睏難依然影響着她的正常出版。這個時期的《中國青年》最值得驕傲的是她那份作者名單: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任弼時、王明……幾乎囊括了當時的共産黨高級領導人。
  延安時期的《中國青年》兩年中共刊出29期,其中包括三期晉西版《中國青年》。直到1941年3月第5期,《中國青年》終因無力繼續出版而暫時停刊,這一別就是漫長的七年。
  ·新中國·為建設一個新時代鼓與呼
  1948年秋天,《中國青年》第二次復刊。毛澤東又一次為她題寫了刊名,還專門為她寫了四句話:“軍隊嚮前進,生産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這四句話成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局面的指導思想。一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這一時期的《中國青年》伴隨着國傢的建設和一項項的政治運動忠實地體現着那個時代的風格。這18年中,她為我們留下了一大筆財富:黃繼光、羅盛教、邱少雲、邢燕子、雷鋒、嚮秀麗、王傑、南京路上好八連、劉英俊……
  1963年3月毛澤東為《中國青年》“學習雷鋒專輯”題寫的“嚮雷鋒同志學習”的發表使這一期雜志的發行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各地加印118萬份仍不能滿足需求,各地團委又翻印了207萬份……隨着1965年毛澤東第三次為《中國青年》題寫刊名,這本雜志在當時的地位幾乎無可比擬。
  但隨着“文化大革命”的開始,《中國青年》又一次告別了她的讀者,1966年8月16日,第16期《中國青年》發表了《毛主席對全國全軍的偉大號召》並刊登了關於開展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這成為她在“文革”前最後的絶唱。
  ·第三次復刊·涅盤後的勇氣與個性
  沉寂了12年後的復刊猶如一次涅 ,1978年的《中國青年》註定要以她曾在創刊時有過的激情和勇氣成就自己在中國新聞史上驚世駭俗的業績。經過了十年動亂的人們都像是憋了一肚子的話,而其時社會上對於思想解放的強烈要求與“兩個凡是”的較量也使剛剛復刊的《中國青年》置身於歷史的轉折點。1978年9月復刊第一期《中國青年》發表的《破除迷信,掌握科學》和《“句句是真理”為什麽是荒謬的》筆鋒如劍直指“兩個凡是”,這在當時需要極大的勇氣,戰鬥不僅止於此。在當時的中央主要領導已經對天安門事件有了“不改變結論”的說法時,《中國青年》衝破了思想的障礙,一鼓作氣,在同一期上發表了《天安門詩抄》和“四五”青年英雄事跡的文章《革命何須怕斷頭》,在文中首次宣稱:“四五運動”是一場“偉大壯烈的人民運動”,這一毫不含糊的宣戰直接觸及了“兩個凡是”的底綫,雜志剛一面世,一時“洛陽紙貴”。
  這一充滿着勇氣的舉動為《中國青年》之後的個性和創造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0年5月,一場震撼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大討論使她又一次成為傳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潘曉討論”也不啻於一場驚雷,撼動青年的內心。而在23年前,要進行這樣一次“人生的路為什麽越走越窄”的討論,更無異於一次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啓蒙,《中國青年》也在這時創造了當期400萬册發行量的奇跡。
  ·走進新世紀·喧囂的時代堅持夢想
  從上個世紀的90年代開始,整個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青年》也開始了適應時代的改革。從“理想主義+浪漫情懷”到“關註青年中國,服務中國青年”,這本人們心目中的“紅色刊物”同時經歷了社會和市場的兩場考試。進入新世紀,她明確地把自己定位為“中國勵志第一刊”,提出“奮鬥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衆不同”的口號,逐漸成為新世紀無數奮鬥中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傢園。
相關詞
記得漫畫傢總有一天地下搖滾人物演員教授攝影師
商業藝術
包含詞
中國青年黨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團中國青年卡
中國青年節中國青年偶像
中國青年研究中國青年教育
中國青年軍人中國青年作傢
中國青年作傢網中國青年出版社
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青年科技奬
中國青年志願者中國青年科學家
中國青年式創業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青年五四奬章
中國青年科學家奬中國青年旅捨協會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當代中國青年文化研究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周刊南寧中國青年旅行社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中國青年實業發展促進會
中國青年工作院校協會中國青年黨刺蔣計劃
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首屆中國青年歡樂節
廣東省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青年鄉鎮企業傢協會
中國青年書法傢協會中國青年旅行社集團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區
天津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青年科技創新奬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中國青年企業傢協會
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湖北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奬
四川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
上海中國青年旅行社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奬河南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中國青年最喜愛的品牌之一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組織
成都中國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國青年旅行社
吉林省長春中國青年旅行社江蘇中國青年旅行社
大連中國青年旅行社遼寧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長沙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
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山西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十堰神農架中國青年旅行社
甘肅中國青年旅行社山東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廣西中國青年旅行社福建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泰山中國青年旅行社荊州市中國青年旅行社
齊齊哈爾中國青年旅行社汕頭中國青年旅行社
寧波中國青年旅行社大同中國青年旅行社
昆明中國青年旅行社嶽陽市中國青年旅行社
洛陽中國青年旅行社山東淄博中國青年旅行社
山西中國青年旅行社揚州中國青年旅行社
承德市中國青年旅行社宜昌中國青年旅行社
浙江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泰興市中國青年旅行社
貴州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海口中國青年旅行社
陝西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河北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煙臺中國青年旅行社雲南昆明中國青年旅行社
三明市中國青年旅行社廬山中國青年旅行社
湖北省宜昌中國青年旅行社青海省中國青年旅行社
連雲港中國青年旅行社鷹潭竜虎山中國青年旅行社
成都中國青年旅行社順城分社新生代當代中國青年農民工研究報告
影響中國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當代中國青年權益狀況研究報告
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係中國青年志願者傑出個人和傑出集體
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青旅假期營業部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誠信營業部
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敦煌門市部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鴻鵬經營部
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品質遊營業部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武威營業部
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康泰旅遊部甘肅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基隆大廈旅遊部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函授大學玉溪分站詩經選季鎮淮等選註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詩經選季鎮淮等選註歷代詩歌選第一册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