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中國科學技術館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中國科學技術館門票價格展廳:成人票價30元學生票價20元成人團體20元學生團體15元影廳:成人票價30元學生票價15元成人團體25元學生團體12.5元中國科學技術館開放時間早8:30開館下午17:00閉館
中國科技館是我國國傢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公衆科學文化素養的大型社會科技教育設施。中國科技館是在黨和國傢三代領導集體關心,支持下建設起來的。全館占地面積5.8公頃,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1988年建成2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嚮社會開放;2000年2.2萬平方米的新展廳在迎接新世紀來臨之際嚮社會開放。
中國科技館的主要功能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其教育特點是:反映科學原理,應用,以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設計思想進行新型社會教育:鼓勵公衆親自動手進行探索與實施:不僅傳播科學知識。更加重視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新展廳的展示內容着重反映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反映新世紀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更加重視展示世界科技發展中具有前瞻性,導嚮性的新內容,以及高新技術,前沿科學的普及。主要包括:航空與航天、能源與交通、材料與機械、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以及基礎科學等各學科不同領域展品300餘項,還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250餘項。創新是新展廳展品設計的思想與靈魂,大量采用影視技術、光電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化展示手段,更使人耳目一新,從而在展示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具有高起點,富有時代特色和豐富的科技內涵,使科技館教育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使我國科普教育嚮更深層次發展。成為京都一景,世界最大穹幕影廳行列的中國科學技術館穹幕廳是當代電影技術的奇葩,置觀衆於電影景觀之中,使人們享受高科技賜予人類的恩惠。中國科學技術館是國傢科技、文化和社會發展形象的體現和重要窗口,是首都邁嚮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構架之一。新展廳的開館是依靠科技界智慧的結晶與創造,她的建成標志着我國科技館建設在迎接新世紀到來之際,已步入世界科技館教育的先進行列。 |
|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科協直屬事業單位,是我國唯一的國傢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科普設施。一期工程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中國科學技術館鼓勵公衆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註重培養觀衆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中國科學技術館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活動,並經常舉辦面嚮公衆的科普講座。
中國科學技術館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確保安全、優質服務”的承諾,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國傢4A級旅遊景點”、“首都文明旅遊區”和“青年文明號”等。
中國科學技術館目前嚮觀衆開放三個場館——A館(常設主展廳)、B館(穹幕影廳)和C館(兒童科學樂園、臨時展廳)。
中國科學技術館設有觀衆餐廳,餐廳位於科技館廣場西側,由專業餐飲公司管理為廣大觀衆提供膳食。餐廳總面積1000平米,可同時容納約300人就餐,就餐環境幹淨、明亮、整潔,空調以及各種設施齊全,顧客用餐采用方便、衛生的刷卡式消費。在科技館A館地下一層和C館一層還設有可分別容納80人和100人的快餐廳,旅遊團用餐可提前預定。A館東門北側設有紀念品部,出售百餘種精美的科技館紀念品和科技特色紀念品。
該館與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各國科技館建立了定期的情報交換,並進行了人員互訪,重視與國外科技館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科技館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館》,編寫有《國外科技館資料匯編》等。 |
|
(一)籌備階段
1958年,國傢開始籌建“中央科學館”(中國科技館前身)。經周恩來總理和聶榮臻副總理批準,科學館的建設列入了建國十周年首都十大工程之一,並選中了清華大學梁思成教授主持的設計方案,現在的北京國際飯店所在地作為館址。後因資金、材料等的緊缺,為了給人民大會堂等工程讓路,中央决定科學館工程停建下馬。
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包括茅以升教授和錢學森教授在內的一批老科學家再次嚮中央提出建設中國科技館的倡議。國傢計委1979年2月21日批準了興建中國科技館。根據國傢計委的規劃,中國科技館原擬於1981年動工建設,但又因故未能列入國傢“六五”計劃而再次暫緩施工。
1983年,茅以升教授等著名科學家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加速實施中國科技館建設的提案,得到姚依林、萬裏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大力支持。7月,國傢計委批準了中國科技館作為國傢“七五”計劃的項目之一分兩期建設的初步設計,國傢“七五”計劃的重大建設項目中終於有了中國科技館的一席之地,中國科技館自此從漫長的籌建階段終於進入到了具體實施的階段。1984年11月,鄧小平親筆為中國科技館題寫館名,同年11月21日,中國科技館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姚依林親自為開工奠基典禮剪彩。
(二)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主要由綜合業務樓、一期展廳和穹幕影廳組成,其中綜合業務樓和一期展廳經過將近4年的緊張建設,於1988年8月竣工,並於同年9月22日正式對社會開放;穹幕影廳則1989年5月17日開工建設,1993年建成竣工,1994年5月投入使用,1995年8月正式對公衆開放。
中國科技館一期工程嚮社會開放後,堅持“目標建設、深化改革、三年規劃、五年設想”的宏觀發展戰略,堅持科學中心的教育思想,深化自身業務建設,進行大膽的探索與實踐,以一期展廳中 “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和“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兩個常設展區為依托,開展大量的臨時展覽、科普報告、科技培訓、動手園地等其他科普教育活動,為嚮全社會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推進公衆理解科學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科普工作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三)二期工程
1995年3月,許嘉璐等45位全國人大代表和高鎮寧等27位全國政協委員分別在八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和政協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提出了《在本世紀末完成中國科技館主體工程建設》的建議和提案。在以後的歷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上,代表們和委員們呼籲進一步加強和推動科技館建設特別是中國科技館建設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科技館建設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
中國科學技術館
1996年11月,國傢計委批準中國科技館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擴建4.5萬平方米的總體規劃方案。根據這一方案,工程將分為二、三兩期實施;二期工程完成後,三期工程將接續建設;中國科技館全面建成後,總建築面積將達到6.5萬平方米,進入到世界大型科技博物館的科學中心的行列。
經過一年多的前期籌備工作,被列為首都北京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獻禮工程的二期工程新展廳於1998年2月24日破土動工。新展廳於1999年9月17日國慶前夕如期竣工,並於2000年4月29日正式對社會開放。
二期工程新展廳的建成並對外開放,使中國科學技術館的科普工作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受到了全社會空前的歡迎,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註。2001年,中國科技館投入巨資,將一期展廳的二、三層改建為專門以3~10歲兒童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為對象的“兒童科學樂園”。
(四)新館工程(三期工程),
面嚮未來
200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北京市市長劉淇等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中國科協副主席、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臺,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善衍等就中國科技館三期工程建設進行會談後商定:采納異地新建方案,在奧林匹剋公園內建設中國科技館新館,這一安排最終得到了國傢計委的認可和同意,“中國科技館三期工程”遂改稱“中國科技館新館建設工程”。
2002年8月27日,中國科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嚮國傢計委上報“關於中國科技館新館選址和建設問題的請示”,建議將中國科技館三期工程改為在奧林匹剋公園內建設新館。建議新館建設規模為12萬平方米,工程建設投資為12億元,國傢預算內基建投資與北京市投資按照1:1比例投入。
2005年4月1日,國傢發展改革委給中國科協和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下達了《國傢發展改革委關於中國科技館新館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至此,中國科技館新館項目建設在國傢正式立項。
2006年5月9日,中國科技館新館舉行奠基典禮。新館建設是中國科技館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科普事業中的一件大事,對增強我國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質,貫徹落實國傢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宣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建成開放的中國科技館新館也將會對國內科技館的建設起到示範和輻射的作用。
中國科技館新館概況
中國科技館新館是“十一五”期間,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型科普教育場館。位於國傢奧林匹剋公園內的新館,東臨亞運居住區,西臨奧運水新館效果圖係,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占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相關附屬設施之一,是體現“緑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館建築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和美國RTKL國際有限公司聯合設計,主體為一體量較大的單體正方形,它結合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和現代科技館的特點,利用若幹個積木般的塊體相互咬合,使整個建築呈現出一個巨大的魯班鎖造型,體現了人與自然和科技之間的內在聯繫,也象徵着科學沒有絶對的界限,學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新館建築將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完工,新館內容建設與工程建設的同時進行,奧運會後將集中進行布展。2009年,一個主題突出、功能齊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館將展現在公衆面前。
新館建設是中國科技館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科普事業中的一件大事,對增強我國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質,貫徹落實國傢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宣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同時,建成開放的中國科技館新館也將會對國內科技館的建設起到示範和帶動作用。 |
|
穹幕影廳中國科學技術館主要由古代傳統技術展廳、現代科學技術展廳、電影廳三部分組成。
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展廳陳列着反映中華民族燦爛文明成就的珍品,介紹四大發明及天文、陶瓷、建築、青銅、冶鑄、紡織、刺綉、中醫中藥、機械、手工藝等學科內容。並陳列有古代的火箭、戰船,天文學的渾儀、簡儀,設計精巧的水磨、水車、指南針等。
現代科學技術展廳包括大量現代化的,可讓參觀者親自動手實踐的展陳設施,展示了電磁、力學、機械、聲光、信息、核技術等多種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科技成果。
中國科技館的穹幕影廳我國最大的穹幕影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廳之一。它的穹幕直徑27米,銀幕面積約1000平方米,擁有470個座位。 影廳建築按加拿大IMAX標準設計,采用日本Astrovision Dome 70mm/10P 放映係統和美國SPITZ穹形銀幕。經中國電影技術研究所檢測各項技術指數均優於國傢標準。影廳良好的設備組合和科學的建聲處理保證了一流的畫面質量 和聲音效果。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穹幕影廳。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廳設計主要內容包括生命與環境,聲、光與信息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等各學科不同領域的展品500餘項,並陳列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學技術新館
地下一層
特效影視,觀衆餐廳
一層
科學樂園
為十歲以下兒童設置,展示適合兒童身心特點的科技內容,註重兒童和傢長的互動,讓兒童在展覽和遊戲中體驗探究的樂趣,激發好奇心,培養對科學的熱愛。
華夏之光
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對中華民資繁衍生息、中國社會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國科技發展與世界科技文明的融合與相互激蕩,讓公衆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二層
探索與發現
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以及人類在與自然交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使公衆體會科學探索與發現帶來的樂趣,激發科學興趣,啓迪創新知識。
三層
科技與生活
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産生的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戲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公衆感受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
四層
挑戰與未來
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現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表達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公衆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公衆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註和思考。 |
|
票價
一、常設展廳(A館):
個人普通票:30元/人
個人優惠票:20元/人 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有效證件
團體普通票:20元/人
團體優惠票:15元/人 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有效證件
二、穹幕影廳(B館):
個人普通票:30元/人
個人優惠票:20元/人 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
65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和1.2米以下有成人陪伴的兒童
個人動感電影:10元/人 請直接到B館購票入場
團體普通票:20元/人
團體優惠票:15元/人 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有效證件
三、A館 + B館聯票:(可選擇一場電影觀看)
普通票:50元/人
優惠票:30元/人 全日製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憑有效證件
四、兒童科學樂園(C館):
個人兒童票:20元/人
個人成人票:10元/人(陪同)
團體兒童票:15元/人
團體成人票:10元/人(陪同)
乘車路綫
乘坐300路、302路、361路、367路、387路、422路、671路、718路、731路、735路、801路、954路、957支、957快2、967、967快、運通101路、104路、201路、特8路公共汽車在中國科技館站下車;乘坐21路、113路、407路、409路、839路公共汽車在中國科技館東門站下車;乘坐380路、702路、特2路公共汽車在安貞西裏站下車。
位置 |